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5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28
1
作者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5-1021,共7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 多功能农业 高品质农业 农业产业化 农业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稻田养蟹模式的生态经济分析 被引量:90
2
作者 陈飞星 张增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23-326,共4页
在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研究了稻田养蟹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物流能流特征及其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 .结果表明 ,与单一稻作模式相比 ,稻田养蟹模式的综合效益较高 .从经济效益看 ,后者的土地纯收入、成... 在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研究了稻田养蟹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物流能流特征及其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 .结果表明 ,与单一稻作模式相比 ,稻田养蟹模式的综合效益较高 .从经济效益看 ,后者的土地纯收入、成本收益率和劳动生产率比前者分别增加 382 %、6 7.7%和2 95 % .从生态环境效益看 ,养蟹一年后 ,土壤中的TN、碱解N、TP、速效P、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增加10 .6、3.3、5 .8、11.7、3.5和 10 .5 % ,且每年可削减非点源N污染负荷 6 .375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蟹模式 生态经济分析 生态农业
下载PDF
生态农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被引量:62
3
作者 吴建军 王兆骞 胡秉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2-47,共6页
本文简要讨论了生态农业综合评价的重要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探讨了生态农业综合评价的原则,并以德清县澉山乡生态农业建设为例,探讨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评价原则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87
4
作者 刘应元 冯中朝 +1 位作者 李鹏 丁玉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9,共6页
采用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中国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量,运用非期望产出模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可视化处理的三步法评价了中国各省区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并分区域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 采用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中国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量,运用非期望产出模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可视化处理的三步法评价了中国各省区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并分区域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态农业的投入要素中存在大量的冗余,尤其是农业资金和农业劳动力;中国各省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存在差异,东中西部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等。对此,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绩效评价 区域差异 农业碳排放 OEA—SBM模型 中国
原文传递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状况及生态农业建设途径探讨 被引量:72
5
作者 何腾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8-34,共7页
研究结果表明 :引起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过速增长 ,坡地无水土保持耕种 ,大量开发建设项目忽视水保措施 ,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构成的脆弱生态环境 ,降雨量和径流量较大且时空分布不均 ,土壤限制因... 研究结果表明 :引起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过速增长 ,坡地无水土保持耕种 ,大量开发建设项目忽视水保措施 ,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构成的脆弱生态环境 ,降雨量和径流量较大且时空分布不均 ,土壤限制因子多 ,植被破坏使覆盖率降低等 7个方面。其中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最根本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积极发展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大力推行坡耕地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发展水土保持型坡地生态农业 ;强化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和以保水为中心的工程体系建设 ;增施有机肥 ,合理使用化肥 ,增加土地产出率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多种经营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退耕还林 ,植树种草 ,封山育林 ,提高植被覆盖率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建设途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药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策略及道地药材“拟境栽培” 被引量:81
6
作者 郭兰萍 周良云 +8 位作者 康传志 王红阳 张文晋 王升 王瑞杉 王晓 韩邦兴 周涛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69-1974,共6页
该文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药用植物和藻菌类中药材为主,统计分析其生活型、生境及面临的环境胁迫。①发现自然情况下,只有0.94%的药用植物以大田栽培为主。药用植物最常见的生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生境为林缘/林下的药用植... 该文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药用植物和藻菌类中药材为主,统计分析其生活型、生境及面临的环境胁迫。①发现自然情况下,只有0.94%的药用植物以大田栽培为主。药用植物最常见的生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生境为林缘/林下的药用植物,约有42.53%;另一大类为自然生境在路旁、山坡地、荒地/沙地的药用植物,约有43.78%。前者主要面临的环境胁迫为弱光、病虫害等;后者主要面临的环境胁迫为干旱、强光、紫外辐射、高温、低温(昼夜或年温差大)、养分缺乏、虫害等。②在分析药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策略的基础上,指出合成和积累次生代谢产物是药用植物最重要的环境胁迫防御策略。药用植物在长期适应特定胁迫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成为其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③认为道地药材"拟境栽培"在平衡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保障中药材质量方面的优势明显,提出在没有更多研究实践及特殊生产目的的前提下,道地药材"拟境栽培"可作为中药材高产优质生产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胁迫 拟境栽培 道地药材 生态农业 生态种植
原文传递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被引量:69
7
作者 赵其国 黄国勤 钱海燕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7-1134,共8页
食品安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食品安全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等密切相关。维护食品安全,就是维护生态安全、维护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食品数... 食品安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食品安全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等密切相关。维护食品安全,就是维护生态安全、维护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食品数量不足,合格率不高;二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高,食物中毒事件增多;三是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食品可持续生产能力面临潜在威胁;四是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执法与管理力度不够。生态农业是当今社会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增效和环境保护功能,对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生产健康优质的安全食品具有重大意义。生态农业在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面临的食品数量、质量安全及食品可持续生产能力等方面,将发挥着重要与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障新世纪我国的食品安全,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全面应用与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强生态农业的科学研究;重视实行生态农业的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生态农业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中国
下载PDF
