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9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85
1
作者 王汉中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7-349,共3页
我国食用油供给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我国油料作物产量徘徊不前,且仅提供39%的国内植物油需求,对外依存度达61%;国际上由于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供进口的油料产品日趋紧缺,且2006年以来植物油价格暴涨,预示国际上存在供给安全隐患... 我国食用油供给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我国油料作物产量徘徊不前,且仅提供39%的国内植物油需求,对外依存度达61%;国际上由于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供进口的油料产品日趋紧缺,且2006年以来植物油价格暴涨,预示国际上存在供给安全隐患。根据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提出了国家采取扶持政策,发展油料生产,以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建立食用油储备制度的对策建议,以维护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供给形势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油莎豆的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2
作者 阳振乐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92-201,共10页
油莎豆是目前已知唯一在块茎器官中积累大量油脂的特种经济作物。油莎豆可生吃或熟吃,也可打浆做成豆奶,还可以磨粉用作食用面粉。油莎豆可用来榨油、制糖和酿酒,而剩渣可用来做饲料。茎叶除可作绿肥和青饲料外,又是造纸、包装填充及编... 油莎豆是目前已知唯一在块茎器官中积累大量油脂的特种经济作物。油莎豆可生吃或熟吃,也可打浆做成豆奶,还可以磨粉用作食用面粉。油莎豆可用来榨油、制糖和酿酒,而剩渣可用来做饲料。茎叶除可作绿肥和青饲料外,又是造纸、包装填充及编织的好材料。因此油莎豆集粮、油、饲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但目前国内对油莎豆的认知度较低,有必要进行推广和知识普及。为此该研究主要介绍了油莎豆的优势特性、经济价值和研究进展,并对目前油莎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块茎 优势特性 用途 食品 食用油
原文传递
食用油及其加热产物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 被引量:63
3
作者 杨科峰 厉曙光 蔡智鸣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了解食用油和厨房油烟冷凝物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 [方法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GC/MS)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 (SIM)对样品检测。 [结果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i n butylphthalate ,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 [目的 ]了解食用油和厨房油烟冷凝物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 [方法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GC/MS)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 (SIM)对样品检测。 [结果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i n butylphthalate ,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i n octylphthalate ,DOP)的最高含量分别为 2 98mg/L和 2 4 16mg/L ,厨房油烟冷凝物中DBP和DOP最高含量分别为 13 3 70mg/L和 2 2 2 0 5mg/L ,全程回收率 :DBP为 90 1%~ 10 3 3 % ,DOP为 92 1%~ 10 2 2 %。 [结论 ]食用油包装材料中的增塑剂会溶移到食用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酸酯类增塑剂 食用油 厨房 油烟冷凝物
下载PDF
食用油脂抗氧化剂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4
作者 李书国 赵文华 陈辉 《粮食与油脂》 2006年第5期34-37,共4页
该文简要介绍食用油氧化酸败对人体主要危害,重点综述目前食用油抗氧化剂种类、抗氧化效果及主要应用领域,和食用油抗氧化剂安全性问题,最后展望我国食用油抗氧化剂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食用油 抗氧化剂 安全性
下载PDF
常用动、植物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被引量:79
5
作者 魏永生 郑敏燕 +1 位作者 耿薇 刘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8-193,共6页
以氢氧化钾/甲醇碱催化法对食用油样品进行甲酯化衍生化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采自西安、咸阳市的16种食用植物油和4种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和鸡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其所含各类脂肪酸的比例关系进行详细地... 以氢氧化钾/甲醇碱催化法对食用油样品进行甲酯化衍生化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采自西安、咸阳市的16种食用植物油和4种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和鸡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其所含各类脂肪酸的比例关系进行详细地分析,以确定不同类型食用油的营养特征。结果显示,各类食用油所含的主要脂肪酸成分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11-十八碳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单烯酸以及芥酸等;不同类型的食用油脂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比值差异极大,而且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脂肪酸与n-3脂肪酸之比值差别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食用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李东锐 毕艳兰 +2 位作者 肖新生 杨国龙 曹丹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6,共3页
油炸食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食用油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逐渐分解聚合,产生大量的严重影响食品品质及风味的醛、酮、酸、聚合物等物质,其对人体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甚至可以致癌。在食用油煎炸过程中,对油... 油炸食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食用油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逐渐分解聚合,产生大量的严重影响食品品质及风味的醛、酮、酸、聚合物等物质,其对人体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甚至可以致癌。在食用油煎炸过程中,对油脂品质相关的指标(包括酸值、碘值、皂化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氧化稳定性、黏度、聚合物的含量以及甘一酯、甘二酯和甘三酯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煎炸油中的聚合物含量大大升高,黏度增大,有少量甘二酯生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碘值、皂化值降低,酸值、过氧化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煎炸 品质变化
