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脑膜炎和脑炎病例中埃可病毒6型的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小娟 陶泽新 +6 位作者 刘桂芳 王敏 宋立志 王素婷 纪峰 王海岩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为分析山东省脑膜炎和脑炎病例中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6,E6)的基因特征,本研究对山东省2007~2012年间采集的脑膜炎和脑炎病例脑脊液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阳性分离物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型别,与国内外其他E6进行同源... 为分析山东省脑膜炎和脑炎病例中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6,E6)的基因特征,本研究对山东省2007~2012年间采集的脑膜炎和脑炎病例脑脊液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阳性分离物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型别,与国内外其他E6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VPl完整编码区系统进化树。本研究共分离到6株E6病毒,同源性分析显示:这6株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8.6%~99.8%和95.5%~100.0%,与原型株(D’Amori)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为76.9%~78.4%和92.3%~95.1%。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山东省E6分离株可分为A、B、C和D4个基因簇,这6株分离株属于A、B、D3个簇。山东省E6分离株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E6在山东的循环存在不同的传播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和脑炎病例 埃可病毒6 系统进化分析 基因 序列同源性
原文传递
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患者埃可病毒6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佳运 陈祥鹏 +2 位作者 李静洁 孙素真 谢正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共5页
目的 阐明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中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CHO6)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及与国内外其他流行株的进化关系.方法 对河北省2013-2015年间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例中鉴定为肠道病毒阳性的157份脑脊液标本进行毒株分... 目的 阐明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中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CHO6)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及与国内外其他流行株的进化关系.方法 对河北省2013-2015年间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例中鉴定为肠道病毒阳性的157份脑脊液标本进行毒株分离,通用引物分段扩增毒株VP1基因获得序列;BLAST比对确定ECHO6毒株,并与来自中国9个省和其他国家的175株ECHO6病毒VP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 获得19株ECHO6分离株;我国ECHO6流行株属于C及D基因型,本研究中19株河北分离株分属C及D9c基因亚型.19株分离株间VP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79.3%-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5.8%-100%,与原型株(D'Amori)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6.2%-78.3%和92.3%-95.1%.VP1基因的序列分析显示,19株ECHO6分别与我国云南、浙江和山东的ECHO6分离株存在较高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结论 2013-2015年间引起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ECHO6病毒流行株主要为C及D9c基因亚型,同时存在多个传播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埃可病毒6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2013年云南省元江县健康儿童肠道病毒病原学调查及E6病毒VP1区3′端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永明 徐闻 +2 位作者 伏晓庆 向以斌 田炳均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65-370,共6页
目的对2013年云南省元江县健康儿童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病原谱进行调查,并对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VP1区3′端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集400名≤5岁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定型,从GenBank基因库下载E... 目的对2013年云南省元江县健康儿童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病原谱进行调查,并对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VP1区3′端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集400名≤5岁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定型,从GenBank基因库下载E6病毒参考株VP1区基因序列,用MEGA 5.2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 2013年从元江县400名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EV 39株,分离率为9.75%(39/400)。