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供需关系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4
1
作者 肖玉 谢高地 +1 位作者 鲁春霞 徐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96-3102,共7页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越来越强调服务与人类福利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试图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使用之间构建因果联系,探索服务供给时空动态与人类福利变化的关系。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梳理了...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越来越强调服务与人类福利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试图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使用之间构建因果联系,探索服务供给时空动态与人类福利变化的关系。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发展的脉络及其出现的必要性,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分布式空间模拟,但这受到数据可获得性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未来可以通过利用已有地理资源数据库和派生数据库增加数据来源,组建由不同学科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来弥补专业知识不足造成的影响。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可以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建立反馈关系,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流动 空间特征 模型模拟
下载PDF
干扰与生态系统演替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79
2
作者 江洪 张艳丽 JamesRStrittholt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861-1876,共16页
演替不光是生态系统在时间序列上的替代过程,而且也是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动态演变。演替的空间属性有演替系列的格局、范围、尺度、演替方向和速率、稳定的程度、多样性、以及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下的恢复等。干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演替不光是生态系统在时间序列上的替代过程,而且也是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动态演变。演替的空间属性有演替系列的格局、范围、尺度、演替方向和速率、稳定的程度、多样性、以及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下的恢复等。干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形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损,使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过渡状态。但是干扰也是生态系统演替的外在驱动力,自然的和人为的干扰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对称性破缺,推动了系统的进化和演变。外界因素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干扰因子包含了很多种类,如火、风倒、洪水、病虫害、人类活动等。干扰的属性有范围、频度、季节、强度、损害度、返回时间和循环周期。讨论了这些干扰的类型和生态系统演替所具有空间的特征,并且介绍了干扰和生态系统演替空间分析常用的方法,如空间解绎和辨识、空间统计分析、空间格局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以及空间模拟。利用了一些典型的实例来深入阐明空间分析在干扰和生态系统演替中的应用。利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火干扰的历史和空间分布的记录,进行了火干扰的空间分析的研究;用Spies等在美国俄勒冈州西部1972~1988年的多时段的变化的实例说明了收获干扰的影响;利用俄勒冈州东部山地的主要两个虫害(山地松树甲虫(MountainPineBee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生态系统演替 空间分析 空间解绎 空间模拟 遥感
下载PDF
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永 郭怀成 +1 位作者 范英英 王丽婧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9-1175,共7页
从系统分析在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出发,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动力学建模过程、方法和软件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发展.从1960年代至今,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简单的零维模型发展到复... 从系统分析在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出发,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动力学建模过程、方法和软件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发展.从1960年代至今,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简单的零维模型发展到复杂的水质水动力学生态综合模型和生态结构动力学模型,如LakeWeb模型.中国的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滇池、太湖、东湖和巢湖等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以及其他水体.目前,已经开发一些软件用于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拟,主要有CEQUALICM、WASP、AQUATOX、PAMOLARE、CAEDYM等,以及用来模拟湖泊能流的软件ECOPATH.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还在监测、数据共享和模型结构、参数选取和不确定性分析等方面存在不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生态系统动力学 模型
下载PDF
智慧课堂的数据流动机制与生态系统构建 被引量:45
4
作者 晋欣泉 邢蓓蓓 +1 位作者 杨现民 狄璇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81,91,93,共10页
数据是生成课堂智慧的基础,掌握智慧课堂的数据流动是充分发挥数据教学价值的重要前提。文章通过对智慧课堂研究现状梳理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方面阐述了智慧课堂数据流动机制。在此基础上,... 数据是生成课堂智慧的基础,掌握智慧课堂的数据流动是充分发挥数据教学价值的重要前提。文章通过对智慧课堂研究现状梳理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方面阐述了智慧课堂数据流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信息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了由教学主体、教学资源、课堂环境和教学数据等要素构成的智慧课堂生态系统,包含核心层、交互层、基础层和汇聚层,指出该系统具备的三大核心特征:数据流转,实现贯通性课堂设计;数据增值,激发师生创造活力;数据决策,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文章最后提出四条智慧课堂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强化课堂即时反馈,实现教学数据的闭环运行;培养师生数据素养,促进课堂数据效能的发挥;强化智能感知分析,实现教学环境的智能运行;丰富智慧环境给养,满足师生多样化教学需求,为打造高效能的智慧课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智慧课堂 课堂数据 数据流动 课堂生态 生态系统 构成要素 模型构建
原文传递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研究概述 被引量:40
5
作者 毛留喜 孙艳玲 延晓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89-2195,共7页
