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魏北齐国家权力结构新论——以怀朔镇勋贵任官为中心 被引量:8
1
作者 薛海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54,共16页
从对怀朔镇勋贵群体任官的统计分析看,东魏北齐国家军政最核心、最重要的权力,基本上被高欢及北齐诸帝授给高氏宗亲,怀朔镇勋贵群体在统治集团中的地位和权力仅次于高氏宗亲而高于其他派别。怀朔镇勋贵在六镇暴动时就跟随高欢东征西讨,... 从对怀朔镇勋贵群体任官的统计分析看,东魏北齐国家军政最核心、最重要的权力,基本上被高欢及北齐诸帝授给高氏宗亲,怀朔镇勋贵群体在统治集团中的地位和权力仅次于高氏宗亲而高于其他派别。怀朔镇勋贵在六镇暴动时就跟随高欢东征西讨,拥有显赫的战功和资历,在由六镇鲜卑组成的东魏北齐军队中享有极高威望。这些均非年轻的高氏宗亲成员所能比。高欢及北齐诸帝虽将关键军政权力交给高氏宗亲,但高氏宗亲大多没有威望、资历和战功,很难离开怀朔镇勋贵单独领军作战。由此,怀朔镇勋贵仍然能够分享东魏北齐国家的一大部分军政实权,维持在东魏北齐统治集团中仅次于高氏宗亲的政治地位。同时,被授予军政大权的高氏宗亲在行驶权力时,也离不开怀朔镇勋贵的协助与支持。在长期的军事征战和政务处理中,高氏宗亲与原本就有姻亲和同乡关系的怀朔镇勋贵群体在军政事务上相互配合,这必然会对北齐诸帝的皇权产生直接威胁。因此,怀朔镇勋贵与高氏宗亲一样,成为高欢及北齐诸帝限制、猜忌、打压的主要对象。这是决定东魏北齐国家权力结构变动的主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北齐 怀朔镇勋贵 权力结构 统治集团 高氏宗亲
原文传递
响堂山石窟东魏至北齐石刻佛像造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文智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4期42-54,共13页
响堂山石窟东魏至北齐佛像根据着衣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组,归为三期。第一组佛像年代最早,以北响堂第六窟主尊佛像为代表,着敷搭左肩式袈裟,衣装造型特征与河北中南部东魏佛像相似,此为第一期。第二组佛像创于北齐初,以北响堂第九窟中心... 响堂山石窟东魏至北齐佛像根据着衣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组,归为三期。第一组佛像年代最早,以北响堂第六窟主尊佛像为代表,着敷搭左肩式袈裟,衣装造型特征与河北中南部东魏佛像相似,此为第一期。第二组佛像创于北齐初,以北响堂第九窟中心柱正面主尊佛像为代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装厚重,衣褶在第一组佛像基础上变为粗大的高低棱状线组合。第三组佛像为北响堂第九窟中心柱左壁主尊佛像,大体沿用了太原天龙山东魏佛像着衣形式,形成右肩半披中衣搭肘式佛装,质感依然厚重,衣褶雕刻与同窟第二组佛像类同。第二、三组佛像同为第二期。第四组佛像包括北响堂第四窟及南响堂、水浴寺的众多实例,身着中衣搭肘式佛装,衣装轻薄贴体,衣褶线雕刻存在多种样式,与河北中南部地区其他北齐佛像等同,此为第三期。这些石窟佛像基本延续了中原北方此前开窟造像的形式,与河北中南部流行以白石材质雕刻的单体造像在雕刻工艺上区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堂山石窟 东魏至北齐 佛像 造型
下载PDF
南北朝后期及隋唐之际入北之萧梁皇族人物及其文化业绩
3
作者 王永平 杨桂元 《阅江学刊》 2010年第3期78-83,共6页
自北魏、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至隋唐之际,伴随着江左士人北徙的时代大潮,数十年间,萧梁皇族人物也间有北迁者,从而在北方诸政权中形成了萧梁皇族士人群体。萧梁皇族子弟多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修养,致力于学术文化活动,从而推动了当时... 自北魏、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至隋唐之际,伴随着江左士人北徙的时代大潮,数十年间,萧梁皇族人物也间有北迁者,从而在北方诸政权中形成了萧梁皇族士人群体。萧梁皇族子弟多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修养,致力于学术文化活动,从而推动了当时南学北输的进程,对南北文化的深入交融与整合具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隋唐 萧梁人物 文化
下载PDF
论东魏北齐的积极进取——兼论东魏北齐历史的一种分期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万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7,共6页
东魏北齐侵梁夺地及北齐欲在建康建立傀儡政权 ,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大体说来 ,可以乾明元年 (5 60 )为界 ,将东魏北齐历史分为二期 ,此前为积极进取的时期 ,此后为维持现状及衰亡的时期。
关键词 东魏 北齐 侯景乱梁 历史分期
下载PDF
东魏北齐邺都基层建置与管理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子谦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34,共12页
自从东魏迁都邺城后,邺城所在区域的县级区划便逐渐一分为三,最终形成由邺县、临漳县和成安县三县分区共同治理邺城的格局。自秦汉以迄北魏,城镇建置中普遍存在的"都乡"已不见于邺城中。邺城实施"县-里"的行政区划... 自从东魏迁都邺城后,邺城所在区域的县级区划便逐渐一分为三,最终形成由邺县、临漳县和成安县三县分区共同治理邺城的格局。自秦汉以迄北魏,城镇建置中普遍存在的"都乡"已不见于邺城中。邺城实施"县-里"的行政区划,并辅助以"县-部-行-里"的管理区划。邺城郭城内分为六或七部(内城内分左、右及后部,内城外分东、西、南、北部),分属二或三县管辖。"行"则很可能是邺城内城的交通要道。经途尉管理诸行及行周边诸里。邺城内城中共有32行,后部之下有11行,左部之下有9行,右部之下有12行。里是邺城内最小的行政及管理单位。"里""坊"混称。里名应是官方名称,坊名多是俚俗称呼。从传世文献与墓志看,邺城内外可考的行有6个,坊有10个,里共57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城 东魏北齐 里坊 墓志
原文传递
由北齐国号窥探东魏北齐统治集团的抟合
6
作者 杨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6-100,105,共6页
