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郭书君 米红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48,共4页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将潜在地提高人口素质,加速农村人口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并为城市化的可持续性提供智力支持;城市化发展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并通过产业...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将潜在地提高人口素质,加速农村人口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并为城市化的可持续性提供智力支持;城市化发展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并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导加速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本文根据我国1978~2002年有关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方面的指标,实证分析了上述的互动关系,并初步建立了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规模 城市化 互动发展
下载PDF
作为治理术的中国农村教育 被引量:55
2
作者 叶敬忠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179,共17页
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造成的留守儿童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引发的教育上移是中国目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本文详细展示了贵州老杜一家因为外出务工以及村庄学校撤并和对城市优质教育的追求等原因而分处五地的故事,并应用治理... 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造成的留守儿童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引发的教育上移是中国目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本文详细展示了贵州老杜一家因为外出务工以及村庄学校撤并和对城市优质教育的追求等原因而分处五地的故事,并应用治理术和生命政治的概念对老杜家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结合劳动力乡城流动的政策设计与安排,教育已经成为能够理性调节和配置老杜家所有人的时间和空间的重要因素,影响着老杜一家人的生命过程,包括迁移、定居、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因此,教育变成了影响老杜一家人的生命政治,是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特征的发展主义的治理术。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并非农村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而恰恰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手段,是追求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主义的战略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治理术 生命政治 发展主义 城市化
原文传递
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 被引量:40
3
作者 周洪宇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1S期18-24,共7页
农村教育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应把农村教育提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师资... 农村教育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应把农村教育提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农村青壮年能在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进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为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民 统筹城乡发展 法律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远程教育 农村成人教育 劳动力转移 教育关系 区域发展 政府行为 教育投入 重新定位 教育结构 教学内容 师资水平 社会进程 农村地区 免费制
下载PDF
从“半工半耕”到“半工伴读”--教育驱动下的县域城镇化新特征 被引量:50
4
作者 蒋宇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3,71,共10页
随着农村家庭的决策考量由“经济收益最大化”转向“以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收益最大化”,以往“半工半耕”的家庭分工模式呈现新特征。以皖北太和县城的农村学生家庭为案例对象,剖析教育驱动下农村家庭分工布局模式的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 随着农村家庭的决策考量由“经济收益最大化”转向“以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收益最大化”,以往“半工半耕”的家庭分工模式呈现新特征。以皖北太和县城的农村学生家庭为案例对象,剖析教育驱动下农村家庭分工布局模式的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家庭出于代际阶层流动的需求而将子女送入城镇就读,部分家庭成员出于教育抚养的考量而进城陪读;另一方面,教育竞争导致了乡-城流动过程中成本激增,进一步推动家庭主要劳动力异地务工以提高劳动收益。在以皖北为代表的中国高人口密度、高人口流出地区,教育驱动下的农村家庭形成了本地就读、异地务工的“半工伴读”分工模式,并在宏观上体现为本地与异地相交织的城镇化特征。“半工伴读”的分工模式使得家庭在多维尺度上离散,是具有阶段性特征的中国城镇化的独特现象。未来随着本地就业机会的不断增多、市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家庭为单元的分工模式在空间上会逐步走向收敛,回归更为完整、健康的城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分工 半工伴读 教育 县域城镇化 公共产品选择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曾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30,共8页
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首次提出的城乡发展理念,是党和国家对城乡关系的全新定位。通过分析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发现职业教育可通过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在分析城乡二元思维下职... 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首次提出的城乡发展理念,是党和国家对城乡关系的全新定位。通过分析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发现职业教育可通过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在分析城乡二元思维下职业教育定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职业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此推动城乡融合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职业教育 城乡融合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农村教育的价值、特征与发展模式 被引量:44
6
作者 杨海燕 高书国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9,86,共8页
农村教育,是农村地区面向区域内多种人群传递普遍性与地域性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传承人类文明和乡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地区多种产业协调发展,培养具备现代生产生活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之人的社会活动。我国农村教育具有乡村性、... 农村教育,是农村地区面向区域内多种人群传递普遍性与地域性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传承人类文明和乡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地区多种产业协调发展,培养具备现代生产生活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之人的社会活动。我国农村教育具有乡村性、多样性、多元性和自治性四个特征,其发展模式主要为人口流动型、政府主导型、文化内生型和产业聚集型四种类型。未来,农村教育规模及结构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为:2030年前教育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2025年城乡教育进入均衡发展时期,2030年我国将出现"教育逆城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转型 农村教育 教育城镇化
原文传递
教育城镇化演进与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之路 被引量:38
7