其中,A组病毒(enterovirus A,EV-A)1株,1个血清型(CV-A4);EV-B 36株,5个血清型(CV-B2、CV-B4、CV-B5、E25和E6);EV-C 2株,2个血清型(CV-A13、CV-A24);B组病毒占绝大多数(92.31%,36/39);共分离到E6病毒10株,占EV总分离数的25.64%(10/39),是分离比率较高的病毒。10株E6病毒分属于B和C 2个基因型,其中4株为B2亚型,6株为C5亚型。结论元江县健康儿童EV带毒率较高,分离到EV-A、EV-B和EV-C组病毒,未分离到EV-D组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B2和C5亚型共同在元江县健康儿童中传播和流行。今后应加强对E6病毒的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儿童 肠道病毒 病原学调查 埃可病毒6 基因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2011年济南市某污水河中肠道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陶泽新 杨静 +4 位作者 王海岩 林小娟 王素婷 宋立志 徐爱强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7-100,105,共5页
目的:监测济南市区地表河水中的人类肠道病毒(HEV),分析其基因特征。方法于2011年5、6、7月份对流经济南市中心城区的西泺河各采集1份河水标本,经过阴离子膜吸附的方法浓缩后,接种RD、HEp-2和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株VP... 目的:监测济南市区地表河水中的人类肠道病毒(HEV),分析其基因特征。方法于2011年5、6、7月份对流经济南市中心城区的西泺河各采集1份河水标本,经过阴离子膜吸附的方法浓缩后,接种RD、HEp-2和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株VP1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分离到HEV 9株,其中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4株,柯萨奇B2病毒(Coxsackievirus B2,CVB2)5株。VP1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4株E6病毒与2010年山东省临沂市脑膜炎病例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95.9%~96.7%),提示当地有发生E6引起的脑膜炎病例的可能性;与济南市2010年污水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4.5%~99.7%。5株CVB2病毒之间有较高的核苷酸同源性(98.4%~100%),与往年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离株之间同源性为80.9%~95.2%。结论生活污水的排入河可作为HEV环境监测的采样点,我国无专门HEV病例监测系统,环境监测是了解一个地区HEV流行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属 环境监测 埃可病毒6 柯萨奇病毒感染 种系发生
原文传递
青岛市埃可病毒6型相关重症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及病毒VP1区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国平 王伟栋 +4 位作者 柴青 宫金伶 苏志磊 赵丹 史晓燕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埃可病毒6型(ECHO6)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特点及病毒基因特征。方法对2014年青岛市手足口病哨点1 727例手足口病及4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非EV-A71、非CV-A16咽拭子标本在RD... 目的了解青岛市埃可病毒6型(ECHO6)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特点及病毒基因特征。方法对2014年青岛市手足口病哨点1 727例手足口病及4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非EV-A71、非CV-A16咽拭子标本在RD及Hep-2细胞中进行毒株分离,半巢式反转录PCR扩增肠道病毒部分VP1序列,结合序列分析鉴定ECHO6毒株,对分离到的ECHO6毒株进行VP1编码区全长核苷酸序列测定,以Mega 7.0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及分子特征分析并分析相关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共获得2株重症手足口病相关ECHO6毒株及1株疱疹性咽峡炎相关的ECHO6毒株VP1序列,2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均表现出高热、手、足、口腔部位皮疹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ECHO6青岛株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6.4%~97.6%,同属于D基因型D9亚型D9c分支,与2014年山东省无菌性脑膜炎病原中ECHO6毒株遗传关系密切。结论 ECHO6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型重症手足口病,导致青岛市重症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的ECHO6基因型属于D基因型D9亚型的D9c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6 手足口病重症 疱疹性咽峡炎 VP1区 遗传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云南株埃可病毒6型的全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俊薇 张名 +3 位作者 刘煜菡 郭伟 冯昌增 马绍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874,共6页
