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粪便棘球绦虫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燕 Heath D David +2 位作者 Antone J Christine 邱加闽 王谦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07-411,共5页
目的研究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犬粪便棘球绦虫虫体抗原的方法并评价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犬12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活化绵羊源原头蚴(G1型)作人工感染;感染后0~8周内收集粪便,56d宰杀实验犬,收集... 目的研究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犬粪便棘球绦虫虫体抗原的方法并评价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犬12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活化绵羊源原头蚴(G1型)作人工感染;感染后0~8周内收集粪便,56d宰杀实验犬,收集成虫;制备成虫抗原和虫体代谢/分泌抗原,蛋白酶K处理抗原并分别免疫成年绵羊和新西兰白兔;绵羊抗血清用80%饱和硫酸铵沉淀、透析,兔抗血清过IgG亲和层析柱,分别获得纯化抗体;观察犬粪便在PBS液中-80℃冷冻3d或在含1%Formalin的PBS液中70℃~80℃加热8h的处理方法对检出结果的影响。运用该方法对四川省甘孜县达通玛区4个乡的580只家犬吡喹酮每6月一次驱虫前后的粪抗原进行监测。结果试验系统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0%;粪抗原从感染后的第2~3周可检出;两种样品处理方法都可以灭活虫卵但不影响检出效果;检测方法可同时用于对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诊断;达通玛区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从2000年的50%下降到2005年的17%。结论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推荐粪便用加热的方法处理可以灭活虫卵以防止生物污染;该方法可以在基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属 粪抗原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诊断 控制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转醛醇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潜在免疫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辛奇 景涛 +5 位作者 宋晓霞 高海军 孙旭东 吕薇 Nabil Pervaiz 鲁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对细粒棘球绦虫转醛醇酶(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ransaldolase,EgTAL)编码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和表达,并对其作为药物靶标及其潜在的免疫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软件分析EgTAL的理化性质、保守功能域、同... 目的对细粒棘球绦虫转醛醇酶(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ransaldolase,EgTAL)编码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和表达,并对其作为药物靶标及其潜在的免疫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软件分析EgTAL的理化性质、保守功能域、同源性和三级结构等。从重组质粒pBluescript ⅡSK Egtal中PCR扩增Egtal基因,克隆至pET30a,构建表达载体pET30a-Egtal,转化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抗His标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EgTAL,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进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用20份已确诊的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20份健康者血清,ELISA法评价重组蛋白EgTAL的免疫诊断效果。分光光度法检测重组蛋白EgTAL的酶活性。结果 Egtal基因长981 bp,编码的蛋白含326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M_r)为36 332,等电点为5.11,含TAL标识序列DATTNPSLI(31~39 aa)及酶活性催化部位,EgTAL与人TAL的同源性为62%。三级结构分子建模显示,EgTAL具有A和B两条完整的蛋白链。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Egtal。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EgTAL在E.coli 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在M_r36 332处可见重组蛋白EgTAL条带,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EgTAL可被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ELISA分析结果显示,20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20份健康者血清的平均A_(450)值分别为1.189±0.384和0.325±0.078,其中17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检测结果为阳性。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纯化后的EgTAL具有高效酶活性,60μg EgTAL加入酶促反应体系催化反应30 min后,体系的吸光度(A_(340)值)由1.684±0.103降至0.139±0.009。结论克隆了细粒棘球绦虫Egtal基因,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出有酶催化活性和潜在免疫诊断价值的EgTAL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转醛醇酶基因 克隆表达 免疫诊断 药物靶点
原文传递
氯舒隆和奥硝唑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多房棘球蚴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辛奇 高海军 +5 位作者 宋晓霞 孙旭东 吕薇 Nabil PERVAIZ 鲁俊 景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研究氯舒隆和奥硝唑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多房棘球蚴的效果。方法从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肝脏中收集原头节;从感染长爪沙鼠腹腔中分离多房棘球蚴,加入预先接种人肝癌细胞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2个月后,收集直径为1~5 mm囊泡。实验分... 目的研究氯舒隆和奥硝唑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多房棘球蚴的效果。方法从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肝脏中收集原头节;从感染长爪沙鼠腹腔中分离多房棘球蚴,加入预先接种人肝癌细胞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2个月后,收集直径为1~5 mm囊泡。实验分氯舒隆组(实验组)、奥硝唑组(实验组)、阿苯达唑组(阳性对照)和0.2%二甲基亚砜(DMSO)组(溶剂对照组)。每种药物设2个平行孔,终浓度均为40μmol/L,重复2次。每孔加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约100个或多房棘球蚴囊泡25~35个。药物处理细粒棘球蚴原头节24、48、72、96、120、144和168 h后,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形态,用台盼蓝染色,计算原头节存活率,组间存活率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药物处理多房棘球蚴囊泡36 h和120 h后,显微镜下观察囊泡的形态学改变,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组间酶活性的比较采用卡方分析。结果氯舒隆、奥硝唑和阿苯达唑作用于原头节后,原头节颜色变深、钙颗粒减少、头钩脱落、头节外翻并伸长,0.2%DMSO对原头节形态无影响。氯舒隆、臭硝唑和阿苯达唑作用24、48、72、96、120、144和168 h后,原头节存活率分别为79%、70%、56%、42%、33%、16%、15%,86%、67%、63%、48%、32%、28%、21%和85%、71%、45%、36%、21%、15%、8%;0.2%DMSO组原头节存活率为100%。氯舒隆、奥硝唑和阿苯达唑组原头节存活率与0.2% DMSO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3、130.58、170.37,P<0.05)。氯舒隆、奥硝唑和阿苯达唑作用后,多房棘球蚴囊泡均塌陷、皱缩,0.2%DMSO对多房棘球蚴囊泡形态无影响。作用36 h后氯舒隆、奥硝唑、阿苯达唑和0.2% DMSO组培养上清液碱性磷酸酶的吸光度(A405)值分别为0.196±0.030、0.186±0.004、0.244±0.049和0.131±0.020,作用120 h后分别为0.431±0.006、0.271±0.004、0.423±0.007和0.116±0.004。氯舒隆、奥硝唑和阿苯达唑组与0.2%DMSO组相比差异均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 多房棘球蚴 氯舒隆 奥硝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