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2)——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区域生态需水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102
1
作者 王芳 王浩 +2 位作者 陈敏建 王研 唐克旺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国民经济需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因此,合理量化生态环境需水是西北水资源优化配置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着重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植被生...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国民经济需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因此,合理量化生态环境需水是西北水资源优化配置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着重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植被生长需水的区域分异规律,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生态的空间分区,以生态分区和流域水平衡为基础量化生态需水;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确定生态保护目标和生态建设规模,并预测生态需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分区 中国 西北地区 生态模式 水资源管理
下载PDF
基于RS和转移矩阵的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价 被引量:50
2
作者 岳东霞 杜军 +3 位作者 刘俊艳 郭建军 张佳静 马金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50-2558,共9页
利用泾河流域1986、1995、2000、2008年4期遥感数据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在G IS平台上,对该流域近23 a的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南高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利用泾河流域1986、1995、2000、2008年4期遥感数据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在G IS平台上,对该流域近23 a的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南高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上游向下游递增的空间变化趋势,表现出与流域地貌特征,土地利用/覆被和环境禀赋相关联的地理特性和空间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流域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以2000年以后下降趋势明显,但流域内部不同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及其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幅度与趋势各有不同;3个时段内(1986—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8年)流域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转换频繁,转向趋势明显,且以2000年为拐点,前两时段以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向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转移为主,后一时段以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向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转移为主,导致近23 a来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及其内部组成变化均较大,说明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是流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导因素,而1999年以后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则是2000—2008年该流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转移矩阵 泾河流域
下载PDF
矿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39
3
作者 徐嘉兴 李钢 +1 位作者 陈国良 赵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80-186,共7页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研究案例,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遥感、GIS技术,综合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徐州市贾汪煤矿区土地景观生态质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总体呈变好的趋势。2010年的...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研究案例,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遥感、GIS技术,综合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徐州市贾汪煤矿区土地景观生态质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总体呈变好的趋势。2010年的土地生态质量达到好和较好的面积比2001年增加了1 549.42 hm2;从总体变化看,变好和略微变化的地区约占32.51%,变差和略微变差的地区约占20.69%,变好地区比变差地区增加了4 036.11 hm2。随着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采煤塌陷区经复垦后土地生态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大部分复垦区生态状况良好。由于城镇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的继续,复垦地区二次塌陷等原因,使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仍在下降。为此,从矿区高效复垦与生态重建、景观生态修复角度,提出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土地生态质量 动态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复垦
下载PDF
浅评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现状 被引量:26
4
作者 孙天华 刘晓茹 傅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8-81,共4页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本文阐释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现状,提出了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基于GIS的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与空间格局 被引量:22
5
作者 岳东霞 马金辉 +2 位作者 巩杰 熊友才 宋雅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5,共8页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县、省三级不同空间尺度对2000年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整个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县、省三级不同空间尺度对2000年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整个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各省区情况不同,其中:陕西、新疆生态承载力供给小于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而甘肃、青海和宁夏生态承载力供给大于需求,处于生态冗余状态;西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生态承载力供给空间分异明显,呈东南、西北部较高,东北、西南、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地理单元的生态承载力供给差异也较大,表现为黄土高原中西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山地、天山山地和阿尔泰山地等地区的生态承载力整体供给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则较低,其中:关中盆地、银川盆地和干旱区绿洲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供给最高,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腹地的广大戈壁、沙漠地区的最低,呈连片分布状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内部由于景观破碎严重,生态承载力供给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表明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地利用/覆盖及人类活动强度具有密切的空间关联与空间异质性;西北地区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供给和人口密度基于县级尺度的相关系数为0.66,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空间分布格局相似,表明西北地区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生态承载力偏向性.2000年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与局地性分布相符合的空间分布格局,整个地区生态承载力供需矛盾突出,处于生态不安全与不可持续性发展状态,而各省区、县及其内部生态承载力供需矛盾差异较大,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状态各异.