目的对分离自云南省手足口病患者粪便的8株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进行全基因组遗传特征分析,为E6基因组的变异和重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采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human rhabdomyosarcoma cells,RD)、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目的对分离自云南省手足口病患者粪便的8株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进行全基因组遗传特征分析,为E6基因组的变异和重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采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human rhabdomyosarcoma cells,RD)、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diploid fibroblasts,KMB17)以及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对云南省2019年从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样分离的8株E6进行增殖培养。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其VP1序列,并鉴定其血清型。设计针对E6的引物,分段扩增获得全基因组并测序,使用Mega 7.0、Geneious 9.1.4及Simplot 3.5.1等软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8株E6分离株中RD细胞分离的病毒6株,KMB17细胞分离的病毒2株,Vero细胞未分离到病毒。8株E6病毒分离株基因组全长为7440~7450个核苷酸,编码2191个氨基酸,8个分离株之间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6%~99.8%和99.4%~99.9%。VP1序列分析显示,8个E6分离株均属于中国流行的优势基因型F。基于P1、P2、P3系统进化与重组分析显示:在P1区,8个E6分离株与E6原型株D􀆳Amori聚在一起,与VP1分型结果一致;在P2区,与柯萨奇病毒B组5型(Coxsackievirus B5,CVB5)、埃可病毒16型(Echovirus 16,E16)以及2个中国E6毒株聚类在一起;在P3区,与柯萨奇病毒A组9型(Coxsackievirus A9,CVA9)、E16和其他中国E6病毒分离株聚类在一起,表明8个E6病毒分离株与EV-B的其他血清型病毒之间可能发生过重组。结论8个云南分离株E6病毒均属于中国流行的优势基因型F,且与EV-B的其他血清型之间可能发生过重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6 全基因组序列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一起疑似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样本中肠道病毒的分子检测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光明 麦健仪 +4 位作者 王泽鋆 孟胜利 庞志峰 陈梦安 申硕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6-600,共5页
目的对一起发生于浙江金华市某幼儿园的疑似无菌性脑膜炎疫情样品进行肠道病毒的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方法抽提病毒RNA并逆转录,利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分别扩增病毒基因组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及VP1基因部分片段。通... 目的对一起发生于浙江金华市某幼儿园的疑似无菌性脑膜炎疫情样品进行肠道病毒的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方法抽提病毒RNA并逆转录,利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分别扩增病毒基因组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及VP1基因部分片段。通过比较VP1基因片段的同源性对病毒进行分型,并利用MEGA6软件对病毒VP1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7名发病患者及26名无症状学生中,48.5%为柯萨奇病毒A10型(coxsakievirus A10,CV-A10)感染,21.2%为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cho 6)感染,12.1%可能存有两种病毒共感染的情况。7名发病患者中,6名患者的检测结果为CV-A10感染,而另外1名可能为两种病毒共感染。系统发育树分析中本研究的CV-A10病毒株与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CV-A10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如2015年厦门株、2017年云南株等。而Echo 6病毒株与2014年中国云南、广州、山东的Echo 6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本次疑似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样品中主要检测到CV-A10及Echo 6两种肠道病毒血清型,且两种血清型的病毒株与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相应血清型的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炎 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A10型 埃可病毒6
原文传递
四川省德阳市埃柯病毒6型的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杨 伍剑 +4 位作者 代泽伟 杨成林 刘泉 刘灵韵 童文彬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993-996,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德阳市埃柯病毒6型(echovirus 6,E6)的基因特征。方法对2013年德阳市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的病毒分离阳性株进行核苷酸测序,获取的E6毒株序列与世界各地的E6参考株序列构建进化树并分析基因特征。结果4株E6分离株中,3株VP1... 目的了解四川省德阳市埃柯病毒6型(echovirus 6,E6)的基因特征。方法对2013年德阳市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的病毒分离阳性株进行核苷酸测序,获取的E6毒株序列与世界各地的E6参考株序列构建进化树并分析基因特征。结果4株E6分离株中,3株VP1区核苷酸序列一致,与另1株仅有1个核苷酸差异。同E6原型株(D'Amori)比较,核苷酸一致性≥77.0%。进化树分析显示,德阳市E6分离株为C2基因亚型,与部分山东分离株聚集在同一进化分支上。结论德阳市E6为C2基因亚型。