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理栖息地模拟的河道内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55
1
作者 张文鸽 黄强 蒋晓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结合物理栖息地模拟模型的水力学与栖息地模型,以黄河干流兰州-石嘴山河段为研究样区及该河段的关键鱼种黄河鲤鱼为对象物种,以流速及水深二水力学因子进行研究,推求该研究样区兰州、安宁渡、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五断面对象物种的流... 结合物理栖息地模拟模型的水力学与栖息地模型,以黄河干流兰州-石嘴山河段为研究样区及该河段的关键鱼种黄河鲤鱼为对象物种,以流速及水深二水力学因子进行研究,推求该研究样区兰州、安宁渡、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五断面对象物种的流量与权重可使用面积的关系。通过对上述各断面1975-1985年汛前共11年生态、水文及断面资料的分析计算,归纳出研究断面汛前适合的生态流量分别为195、220、220、220、175 m3/s,计算结果在Tennant法界定的生态流量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生态流量 物理栖息地 水深 流速 权重可使用面积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下三种荒漠植物叶片及土壤C、N、P的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53
2
作者 李从娟 徐新文 +6 位作者 孙永强 邱永志 李生宇 高培 钟显彬 闫健 王桂芬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6-1004,共9页
以新疆地区三种典型荒漠植物梭梭、多枝柽柳和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其不同生境(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植物园—植物园,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明渠免灌林—免灌林,以及各自的原生生境—原始生境)下三种植物叶片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以新疆地区三种典型荒漠植物梭梭、多枝柽柳和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其不同生境(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植物园—植物园,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明渠免灌林—免灌林,以及各自的原生生境—原始生境)下三种植物叶片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每个处理5个重复。研究结果显示:土壤C、N、P含量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趋势相似,均表现为柽柳原生地和植物园较高,其他三者相对较低(P<0.05)。然而C∶N和C∶P在柽柳原生地中最大,植物园、免灌林和梭梭原生地次之,而沙拐枣原生地最小。N∶P在不同生境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N和P含量在不同生境中的变化是一致的,即干旱区土壤保持了相对较为稳定的N∶P。三种植物叶片C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沙拐枣最高,其次为柽柳,梭梭相对较小(P<0.05),然而,植物叶片的N、P含量主要受物种影响,生境对植物叶片N、P含量影响不显著,叶片N∶P均值为15.91±0.68,介于14和16之间,说明该区三种植物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然而N∶P在不同生境及不同物种的协同作用下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干旱区的这三种植物叶片在不同生境中具有相对较为恒定的N∶P。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三种植物叶片的N∶P不随生境土壤N、P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即就是这三种漠植物具有相对较高的内稳性机制,进而使其具备了较强的适应极端环境(干旱,贫瘠,盐碱)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生态化学计量学 生境 叶片
下载PDF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规划各预案对指示物种生境适宜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晓文 肖笃宁 胡远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0-560,共11页
运用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 ( LEDESS)对辽河三角洲的 3个景观规划预案 ,即湿地调整、生境管理和农业开发可能导致的地表覆盖物、自然生态单元等立地环境以及保护物种生境适宜性等区域生态后果进行了评估 ,并与现状进行了对比。模... 运用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 ( LEDESS)对辽河三角洲的 3个景观规划预案 ,即湿地调整、生境管理和农业开发可能导致的地表覆盖物、自然生态单元等立地环境以及保护物种生境适宜性等区域生态后果进行了评估 ,并与现状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 ,预案 A通过湿地调整措施不仅补偿了芦苇湿地的损失 ,还将部分不适宜生境和边境生境转变核心生境 ,相当程度上优化了保护物种丹顶鹤和黑嘴鸥的生境质量。预案 B通过一系列生境管理措施 ,减轻了生境破碎化因素的影响 ,从而也显著改善了丹顶鹤生境质量 ,对黑嘴鸥生境质量也有一定改善。预案 C大规模农业开发如能控制一定规模 ( 80 0 0 hm2 )并采取一定合理模式 (滚动开发 ) ,能相当程度上减轻农业开发对物种生境的影响 ,即使不采取生境补偿措施 ,对丹顶鹤、黑嘴鸥核心生境也不会有破坏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还表明 ,区域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是对丹顶鹤生境质量重要的干扰因子 ,而滩涂农业开发和水产养殖强烈地干扰了滩涂植被正常的演替过程 ,从而影响着黑嘴鸥等滩涂鸟类的生境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案研究 生态后果 生境适宜性 指示物种 辽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景观规划
下载PDF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和实践 被引量:41
4
作者 孙东亚 董哲仁 +2 位作者 许明华 朱晨东 赵进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7,共4页
