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探究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91
1
作者 倪博然 赵进喜 +1 位作者 黄为钧 王世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8-292,共5页
对于患者主观感受的评价方法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如何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现中医治疗优势是临床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现有的中医证候评价方法虽然具有中医特色,但存在评价方法不统一、疗效相关性较低以及分级评价准确性不足等问题... 对于患者主观感受的评价方法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如何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现中医治疗优势是临床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现有的中医证候评价方法虽然具有中医特色,但存在评价方法不统一、疗效相关性较低以及分级评价准确性不足等问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主观症状评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拟采用VAS对临床多种主观症状进行评价,提高主观感受的准确性,从而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价中医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该方法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更多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模拟评分法 疗效评价 中医学 主观症状评价 评价方法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for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 meta-analysis of 16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被引量:38
2
作者 Bing Pang Tian-yu Zhao +5 位作者 Lin-hua Zhao Fang Wan Ru Ye Qiang Zhou Feng Tian Xiao-lin To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347-1358,共12页
OBJECTIVE:This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HGWWD) for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ATA SOUR... OBJECTIVE:This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HGWWD) for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ATA SOURCES:Six electronic databases,including 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 database,Chinese Biomedical Database,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ique Journals Database,and the Wanfang Database,were search ed on the internet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ublished up until 1 December 2015.The search terms includ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DATA SELECTION:We inclu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using HGWWD/modified HGWWD for the treatment group,without restriction for the control group.We assessed literature qual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chrane Review Handbook.A random or a fixed effects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outcomes using Rev Man 5.2 software.OUTCOME MEASURES:The primary outcomes were changes in symptoms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The secondary outcomeswer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hemorheological indexes.RESULTS:Sixtee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with a total of 1,173 patients,were included.Meta-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efficacy of HGWWD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i.e.,control group)(risk ratio = 0.36,95% confidence interval(CI):0.29–0.46,Z =8.33,P 〈 0.0000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median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ean difference(MD) = 3.46,95%CI:1.88–5.04,Z = 4.30,P 〈 0.01) and median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D = 3.30,95%CI:2.04–4.56,Z = 5.14,P 〈 0.01).There was also an increase in peroneal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D = 3.22,95%CI:2.45–3.98,Z = 8.21,P 〈 0.01) and peroneal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D = 3.05,95%CI:2.01–4.09,Z = 5.75,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META-ANALYSI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COBALAMIN efficac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fasting blood glucose HEMORHEOLOG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八种中药注射剂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洪晓华 王光耀 +3 位作者 刘体勤 符芳 莫春梅 荣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311-3323,共13页
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极大压力和负担。中药注射剂(CMI)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方案被广泛应用于NSCLC的治疗,并在增效减毒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目前还缺少中药之间直接或间接比较。... 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极大压力和负担。中药注射剂(CMI)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方案被广泛应用于NSCLC的治疗,并在增效减毒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目前还缺少中药之间直接或间接比较。目的系统评价CMI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VIP),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3月,搜集有关临床常用的8种CMI(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艾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软件gemtc和Stata 14做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49个半RCT。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8种CMI与对照组近期疗效间直接比较,艾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8种CMI与对照组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间直接比较,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8种CMI之间间接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优于苦参注射液(P<0.05)。8种CMI与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间直接比较,艾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8种CMI与对照组提高化疗生活质量间直接比较,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高化疗近期疗效的概率:华蟾素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降低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的概率:华蟾素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艾迪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中药注射剂 临床疗效 网状Meta分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Challenge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被引量:34
4