其中3份标本来自同一地区的不同月份,提示E6在此地持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柯病毒6 核苷酸测序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埃可病毒6型表面特异性抗原VP1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素梅 齐永 +7 位作者 潘英 李素芹 李佳萌 徐亭亭 陈晨 王新国 徐艺菲 李越希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目的原核表达埃可病毒6型表面特异性蛋白VP1,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筛选VP1蛋白氨基酸序列中抗原性强的片段,优化基因序列,分别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4T-2-vp1和p ET-28a-vp1。将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 目的原核表达埃可病毒6型表面特异性蛋白VP1,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筛选VP1蛋白氨基酸序列中抗原性强的片段,优化基因序列,分别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4T-2-vp1和p ET-28a-vp1。将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进行15%SDS-PAGE鉴定。将融合蛋白VP1-GST及VP1-His分别用Glutathione resin和High Affinity Ni-NTA resin进行纯化。以纯化后的VP1-His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VP1-GST融合蛋白为检测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抗体特异性。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 GEX-4T-2-vp1和p ET-28a-vp1构建正确。VP1-GST和VP1-His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8 000和19 000,两种融合蛋白分别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形式表达,约占菌体总蛋白的60%和30%,纯化后的纯度均>90%。兔抗VP1血清效价为1∶320 000,可与融合蛋白VP1-GST和VP1-His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原核表达了融合蛋白VP1-His和VP1-GST,且VP1-His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好,为埃可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6 VP1蛋白 原核细胞 基因表达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四川省2007-201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埃可病毒6型的基因特征分析
10
作者 陈娜 马小珍 +2 位作者 童文彬 李伟 余倩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 描述四川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的基因特征.方法 对四川省2007-2014年AFP病例中分离到的11株E6进行全VP1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和核酸序列测定,进行... 目的 描述四川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的基因特征.方法 对四川省2007-2014年AFP病例中分离到的11株E6进行全VP1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和核酸序列测定,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进化树.结果 从2889份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1株E6病毒.经测序鉴定为C2基因亚型10株,C4基因亚型1株.来源病例的临床诊断分别为:肠道病毒感染6例,周围神经炎l例,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肌炎2例.C4亚型与10株C2亚型VP1区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3.9%-85.2%,氨基酸同源性为96.5%-97.2%;10株C2亚型VP1区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4.0%-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9%-100%.结论 2007-2014年四川地区AFP病例中分离到的E6为C2和C4基因亚型,其中以C2基因亚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迟缓性麻痹 埃可病毒6 基因型 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昆明市病毒性脑炎病例中埃可病毒6型分离株的VP1编码序列基因特征分析
11
作者 何丽芳 李徽 +2 位作者 李凯 赵智娴 田炳均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对2010-2014年昆明市病毒性脑炎病例中分离的4株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VP1编码序列特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昆明市2010-2014年传染病重大专项脑炎综合征实验室监测系统分离到的4株E6病毒的VP1区基因进行基因扩增和测... 目的对2010-2014年昆明市病毒性脑炎病例中分离的4株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6)VP1编码序列特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昆明市2010-2014年传染病重大专项脑炎综合征实验室监测系统分离到的4株E6病毒的VP1区基因进行基因扩增和测序;按参考文献下载基因库中E6病毒VP1编码序列参考序列,用MEGA5.1软件计算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率,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VP1编码序列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云南省病毒性脑炎病例中分离到的103份肠道病毒中共检出E6病毒4株,占3.88%(4/103),E6病毒的阳性总检出率为0.29%(4/1 376)。VP1编码序列特征分析表明,云南4株E6毒株均为C2基因亚型(genotype C2)。结论除原型株为A基因型外,其他E6毒株可分为3个基因型(基因型B、C和D),C基因型又分为4个亚型,云南分离株分布在C2基因亚型,且2010年和2011年的云南分离株与部分山东地区的分离株较为接近,而2013年和2014年的云南分离株自成一簇,为云南省特有的亚型,该病毒可能在昆明地区存在小范围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6 VP1编码序列 基因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安徽省六安市一起埃可病毒6型脑膜炎暴发的调查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曙春 熊传龙 +2 位作者 吴家兵 彭大元 赵月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3-666,共4页