下载PDF
我国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57
7
作者 殷艳 尹亮 +2 位作者 张学昆 郭静利 王积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应顺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油菜产业正酝酿第四次跨越——由优质高产向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基于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背景,提出了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重点任务,针对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 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应顺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油菜产业正酝酿第四次跨越——由优质高产向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基于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背景,提出了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重点任务,针对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切实落实油菜保护区政策、加快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多元化开发、实施健康油脂科学消费战略等对策与建议,有效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和健康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产业 高质量发展 食用油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我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李书国 李雪梅 陈辉 《粮食与油脂》 2005年第12期3-6,共4页
该文简要介绍我国食用油工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食用油工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其 危害,提出我国食用油工业健康持续发展主要对策。即加快食用油质量管理体系HACCP建设;加 快我国食用油企业重组与整合;建立健全食用油标准体系;实行和强... 该文简要介绍我国食用油工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食用油工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其 危害,提出我国食用油工业健康持续发展主要对策。即加快食用油质量管理体系HACCP建设;加 快我国食用油企业重组与整合;建立健全食用油标准体系;实行和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法制和 道德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废弃油脂收集监管和利用体系;及食用 油质量安全知识宣传与普及教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
下载PDF
电导率法快速鉴别潲水油 被引量:48
9
作者 刘薇 尹平河 +4 位作者 赵玲 张璇 余汉豪 单习章 王国翠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共3页
许多地方出现了潲水油(或地沟油)回流到食用油市场的现象,为寻找鉴别潲水油的方法,研究了用电导率法鉴别潲水油。将油样和水混合,经过超声波振荡,用电导率仪对其水相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植物油,其水相的... 许多地方出现了潲水油(或地沟油)回流到食用油市场的现象,为寻找鉴别潲水油的方法,研究了用电导率法鉴别潲水油。将油样和水混合,经过超声波振荡,用电导率仪对其水相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植物油,其水相的电导率值有明显差别,处理后的合格食用植物油水相电导率都在10μs/cm以下,最小的只有3.75μs/cm,而潲水油和水的混合物经过超声振荡后,其水相电导率几乎在100μs/cm以上,最高可达173.4μs/cm。初步认为可将电导率测定作为鉴别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植物油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潲水油 食用油 鉴别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韩丽华 王丽红 范希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4,共4页
在大豆油、棉籽油和葵花籽油中添加大豆异黄酮 ,观察其对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 ,可用乙醇来解决大豆异黄酮在食用油中的均匀分散问题。实验表明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 ,其抗氧化能力强于TBHQ。
关键词 天然抗氧化剂 大豆异黄酮 食用油 合成抗氧化剂 TBHQ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用油脂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43
11
作者 石龙凯 刘玉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建立了有机溶剂萃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测定食用油脂中EPA 16种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EPA 16种多环芳烃的定量限分别为0.02~0.43μg/kg,回收率为86.5%~104.6%,日内精密度小于6%,日间精密度小于5%。... 建立了有机溶剂萃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测定食用油脂中EPA 16种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EPA 16种多环芳烃的定量限分别为0.02~0.43μg/kg,回收率为86.5%~104.6%,日内精密度小于6%,日间精密度小于5%。在40个受测油脂样品中,EPA 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范围为11.68~146.06μg/kg。对照我国GB 2716规定,所有受测样品中苯并(a)芘含量均不超过≤10μg/kg的限量标准。然而,8个油样的苯并(a)芘含量超过了欧盟≤2μg/kg的限量标准,10个油样的PAH4含量超过了欧盟≤10μg/kg的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 食用油脂 多环芳烃
下载PDF
PCR法定性检测食用油脂中转基因成分 被引量:39
12
作者 覃文 董洁 +1 位作者 邓鸿铃 高东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共3页
食用油脂 (尤其是精炼油 )被认为几乎不含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针对食用油脂中DNA含量极低、破坏严重的特点 ,成功地建立了食用油脂中DNA提取方法 ,并从中检测出玉米、大豆内源基因 (IVR、Lectin)以及外源抗虫基因 [CryIA(b) ]和... 食用油脂 (尤其是精炼油 )被认为几乎不含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针对食用油脂中DNA含量极低、破坏严重的特点 ,成功地建立了食用油脂中DNA提取方法 ,并从中检测出玉米、大豆内源基因 (IVR、Lectin)以及外源抗虫基因 [CryIA(b) ]和抗除草剂基因 (EPSPS) ,为油脂进行核酸类生物性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DNA 提取 转基因检测 PCR法
下载PDF
复配天然抗氧化剂对食用油脂抗氧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陆洋 杨波涛 陈凤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5-57,共3页