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一些符合生态修复理念的规划设计方法在工程建设中被逐步采用。在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一些河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效果并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文中结合几个案例... 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一些符合生态修复理念的规划设计方法在工程建设中被逐步采用。在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一些河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效果并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文中结合几个案例,介绍近几年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部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生态修复 栖息地 河道整治
下载PDF
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5
作者 张饮江 金晶 +5 位作者 董悦 方淑波 段婷 翟斯凡 陈立婧 张曼曼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6-1374,共9页
滨水带是重要的生态交错带,物质、养分和能量流动速率高,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美学价值。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意识,我国滨水带多被建成近直立人工护岸,加之自然、人为干扰力度的加强,滨水岸线生境破坏,生物群落丧失,滨... 滨水带是重要的生态交错带,物质、养分和能量流动速率高,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美学价值。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意识,我国滨水带多被建成近直立人工护岸,加之自然、人为干扰力度的加强,滨水岸线生境破坏,生物群落丧失,滨水带退化,水岸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通过对滨水带生态景观功能分析,研究滨水带退化原因与机理,系统归纳了国内外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生境恢复、生物廊道恢复、景观格局美化和水岸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今后滨水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方向,以及基于生态学、景观学、水力学、土力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背景的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定量分析、配置方法。最后指出,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需进一步分析我国水岸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细化滨水深槽-浅滩序列、量化滨水植被配置宽度与生物多样性关系、深化稳定化长效管理技术等,为我国退化滨水生态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以全面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带 水岸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水生植物 生境 生态廊道 景观设计
下载PDF
生境管理--保护性生物防治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32
6
作者 赵紫华 欧阳芳 +3 位作者 门兴元 刘军和 贺达汉 戈峰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9-889,共11页
生境管理是近年来保护性生物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利用农业景观格局进行生物防治的重要策略。生境管理是指从农田景观的角度,在大时空尺度范围内进行多种作物与非作物生境的设计与布局,创造有利于天敌的环境条件,抑制害虫种群发生,... 生境管理是近年来保护性生物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利用农业景观格局进行生物防治的重要策略。生境管理是指从农田景观的角度,在大时空尺度范围内进行多种作物与非作物生境的设计与布局,创造有利于天敌的环境条件,抑制害虫种群发生,达到减小环境污染、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控害保益功能,最终实现害虫种群控制的可持续性。景观尺度下的生境管理不仅强调单一农田生物控害作用,而是以多生境农业景观整体布局为指导,探索各种生境功能的整合利用,以发挥各种生境最大的生物控害潜能,为实现多目标生态服务价值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生境管理的研究内容与实现途径,论述了农业景观格局与过程对害虫种群控制的机理,并对作为保护性生物防治发展方向的生境管理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害保益功能 生态服务功能 生境组合设计 景观生态学 尺度
原文传递
公路建设的主要生态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郑海峰 管东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20-1524,共5页
公路已成为全球景观中一种重要的景观类型,其里程和密度在逐年增加。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公路网络的形成不仅减少了自然生境的数量,而且严重降低了自然生境的质量。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生境损失、生态干扰、公路致死... 公路已成为全球景观中一种重要的景观类型,其里程和密度在逐年增加。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公路网络的形成不仅减少了自然生境的数量,而且严重降低了自然生境的质量。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生境损失、生态干扰、公路致死、阻碍作用、廊道效应以及公路网络造成的严重生境破碎化。缓解公路生态影响的措施有避免、消减和补偿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生境 生态影响 公路网络 生境破碎化
下载PDF
四合木种群的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持 智颖飙 征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6,共6页
通过四合木异地播种生长量比较、以及四合木对土壤的适应性和对水热综合因子的适应性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四合木生长量高低的顺序为乌海区的东胜土(12·12g)>乌海区的乌海土(10·62g)>东胜区的乌海土(3·10g)>... 通过四合木异地播种生长量比较、以及四合木对土壤的适应性和对水热综合因子的适应性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四合木生长量高低的顺序为乌海区的东胜土(12·12g)>乌海区的乌海土(10·62g)>东胜区的乌海土(3·10g)>东胜区的东胜土(2·59g)。同一地区不同土壤间四合木生长量之间没有差异(p≥0·05),不同地区相同土壤间的生长量之间却有十分显著的差异,说明了土壤条件对四合木的生存影响是次要的,气候条件是保证四合木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2)四合木分布区与异地保护区之间9种土壤微量元素具有差异,但由于四合木植株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土壤中的有效量,说明四合木对微量元素具有富集作用,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不是四合木成活与生长的限制因子。(3)四合木分布区与异地保护区之间各月平均温度差异显著;全年气温日较差以及温暖指数、寒冷指数、湿润指数和水热综合因子指数差异显著;生长季地表地温昼夜温差具有特殊性,这可能是异地保护不易成功的限制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生态适应性 生境适宜性