陆地碳循环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碳循环模型已成为目前研究陆地碳循环的必要手段.本文针对有关碳循环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陆地碳循环模型的基本结构、碳循环过程中涉及的两个基本模型以及目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 陆地碳循环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碳循环模型已成为目前研究陆地碳循环的必要手段.本文针对有关碳循环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陆地碳循环模型的基本结构、碳循环过程中涉及的两个基本模型以及目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两大类型,并通过对现有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模式的分析,指出了未来陆地碳循环模型的研究方向可能是发展基于动态植被的生物物理模型.这种耦合模型也可能是地球系统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模型
下载PDF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氧平衡分析——以沿海城市厦门为例 被引量:27
6
作者 马巾英 尹锴 吝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08-1816,共9页
通过综合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排碳、耗氧行为,以及城市区域内湿地、淡水、海洋、森林和农田5种遗留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构建了城市碳氧平衡分析模型(UCOB),并估算了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城市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碳... 通过综合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排碳、耗氧行为,以及城市区域内湿地、淡水、海洋、森林和农田5种遗留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构建了城市碳氧平衡分析模型(UCOB),并估算了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城市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氧收支,对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状况进行定量化指征.最后,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厦门为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厦门市2007年碳平衡系数为9.03,即二氧化碳释放量是其所能吸收能力的9.03倍;氧平衡系数为5.78,即社会经济活动消耗的氧气是当地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提供氧气量的5.78倍.如果不考虑电力消耗产生间接排碳耗氧数量,厦门市2007年全市碳平衡系数为5.26,氧平衡系数为1.47.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功能和自然生态系统分布的差异,厦门市6个行政分区的碳氧平衡产生显著的差异.其中,作为老工业区的湖里区碳氧失衡状况最显著,如不考虑间接排碳耗氧量,作为新兴工业区的海沧区碳氧失衡最严重;位于城市郊区的同安区和翔安区由于保存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碳氧平衡状况相对良好.最后,从城市定位和分区功能对厦门城市碳氧平衡未来发展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本文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生态系统中碳氧平衡状况,指导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为实现持续低碳城市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复合生态系统 碳氧平衡 模型 厦门
原文传递
光合有效辐射总量及其散射辐射比例变化对森林GPP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24
7
作者 何学兆 周涛 +4 位作者 贾根锁 张自银 李秀娟 赵超 冯胜辉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9-634,共16页
研究利用基于冠层辐射传输与植物生理过程的MAESTRA模型,结合中国东部鼎湖山、千烟洲及长白山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CO2通量观测数据,对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总量及其散射辐射比例变化影响下生态系... 研究利用基于冠层辐射传输与植物生理过程的MAESTRA模型,结合中国东部鼎湖山、千烟洲及长白山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CO2通量观测数据,对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总量及其散射辐射比例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变化进行了模拟与敏感性分析,从而探讨这两者的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GPP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R总量变化对GPP的影响程度由PAR总量变化幅度以及GPP对PAR总量变化的敏感程度所决定,较低的PAR总量与较高的温度条件下GPP对PAR总量变化较敏感;散射辐射比例增大可以提高森林冠层对入射PAR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其对GPP的影响程度由散射辐射量的变化以及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在吸收与利用效率上的差别所决定,较高温度与叶面积条件下该差别较大;PAR总量与散射辐射比例共同变化对GPP的综合影响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的抵消结果,入射PAR较强时两者抵消作用通常更明显,在全年总量上,散射辐射比例变化对GPP的影响能抵消PAR总量变化影响的1/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GPP 生态系统模拟 光合有效辐射 散射辐射比例 森林生态系统 MAESTRA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格局集成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8
作者 梁友嘉 刘丽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159-7167,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是综合科学和政策应用的有效工具,可用于应对人类干扰下的景观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快速退化等复杂生态环境问题。综述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格局集成的学科发展、基础理论和模型开发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建立可用的集成建模框架,... 生态系统服务是综合科学和政策应用的有效工具,可用于应对人类干扰下的景观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快速退化等复杂生态环境问题。综述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格局集成的学科发展、基础理论和模型开发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建立可用的集成建模框架,并提出知识集成的概念框架:1)在要素层,"政策-决策—景观—生态系统服务—社会经济系统"的跨学科知识反馈环是集成理论基础; 2)在模型层,结构化、多层次的集成模拟模型是核心方法; 3)在数据层,多源数据集成是模拟模型的数据基础。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格局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提供了科学参考,能更好地应对生态系统服务科学与应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格局 集成建模 决策支持
下载PDF
A review on trade-off analysis of ecosystem services for sustainable land-use management 被引量:18
9
作者 邓祥征 李志慧 John GIBSO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7期953-968,共16页
