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教育功能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彬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3-76,63,共5页
美国社区学院的转学教育是沟通副学士和学士学位的桥梁,透视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研究影响转学功能的五个关键因素以及发展趋势,对完善中国高等教育专本衔接机制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社区学院 转学教育 衔接
下载PDF
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关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对话 被引量:39
2
作者 任友群 黄荣怀 熊璋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31,共11页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颁布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顺应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关于信息科技及其相关概念内涵的界定为本学科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为克服信息科技课程开设困境和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方向。将课程名称界定为“信息科技”而非“信息技术...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颁布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顺应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关于信息科技及其相关概念内涵的界定为本学科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为克服信息科技课程开设困境和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方向。将课程名称界定为“信息科技”而非“信息技术”,体现了学界对该课程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理解。义教课标列出的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这六条逻辑主线并不是对高中四个大概念重新定义,而是根据学生认知的进一步优化。信息科技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地一方面要保证课程方案规定的信息科技课程独立开课和课时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独立开课范围,提高信息科技课程课时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程方案 信息技术 信息科技 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下载PDF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慧群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实施并收到实效。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类型与样式差异很大,各民族群众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但教育为现实服务却是一致的。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实施并收到实效。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类型与样式差异很大,各民族群众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但教育为现实服务却是一致的。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活动不能有效的兼容,而使得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需要大胆改革,走出自己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 接轨
下载PDF
美国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娟 谢君婷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44,共15页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共同经历并且仍在继续面对的课题,而大学招生制度又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重要纽带。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直面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并形成相对成熟的衔接对策的国家,在谋求中等教...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共同经历并且仍在继续面对的课题,而大学招生制度又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重要纽带。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直面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并形成相对成熟的衔接对策的国家,在谋求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过程中也始终高度重视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的作用。伴随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适应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需要,美国的大学招生先后经历了"个校筛选制"、"证书入学制"、综合选拔制度、开放招生与选拔招生并存制、多元化的招生制度等制度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教育 大学教育 教育衔接 招生制度 制度改革
下载PDF
《民法典》“教育”条款的规范分析与价值衔接
5
作者 魏文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7,共9页
《民法典》“教育”条款作为教育法制体系建构的重要补充,应当成为教育法学理论研究的关注对象。通过规范分析可以发现,总则编、物权编、婚姻家庭编以及侵权编关于“教育”条款的设计共同塑造了《民法典》教育制度的体系结构,其基本特... 《民法典》“教育”条款作为教育法制体系建构的重要补充,应当成为教育法学理论研究的关注对象。通过规范分析可以发现,总则编、物权编、婚姻家庭编以及侵权编关于“教育”条款的设计共同塑造了《民法典》教育制度的体系结构,其基本特征在于分布较为分散,并未形成严密的逻辑结构,侧重于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而且主要是针对私法领域的教育问题进行规定。《民法典》“教育”条款规范作用的彰显,依赖于其与宪法文本、教育单行法的有效衔接。《民法典》承继宪法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理念,宪法义务主体规范在民法规则中得以具体展开,宪法对平等民事主体法律关系的调整,体现其与宪法文本的价值衔接。《民法典》“教育”条款调整民事领域的教育法律关系,通过对第三方义务的协同规制,体现其与教育单行法的价值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教育"条款 价值衔接 受教育权 教育法典
下载PDF
基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英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苗学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6-66,共11页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是一个重要的现实性难题,而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是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衔接中的重要一环。英国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 A-Level)力图通过"上构型"衔接设计,注重学术性知识体系、专业预修及专业指导...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是一个重要的现实性难题,而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是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衔接中的重要一环。英国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 A-Level)力图通过"上构型"衔接设计,注重学术性知识体系、专业预修及专业指导,拓展项目研究等,使得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提前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奠定学生大学学术学习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下延型"的衔接设计,资格考试授予机构与大学协商互动,组建学科委员会参与A级考试制度的设计,管理机构搭建供需协同交流平台,把高等教育的意愿和需求整合到招生考试中,从而确保人才选拔符合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英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中高衔接"设计仍存在应试取向、内部评价舞弊、过度考试以及期望冲突的矛盾等问题,应该注意与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大学 招生考试制度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衔接
下载PDF