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讨 被引量:62
8
作者 章家恩 骆世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65-1370,共6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生态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全国2000多个县、乡镇先后实施了生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生态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全国2000多个县、乡镇先后实施了生态农业建设。然而,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实践和理论问题。在实践方面,存在着思想认识、技术、资金、建设与管理等问题。在科学理论方面则需要解决如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分类、生态模式的内在过程与机理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模式的尺度转换以及生态农业模式变化规律、生态农业安全等问题。因此,加快开展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推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是当前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产业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我国设施农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69
9
作者 彭澎 梁龙 +1 位作者 李海龙 赵桂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168,共8页
设施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该研究系统阐述了设施农业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并从产业和研究2个方面对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设施农业当... 设施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该研究系统阐述了设施农业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并从产业和研究2个方面对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设施农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用生态经济理论和方法,把发展设施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加强温室关键设备和技术研发,提高从业者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建议,以推进我国设施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环境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5
10
作者 孙铁珩 宋雪英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648,652,共4页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生产结构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农业环境问题,制约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分析了...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生产结构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农业环境问题,制约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保护农业环境的相关途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 生态农业
下载PDF
中药生态农业与几种相关现代农业及GAP的关系 被引量:63
11
作者 郭兰萍 吕朝耕 +6 位作者 王红阳 康传志 王升 万修福 张小波 何雅莉 黄璐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0期1179-1188,共10页
本文梳理了生态农业、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模式、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等几个概念,分析了几种与生态农业相类似的现代农业的区别与联系,包括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可持续农业、绿色农业、无公... 本文梳理了生态农业、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模式、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等几个概念,分析了几种与生态农业相类似的现代农业的区别与联系,包括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可持续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重点从产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两个方面,比较了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及无公害农业,发现:(1)无论是从产地环境还是农业投入品来看,有机农业的标准要求都高于绿色农业,更高于无公害农业。无公害农业对环境的要求低于中药材GAP的要求,无公害农业遵循的是生产合格产品对环境和投入品最低要求,而非优质产品标准;(2)中药生态农业追求"天地人药合一",其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和投入品的管控与有机产品相当。因此在真正合乎规范的操作中,虽然不以认证为目的,但中药生态农业产品在安全上已达到有机产品要求;(3)中药生态农业具有"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的特点,中药生态农业在满足中药材安全,保障中药材质量的基础上,才追求产量。这一点与一般有机农业通常主要关注产品的安全和产量不同;(4)中药材GAP对栽培环境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的要求均达到了有机产品和中药生态农业的要求,但对生产中农药、化肥的管理仅达到无公害农业的要求。提出中药材GAP应鼓励模拟中药材原始生境的"拟境栽培",并借鉴国际通行的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质量管理思路和技术体系,从而全面实现中药农业的"有序、有效、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种植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 有机农业 绿色农业 无公害农业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
下载PDF
西部地区畜禽养殖污染负荷与资源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65
12
作者 李飞 董锁成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04-2211,共8页
步入21世纪以来,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正逐渐成为我国最为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西部地区的畜禽养殖污染尤为严重。在此首先对西部地区畜禽养殖粪、尿及其氮、磷污染物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负荷进行估算,发现各个地区的畜禽养殖粪污排... 步入21世纪以来,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正逐渐成为我国最为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西部地区的畜禽养殖污染尤为严重。在此首先对西部地区畜禽养殖粪、尿及其氮、磷污染物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负荷进行估算,发现各个地区的畜禽养殖粪污排放量均较大且有不断增长的态势,平均农用地畜禽粪便承载负荷已高达16.4t/hm2。其次,对畜禽养殖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畜禽养殖氮、磷污染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曲线转折点应该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2.5)万元/人。除内蒙古外,西部地区其他省市基本处于倒U形EKC左侧,畜禽养殖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今后西部地区应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大力发展沼气工程无疑是畜禽养殖粪尿资源化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污染 资源化 生态农业 西部地区
原文传递
中药生态农业最新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9
13
作者 郭兰萍 康传志 +4 位作者 周涛 韩邦兴 王晓 杨野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51-1857,共7页
该文通过回顾中药生态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梳理其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提炼出了中药生态农业的四方面原理、存在的四方面问题及今后发展的五点建议。中药生态农业的主要原理为:(1)产量及综合收益相关的生态位原理;(2)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相关... 该文通过回顾中药生态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梳理其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提炼出了中药生态农业的四方面原理、存在的四方面问题及今后发展的五点建议。中药生态农业的主要原理为:(1)产量及综合收益相关的生态位原理;(2)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原理;(3)中药材品质提升相关的逆境效应原理;(4)中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结构稳定原理。中药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生态种植模式与配套技术有待完善;(2)多位一体的产业耦合有待加强;(3)中药生态农业的品质保障体系及优质优价模式有待形成;(4)对中药生态农业示范推广的认识有待提高。中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建议为:(1)加强全国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中药生态农业;(2)继承与创新并重,加强中药生态农业理论与实用技术的研究;(3)加强产业耦合,实现中药生态农业从生产型向多位一体的复合型模式转变;(4)强化标准及品牌,构建中药材生态产品品质保障体系;(5)加大宣传教育,促进中药生态农业示范推广。综上所述,开展中药生态农业已具备了较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虽然发展道路上仍存在一定问题,但能够找准发展方向,是具备非常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中药农业发展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道地药材 生态农业 生态种植 种植