Ecosystem services are substantial elements for human society. The central challenge to meet the human needs from ecosystems while sustain the Earth's life support systems makes it urgent to enhance efficient natu... Ecosystem services are substantial elements for human society. The central challenge to meet the human needs from ecosystems while sustain the Earth's life support systems makes it urgent to enhance efficient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rade-off analysis of ecosystem services can help to identify optimal decision points to balance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diverse human uses of ecosystems. In this sens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key insights into ecosystem services trade-off analysis at different scales from a land use perspective, by comprehensively reviewing the trade-offs analysis tools and approaches that addressed in ecology, economics and other fields. The review will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future research on trade-off analysis to avoid inferior management options and offer a win-win solution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planning for interacting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system services trade-offs land-use management SCALE integrated modeling multi-criteria analysis efficiency frontier
原文传递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异养呼吸变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0
作者 谢薇 陈书涛 胡正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340,共7页
土壤异养呼吸是生态系统碳平衡估算中的关键因子之一.通过文献调研,收集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异养呼吸的观测数据,同时收集整理了试验地点气候资料(年总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和环境因子(如树木生长年龄)指标.结果表明,异养呼吸与土... 土壤异养呼吸是生态系统碳平衡估算中的关键因子之一.通过文献调研,收集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异养呼吸的观测数据,同时收集整理了试验地点气候资料(年总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和环境因子(如树木生长年龄)指标.结果表明,异养呼吸与土壤呼吸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异养呼吸随土壤呼吸的增大而增大,该幂函数方程可解释异养呼吸73%(R2=0.730,P<0.001)的变异.异养呼吸与年总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气温的关系均可用一元线性方程描述.异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与年总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关系均可用对数回归方程描述,异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随年总降水量的增大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减小.异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进一步的结果表明,经验模型模拟得到的异养呼吸模拟值与实际样地观测结果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采用的经验统计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异养呼吸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 异养呼吸 模拟 降水 气温
原文传递
近海水域三维水动力学和水质的精细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永明 郑永红 邱大洪 《云南环境科学》 2000年第A08期17-21,共5页
本文把研究近海水域水质污染与控制的三维精细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 ,针对近海水域水污染的特点 ,选定一个包含有二十多个状态变量及其相互作用的三维非线性系统作为研究和模拟对象 ,建... 本文把研究近海水域水质污染与控制的三维精细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 ,针对近海水域水污染的特点 ,选定一个包含有二十多个状态变量及其相互作用的三维非线性系统作为研究和模拟对象 ,建立了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水域三维水动力学和水质的精细模型 ,并成功地应用于日本博多湾的水质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水域 水质 生态系统 数值模拟 环境水动力学
下载PDF
生态服务功能的动态货币化评价——以南水北调后的湖北省襄樊市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敬宣 陈云峰 +1 位作者 肖杰 李艳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3-749,共7页
生态环境是和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大系统 ,且其内部各因子之间存在大量的未知关系 ,神经网络为未知复杂系统的建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运用 BP网络 ,就南水北调对湖北省襄樊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动态研究。... 生态环境是和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大系统 ,且其内部各因子之间存在大量的未知关系 ,神经网络为未知复杂系统的建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运用 BP网络 ,就南水北调对湖北省襄樊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显示 ,在调走约 1/3汉江水量后 ,襄樊的生态环境将受到严重的破坏 ,其后果是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受到损害和抑制。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 ,论证了神经网络在生态建模中的适用性 ,探讨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价的技术趋势 ,并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系统建模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神经网络 BP网络 生态建模 南水北调
下载PDF
1901~2010年中国森林碳收支动态:林龄的重要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蕾 王绍强 +2 位作者 周涛 迟永刚 戴铭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64-2073,共10页