对天然抗氧化剂复配配方对食用油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各种天然抗氧化剂在组分中的主次因素为迷迭香提取物>甘草提取物>茶多酚>VE,优化得出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复配组合为迷迭香0.08%、茶多酚0.06%、甘草提... 对天然抗氧化剂复配配方对食用油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各种天然抗氧化剂在组分中的主次因素为迷迭香提取物>甘草提取物>茶多酚>VE,优化得出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复配组合为迷迭香0.08%、茶多酚0.06%、甘草提取物0.08%、VE0.01%。此优化的配方对食用油的抗氧化能力弱于TBHQ,但强于BHA和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 食用油脂
下载PDF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 被引量:29
14
作者 江秀明 周长智 +1 位作者 李建伟 王金水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55-57,共3页
报告了一种测定食用油脂过氧化值的新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对食用油样的测定结果为I2%=0.0539,相对标准偏差为0.76%
关键词 过氧化值 油脂 分光光度法 测定 食用油
原文传递
食用油加热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形成和变化 被引量:34
15
作者 苏德森 陈涵贞 林虬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分别进行加热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用油加热至300℃时,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 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分别进行加热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用油加热至300℃时,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未加热时的2倍以上;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长,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种类和含量都增加。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均是影响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的因素;而反式脂肪酸受影响的程度因其种类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反式脂肪酸 形成与变化 加热
下载PDF
食用油的碘值、酸值、皂化值的测定及健康评价 被引量:33
16
作者 陈双莉 张清清 江元汝 《辽宁化工》 CAS 2011年第5期529-531,537,共4页
测定了不同种类的食用油的碘值、酸值、皂化值,并对不同食用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
关键词 食用油 碘值 酸值 皂化值 健康
下载PDF
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污染途径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7
作者 曹九超 金青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塑化剂主要是指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各个领域。研究表明,PAEs的急毒性作用虽不明显,但可引起肝、肾、肺及心脏、生殖等多组织系统的中毒,其中以雄性生殖系统损害最为明显。因此,美国、日本、中国先后将PAEs列入... 塑化剂主要是指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各个领域。研究表明,PAEs的急毒性作用虽不明显,但可引起肝、肾、肺及心脏、生殖等多组织系统的中毒,其中以雄性生殖系统损害最为明显。因此,美国、日本、中国先后将PAEs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为了对PAEs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塑化剂的理化性质、食用油中塑化剂污染途径及食用油中塑化剂检测方法的研究状况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塑化剂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 食用油 分析方法
下载PDF
食用油脱酸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军海 任慧兰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油脂传统脱酸方法,如化学脱酸、物理脱酸和混合油脱酸已在工业中应用,但都存在一些缺点。新的脱酸方法,如生物脱酸、再酯化脱酸、溶剂萃取脱酸、超临界流体萃取脱酸、膜分离技术脱酸、分子蒸馏脱酸、液晶态脱酸等,代替传统脱酸方法,或... 油脂传统脱酸方法,如化学脱酸、物理脱酸和混合油脱酸已在工业中应用,但都存在一些缺点。新的脱酸方法,如生物脱酸、再酯化脱酸、溶剂萃取脱酸、超临界流体萃取脱酸、膜分离技术脱酸、分子蒸馏脱酸、液晶态脱酸等,代替传统脱酸方法,或将新的脱酸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能克服油脂传统精炼法缺点。该文对新脱酸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精炼 油脂脱酸 食用油 脱酸方法
下载PDF
食用油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杰 赵声兰 陈朝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3-378,共6页
油脂氧化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主要因素,油脂抗氧化剂在油脂贮藏和食品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天然抗氧化剂既能解决油脂氧化,又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还可以开发保健型食用油脂。本文阐述了油源及非油源、国标及非国标天然抗氧化... 油脂氧化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主要因素,油脂抗氧化剂在油脂贮藏和食品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天然抗氧化剂既能解决油脂氧化,又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还可以开发保健型食用油脂。本文阐述了油源及非油源、国标及非国标天然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抗氧化效率,对尚在研发中的葡萄多酚、花生壳多酚、槐角黄酮、麦冬黄酮等非油源性天然抗氧化剂进行详述,其多兼具多重保健功能,是食用油天然抗氧化剂和复合抗氧化剂的开发方向,以期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作用 安全性
下载PDF
米糠毛油掺伪食用植物油的低场核磁共振检测 被引量:32
20
作者 周凝 刘宝林 +3 位作者 王欣 汪宏志 杨培强 周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7-181,共5页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方法分别测定了米糠毛油和3种食用植物油(花生油、橄榄油和葵花籽油)的弛豫图谱,发现在10 ms左右米糠毛油弛豫图谱中出现了一明显特征峰,而其他3种纯油品均未检出,且随着米糠毛油掺入量的增多,该峰面积的比例也随之增...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方法分别测定了米糠毛油和3种食用植物油(花生油、橄榄油和葵花籽油)的弛豫图谱,发现在10 ms左右米糠毛油弛豫图谱中出现了一明显特征峰,而其他3种纯油品均未检出,且随着米糠毛油掺入量的增多,该峰面积的比例也随之增大。结果表明,通过测定该特征峰面积比例可定量测出米糠毛油掺伪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T2弛豫时间 掺伪 米糠毛油 食用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