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热岛的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200
1
作者 肖荣波 欧阳志云 +4 位作者 李伟峰 张兆明 TARVER Jr Gregory 王效科 苗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55-2060,共6页
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effect,简称UHI)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类活动导致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热岛引起地表温度的提高,必将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改变城市生态系统结... 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effect,简称UHI)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类活动导致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热岛引起地表温度的提高,必将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改变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影响着城市气候、城市水文、城市土壤理化性质、城市大气环境、城市生物习性、城市物质循环、城市能量代谢以及城市居民健康等。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优化城市格局、建设绿色屋顶、采用高反射率地表材料以及增加城市绿地均可有效地控制城市热岛效应。利用遥感手段和数值模型技术,开展多尺度的城市热岛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生态效应 城市气候 生态过程 景观生态 城市生物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被引量:161
2
作者 鞠瑞亭 李慧 +1 位作者 石正人 李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611,共31页
生物入侵已对入侵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成为了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2000年以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领域尤其是入侵种的多样性与格局、入侵机制及生态学效应、管理与控制等方面所取得的... 生物入侵已对入侵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成为了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2000年以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领域尤其是入侵种的多样性与格局、入侵机制及生态学效应、管理与控制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了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领域,以期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我国的生物入侵预警预防和科学治理提供参考。据初步研究,中国的入侵种数量已达529种,其中陆生植物、陆生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为主要入侵类群;原产地以北美洲和南美洲为主;经济发达和气候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省份入侵态势明显较西部和北部省份严重;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物入侵问题将可能更加严峻。外来种的成功入侵是其内禀优势、资源机遇和人为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表型可塑性、适应性进化、天敌释放、种间互利或偏利共生和新化感作用等因素对入侵起到了关键作用。生物入侵已对中国土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固有平衡,危害或威胁到中国的农林牧渔业生产、交通航运、环境、人类健康和公共设施安全。针对生物入侵的管理与控制,中国加强了包括检测监测、风险分析、生物防治、扩散阻断、根治灭除和生态恢复等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实施,并初步控制了一些重要入侵种的扩张。中国生物入侵需要在全境性科学考察、生物入侵的遗传学、基因组学、生态系统影响、全球变化和管理与控制技术创新等领域进一步加强跨领域的交叉合作和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中国 管理与控制 多样性 生态学效应 入侵机制
原文传递
铬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125
3
作者 徐衍忠 秦绪娜 +2 位作者 刘祥红 张乃香 周英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B12期8-9,28,共3页
阐述了环境中铬及其化合物的产生、存在形态和转化,对铬及其化合物的危害机理和生态效应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效应 铬污染 毒性 环境污染物质
下载PDF
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77
4
作者 何勇田 熊先哲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9-83,共5页
复合污染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复合污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污染的概念与分类方法;总结了有关复合污染交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判断方法,重点论述影响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的因子(污染物因子;生物因子;环境... 复合污染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复合污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污染的概念与分类方法;总结了有关复合污染交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判断方法,重点论述影响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的因子(污染物因子;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和复合污染的作用机理(影响生物细胞结构;干扰生理活动与功能;竞争活性部位;络合或螯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环境污染 生态效应 研究
下载PDF
海岸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33
5
作者 周倩 章海波 +1 位作者 李远 骆永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3210-3220,共11页