传统观点认为,北齐国号源自高欢父子的封爵与籍贯。然而揆诸魏齐之际的史实,北齐国号的选择还受到追溯先祖、攀附与拉拢士族、附会谣谶及契合美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中可以窥探出北齐统治者谋求抟合北镇勋贵、河北豪族、洛-邺士族文官... 传统观点认为,北齐国号源自高欢父子的封爵与籍贯。然而揆诸魏齐之际的史实,北齐国号的选择还受到追溯先祖、攀附与拉拢士族、附会谣谶及契合美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中可以窥探出北齐统治者谋求抟合北镇勋贵、河北豪族、洛-邺士族文官等统治集团的良苦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东魏 国号 高欢 高洋 统治集团
下载PDF
东魏北齐统治者的文化取向与文士的重“笔”观念
7
作者 胡政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1-65,共5页
东魏北齐时期,随着南风的不断北传,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不少关于文笔问题的争论。总体而言,尽管不断"文"化,东魏北齐文士们普遍具有重"笔"的文学观念,他们也多从事军国文翰和实用文章的写作,注重在该类文章的创作中展... 东魏北齐时期,随着南风的不断北传,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不少关于文笔问题的争论。总体而言,尽管不断"文"化,东魏北齐文士们普遍具有重"笔"的文学观念,他们也多从事军国文翰和实用文章的写作,注重在该类文章的创作中展示才情。这种文学观念的出现,既深受当时北方传统地域文化和文学观念的影响,也与高氏统治者本身的文化文学素养、崇尚实际的政治理念和取士制度等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北齐 文笔 崇实 高氏统治者
下载PDF
东魏北齐军队的设置及保障士兵来源的措施
8
作者 张鹤泉 刘健佐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1年第4期114-124,M0006,共12页
东魏北齐国家设置的军队,主要有京畿军、地方州军,并且还使用募兵和私人部曲。京畿军主要由鲜卑族兵组成;地方州军大多数由汉族兵组成。京畿军士兵是职业兵,并由新的世袭职业兵制保障士兵的来源;地方州军由“丁兵”制保障士兵的来源。... 东魏北齐国家设置的军队,主要有京畿军、地方州军,并且还使用募兵和私人部曲。京畿军主要由鲜卑族兵组成;地方州军大多数由汉族兵组成。京畿军士兵是职业兵,并由新的世袭职业兵制保障士兵的来源;地方州军由“丁兵”制保障士兵的来源。东魏北齐使用募兵和私人部曲的目的是,要补充国家士兵数量的不足和保证士兵的作战能力。由于东魏北齐国家在军队设置和保障军队士兵的补充上,实行了有效的措施,因而在军事实力上,也就为国家能够长期与西魏北周、梁、陈进行抗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北齐 军队 保障 士兵来源
下载PDF
东魏北齐邺都可考里坊的补录与辨误
9
作者 杜鹃花 周华 陈建军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15,共7页
东魏北齐邺都里坊的规划建设上承曹魏北魏,下启隋唐,在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学者们孜孜求索,搜检历史文献记载的邺都里坊信息,成果斐然。近年陆续面世的北朝墓志,进一步丰富了邺城可考里坊的信息,在印证先贤研究... 东魏北齐邺都里坊的规划建设上承曹魏北魏,下启隋唐,在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学者们孜孜求索,搜检历史文献记载的邺都里坊信息,成果斐然。近年陆续面世的北朝墓志,进一步丰富了邺城可考里坊的信息,在印证先贤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使得对若干可考里坊的误读凸显出来,应予补录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北齐 邺都 里坊 补录与订正
下载PDF
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 被引量:31
10
作者 何利群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7,共12页
邺城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扼华北平原南北交通之要道。东汉以降,历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北朝晚期又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邺城遗址及京畿范围内曾陆续出土了一些佛教石造像,其中1997年在成安南街... 邺城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扼华北平原南北交通之要道。东汉以降,历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北朝晚期又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邺城遗址及京畿范围内曾陆续出土了一些佛教石造像,其中1997年在成安南街寺院遗址的发现较为重要,这里出土的造像以东魏北齐背屏式白石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 北齐 佛教造像 邺城模式
原文传递
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墓群布局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沈丽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15,共14页
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墓群可分为元魏皇宗陵区、高齐皇宗陵区和中下层官吏及平民墓葬区三大区域,一般分布在以邺城宫城为中心的5~15公里的范围内。墓群中'家族葬'明显,或依长幼尊卑,自南向北顺序排列;或分为南北两排,以南为尊。东... 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墓群可分为元魏皇宗陵区、高齐皇宗陵区和中下层官吏及平民墓葬区三大区域,一般分布在以邺城宫城为中心的5~15公里的范围内。墓群中'家族葬'明显,或依长幼尊卑,自南向北顺序排列;或分为南北两排,以南为尊。东魏北齐陵墓制度既继承了秦汉传统,同时也有所创新,并直接影响了隋唐及以后的陵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城地区 东魏北齐 墓群布局 聚族而葬