中高职思政课纵向一体化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园园 王银刚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5-60,共6页
中高职思政课纵向一体化是指将中职和高职阶段的思政课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贯穿中职和高职学习阶段的连续、有机的课程体系。目前,中高职思政课纵向一体化的框架基础已经构建,但还存在思政课教师缺乏互助沟通、教学内容缺乏衔接、教学科... 中高职思政课纵向一体化是指将中职和高职阶段的思政课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贯穿中职和高职学习阶段的连续、有机的课程体系。目前,中高职思政课纵向一体化的框架基础已经构建,但还存在思政课教师缺乏互助沟通、教学内容缺乏衔接、教学科研缺乏联动、一体化建设机制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这就需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深度整合教学内容、探索协同教研模式与贯通职教思政体系,提升中高职思政课的一体化程度和整体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职业教育 一体化共同体 教育衔接
下载PDF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视角下亚太地区高校招生制度研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的解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莉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124,共9页
201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题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亚太地区案例研究》的报告,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的角度考察了亚太各国和地区的高校招生制度。亚太各国和地区综合采用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优化招生目标... 201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题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亚太地区案例研究》的报告,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的角度考察了亚太各国和地区的高校招生制度。亚太各国和地区综合采用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优化招生目标、招生依据多元化、拓宽招生渠道、革新招生过程等增进招生制度多样化和弹性化的举措,不仅从数量上促使更多的学生实现了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而且还通过提高学生性向与专业性能的匹配度改进了衔接质量。但是,由于改革所处阶段以及地区固有的文化传统,招生制度运行机制不健全、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张力、传统招考制度的强势惯性等阻碍着招生制度衔接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后续改革中,各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招生制度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衔接 UNESCO
下载PDF
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蔡世水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第2X期1387-1388,1408,共3页
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的建立,使中职生有了更多深造机会和发展空间。由于中高职教育是分段并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该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论述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课程衔接 思考
下载PDF
加拿大高等教育入学政策新动向——基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莉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7-76,共10页
高中阶段被喻为"人生岔道口",它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备受关注。进入21世纪,加拿大在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确立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参与的目标,即"确保所有具有接受高等教育意愿并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过程... 高中阶段被喻为"人生岔道口",它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备受关注。进入21世纪,加拿大在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确立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参与的目标,即"确保所有具有接受高等教育意愿并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过程中不受任何因素的阻碍"。这一目标的确立促使改进高等教育入学成为加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重要着力点。为此,分析哪些群体在高等教育入学中处于不利地位,致使这些群体处于不利地位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等,成为新世纪加拿大完善高等教育入学、加强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衔接的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衔接 入学
下载PDF
查尔斯·艾略特中等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研究——中学与大学衔接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帆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207,共15页
查尔斯·艾略特参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众多重要组织和活动。领导十人委员会工作是其参与中等教育改革的高潮。艾略特对中学课程设置混乱、教育质量低下、与大学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判,提出了许多切... 查尔斯·艾略特参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众多重要组织和活动。领导十人委员会工作是其参与中等教育改革的高潮。艾略特对中学课程设置混乱、教育质量低下、与大学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判,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哈佛大学向现代研究型大学转型招收足够合格生源的现实考量固然是艾略特热心中学改革的动机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基于民主理想的教育整体观和“教育建构”思想。艾略特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相互衔接的完整系统,将教育改革的实质视为一种有机连续的构建民主社会的“教育建构”。其中等教育改革思想中既有“精英取向”的一面,同时也包含“民主取向”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艾略特 美国中等教育改革 教育衔接 公立中学 《十人委员会报告》
下载PDF
澳大利亚工作研究课程的内容与特征
12
作者 张欣亮 童玲红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澳大利亚工作研究课程秉承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从"上构型"的课程设计角度与高等教育进行衔接,让学生提前体验实际情境中的知识挑战与技能发展,强调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职业规划与实践技能,凸显出工作研究课程对于人的专业教育与生... 澳大利亚工作研究课程秉承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从"上构型"的课程设计角度与高等教育进行衔接,让学生提前体验实际情境中的知识挑战与技能发展,强调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职业规划与实践技能,凸显出工作研究课程对于人的专业教育与生活锻造功能。其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成效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大大提高研究素养与生活能力,为高等教育深造与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成为健康自律的合格公民。其课程理念、内容与实施对于我国建构与学生认知特点相匹配的职业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研究课程 高等教育 课程衔接
下载PDF
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臧志军 石伟平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中国已经开始了中高职衔接的尝试,但许多做法仍有待完善。与之相对,美国人从1984年开始就进行了借助于技术准备项目的中高职衔接,形成了独特的机制。本文通过对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的对比,试图发现我国中高职衔接中的可改进之处。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衔接机制 生涯技术教育
原文传递
“科教融合+本硕衔接”的工商管理类拔尖创新人才选育模式探索
14
作者 古银华 吴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03-105,120,共4页