干扰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通量,生态模型缺少干扰信息导致区域碳循环估算的不确定性.林龄结构是分析干扰对森林碳循环影响的重要替代因子,同时也是评估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本研究整合全国森林清查资料和卫星... 干扰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通量,生态模型缺少干扰信息导致区域碳循环估算的不确定性.林龄结构是分析干扰对森林碳循环影响的重要替代因子,同时也是评估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本研究整合全国森林清查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获得两套林龄数据,结合过程模型In TEC模型分析多源林龄资料对我国1901~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5年的误差将会导致我国森林碳汇不确定性25%;同时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森林未被大规模砍伐和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假设,调整各个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林龄结构,模拟分析林龄结构变化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时空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管理(森林砍伐和植树造林等)和自然干扰所导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过去100年内所损失的碳汇为3.80 Pg C.林龄数据在大尺度碳模拟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碳循环模拟的空间精度,有助于阐明碳循环模型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碳汇 碳源 生态系统 模型模拟
原文传递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不同剖面深度CO_2通量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智才 刘峻杉 +3 位作者 朱锴 陶岩 邵振艳 田玉强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4-2030,共7页
土壤CO2的释放能够显著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强温室效应,从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不同的土壤层对CO2通量的贡献量有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挖坑法结合红外气体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草原典型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 土壤CO2的释放能够显著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强温室效应,从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不同的土壤层对CO2通量的贡献量有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挖坑法结合红外气体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草原典型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不同剖面深度土壤CO2通量格局以及影响CO2通量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移走后,土壤CO2通量的变化可分为瞬时、短期、长期三种格局。新剖面上最初的0~21min内释放的CO2通量均大于初始土壤表层CO2通量,而且两者比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也随土壤CO2生产能力增强而增大。2~4d后,新剖面CO2通量持续下降至低于初始土壤表层CO2通量的水平,形成短期稳定状态。更长时间后,新剖面则逐渐表现出与初始土壤剖面表层相近的CO2通量特征。我们认为,(1)在新剖面形成时的CO2通量瞬时和短期格局主要受土壤中存留的原始CO2的浓度及其扩散过程控制,(2)长期格局则由资源水平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土壤CO2生产能力主导。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建立包含垂直分层的SOC分解和CO2扩散过程的生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二氧化碳通量 土地利用 土壤结构 生态系统模型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城市生态足迹动态化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湘梅 周敬宣 +1 位作者 罗璐琴 袁松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1,共6页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造成资源消退和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为使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如何有效地预测并评价自然资本利用状态的发展趋势,是区域总体规划和生态规划的重要议题。城市生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造成资源消退和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为使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如何有效地预测并评价自然资本利用状态的发展趋势,是区域总体规划和生态规划的重要议题。城市生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组成的复杂系统,支持向量机(SVM)为未知复杂系统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运用SVM算法,就武汉市总体规划期间(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动态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武汉市总生态足迹将达到2837.40×10^4hm^2,是2004年的1.5倍。总体规划中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情况下,区域环境负荷增长趋势有增无减。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论证了SVM在生态与环境领域建模的适用性,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生态足迹 支持向量机 偏最小二乘法 生态建模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观测与模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书涛 邹建文 胡正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85-1996,共12页
主要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观测方法、观测尺度、模拟方法、应用价值进行评述,以期为更深入地研究土壤呼吸这一重要的碳循环过程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土壤呼吸是土壤向大气释放CO_2的过程,其对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土壤呼吸的... 主要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观测方法、观测尺度、模拟方法、应用价值进行评述,以期为更深入地研究土壤呼吸这一重要的碳循环过程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土壤呼吸是土壤向大气释放CO_2的过程,其对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土壤呼吸的观测方法主要包括碱液吸收法、密闭箱–气相色谱法、红外气体分析法。土壤呼吸的观测尺度主要包括日变化、生长季变化、年际间变异、空间变异。在获得充足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半经验模型可有效地模拟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这些半经验模型以降水、气温、土壤性质、植被特征、氮沉降、经纬度作为输入变量,是当前估算全球土壤呼吸的主流模型,其估算的全球土壤呼吸量的合理范围为88.0~98.0 Pg·a^(-1)(以C计)。土壤呼吸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土壤呼吸是土壤肥力状况的表征指标;(2)土壤呼吸与其他碳通量指标具有相关性,利用模拟的土壤呼吸量值可估算其他碳通量;(3)土壤呼吸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是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的重要表现方面。