原文传递
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魏北齐佛寺塔基的发现与发掘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岩石 何利群 艾力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6,共4页
The pagoda-foundation vestiges of the Buddhist temple on the southern Yecheng city-site were discovered about 200m southwest of Zhaopengcheng village in Xiwen Township, Linzhang County. They lie some 1300m to the s... The pagoda-foundation vestiges of the Buddhist temple on the southern Yecheng city-site were discovered about 200m southwest of Zhaopengcheng village in Xiwen Township, Linzhang County. They lie some 1300m to the south of the southern wall of southern Yecheng City and to the east of the line extended from thecentral axis of the southern Yecheng City and Zhumingmen-gate Road. Judging from the stratigraphical evidence and objects unearthed, the rammed earth of the pagoda foundations goes back to the 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period. The vestiges revealed include remains of the pagoda body above the ground and those of the foundation ex-cavations under the ground. The pagoda body can be inferred to be square, with the sides measuring about 30m.This is the only ruined square wooden Buddhist pagoda of the 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 period discovered so far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临漳县 邺城遗址 佛寺 塔基 东魏 北齐 遗物
原文传递
东魏、北齐时期的“道”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鹤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21,47,共10页
东魏、北齐时期,国家设置"道"作为大都督、临时行台和地方化的稳定行台的活动区域的规定。但是,随着东魏、北齐国家军事征讨制度的改变,逐渐取消了大都督和临时行台的设置。在这个过程中,"道"与地方化的稳定行台成... 东魏、北齐时期,国家设置"道"作为大都督、临时行台和地方化的稳定行台的活动区域的规定。但是,随着东魏、北齐国家军事征讨制度的改变,逐渐取消了大都督和临时行台的设置。在这个过程中,"道"与地方化的稳定行台成为固定的结合,因此,"道"成为地方化的稳定行台区的代称。这种"道",实际上,是东魏、北齐国家控制地方的重要军政区域,在对外实行军事防御以及保证国内统治秩序的稳定上,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 北齐时期 “道” 大都督 地方化的稳定行台
下载PDF
东魏北齐邺京里坊制度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牛润珍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6期81-85,共5页
里坊是古代都城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坊之置始于北魏平城,洛阳、邺京沿置。邺南城400余坊,北宋时已不可名状。稽诸石刻,可考证出东魏北齐邺京28里3坊,里、坊置正,分掌管理和治安。城内置坊,城外置村。里承汉制,坊启隋唐,邺京里坊制... 里坊是古代都城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坊之置始于北魏平城,洛阳、邺京沿置。邺南城400余坊,北宋时已不可名状。稽诸石刻,可考证出东魏北齐邺京28里3坊,里、坊置正,分掌管理和治安。城内置坊,城外置村。里承汉制,坊启隋唐,邺京里坊制度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京 里坊制度
下载PDF
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地域特征探析
15
作者 董雪迎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和邺城地区存在相似性的同时又具有较为强烈的地域特征,在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与葬式、墓葬壁画等方面均有表现。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地域特征的形成,可能受到了拓跋鲜卑旧俗和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与晋阳本... 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和邺城地区存在相似性的同时又具有较为强烈的地域特征,在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与葬式、墓葬壁画等方面均有表现。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地域特征的形成,可能受到了拓跋鲜卑旧俗和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与晋阳本地军政状况等密切相关。东魏北齐政权结构决定了晋阳特殊的军政地位,进而可能影响了晋阳地区墓葬文化的形成;而晋阳与邺城两地既相似又不同的墓葬特征,可能是东魏北齐时期晋阳怀朔勋贵与高氏统治者之间既相辅相成又充满矛盾和斗争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阳 东魏北齐墓 地域特征 邺城