作者 苏红键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44,共10页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子女进入县镇就读成为近期教育城镇化加速的主要动力。教育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相互影响,乡村教育资源"质弱量余"与城镇教育资源"质强量缺"并存,小学的这一格局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应坚持多元、均衡、智慧、系统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按需供给,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城乡智慧教育水平,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城乡教育格局 教育城镇化 乡村教育振兴
原文传递
教育城镇化的异化样态反思及积极建设思路 被引量:36
8
作者 秦玉友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从教育城镇化与城镇化协调性看,出现了教育排斥型城镇化、教育吸引型城镇化与撤校推动型城镇化三种教育城镇化异化样态。教育城镇化异化对城乡教育以及卷入异化的教育城镇化中的学生与家庭产生不良影响,人口流入主导型城市教育扩容压力... 从教育城镇化与城镇化协调性看,出现了教育排斥型城镇化、教育吸引型城镇化与撤校推动型城镇化三种教育城镇化异化样态。教育城镇化异化对城乡教育以及卷入异化的教育城镇化中的学生与家庭产生不良影响,人口流入主导型城市教育扩容压力大,随迁子女入学难;教育发展不均衡县域的县镇巨班大校问题突出,进城上学代价大;学龄人口减少的乡村学校小规模化,学生去留困扰多。针对上述问题,需要研究教育城镇化的积极发展思路,走出城乡教育的优劣思维,建立城乡教育特质思维;体现向农性、城乡积极差异,推进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化;优化城乡教育组织治理行为,建立问题友好型教育城镇化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教育城镇化 异化
原文传递
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兼论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空间流动性 被引量:35
9
作者 方超 罗英姿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60,共9页
基于我国1996-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并改进含人力资本的卢卡斯模型,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能够正向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长效应在0.8%-1.9%之间;省域研究生教... 基于我国1996-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并改进含人力资本的卢卡斯模型,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能够正向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长效应在0.8%-1.9%之间;省域研究生教育在地理空间上存在较强聚集态势,但局域分布差异较大;研究生人力资本空间溢出后,对相邻省域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弹性产出分别为1%-1.4%与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人口城镇化
原文传递
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1 位作者 王家清 何琼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7-609,613,共4页
从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认为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化过程中要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 从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认为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化过程中要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将是中国21世纪城市化的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城市化 促进作用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视角下的城乡收入差距——来自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7
11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126,共14页
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存在长期效应,... 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存在长期效应,同时2003年以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2)高校扩招极大地丰富了高级人力资本,加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3)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推动了农村农业部门人口转至城市非农业部门,继而通过促进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通往共同富裕之路上,需要着重推动教育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形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高等教育 城市化 产业结构升级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磊 焦华富 +1 位作者 叶雷 汤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6,共9页
构建教育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变异系数、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1987~2014年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教育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整体呈现“快-慢-快”的时序变化特征。(2)教育城镇化变... 构建教育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变异系数、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1987~2014年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教育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整体呈现“快-慢-快”的时序变化特征。(2)教育城镇化变化弹性系数波动显著,教育城镇化提升速度整体高于人口城镇化。(3)教育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省际教育城镇化差异度逐渐减小,省际均衡性明显提升。(4)人口城镇化水平、城乡发展差距、城乡教育制度二元化3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时空变迁及其叠加作用的变迁共同推动了中国教育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城镇化 义务教育 人口城镇化
下载PDF
职业教育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基于城镇化质量角度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6,共7页
文章利用SYS-GMM法,基于1992-2012年城市动态面板数据,就职业教育对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促进了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其中,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而非初等职业教育发挥了积极影响,且2001年前中等职... 文章利用SYS-GMM法,基于1992-2012年城市动态面板数据,就职业教育对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促进了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其中,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而非初等职业教育发挥了积极影响,且2001年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最大,但到2001年后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城市看,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但在县级市却未表现出现类似影响。其中,职业教育在2001年前对省会城市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最大,2001年后则是在地级城市中发挥较重要的影响。相对于地级城市,省会城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在2001年前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在2001年后高等职业教育则表现得最显著。样本期内,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初等职业教育均未在提高城镇化质量方面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城镇化质量 中部地区
下载PDF
“一家三制”:教育城镇化背景下的亲代陪读与农民家庭形态调适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永萍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4,共10页