海洋及海岸环境中的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系统调研,综述了近10年来国际上在海岸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完善高效准确的微塑料分析与鉴定方法,建立可靠的源解析技术和模型仍然是当... 海洋及海岸环境中的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系统调研,综述了近10年来国际上在海岸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完善高效准确的微塑料分析与鉴定方法,建立可靠的源解析技术和模型仍然是当前海岸环境微塑料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同时,基于洋流、潮汐等水动力模型揭示海岸环境微塑料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微塑料表面特性阐明微塑料与毒害污染物结合与释放机制,系统构建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物的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学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在联系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海岸带污染特征,未来应重点加强海岸带微塑料污染状况的调查、监测、与其他新型污染物的复合机制、跨营养级生物传递与富集规律、以及管理体系等研究,以提升海岸带微塑料污染的研究水平和监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海岸环境 复合污染 生态效应
原文传递
福建柏、杉木及其混交林生长与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25
6
作者 盛炜彤 薛秀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97-404,共8页
本文从林分生长、空间分布格局、生物量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14年生福建柏、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丘陵营造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有利于维护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经济、生态和美学方... 本文从林分生长、空间分布格局、生物量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14年生福建柏、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丘陵营造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有利于维护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经济、生态和美学方面均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生物量比杉木、福建柏纯林高22.9%和4.7%,达79.58 t/ha,福建柏纯林比杉木纯林高17.4%。补植福建柏是改造杉木中低产林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杉木 混交林 林分结构
下载PDF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99
7
作者 白峰青 郑丙辉 田自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9-100,110,共3页
以水生植物为主体的水污染控制技术 ,利用植物及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分解、吸收或吸附作用 ,使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利用水生植物对水污染的控制过程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净化污水的同时 ,也为野生生物提供了适... 以水生植物为主体的水污染控制技术 ,利用植物及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分解、吸收或吸附作用 ,使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利用水生植物对水污染的控制过程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净化污水的同时 ,也为野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水污染控制 人工湿地 生态效应
下载PDF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被引量:105
8
作者 邵全琴 樊江文 +22 位作者 刘纪远 黄麟 曹巍 徐新良 葛劲松 吴丹 李志强 巩国丽 聂学敏 贺添 王立亚 邴龙飞 李其江 陈卓奇 张更权 张良侠 杨永顺 杨帆 周万福 刘璐璐 祁永刚 赵国松 李愈哲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0,共18页
基于生态系统结构—服务动态过程趋势分析,针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预期目标,构建了由生态系统结构、质量、服务及其变化因素构成的生态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展野外观测、遥感监测和生态过程定量模拟一体化的监测评估技术体系,评估了... 基于生态系统结构—服务动态过程趋势分析,针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预期目标,构建了由生态系统结构、质量、服务及其变化因素构成的生态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展野外观测、遥感监测和生态过程定量模拟一体化的监测评估技术体系,评估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的生态成效。结果表明:工程实施8年以来,三江源区宏观生态状况趋好但尚未达到1970s比较好的生态状况,草地持续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难以达到预期"草地植被盖度提高平均20%~40%"的目标,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有所恢复,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流域水供给能力提高,区域水源涵养量达到了增加13.20亿m3目标;重点工程区内生态恢复程度好于非工程区,除了气候影响以外,工程的实施对促进植被恢复具有明显而积极的作用;然而,草地退化局面没有获得根本性扭转,工程实施尚未遏制土壤水蚀增加趋势,一期工程局部性和初步性特点突显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生态监测与评估 生态成效
原文传递
吴旗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被引量:85
9
作者 赖亚飞 朱清科 +2 位作者 张宇清 秦伟 李文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7,共5页
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核算对评价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至关重要。综合运用专家咨询、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3种方法,建立了吴旗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法等方法,对该县退耕还林6年... 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核算对评价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至关重要。综合运用专家咨询、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3种方法,建立了吴旗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法等方法,对该县退耕还林6年来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核算。结果表明:吴旗县退耕还林工程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核算后的总生态价值约为24.8亿元,其中拦蓄保护水资源价值为6.4亿元,保护土地资源退化价值为6亿元,净化空气价值为5.3亿元,改善小气候价值0.3亿元,保护农田价值为0.02亿元,增加生物多样性价值为6.7亿元。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旗县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价值评估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78
