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的三重理论形态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中国研究中心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7期35-50,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2015MZD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中的大国因素研究”(11BJL015)。
-
文摘
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是在批判空间生产的生态异化现象出场的,并呈现出资本批判、政治批判、价值批判三重理论形态。这三重理论形态是相辅相成、依次递进的。在资本批判理论形态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增殖下的空间生产引起的生态异化现象,揭示了资本扩张带来的空间生态失衡,要求建立合理的空间生产方式;在政治批判上,马克思批判了意识形态操控下的空间生产导致的政治霸权,揭示了资本主义空间扩张实质上也是一种政治权力扩张,主张清除自然空间中的政治意识;空间生产将政治意识形态渗透进自然空间,让自然空间变得不再纯粹;在价值批判上,马克思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倡导空间生态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号召空间生产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空间生产"的生态批判伦理对中国城市空间生产也具有重要启示。
-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生产
生态批判伦理
三重理论形态
-
Keywords
Marx
Space production
ecological critical ethics
Triple theoretical form
-
分类号
C912.81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的路径及启示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法治中国研究中心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4,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编号:2015MZD009)。
-
文摘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体现着解构、建构、重构三重路径。马克思解构了空间生产中的资本逻辑和权力结构,揭示了资本逻辑和权力结构对空间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建构了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生态批判伦理,号召无产阶级凭借革命打破旧的社会空间形态,实现空间生态系统的平衡,建成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空间。因此,马克思重构了传统的生态伦理,建构了适合于都市时代的空间生态伦理,为共产主义空间生态伦理提供了实现的路径,也为中国城市空间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中国城市空间生产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采取总体性的生态伦理理念,建立宜居的城市空间,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生产
生态批判伦理
路径
-
Keywords
Marx
Space Production
ecological critical ethics
Path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