“科教融合”与“本硕衔接”两大教育模式的结合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工商管理类为研究范围,同时从“科教融合”和“本硕衔接”的双视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育模式,构建了“盘点—组建—开发—实践”四个阶段,提... “科教融合”与“本硕衔接”两大教育模式的结合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工商管理类为研究范围,同时从“科教融合”和“本硕衔接”的双视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育模式,构建了“盘点—组建—开发—实践”四个阶段,提出了“基础性—选育模式—保障机制”三种探索机制,为工商管理类专业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支持,通过实践教学,促进“本硕衔接”,推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改革,实现“科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本硕衔接” 创新人才 选育模式 工商管理类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
15
作者 宫敏燕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思政课系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关键。以系统论、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职业生涯为理论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剖析,从加... 思政课系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关键。以系统论、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职业生涯为理论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剖析,从加强思政课教师教育一体化意识培育、建立模块化思政课教学体系、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联合体、加大“全实践”育人力度、注重思政课教学评价的贯通性五个方面分析,为大中小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一体化 衔接 思政课
下载PDF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1+X”课证融通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以汽车技术服务营销专业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静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梳理"X"证书考核领域与专业课程,建立模块化的"课证融通"体系,对原课程采用强化、补充、专项拓展、培训等形式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三教"改革为切入点,提出"课证... 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梳理"X"证书考核领域与专业课程,建立模块化的"课证融通"体系,对原课程采用强化、补充、专项拓展、培训等形式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三教"改革为切入点,提出"课证融通"体系构建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三教”改革 课证融通
下载PDF
美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17
作者 冯永刚 臧琰琰 《高等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美国是最早开展高中和大学教育衔接实践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历程可分为高中向上延伸、设立先修课程、拓宽衔接通道、建立教育标准、入学标准多元化五个阶段,在增强高中课程的严谨性、消除高中和大学的学分壁垒、对学生给予多维度支持、调... 美国是最早开展高中和大学教育衔接实践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历程可分为高中向上延伸、设立先修课程、拓宽衔接通道、建立教育标准、入学标准多元化五个阶段,在增强高中课程的严谨性、消除高中和大学的学分壁垒、对学生给予多维度支持、调整学生评价方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借鉴其经验,我国推进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衔接,可重点从构建高中和大学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提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衔接课程、充分发挥专业组织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 衔接课程 学生评价 学生资助 美国
原文传递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衔接培养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剑涛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3年第5期15-22,共8页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衔接培养是构建技能型强国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要课题。从历史逻辑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衔接培养政策经历了初始阶段、调适阶段、推进阶段和深化阶段。从理论逻辑来看,我国...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衔接培养是构建技能型强国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要课题。从历史逻辑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衔接培养政策经历了初始阶段、调适阶段、推进阶段和深化阶段。从理论逻辑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衔接培养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全面领导其发展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其提供内涵支撑,并且要合理吸收国际人才培养经验和遵循应用型学科特点。从实践逻辑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衔接培养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以“科教兴国”为战略引领,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发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衔接培养 职业教育现代化 技能型人才
下载PDF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接合”——基于个案教师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熙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基于拉克劳与墨菲的"接合理论"(theory of articulation),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阐释可以被视为多重视角的意义接合。研究以个案教师的访谈文本为资料,分析其关于"传统"和"文化"的意义阐释,重点探讨受访... 基于拉克劳与墨菲的"接合理论"(theory of articulation),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阐释可以被视为多重视角的意义接合。研究以个案教师的访谈文本为资料,分析其关于"传统"和"文化"的意义阐释,重点探讨受访教师在遣词造句中将哪些意义环扣在一起,并追问此种意义接合的促成力量。研究发现,受访教师的文化视角多元而复杂,被其最为认同的解读视角是传统文化教育基本等同于高雅的经典教育和非政治性的文艺教育。现代学校的学科分类体系与分科考试制度,以及包围师生日常生活的大众传媒是锻造此种意义接合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接合理论 意义阐释 文本分析
原文传递
职普融通:政策演进、发展现状与实施路径
20
作者 范菊雨 刘红 +1 位作者 吴雯 王佑华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3年第6期7-13,共7页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深化改革,定位职业教育类型,全面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为新时代职教发展提供有效路径。职普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探索发展阶段、完善发展阶段、持续发展阶段的政...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深化改革,定位职业教育类型,全面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为新时代职教发展提供有效路径。职普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探索发展阶段、完善发展阶段、持续发展阶段的政策演进过程。在深化运行和实践改革中,职普融通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仍存在瓶颈问题,在层类交错和实施层面缺乏系统化的方法举措。基于职普融通发展的特征和目标,以“一拳两链”技术路线不断优化职普融通发展体系,逐级完善职教场域层级体系,推进高层次职业教育形成纵向衔接“直通车”,建立完整内需标准体系形成横向融通“立交桥”,建设开放性办学机制形成开放耦合“旋转门”,有组织推进“三融”同向同行,实现职普融通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纵向衔接 横向融通 开放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