研究实践证明GIS技术的应用为空间生态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格局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徐东瑞 马礼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对河北坝上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定量描述了坝上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 ,并对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的气候效益、土壤改良效益、农业水文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对河北坝上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定量描述了坝上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 ,并对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的气候效益、土壤改良效益、农业水文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工程治理 ,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增强 ,结构合理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生态农业工程 生态效益 监测工作 气候效益 土壤改良
下载PDF
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9
7
作者 廖克 郑达贤 +1 位作者 陈文惠 沙晋明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22-27,共6页
本文系统论述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与具体内容 ,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以及系统建成后的意义与作用。“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福建”的重大应用项目之一。该项目由... 本文系统论述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与具体内容 ,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以及系统建成后的意义与作用。“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福建”的重大应用项目之一。该项目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生态环境数据库和生态环境决策支持与管理信息系统 3部分组成 ,包括福建省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地面动态监测系统、应急响应监测系统 ,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地图、多媒体动态演示系统与电子地图集、综合信息图谱 ,福建省生态环境数据库、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 8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生态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 遥感 数据库 多媒体
下载PDF
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姜林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2年第4期26-30,共5页
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方法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麦克哈格(McHarg)在60年代末最先发展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最显著特点是能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来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这种方法的两个核心技术是土地的生态适宜度分析和土地的承载... 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方法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麦克哈格(McHarg)在60年代末最先发展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最显著特点是能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来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这种方法的两个核心技术是土地的生态适宜度分析和土地的承载能力分析.本文试图以方法发展的历史为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规划 生态规划法
下载PDF
基于GIS的甘肃省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晓锋 岳东霞 +1 位作者 汤红官 安黎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7,共6页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1991~2003年甘肃省14个地区和86个县2级行政区域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预算值,并预测了各县级行政区域2004~2015年的各项数值.结果表明1991~2015年甘肃省各地、县的生态承载力供求差距均逐年拉大...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1991~2003年甘肃省14个地区和86个县2级行政区域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预算值,并预测了各县级行政区域2004~2015年的各项数值.结果表明1991~2015年甘肃省各地、县的生态承载力供求差距均逐年拉大,大部分地区、县的生态承载力需求已经超出了生态承载力供给,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全省86个县1991~2015年的人均生态预算值进行空间插值,在时、空尺度上对该省人均生态预算值的空间格局与时空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所得空间插值图表明1991~2015年甘肃省人均生态预算值的空间格局极不平衡,整体呈现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递减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省以及各地、县人均生态预算均呈逐年降低趋势,且省内不同区域人均生态预算值的变化趋势各有不同,差异较大.要遏制这种趋势的继续发展,甘肃省必须在逐渐减少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消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生态预算 地理信息系统 地统计学 时空动态 甘肃省
下载PDF
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庞绪贵 姜相洪 +2 位作者 季顺乐 王存龙 杨海霞 《山东地质》 2003年第2期21-25,共5页
为促进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查清该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迫切需要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区域地球化学方法为主体,结合土壤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 为促进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查清该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迫切需要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区域地球化学方法为主体,结合土壤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该区的区域农业、城市、主要名特优产区、主要地方病流行区等地域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进行评价;建立鲁西北覆盖区多层次生态地球化学信息系统,为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区域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调查方法 调查技术 营养元素 生态环境 信息系统 山东 覆盖区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同倍体杂交物种紫果云杉的生态位分化及其未来潜在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婧如 王明浩 +2 位作者 张晓玮 孙杉 赵长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2,共10页