下载PDF
我国野生樱桃李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士康 肖正春 +1 位作者 张卫明 张广伦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论述了新疆伊犁地区野生樱桃李的生态习性和生态条件 ,以及野生樱桃李资源珍稀的原因。同时提出仿生栽培是扩大野樱桃李资源的重要。
关键词 樱桃李 野生 生态习性 仿生栽培 地理分布
下载PDF
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网络分析与构建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晓阳 魏铭 +1 位作者 曾坚 张森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7-367,共11页
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区域生境斑块日益破碎化和孤岛化,科学构建生态网络是有效连接生境斑块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具有关键意义。以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依照"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设置—潜在廊道模拟"... 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区域生境斑块日益破碎化和孤岛化,科学构建生态网络是有效连接生境斑块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具有关键意义。以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依照"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设置—潜在廊道模拟"模式,根据生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采用夜间灯光数据修正传统土地覆被赋值确定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潜在生态廊道。在此基础上,结合潜力模型进行廊道重要性评价,通过计算网络连通性指数和经济成本比确定廊道提取的合理阈值,提出生态与经济并重型生态网络构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识别的生态源地共计45处,总面积约为3542 km2;模拟的潜在生态廊道共计990条,总长度约为5941 km。(2)源地及廊道的分布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研究区西北部山区丘陵地带的德化县、安溪县、南靖县等分布较为密集,而东南沿海建成区几乎没有分布。(3)0.73分位数所对应的网络连通性指数成本比达到最高值,此方案下提取的268条潜在廊道可有效连通45处生态源地。研究结果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兼顾视角合理构建区域生态网络体系,可为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网络的建设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源地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廊道 生态网络 网络连通性指数 闽三角城市群
原文传递
Mechanisms for flowering plants to benefit arthropod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 pests: Prospects for enhanced use in agriculture 被引量:25
11
作者 Zhong-Xian Lu Ping-Yang Zhu +5 位作者 Geoff M. Gurr Xu-Song Zheng Donna M. Y. Read Kong-Luen Heong Ya-Jun Yang Hong-Xing Xu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12,共12页
Reduction of noncrop habitats, intensive use of pesticides and high levels of disturbance associated with intensive crop production simplify the farming landscape and bring about a sharp decline of biodiversity. This,... Reduction of noncrop habitats, intensive use of pesticides and high levels of disturbance associated with intensive crop production simplify the farming landscape and bring about a sharp decline of biodiversity. This, in turn, weakens the biological control ecosystem service provided by arthropod natural enemies. Strategic use of flowering plants to enhance plant biodiversity in a well-targeted manner can provide natural enemies with food sources and shelter to improve biological control and reduce dependence on chemical pesticid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various types of plant-derived food for natural enemies, possible adverse effects on pest management,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in orchards, vegetables and field crops, agricultural systems where most research has taken place. Prospects for more effective use of flowering plants to maximize bi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in agroecosystem are good but depend up on selection of optimal plant species based on information on the ecological mechanisms by which natural enemies are selectively favored over pest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rvation biological contro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habitat nectar nutrition POLLEN SHELTER