今后的研究应关注土壤呼吸与气候、土壤、植被因子的同步观测,这将大大提高土壤呼吸时空变异模拟的准确性,还应对一些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进行长期定位观测,这有助于分析土壤碳库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呼吸 观测 模拟 应用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模型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巴特尔·巴克 张旭东 +3 位作者 彭镇华 周金星 魏远 黄玲玲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3,共5页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碳循环模型已成为研究森林碳循环的必要方法。其中气候变化、大气CO2浓度上升及CH4的生成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组成和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反馈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碳循环模型已成为研究森林碳循环的必要方法。其中气候变化、大气CO2浓度上升及CH4的生成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组成和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反馈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是模型模拟的关键问题。碳循环模型可用经验模型、机理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建模方法。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发展趋势为:综合生物地理模型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特点建立区域动态碳循环模型;从单一碳循环模拟向碳、氮、磷等多种元素循环相耦合的模拟;碳循环模型与遥感、G IS技术结合,模拟大尺度的碳循环过程;CH4生成及对森林碳循环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碳循环 模型方法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婷 吕一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287-5296,共10页
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的数量、类型及应用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为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有效整合到决策中,系统比较、甄别不同建模工具并筛选出适合决策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模拟方法尤为必要。因此,归纳并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的数量、类型及应用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为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有效整合到决策中,系统比较、甄别不同建模工具并筛选出适合决策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模拟方法尤为必要。因此,归纳并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的建模技术,包括:相关关系法、生物-物理过程法以及专家知识法;分别对其原理、差异、优缺点以及适用性进行了详尽阐释。大多数相关模型侧重于统计关系,相对容易创建和扩展,适用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初始评估;生物-物理过程模型难以构建且不易获取,但提供了探索人-地系统相互作用和长期变化的有效机制;专家知识法有效结合了多种类型的知识体系,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之间反馈和交互动态的系统整合,但当评估地点发生变化时难以验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上述3种建模技术的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模型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各类建模技术面临着实用性和科学准确性之间的权衡。通过对不同建模技术的梳理与整合分析旨在提升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决策支撑能力,并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建模技术 模型 决策支持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的生态复杂适应系统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国建 颜宇甲 +1 位作者 强新建 李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3,123,共5页
为了再现真实草原生态系统,在保留生态复杂适应系统多样性的同时,反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性,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础上,利用多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以反应型Agent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型.利用多Agent仿真平台NetLogo仿真了该模型... 为了再现真实草原生态系统,在保留生态复杂适应系统多样性的同时,反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性,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础上,利用多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以反应型Agent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型.利用多Agent仿真平台NetLogo仿真了该模型,通过调整环境因素和各类参数,使模型涌现出草原生态系统的各种现象.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系统 生态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 系统建模 仿真 NETLOGO
下载PDF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商少凌 柴扉 洪华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21-629,共9页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式是定量认识物质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解其控制机制以及预测体系变动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研究领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物理输送和生态动力学过程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动的模拟3...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式是定量认识物质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解其控制机制以及预测体系变动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研究领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物理输送和生态动力学过程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动的模拟3个方面。物理过程模拟方面的进展,集中在寡营养海区上层海水营养盐的供应机制问题上,在经典的上升流、垂直扩散之外,提出涡旋可能构成一种重要的物理输入过程。而生态动力学过程的模拟方面,90年代前期考虑食物网基本结构,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细菌三大类群构成生物状态变量,氮和磷营养盐以及颗粒碎屑构成其他状态变量;90年代后期,开始引入铁和硅的限制问题,考虑不同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特别是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变化的预测可能是未来该领域力图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年际变化的模拟,多围绕ENSO事件对初级生产的影响及其机制问题展开;年代际和地质年代尺度的体系变动问题仍存在争论,相对缺乏有效的数值模拟研究。该研究领域未来应加强生物—化学过程的函数表达、物理模式、中尺度过程、边界交换以及资料获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应对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洋生物地球化学 生态动力学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