目的分析2005年安徽省六安市一起埃可病毒6型(Ech06)脑膜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特征。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分析,通过病例对照调查危险因素。采用病毒分离方法确定病原,运用分子生物学检测进一步确证... 目的分析2005年安徽省六安市一起埃可病毒6型(Ech06)脑膜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特征。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分析,通过病例对照调查危险因素。采用病毒分离方法确定病原,运用分子生物学检测进一步确证,利用血清学检测分析隐性感染情况。结果105例病例分布在金寨县30个乡镇中的17个,41.0%病例集中在斑竹园镇,该镇罹病率为203/10万,具有学校和班级聚集性。发病年龄在3~15岁之间,以6~10岁小学生为主,平均年龄7.8岁,罹病率为10.9/10万,男性和女性的罹病率分别为24.2/10万和8.4/10万。大部分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从72例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25份Ech06,占35%。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喝饮料OR=4.1,95%CI:1.4~12.0;尤其喝袋装饮料OR=3.3,95%CI:1.3~8.8。在生产袋装饮料的7名职工中有6人粪便检出Ech06。100名7~14岁健康人血清中和抗体阳性46人,阳性率46.0%,与病例组阳性率7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6,P=0.000)。结论为一起主要由Ech06感染所致的病毒性脑膜炎的疫情,病例组喝饮料尤其袋装饮料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6 病毒性脑膜炎 暴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1起埃可病毒6型所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云 曹春远 +4 位作者 陈前进 廖亦红 廖琳虹 李榕芳 温东铭 《预防医学论坛》 2012年第8期569-570,573,共3页
[目的]了解埃可病毒6型(ECHO6)所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流行后长汀县≤15岁健康儿童以及非流行区健康儿童的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采集流行区和非流行区健康儿童血清,用微量板法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结果]流行区(长汀县)≤15岁健康儿童... [目的]了解埃可病毒6型(ECHO6)所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流行后长汀县≤15岁健康儿童以及非流行区健康儿童的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采集流行区和非流行区健康儿童血清,用微量板法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结果]流行区(长汀县)≤15岁健康儿童中和抗体GMT为1∶62.17,显著高于非流行区(漳平市)的GMT(1∶10.72);流行区中和抗体阳性率为36.74%,非流行区阳性率为5.60%;ECHO6在各年龄组间感染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CHO6所致疾病流行后,人群具有较高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6 无菌性脑膜炎 中和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人类埃柯病毒6的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炳均 丁峥嵘 +3 位作者 陆林 汤晶晶 张杰 罗梅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10-514,共5页
目的对来自10个国家和中国4个省不同时间分离的69株ECHO6病毒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在GenBank,EMBL和DDBJ 3个基因库中进行BLASTN搜索,共得到69株ECHO6病毒基因可用,用Mega软件计算病毒基因同源性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 69株ECHO... 目的对来自10个国家和中国4个省不同时间分离的69株ECHO6病毒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在GenBank,EMBL和DDBJ 3个基因库中进行BLASTN搜索,共得到69株ECHO6病毒基因可用,用Mega软件计算病毒基因同源性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 69株ECHO6病毒可分为4个基因型(基因型A~D),C基因型又可分为7个亚型,D基因型可分为8个亚型。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为10.6%~24.5%(氨基酸差异率为0.8%~7.3%),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率为17.6%~22.4%(氨基酸差异率3.5%~6.6%)。结论 ECHO6不同基因型/亚型可以在同一个地区流行很长时间,同一时间内不同的基因型/亚型又可在不同的地区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地域流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柯病毒6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我国四株埃可病毒6型全基因组序列及重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文隽 蔡茹 +11 位作者 冀天娇 陈雨 马江涛 单军 于秋丽 张勇 严冬梅 杨倩 宋洋 路环环 张珂艺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CHO6)作为肠道病毒B组(Enterovirus B,EV-B)的一员,在临床上常导致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AM)、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等多种... 