作者 LIU Chang-xiao XIAO Pei-gen +1 位作者 PENG Yong SONG Nai-n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09年第1期1-28,共28页
This review is briefly to recall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and to discuss the challeng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medicines (CTHM) facing the modern sci... This review is briefly to recall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and to discuss the challeng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medicines (CTHM) facing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D of CTHM is thought to be an important pathway for new drug discovery. Since1949, about 140 approved new drugs have been developed, among which about 80 originat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rom medicinal plants. CTHM has gained interes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bio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institutions as a valuable source of potential medicine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CMM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of CTHM, there are following challenges to be faced: (1)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ction mechanism, and active chemical constituents; (2) to develop new methodologies for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CTHM; (3) to apply new '-omics' techniques to accelerate drug discoveries developed from CTHM; and (4) to apply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ncluding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and good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R&D of C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medicines efficacy moder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HARMACOPOEIA safety sustainability of resourc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钟成梁 李新民 +7 位作者 马斯风 韩选明 李学明 刘秀珍 杜永刚 王金堂 潘树强 胡思源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995-2000,共6页
目的评价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从7个研究中心共入选急性水样便腹泻患儿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4例。两组均治疗5 d... 目的评价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从7个研究中心共入选急性水样便腹泻患儿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4例。两组均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消失率、止泻时间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33%、74.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性肠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6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轮状病毒性肠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急性腹泻止泻时间的中位时间均为4 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治疗组大便性状、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发热、口渴喜饮的消失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5 d,治疗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小便短黄的消失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炎宁颗粒治疗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急性腹泻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改善中医证候,与对照药蒙脱石散作用相当,且安全性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宁颗粒 蒙脱石散 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 湿热证 临床疗效 中医证候疗效 单项症状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评价与思考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明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2-907,共6页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是目前中医学发展的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恰当地选择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是本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难点。经过文献研究,本文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结局指标分为远期预后、客观检...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是目前中医学发展的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恰当地选择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是本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难点。经过文献研究,本文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结局指标分为远期预后、客观检查指标、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卫生经济学评估及安全性评价7个类别,并论述了其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当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结局指标的选择存在评价指标种类多样,无统一、规范的推荐选择标准,多个结局指标罗列,未能明确区分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未能重视结局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价,缺乏统一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工具等多个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工具,建立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标准,并开展以结局指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高质量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以获得国际认可的中医药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评价 结局指标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中药房加强中药处方调剂质量监管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邱磊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5期95-9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后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未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 目的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后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未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1%,实施后为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能显著提高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同时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性 用药安全性 中药房 调剂质量药房管理
下载PDF