原文传递
基于区域分布的常见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 被引量:58
14
作者 康传志 吕朝耕 +8 位作者 黄璐琦 王升 王红阳 张文晋 王瑞杉 王铁霖 孙嘉惠 周涛 郭兰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82-1989,共8页
中药生态农业作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推行。由于中药材生产对自然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中药生态农业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该文收集整理了各区域较为成熟的代表性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如药粮间套作、... 中药生态农业作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推行。由于中药材生产对自然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中药生态农业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该文收集整理了各区域较为成熟的代表性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如药粮间套作、轮作种植模式,林下种植模式,野生抚育种植模式和景观生态种植模式等,参考《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和《中国中药区划》,结合生产实践,对全国8大区域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了各地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有:东北地区的人参林下种植模式、华北地区的连翘仿野生种植模式、华东地区的浙贝母-水稻轮作栽培模式、华中地区的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华南地区的阳春砂林下种植模式、西南地区的川芎-水稻水旱轮作模式、西北地区的甘草野生抚育种植模式以及青藏地区唐古特大黄仿野生种植模式等。通过梳理全国各区域常见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以期为各分布区域内其他中药材的生态种植模式的筛选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药材 生态农业 中药材生态种植 区域分布 模式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技术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51
15
作者 刘娣 范丙全 龚明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6期404-407,共4页
中国的秸秆资源丰富,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大面积以地养地,是低耗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培肥土壤,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农作物增产的潜力,防止... 中国的秸秆资源丰富,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大面积以地养地,是低耗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培肥土壤,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农作物增产的潜力,防止农田土壤沙化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态农业 土壤有机质
下载PDF
中国生态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李文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阐述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特点、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并提出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中国 生态农业 发展策略 规模 层次 生态型产业 组织管理体系 政策
下载PDF
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53
17
作者 曹志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8,共10页
当今世界,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能源与环境危机互为因果,正在形成一个越来越危险的恶性循环。在这一背景之下,农业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出发,重点论述了农业环境、农业生物多样... 当今世界,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能源与环境危机互为因果,正在形成一个越来越危险的恶性循环。在这一背景之下,农业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出发,重点论述了农业环境、农业生物多样性、食物网、农业集约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等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将来要努力的方向。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生态学、特别是农业生态学之上的实践活动。未来的生态农业要处理好"生物"、"环境"、"生物与环境"这几个概念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模块内部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近期内,土壤质量普查、生态风险评估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是需要优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本文建议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研究生态经济社会复合体内部的深层关系,如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灾害控制和生态修复的经济成本、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及生计和福祉等。总而言之,我们要用整体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生态农业所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物多样性 土壤质量 生态风险 种植业结构 技术灾害
下载PDF
湖南洞庭湖区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评估 被引量:44
18
作者 向平安 黄璜 +3 位作者 燕惠民 周燕 郑华 黄兴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87-2193,共7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探讨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的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从农药污染、化肥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地膜残留、稻田潜育化和围湖造田等6个方面估算...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探讨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的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从农药污染、化肥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地膜残留、稻田潜育化和围湖造田等6个方面估算了该区1999年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结果表明,1999年洞庭湖区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为41.91×108元,约为1999年该区域农业生产总值的26.8%,相当于1999年该区域种植总产值的28.5%.为了水稻可持续生产,提出了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策略.研究认为,水稻生产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对环境带来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后应加强水稻生产对环境影响机制的基础研究和水稻生产环境成本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环境成本 生态农业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湖北省稻虾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50
19
作者 陈松文 江洋 +1 位作者 汪金平 曹凑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稻虾模式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能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及生物资源,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湖北省区域资源特点,在湖北省稻虾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稻虾连作、稻虾共作模式技术特点;阐明了稻虾模... 稻虾模式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能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及生物资源,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湖北省区域资源特点,在湖北省稻虾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稻虾连作、稻虾共作模式技术特点;阐明了稻虾模式资源利用、环境要求及适宜类型和区域;明确了稻虾模式的双水双绿发展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双绿 稻虾模式 生态农业 绿色种养 绿色生产技术 减氮种稻
下载PDF
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 被引量:43
20
作者 李金才 张士功 +1 位作者 邱建军 任天志 《农业科技管理》 2006年第6期43-45,共3页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