在教育城镇化背景下,作为一种家庭策略的亲代陪读开始兴起,推动农民家庭从“一家两制”向“一家三制”转变。研究发现,“一家三制”是农民家庭回应教育压力的适应性调整,家庭成员由此拆分在村庄、县城/乡镇和大城市三个不同空间,并围绕... 在教育城镇化背景下,作为一种家庭策略的亲代陪读开始兴起,推动农民家庭从“一家两制”向“一家三制”转变。研究发现,“一家三制”是农民家庭回应教育压力的适应性调整,家庭成员由此拆分在村庄、县城/乡镇和大城市三个不同空间,并围绕子女教育目标而整合。家庭教育动力强化、学校教育公共性弱化、家庭教育去社区化和互联网时代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共同塑造了“一家三制”的家庭模式。子女教育导向的“一家三制”模式有利于农民家庭发展与阶层流动,但也给农民家庭秩序带来一定的风险。“一家三制”的家庭模式提供了从微观层面反思城乡关系的新视角,从而打破了农民家庭城乡流动的二元视野,展现了转型期城乡关系的丰富形态,凸显了县城/乡镇对农民家庭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三制 亲代陪读 教育城镇化 家庭结构 城乡关系
原文传递
县域教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与政治风险 被引量:14
15
作者 雷望红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12期162-171,共10页
当前,我国社会兴起了一股教育城镇化的浪潮,即农村学生向城镇学校涌入,中西部地区的县城成为乡村学生聚集的主要场域。县域范围内的教育城镇化实际上是县级政府主动为之的结果,在两次税改之后,县级政府维持着“吃饭财政”,却要承担自上... 当前,我国社会兴起了一股教育城镇化的浪潮,即农村学生向城镇学校涌入,中西部地区的县城成为乡村学生聚集的主要场域。县域范围内的教育城镇化实际上是县级政府主动为之的结果,在两次税改之后,县级政府维持着“吃饭财政”,却要承担自上而下的行政事务和本级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责任。在多重任务和财政约束下,县级政府产生了教育城镇化的动力,即通过强化县城学校建设,吸引农村学生进城就读,进而推动农村家庭进城买房,以此盘活土地财政和地区发展。然而,县级政府主导下的教育城镇化将遭遇三重政治考验:一是地区发展政治的考验,二是社会阶层政治的考验,三是央地目标错位的政治风险。县级政府主导下的教育发展承载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诉求,从而异化了国家教育政策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城镇化 城乡教育 县域发展 阶层政治
下载PDF
乡土化? 城市化?——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余秀兰 《江苏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17-22,共6页
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常有"乡土化"和"城市化"两种模式之争,而事实上两种模式都存在问题。走出困境,必须跨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多元的农村教育理念,... 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常有"乡土化"和"城市化"两种模式之争,而事实上两种模式都存在问题。走出困境,必须跨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多元的农村教育理念,追求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乡土化 城市化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的发展使命与策略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佳萍 李天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6,共5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使大量农民实现向城市的转移就业、使涌入城市的农民实现思维方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教育因其"全员、全程、全方位"等特征,在新市民教育...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使大量农民实现向城市的转移就业、使涌入城市的农民实现思维方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教育因其"全员、全程、全方位"等特征,在新市民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推动了城镇化发展,而新型城镇化也赋予社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功能上以新的使命。目前,社区教育自身的发展还明显滞后于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水平差距也加剧了城市社区教育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观念认识、加强实体建设、完善保障制度、建立梯级资源共享,这是促进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助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城镇化 使命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梁燕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9,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凸显,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素质提升对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逐步趋向合理与完善,但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民工群体素质提升是政府、企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凸显,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素质提升对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逐步趋向合理与完善,但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民工群体素质提升是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协同过程,是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教育培训衔接的过程。农民工输入地政府、企业和学校应承担更多功能,并在课程体系和内容、教育培训途径以及教育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培训 城市化
下载PDF
教育城市化中的城中村家庭教育行为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冬亮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61,共7页
城中村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广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城中村家庭教育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但又被普遍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有必要从教育城市化的角度,对城中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存在问题进行... 城中村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广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城中村家庭教育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但又被普遍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有必要从教育城市化的角度,对城中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中村家庭教育中存在子女学习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子女上进心不强,城中村家长教子无方,以及城中村家庭和社区教育环境不尽人意等。导致城中村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中村家长的教育方式滞后于城中村自身的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城市化 城中村 家庭教育
下载PDF
以城镇化的思维解决农村教育城镇化的问题——兼谈农村教育城镇化之争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秀峰 代显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年第9期29-43,共15页
自2001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学术界围绕农村教育城镇化及农村教育的走向展开了学术争鸣,一些学者主张以学校进城为主导的农村教育城镇化,而另一些学者反对农村教育城镇化,主张农村教育的本土探索与发展。当前,反对农村教育城镇化的... 自2001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学术界围绕农村教育城镇化及农村教育的走向展开了学术争鸣,一些学者主张以学校进城为主导的农村教育城镇化,而另一些学者反对农村教育城镇化,主张农村教育的本土探索与发展。当前,反对农村教育城镇化的一方暂居上风,引领了国家农村教育政策的走向。目前,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体现为:办学条件虽然得到改善,但学校教育经费仍显不足;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严重,且向城流动的心理仍明显,农村教师在城乡间“候鸟化”工作成为常态;农村学生向城性流动仍很明显,一些地区呈现出低龄化、跨区域的流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仍有很大必要,但多维持现状等。基于此,文章提出农村教育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应尊重城镇化发展的规律,以城镇化的思维解决农村教育城镇化的问题,就是要正视农村教育城镇化,以城镇化的思维去理解农村学校的撤并与进城等农村教育城镇化的问题;顺应人口城镇化的趋势,用城镇化的思维、办法,顺势而为,去化解人口城镇化所引发的问题;当下最应该做的是扩大县城教育规模,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村城镇化 农村教育城镇化 农村教师 农村学生 寄宿制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