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学妍 李明哲 +2 位作者 王士彪 刘晓晨 高天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中药治疗甲亢的人体临床试验研究文献,选择从1980年1月至2014年1月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的文章,并按排除原则进行筛选,利用Cochran...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中药治疗甲亢的人体临床试验研究文献,选择从1980年1月至2014年1月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的文章,并按排除原则进行筛选,利用Cochrane手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文献入组患者合计702例,有效661例,对照组合计590例,有效4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2,95%CI(0.15,0.33),P<0.01]。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疗效 中药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MYMOP探讨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构建 被引量:14
9
作者 吕美君 张会永 +3 位作者 陈智慧 贾连群 于莉 张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4,共3页
"证候"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学问题是制约中医学广泛应用与国际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患者的主诉症状对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至关重要。课题组前期研制的MYMOP汉化版量表虽然在疾病疗效评价中凸显了优势及... "证候"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学问题是制约中医学广泛应用与国际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患者的主诉症状对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至关重要。课题组前期研制的MYMOP汉化版量表虽然在疾病疗效评价中凸显了优势及效能,但在证候疗效评价中仍存在不足。基于MYMOP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研究模式,结合中医理论,拓展MYMOP汉化版量表的中医证候内容,形成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构建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体系,以使中医药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评价 中医证候 主诉症状 患者报告结局 量表
下载PDF
山楂降脂丸联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东建 姚丽东 +3 位作者 李久军 张淑青 刘德亚 王建虎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805-1808,181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山楂降脂丸联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山楂降脂丸联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非洛地平片、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山楂降脂丸并行耳穴压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清醛固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两组血压、血浆Hcy水平、血清ACTH水平、cIMT、baPWV均降低,观察组血清醛固酮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传统西药治疗相比,加服山楂降脂丸联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效果更为显著,可更有效地下调患者血压及Hcy水平,以及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更有利于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山楂降脂丸 耳穴压豆疗法 中医疗效 同型半胱氨酸 血压 醛固酮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益肺肾化痰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丹 邬碧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940-1943,1948,共5页
目的:探讨益肺肾化痰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益肺肾化痰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肺肾化痰瘀法,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FEV1、FEV1/FVC/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中,观察组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在治疗后FEV1、FEV1/FVC/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其血清IL-10,IL-13,IL-18,TNF-α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血清IL-13,IL-18,TNF-α和CRP明显降低,IL-10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的补肺益肾、祛痰化瘀方法,和西医的医治方法相结合,可对患者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肾化痰瘀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临床疗效 益肺灸 分析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中药复方功效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味味 章新友 +1 位作者 仵倚 周小玲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6期38-41,共4页
目的:针对中药基本属性特征与中药功效之间呈现复杂的非线性不确定关系的问题,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模糊性及其良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挖掘中药复方药性特征与功效间的联系,实现中药复方功效的快速预测。方法:以126种补益类中药复方为样本... 目的:针对中药基本属性特征与中药功效之间呈现复杂的非线性不确定关系的问题,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模糊性及其良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挖掘中药复方药性特征与功效间的联系,实现中药复方功效的快速预测。方法:以126种补益类中药复方为样本分析对象,依据神经网络的方法及中药复方的组方原则,构建补益类中药复方功效与其性味归经之间关系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运用MATLAB平台设计中药复方功效预测的GUI仿真。结果: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预测补益类中药复方的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功效准确率高达92.5%。结论: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能够较好的模拟中药复方药性与功效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在预测补益类中药复方的功效上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为中药复方药性与功效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中药功效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脉络舒通丸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刚 周崇文 柴星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675-2678,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对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对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绝对的卧床休息,患肢抬高于床面约30 cm,与床面呈约30°,嘱托严禁进行按压和热敷,保持绝对制动,仅配合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及空白安慰剂等基础治疗措施,不采用其他任何消肿、镇痛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脉络舒通丸治疗,口服每次1瓶,3次/d,7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测量患者患肢周径、疼痛感、色素沉着评分和血液中C-反应蛋白(CP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纤维蛋白原(FBI)4个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患者所有指标连续2个疗程稳定后视为稳定疗效。结果:2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总治愈率有明显差别,观察组总治愈率为78.94%,优于对照组的总治愈率52.26%,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8.6±3.2)d、(30.8±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C-反应蛋白CPR、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纤维蛋白原FBI 4种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液中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舒通丸 深静脉血栓 炎性反应因子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临床对照研究 中医药
下载PDF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立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3期147-149,共3页