10
作者 范志平 曾德慧 +2 位作者 朱教君 姜凤岐 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0-133,140,共5页
农田防护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农田防护林对风速结构及风蚀驱动力的影响、林网体系边界层气流物理特征以及对作物生长环境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农... 农田防护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农田防护林对风速结构及风蚀驱动力的影响、林网体系边界层气流物理特征以及对作物生长环境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及其研究现状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重点与研究热点,对农田防护林学这一学科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生态作用 风速结构 风蚀驱动力 边界层交流物理特征
下载PDF
中国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8
11
作者 王海东 方凤满 谢宏芳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对中国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迁移转化以及化学形态进行了综述,主要总结了水体中重金属的生态效应,提出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体 重金属污染 生态效应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小良热带人工混交林的凋落物及其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63
12
作者 任海 彭少麟 +2 位作者 刘鸿先 余作岳 方代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58-462,共5页
对小良热带人工混交林10年凋落量及其季节和年际动态研究表明,小凋落物总量年均5.539t·hm-2;凋落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一般以湿季的7月为凋落高峰;随着人工林的发育,其凋落物量的年际变化逐渐稳定;森林枯枝落叶层... 对小良热带人工混交林10年凋落量及其季节和年际动态研究表明,小凋落物总量年均5.539t·hm-2;凋落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一般以湿季的7月为凋落高峰;随着人工林的发育,其凋落物量的年际变化逐渐稳定;森林枯枝落叶层贮量为4.9t·hm-2,少于其年均凋落量,处于分解大于积聚的周转过程中;森林枯枝落叶层的存在可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显著减少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并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人工混交林 凋落物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土地整理的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83
13
作者 王军 严慎纯 +2 位作者 白中科 余莉 郭义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4,共8页
研究目的:从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理在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保护... 研究目的:从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理在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保护的同时,也会对不同尺度的景观格局和生态效应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国内外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成果参考,但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土地整理的景观类型的科学划分;(2)构建与土地整理生态过程相关联的指数集;(3)注重土地整理的多尺度景观格局与生态耦合研究;(4)强化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下载PDF
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14
作者 林军 章守宇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从物理环境、鱼礁材料和礁体投放冲击力等角度介绍了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研究的进展,探讨了物理环境与人工鱼礁的相互作用,并从物理环境、鱼礁结构和配置方案以及鱼礁材料等方面对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简要归纳。建议加强鱼礁的... 从物理环境、鱼礁材料和礁体投放冲击力等角度介绍了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研究的进展,探讨了物理环境与人工鱼礁的相互作用,并从物理环境、鱼礁结构和配置方案以及鱼礁材料等方面对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简要归纳。建议加强鱼礁的监测调查,加强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的结合,加快人工鱼礁建设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物理稳定性 生态效应 进展
下载PDF
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生物生产力锋面及其生态学效应 被引量:67
15
作者 宁修仁 史君贤 +1 位作者 蔡昱明 刘诚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106,共11页
通过分析海洋生态学资料并结合卫星遥感、渔场及赤潮等资料,发现长江口和杭州湾及其毗邻海域生物生产力的锋面,在离长江口门和杭州湾口约100km的长江冲淡水中部海域出现蓝细菌丰度、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以及浮游动物的最大值,该... 通过分析海洋生态学资料并结合卫星遥感、渔场及赤潮等资料,发现长江口和杭州湾及其毗邻海域生物生产力的锋面,在离长江口门和杭州湾口约100km的长江冲淡水中部海域出现蓝细菌丰度、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以及浮游动物的最大值,该锋面的存在和位置被水色遥感所确认.光和营养盐在此呈现最佳的权衡.在该锋区悬浮体浓度小于5mg/dm3,盐度为25~30.在该锋面的西侧高的悬浮体浓度造成了浮游植物的光限制,其东侧距长江口和杭州湾口较远,陆源营养盐被稀释,加之浮游植物的消耗,造成了营养盐的限制.夏季水体的层化,增强了水体的垂直稳定,使这种分布格局更加显著.由于细菌多附着在悬浮颗粒物的表面,细菌丰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近口门区的最大浊度带,在向外海方向随着悬浮体的沉降细菌丰度迅速降低.在生物生产力锋面,浮游植物的旺发导致水体跃层之上高溶解氧浓度和低营养盐浓度,尤其是PO4被耗尽,同时浮游动物饵料的丰富,造成浮游动物旺发;由于蓝细菌的快速增殖,其流式细胞测定的细胞粒径变小.生物生产力锋面的出现产生了显著的生态学效应,一方面造成某些经济鱼类产卵和索饵场的形成,例如鲐鱼、马鲛鱼等;另一方面造成赤潮多发区和底层水缺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生产力锋面 浮游植物 生态学效应 赤潮 长江口和杭州湾
下载PDF
矿区土地复垦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效应 被引量:79