原文传递
生境因子对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邹蜜 罗庆华 +2 位作者 辜彬 窦亮 潘树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4,共8页
通过对舟山市已生态恢复的岩质边坡进行植物群落调查,记录了36个不同生境条件下边坡样地中的植物种及生境因子,计算了4个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生境因子与边坡植被多样性变化的关系,以揭示生境因子对岩质边坡... 通过对舟山市已生态恢复的岩质边坡进行植物群落调查,记录了36个不同生境条件下边坡样地中的植物种及生境因子,计算了4个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生境因子与边坡植被多样性变化的关系,以揭示生境因子对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a到7a的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坡位对边坡植被多样性的影响最显著(P<0.05),不同坡位的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物种丰富度差异明显,其变化呈现一致的趋势为下坡>中坡>上坡;坡向与Margalef指数显著相关(P<0.05),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到阴坡,植被多样性呈总体上升趋势;随着边坡恢复年限的延长,边坡植被多样性逐渐增加,但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坡度、海拔、土壤厚度对边坡植被多样性的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各个生境因子均无显著关系,在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因此,坡位、坡向是影响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多样性最重要的因子;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是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变化的主要指示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生态恢复 植被多样性 生境因子
原文传递
羌塘高原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成因 被引量:21
13
作者 徐增让 靳茗茗 +1 位作者 郑鑫 魏子谦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21-1530,共10页
随着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加剧成为自然保护与地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但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研究具有多主体性、复杂性和跨学科性,研究难度大。本文以羌塘高原为例,采用人与野生动物相互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梳理了人与... 随着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加剧成为自然保护与地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但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研究具有多主体性、复杂性和跨学科性,研究难度大。本文以羌塘高原为例,采用人与野生动物相互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梳理了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主体的规模、分布,识别了食草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牧草、人类聚落与野生动物竞争生存空间、草场围栏分隔栖息地及阻断迁徙通道等三种主要冲突类型。考虑草畜兽平衡核算了草地承载状况,模拟了家畜与野生动物生存空间重叠,刻画了草场围栏对栖息地及迁徙通道的影响。从重叠空间的资源竞争及人类活动扰动等方面剖析了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成因。可为厘清冲突机制,提高干预效果提供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野生动物相互作用社会生态系统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 承载力 生态位 栖息地 放牧
原文传递
岩溶区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倪隆康 顾大形 +2 位作者 何文 黄玉清 陈中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10-2217,共8页
对岩溶植物在强光高温、干旱、土壤养分和生境异质性等岩溶典型环境下适应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强光高温和地质性干旱迫使植物改变自身生理结构和形态结构来应对岩溶环境所带来的损伤;特殊的土壤性质也使岩溶植物进化出较... 对岩溶植物在强光高温、干旱、土壤养分和生境异质性等岩溶典型环境下适应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强光高温和地质性干旱迫使植物改变自身生理结构和形态结构来应对岩溶环境所带来的损伤;特殊的土壤性质也使岩溶植物进化出较强的生化调节功能;空间异质性与植物功能性状的关系是近些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目前在岩溶植物适应特殊生境方面研究有较大进展,但在研究广度上存在不足,应加强群落演替与不同功能性状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为岩溶区生态恢复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生态适应性 地质性干旱 生境异质性
原文传递
面向河流生态完整性的黄河下游生态需水过程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尚文绣 彭少明 +3 位作者 王煜 郑小康 武见 刘柏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7-377,共11页
提供适宜的生态流量对维护河流健康和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栖息地模拟法物理机制清晰、应用广泛,但对生物群落考虑不足、生命节律信号缺失等问题长期存在。以维护河流土著生物群落完整性为目标,本文将天然水文情势作为参... 提供适宜的生态流量对维护河流健康和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栖息地模拟法物理机制清晰、应用广泛,但对生物群落考虑不足、生命节律信号缺失等问题长期存在。以维护河流土著生物群落完整性为目标,本文将天然水文情势作为参照系统,结合栖息地模拟与水文参照系统特征值,建立了一种面向河流生态完整性的生态需水过程评估方法,兼顾指示物种生存繁衍和土著生物群落基本生存。黄河下游利津断面评估结果显示:利津断面年最小生态需水量119亿m^3,适宜生态需水量130~137亿m^3,涨水期需提供1~2次持续时间不低于7 d、流量不低于1220 m^3/s的高流量脉冲。对比历史实测流量过程与本文生态需水成果,发现利津断面水量充足,但流量过程不满足生态需求。黄河需加强水库群调度,协调径流年际和年内分布,塑造适宜的生态流量过程,并适时塑造高流量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完整性 生态需水过程 栖息地模拟 生态习性 水文参照系统