【目的】以我国特有的同倍体杂交树种紫果云杉为对象,研究其与亲本树种丽江云杉和青杄间环境生态位的差异,并预测其在未来气候变化下21世纪50年代(2050s)和80年代(2080s)潜在分布区的变化。【方法】在收集紫果云杉及其亲本种地理分布信... 【目的】以我国特有的同倍体杂交树种紫果云杉为对象,研究其与亲本树种丽江云杉和青杄间环境生态位的差异,并预测其在未来气候变化下21世纪50年代(2050s)和80年代(2080s)潜在分布区的变化。【方法】在收集紫果云杉及其亲本种地理分布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技术获取相应生境的环境变量,通过Kruskal-Wallis多重秩和检验、判别式分析(DFA)和主成分分析(PCA)等统计方法量化分析云杉属3个树种的生态位差异,并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结合3种大气环流模型(BCC-CSM1-1、CCCma_Can ESM2和CSIROMk3.6.0)模拟3个树种在3种气候变化情景(即温室气体最低排放,RCP2.6;中度稳定排放,RCP4.5;高度排放,RCP 8.5)下未来2050s和2080s的潜在分布。【结果】Kruskal-Wallis检验、DFA和PCA结果均表明紫果云杉生境的水热条件与亲本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对水分条件而言,尽管紫果云杉生境的最冷季与最暖季降雨量居于亲本种之间,但其生境土壤湿度显著高于2个亲本种;对热量条件而言,紫果云杉生境的最冷月最低温显著低于2个亲本种,且地面结霜频率显著高于亲本。进一步对云杉属3个树种的未来潜在分布区模拟显示,紫果云杉仅在RCP2.6下2080s的潜在分布面积与当前相比略有缩减(约5%),而在此情景下2050s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和其余2个情景下2050s和2080s的潜在分布面积高于当前分布区面积。综合分析所有情景及时间段后发现,紫果云杉未来潜在分布区面积平均增加17%以上,且分布区明显呈现由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向内部扩张的趋势。而其亲本种青杄受气候变暖威胁严重,其潜在分布面积(综合所有情景及时间段)平均减少了21%以上,丽江云杉除在RCP4.5和RCP8.5下2080s的潜在分布面积稍高于当前(不到2%)外,其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面积也都低于当前,其潜在分布面积平均减少5%左右(综合所有情景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果云杉 生态位分化 气候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物种分布模型
下载PDF
利用遥感和GIS进行四川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存建 陈静安 +1 位作者 白忠 程熙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0-706,共7页
四川省生态安全评价对其生态安全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层次分析技术对四川省的生态安全评价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省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准则和指标三个层次构... 四川省生态安全评价对其生态安全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层次分析技术对四川省的生态安全评价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省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准则和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在指标层中包含了反映自然、人文和污染等方面的14个指标,用遥感和GIS获取处理相关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使用GIS建立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模型。最后,以市州为单元,利用相关评价模型对自然生态环境状态、人文社会压力安全、环境污染压力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等指数进行评价和定级。该研究表明,利用遥感、GIS和AHP能有效地实现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且结果可示以图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安全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的宁夏天然绿洲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晓荣 姜健俊 +1 位作者 裴源生 梁川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2-316,共5页
以适宜的生态目标与生态建设规模为目标,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研究了宁夏绿洲的生态演变和生态需水问题。在分析宁夏绿洲的生态意义、生态现状及流域水资源状况后,探讨了生态演变和生态需水... 以适宜的生态目标与生态建设规模为目标,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研究了宁夏绿洲的生态演变和生态需水问题。在分析宁夏绿洲的生态意义、生态现状及流域水资源状况后,探讨了生态演变和生态需水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宁夏绿洲生态演变研究的总思路、绿洲生态需水的概念、界定绿洲可持续发展规模,对宁夏生态需水计算提出现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天然绿洲 生态用水 生态演变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级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爱俊 方陆明 +1 位作者 唐丽华 陆一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县级林业信息化中的生态公益林管理,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公益林管理、统计分析和结构分析等功能,并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关联。在数据组织上,提出以县,乡(... 针对县级林业信息化中的生态公益林管理,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公益林管理、统计分析和结构分析等功能,并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关联。在数据组织上,提出以县,乡(镇、林场),村,小班为多级单位组织数据,可避免由于采用图幅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大量地物(如县、乡、村边界和小班等)被图幅线人为分割开的现象,也避免图幅分割所带来的处理过程复杂和小班的完整性被破坏的缺陷。在系统的功能结构方面,根据现行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情况,将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划分为数据管理、专题图管理、结构分析、报表统计和图形输出等5大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数据组织与管理 县级林业信息化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信息化管理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学兵 苏文 于贵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8,共5页
文中分析了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信息化管理的意义、信息的数据库组成、信息的标准化 ,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 ,提出了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集GIS、DBMS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并通过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关联 ,实... 文中分析了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信息化管理的意义、信息的数据库组成、信息的标准化 ,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 ,提出了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集GIS、DBMS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并通过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关联 ,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可视化查询 ,使得用户直观、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标准化 可视化 生态信息 生态监测 数据管理 信息系统
下载PDF
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研究策略 被引量:14
16