16
作者 李保杰 顾和和 纪亚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1-256,F0003,共7页
为了揭示矿区土地复垦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及生态效应,应用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徐州市九里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为例,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结合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 为了揭示矿区土地复垦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及生态效应,应用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徐州市九里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为例,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结合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子赋以权重,对矿区复垦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部分评价因子呈现出正效应或负效应,如: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生态廊道的密度和面积增大使生物多样性提高等为正效应,但由于生态廊道的建设,宽度的增加和密度的增加,对景观斑块进行切割,降低了最大斑块面积,使斑块破碎度提高而对矿区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应采取生物、工程、技术措施来进行生态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复垦 地理信息系统 煤矿区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下载PDF
丛枝菌根在煤矸石山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17
作者 毕银丽 吴王燕 刘银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38-3743,共6页
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成为固、液和气三害俱全的污染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以宁夏大武口洗煤厂煤矸石山复垦地为实验点,在自然状况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研究其对煤... 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成为固、液和气三害俱全的污染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以宁夏大武口洗煤厂煤矸石山复垦地为实验点,在自然状况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研究其对煤矸石山土地复垦的生态效果。结果表明,菌根在煤矸石山土地复垦中具有较好的生态效果。接种菌根真菌13个月后能够提高植被成活率15%,促进植株生长和发育。植株生长快,植被的盖度高于对照9%,增加了生物物种的丰度。接种菌根后植株的侵染率高达90%以上,菌丝长度较对照伸长1.4倍,扩大了根系的范围,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煤矸石山 土地复垦 生态效果
下载PDF
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思考 被引量:47
18
作者 吴正旺 王伯伟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从大学校园城市化的表象和大学校园城市化对其所在城市的生态影响做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包括发展生态教育、校园生态管理、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等内容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城市化 生态教育 景观生态学 生态管理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与调控原则 被引量:62
19
作者 魏建兵 肖笃宁 解伏菊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45,共10页
人口的剧烈增长和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为此,探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规律,实现对人类活动方向和速率的有效调控,维持区域环境与经... 人口的剧烈增长和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为此,探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规律,实现对人类活动方向和速率的有效调控,维持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综述和讨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途径和作用尺度;强调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发挥人类活动的能动作用在我国条件下的重要性;列举和评述了人类活动强度评价指标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临界调控指标与调控原则,为正面评估和规范人类活动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资源环境 生态影响 区域生态建设
下载PDF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20
作者 刘强 徐旭丹 +3 位作者 黄伟 徐晓群 寿鹿 曾江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397-7409,共13页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微塑料粒径小,易与海洋生物发生相互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生物体内,并在其组织和器官中蓄积和转移,对机体产生毒害。微塑料可沿食物链进行传递,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因此,海洋生...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微塑料粒径小,易与海洋生物发生相互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生物体内,并在其组织和器官中蓄积和转移,对机体产生毒害。微塑料可沿食物链进行传递,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因此,海洋生物与微塑料的相互作用以及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态效应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综述微塑料的生物附着、生物摄入、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与化学污染物的复合毒性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微塑料生态效应研究应重点关注我国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生物摄入状况、微塑料的生物效应及其毒理学机制研究、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复合效应、以及微塑料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生态效应 海洋环境污染 复合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