下载PDF
西北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构建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邓铭江 陶汪海 +3 位作者 王全九 苏李君 马昌坤 宁松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共13页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灌区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西北灌溉...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灌区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西北灌溉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功能低下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农业生产“功能水分”来源,将西北灌区划分成了灌溉依赖型灌区、灌溉主导型灌区、灌溉补充型灌区和灌溉提质型灌区4类。以灌区农业生产系统、物能输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为建设对象,提出了灌区生态服务功能优化配置、灌区农田物能调控和灌区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三大核心理论,构建了灌区系统控污与景观价值提升技术、灌排系统管控技术、作物生境要素综合调控技术三大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为我国西北灌溉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态灌区 生态景观 生态功能 灌排系统 物能调控 生境要素
下载PDF
新疆主要柽柳属植物(Tamarix L.)的生态类型划分与生境相似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维康 张道远 +1 位作者 张立运 尹林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研究了新疆柽柳属植物的生态类型和生境相似性。根据水、盐两个环境因子 ,将新疆柽柳属植物的生境划分为高水位—低盐组、中高水位—中低盐组、高水位—中盐组、高水位—高盐组、低水位—低盐组和低水位—中盐组六个生境类型组。其下 ,... 研究了新疆柽柳属植物的生态类型和生境相似性。根据水、盐两个环境因子 ,将新疆柽柳属植物的生境划分为高水位—低盐组、中高水位—中低盐组、高水位—中盐组、高水位—高盐组、低水位—低盐组和低水位—中盐组六个生境类型组。其下 ,按照土壤类型又划分成次一级共十个生境类型。此外 ,分析了新疆十种柽柳属植物生境相似性 ,使用聚类分析从土壤类型学角度又将新疆柽柳属植物初步确定出河谷河滩沙砾质新积土型、盐化草甸土型、风沙土型、典型盐土型和泛生境型五个基质生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生态类型 生境相似性 新疆
下载PDF
铁路建设对动物生态行为的影响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8
作者 伍玉容 杨成永 《交通环保》 2001年第2期42-43,共2页
从动物生境的破坏与污染两方面分析了铁路建设对动物生态行为的影响 ,并从铁路的路线选择、防噪减噪、设置动物通道。
关键词 生态行为 铁路建设 生态环境 控制策略 动物生态行为
下载PDF
广东沿海新发现的海草床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黄小平 江志坚 +4 位作者 张景平 施震 汪飞 叶丰 李磊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5,共4页
通过对广东沿海水域的现场调查,新发现8个海草床,主要分布在柘林湾、汕尾白沙湖、惠东考洲洋、大亚湾、珠海唐家湾、上川岛、下川岛和雷州企水湾。海草种类主要包括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和矮大叶藻... 通过对广东沿海水域的现场调查,新发现8个海草床,主要分布在柘林湾、汕尾白沙湖、惠东考洲洋、大亚湾、珠海唐家湾、上川岛、下川岛和雷州企水湾。海草种类主要包括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和矮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等3种。海草覆盖率为6.67%-53.33%,茎枝密度为3428.57-10542.00shoots.m-2,生物量为12.86-118.24g.m-2。海草床底上生物密度为16.67-734.67ind.m-2,生物量为15.39-426.88g.m-2,多样性指数为0.46-1.98,均匀度指数为0.28-0.89。海草床生境受到的严重威胁主要来自围海养殖(养蚝、养螺)、污水排放、渔民作业方式(电鱼、电虾、扒螺、挖贝类)、自然灾害(台风和洪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地理分布 生态特征 生境威胁 广东沿海
下载PDF
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对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7
20
作者 徐伟 陶爱峰 +3 位作者 刘建辉 陈淳 于帆 张珍瑶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10期12-15,共4页
为充分发挥海堤的防灾减灾和生态服务功能,促进我国海岸带生态防护,文章概述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的理念、案例、特点和效果,基于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研究和实践,提出启示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荷兰等国家通过生态缓冲和堤防后退等手段开展... 为充分发挥海堤的防灾减灾和生态服务功能,促进我国海岸带生态防护,文章概述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的理念、案例、特点和效果,基于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研究和实践,提出启示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荷兰等国家通过生态缓冲和堤防后退等手段开展海岸带生态防护,在减缓海岸侵蚀的同时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我国相继开展生态海堤建设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局限性,亟须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特点,针对新建海堤和已修建海堤,分别提高生态化水平;未来我国生态海堤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改进工程技术、建立调查数据库以及促进工程规范化和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海堤 海洋防灾减灾 生态服务 生境 海岸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