作者 沈亮 孟祥霄 +4 位作者 黄林芳 谢彩香 徐江 汤欢 李西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961-968,973,共9页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随着世界范围内植物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开展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对指导中药材引种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中药材栽培领域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的研究成果,对中药材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随着世界范围内植物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开展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对指导中药材引种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中药材栽培领域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的研究成果,对中药材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的研究背景及发展历史进行了探讨,对其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药材区划发展方向与研究策略进行了展望与分析。全球化、高品质及精准化的药用植物产地生态适宜性研究可为中药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区划和规范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生态适宜性 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佘济云 田大伦 +1 位作者 沈翠新 康文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40-44,共5页
MIS与 GIS结合应用于生态定位研究是一个较好的具有扩展性的解决生态数据量大、统计繁琐的解决方案 ,能实现生态定位研究的管理规范化、现代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更好地为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服务 .阐述了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信息管理系统... MIS与 GIS结合应用于生态定位研究是一个较好的具有扩展性的解决生态数据量大、统计繁琐的解决方案 ,能实现生态定位研究的管理规范化、现代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更好地为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服务 .阐述了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定位研究 信息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湖南会同
下载PDF
基于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柏松 景连东 +1 位作者 李晖 冯文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65-1670,共6页
生态红线是2011年首次被提出的全新概念,如何科学划定区域生态红线是一个亟待探讨解决的新课题。该研究以四川省为调查对象,采用多源遥感数据、气象站点数据以及太阳辐射站点等数据,综合运用GIS技术、区域水量平衡法等研究手段,从水源... 生态红线是2011年首次被提出的全新概念,如何科学划定区域生态红线是一个亟待探讨解决的新课题。该研究以四川省为调查对象,采用多源遥感数据、气象站点数据以及太阳辐射站点等数据,综合运用GIS技术、区域水量平衡法等研究手段,从水源涵养功能价值的角度探讨生态红线的划定方法。结果表明:四川省水源涵养量在5.38~1 187.29 mm之间,各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四川盆地水源涵养量最高,平均达200 mm以上;川西南山区和四川盆周山区次之,其值在100~200 mm之间;川西北高山高原地区最低,水源涵养量普遍低于100 mm。根据四川省各地水源涵养功能价值差异,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生态功能区,即一般重要、轻度重要、中度重要、高度重要和极重要功能区。其中,一般重要和轻度重要功能区的水源涵养量低于150 mm,生态价值不高,面积总和298 911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61.63%;中度重要功能区面积95 992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19.79%,该功能区水源涵养量为150~200 mm,生态价值一般;高度重要和极重要功能区的水源涵养量高于200 mm,生态价值较高,面积总计90 107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18.57%。四川生态红线区水源涵养量达250 mm以上,总面积6 715 km^2,占四川国土总面积1.38%,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的雅安市东部、眉山市西南部和乐山市西北部地区。实地调查显示,该研究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内不仅水源涵养量丰富,而且水源保护区和水源补给区分布众多,属四川水源涵养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该研究提出的水源涵养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水源涵养 GIS 四川地区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找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日平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1年第1期45-48,共4页
生态环境问题和水资源问题是西部大开发的两大关键问题。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地势高亢 ,环境条件恶劣 ,交通不便 ,因此 ,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生态环境快速调查和监测的问题 .。在近十年得到高速发展的遥感技术 ,具有常规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 ... 生态环境问题和水资源问题是西部大开发的两大关键问题。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地势高亢 ,环境条件恶劣 ,交通不便 ,因此 ,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生态环境快速调查和监测的问题 .。在近十年得到高速发展的遥感技术 ,具有常规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 ,能够在大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和寻找地下水信息。作者根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西部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以及在西部不同类型地区进行找水的技术方法、技术路线 ,供领导部门及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资源 动态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 找水 遥感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评估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冰 张斌 +1 位作者 廖俊杰 茹曼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河南省大别山水土保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区,基于RS与GIS获取2012年和2017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等遥感解译数据,从生态功能、生态结构和生态压力3个方面,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生态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价。... 以河南省大别山水土保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区,基于RS与GIS获取2012年和2017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等遥感解译数据,从生态功能、生态结构和生态压力3个方面,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生态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林草地覆盖率上升9.85%,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比上升13.23%,水域湿地面积比变化不大;植被覆盖指数上升62.74%,中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比略有增加;生态状况变化度ΔF=4.95,整体生态状况等级由良变为优,生态状况变化度评级为显著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功能区 生态状况评估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大别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