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CHO6)作为肠道病毒B组(Enterovirus B,EV-B)的一员,在临床上常导致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AM)、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等多种疾病。本文挑选四株中国大陆地区不同年份、地区及疾病严重程度的代表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定分析,与GenBank上ECHO6全长代表株及EV-B组原型株比对分析,了解其进化特征,并筛选BLAST结果的EV-B组流行株,探究我国流行的ECHO6与其他血清型的基因重组特征。结果提示,本研究四株ECHO6毒株在非结构蛋白区与EV-B其他血清型均发生重组,其中死亡病例标本重组模式更为复杂,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通过本研究分析,可进一步揭示ECHO6的遗传特征,为肠道病毒血清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对了解其进化变异及临床致病力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6型(ECHO6) 全基因组序列 基因重组
原文传递
湖南省2009~2014年分离埃可病毒6型的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乃颖 冀天娇 +3 位作者 黄威 张帆 张红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8-263,共6页
为了解中国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type 6,ECHO6)的基因特征。通过对2009~2014年从湖南省手足口病病例监测中分离到的6株ECHO6病毒部分VP1序列测定,并与来自中国5个省和世界范围的138株ECHO6病毒进行序列对比和构建系统进化树。中国ECHO... 为了解中国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type 6,ECHO6)的基因特征。通过对2009~2014年从湖南省手足口病病例监测中分离到的6株ECHO6病毒部分VP1序列测定,并与来自中国5个省和世界范围的138株ECHO6病毒进行序列对比和构建系统进化树。中国ECHO6病毒形成2个彼此独立的进化分支,分支1和分支2。湖南省ECHO6病毒均聚集在2c亚分支中,可能具有共同的进化来源。分支2病毒在我国分布较广且流行时间较长,可能是我国的优势流行株。以核苷酸差异>30%为分组依据,可将ECHO6病毒划分为4个基因组A^D,以核苷酸差异在15%~30%之间分组,将D基因组再划分为10个基因亚组,D1~D10。湖南省ECHO6病毒均属于D7基因亚型。研究结果显示,2009~2014年期间,湖南省存在着具有共同进化来源的ECHO6病毒流行。中国至少存在4个不同进化分支的ECHO6病毒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6 基因特征 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埃可病毒6型对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的感染研究
17
作者 曾洁媛 杨盛然 +11 位作者 李琦涵 王建斌 王晶晶 张小龙 范胜涛 冯敏 廖芸 王丽春 蒋国润 杨少杰 余波 张莹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60-1566,共7页
目的:肠道病毒作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的成员之一,其病原特性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其尚未完全清楚的病理学机理,利用来源于恒河猴的不同免疫细胞,对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cho 6)毒株与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关系及其特征做了初步... 目的:肠道病毒作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的成员之一,其病原特性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其尚未完全清楚的病理学机理,利用来源于恒河猴的不同免疫细胞,对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6,Echo 6)毒株与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关系及其特征做了初步分析。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及抗不同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征分子的抗体,从恒河猴外周血及骨髓分离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后,以Echo 6病毒在感染复数为0.1的条件下感染树突状细胞,并于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检测病毒载量,绘制病毒增殖曲线,同时对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做出动态检测。结果:源于恒河猴外周血PBMC分选出的树突状细胞以成熟期树突状细胞(CD11^+/CD83^+)居多;而源于骨髓的细胞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4,rhIL-4)刺激培养后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则以未成熟细胞为主。Echo 6型病毒分别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成熟树突状细胞进行感染后显示,病毒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有明显增殖的趋势而非在成熟树突状细胞中增殖。进一步检测病毒感染这些细胞后效应分子的表达情况发现,感染了Echo 6型病毒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出现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录表达水平的明显上升,同时这些细胞的表面标记呈现CD11^+/CD83^+趋势。结论:Echo 6型病毒能够感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并在其中出现明显增殖趋势,并在上调细胞TNF-α和rh IL-6表达水平的同时,促进这些细胞转变为成熟树突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6 树突状细胞 感染 肠道病毒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