目的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2016年10月23日—2018年2月19日治疗的89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分为例数分别为45、44的西药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实施单纯西药治疗,中药组... 目的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2016年10月23日—2018年2月19日治疗的89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分为例数分别为45、44的西药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实施单纯西药治疗,中药组实施归脾汤加减治疗,评价指标选择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睡眠质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均优于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在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治疗中,应用归脾汤加减方,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安全性高,预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脾汤 加减方 心脾两虚型 失眠症 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
下载PDF
红景天对斑马鱼游泳和耐低氧能力的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范能全 彭兰 +2 位作者 杨武 张璞 江静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胶囊的抗疲劳、抗缺氧作用,探索斑马鱼在中药药效筛选和中药毒性评价的应用可行性。方法:设置0.01、0.02、0.04、0.08、0.16mg·L-15个药物剂量组,将斑马鱼用药物处理5d,测定其游泳力竭时间、低氧耐受时... 目的:研究红景天胶囊的抗疲劳、抗缺氧作用,探索斑马鱼在中药药效筛选和中药毒性评价的应用可行性。方法:设置0.01、0.02、0.04、0.08、0.16mg·L-15个药物剂量组,将斑马鱼用药物处理5d,测定其游泳力竭时间、低氧耐受时间、低氧窒息后体内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红景天在0.02mg·L-1时可明显延长斑马鱼低氧耐受时间(P〈0.05);0.01—0.16mg·L-1的红景天处理后5d后.斑马鱼的最大游泳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浓度在0.04mg·L-1时,斑马鱼体内乳酸含量降低(P〈0.05);药物处理后,斑马鱼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P〈0.05)。结论:低浓度的红景天表现出抗缺氧的药性,可降低斑马鱼体内乳酸含量,表现出抗疲劳的效果;斑马鱼用于中药药物研究是可行的,需进一步探索药物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及其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红景天 抗疲劳 抗缺氧 中药药效 毒性评价
原文传递
试析“法象药理”学说阐释中药功效的利弊 被引量:11
16
作者 常惟智 李久全 +4 位作者 张淼 杨云松 隋方宇 孙敏 曲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0-502,共3页
"法象药理"学说是指在传统的中药性能理论中,用以探究药物功用和奏效原理的一种思维推理模式和方法。主要内容是认为药物的功用与其形、色、气味、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密切相关。该学说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药药性理... "法象药理"学说是指在传统的中药性能理论中,用以探究药物功用和奏效原理的一种思维推理模式和方法。主要内容是认为药物的功用与其形、色、气味、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密切相关。该学说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药药性理论内容,使临证用药由单纯凭借经验向有理论指导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根据法象理论,采用取类比象思维方式进行逻辑分析,有助于宏观认识中药功效并阐释奏效原理,从而对用药规律和方法原则予以归纳总结。但这种推理方式简单、机械,主观随意性强,故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使得对药物作用实质的探求起到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对此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象药理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功效 取类比象
下载PDF
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学的研究进展与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健 邓鑫 吴发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78-80,共3页
祖国传统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其临床疗效尚未能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同,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祖国传统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其临床疗效尚未能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同,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目前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学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和分析,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评价 中医药 循证医学 生存质量量表
下载PDF
基于多次临床试验的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思路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吕爱平 王永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384-1385,共2页
多数研究报告所显示的中医药治疗疗效比西药低,不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确切结果和最终结果,而是用西医思维利用现有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结果。从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后出现的有效与无效人群的差别之中找到规律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体现。将... 多数研究报告所显示的中医药治疗疗效比西药低,不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确切结果和最终结果,而是用西医思维利用现有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结果。从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后出现的有效与无效人群的差别之中找到规律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体现。将从该差别中找到的与疗效相关的要素列入纳入和排除标准,再进行二次临床验证试验乃至多次临床试验,追求中医药治疗适应症的针对性是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试验 中医药
下载PDF
浅析“有故无殒,亦无殒”思想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骁 何璇 +2 位作者 刘甜甜 陈哲 王建 《中药与临床》 2014年第6期40-42,共3页
"有故无殒,亦无殒"原指妊娠妇女在"大积大聚"状态下,可以适度合理使用大热大寒或峻猛药物达到治疗效果,同时也不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影响;但应中病即止,切勿因过度用药伤及孕妇及胎儿。现今其科学内涵已引申到生理... "有故无殒,亦无殒"原指妊娠妇女在"大积大聚"状态下,可以适度合理使用大热大寒或峻猛药物达到治疗效果,同时也不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影响;但应中病即止,切勿因过度用药伤及孕妇及胎儿。现今其科学内涵已引申到生理病理用药差别的各个方面,不同的机体状态下,药物的作用不同,造成生理病理状态下药物反应不一致的原因,与药效差异、机体耐受性以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当重视不同机体状态,辨证施治,合理适当地使用药物,以期达到既能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又能有效地治疗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故无殒 药效差异 机体耐受性 药代动力学特征 中药理论
下载PDF
五苓散治疗肾性水肿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谭正玉 刘文武 马小兵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7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肾性水肿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30例住院患者使用五苓散(泽泻15g,茯苓、猪苓、白术各9g,桂枝6g),1剂/d,水煎450mL,早中晚温服。外感风邪,肿甚而喘加麻黄、苏叶、桔梗、杏仁;湿热甚加鱼腥草、连翘、车前...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肾性水肿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30例住院患者使用五苓散(泽泻15g,茯苓、猪苓、白术各9g,桂枝6g),1剂/d,水煎450mL,早中晚温服。外感风邪,肿甚而喘加麻黄、苏叶、桔梗、杏仁;湿热甚加鱼腥草、连翘、车前子;气滞加柴胡、木香、陈皮;气虚甚加黄芪、薏苡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加杜仲、桑寄生、牛膝;形寒肢冷加制附片、肉桂;血瘀加益母草、泽兰、丹参、鸡血藤。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24h尿量、水肿及情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五苓散治疗肾性水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水肿 五苓散 临床疗效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