下载PDF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模数控制方法试探——从明中都设计尺度复原谈起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筱 孙华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7,共6页
针对明中都的"建成状态"与"方案状态"在城墙长度、城门数量、坛庙建筑等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明中都原初规划的设计模数与设计思路。将明中都与《考工记》所载周王城、周代曲阜鲁城、东魏北齐邺城、隋唐长安的推测设... 针对明中都的"建成状态"与"方案状态"在城墙长度、城门数量、坛庙建筑等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明中都原初规划的设计模数与设计思路。将明中都与《考工记》所载周王城、周代曲阜鲁城、东魏北齐邺城、隋唐长安的推测设计方案进行对比,重新梳理了古代都城模数控制规律的研究线索,并籍此分析了纪念碑式都城空间的实现与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制 都城 明中都 曲阜鲁国故城 东魏北齐邺城 隋唐长安 《考工记》 城市考古
原文传递
北齐斛律光被杀缘由再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寿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5,172-173,共5页
斛律光被杀是北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以往的研究多认为斛律光被杀是祖珽、穆提婆等人的进谗以及韦孝宽散布的谣言所致,却忽略了其家族自身的诸多因素:如与高齐皇族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女儿又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加之斛律光本人政治... 斛律光被杀是北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以往的研究多认为斛律光被杀是祖珽、穆提婆等人的进谗以及韦孝宽散布的谣言所致,却忽略了其家族自身的诸多因素:如与高齐皇族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女儿又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加之斛律光本人政治上不太成熟,树敌过多,处事失当等等,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斛律光没有处理好与高齐皇族之间的婚姻关系,成为势力强大的外戚家族,功高震主,使北齐后主感受到潜在的威胁,最终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斛律光 东魏北齐政权 政治斗争
原文传递
东魏北齐国家的权力结构与豪族大土地所有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海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7-21,共5页
东魏北齐的国家政权主要掌握在以高欢为代表的北镇勋贵手中,这使得东魏北齐国家的经济政策完全以维护北镇勋贵的利益为中心。为了维系国家正常运转,东魏北齐曾将抑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的重点放在相对容易的搜括荫户之上。但是在遭到严重... 东魏北齐的国家政权主要掌握在以高欢为代表的北镇勋贵手中,这使得东魏北齐国家的经济政策完全以维护北镇勋贵的利益为中心。为了维系国家正常运转,东魏北齐曾将抑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的重点放在相对容易的搜括荫户之上。但是在遭到严重破坏的均田制没有改善的前提下,单靠国家强力推行的检括行动收效甚微。北齐中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河清均田,也没有触动豪族的大地产。普通小农也没有在均田中得到多少利益,相反在国家横征暴敛、贪官污吏的压迫、豪族大土地的兼并下,很快破产沦为豪族的荫户,从而使得北齐国家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北齐 均田制 北镇勋贵 豪族 大土地所有制
下载PDF
从李亨墓出土文物看东魏北齐时期的中原经济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新成 《农业考古》 2018年第1期55-60,共6页
河南濮阳县这河寨北齐李亨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人物俑、动物俑、陶磨、陶仓、瓷碗、瓷盘、铜镜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粮食的加工、贮藏,家畜、家禽的饲养,畜牧业的繁荣,各类手工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兴盛。李亨墓文物的出土对研究东... 河南濮阳县这河寨北齐李亨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人物俑、动物俑、陶磨、陶仓、瓷碗、瓷盘、铜镜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粮食的加工、贮藏,家畜、家禽的饲养,畜牧业的繁荣,各类手工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兴盛。李亨墓文物的出土对研究东魏北齐时期中原经济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亨墓 出土文物 东魏北齐 中原 经济状况
下载PDF
东魏北齐都城结构考述:兼论两都制下的晋阳与山西
20
作者 陈超尚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北魏末年,高欢和孝武帝在迁都问题上的矛盾难以调和,最终演化为军事冲突,加速了北魏的分裂。其后不久,高欢改立孝静帝,迁都于邺,形成邺城和晋阳隔太行山东西联动的都城格局,对东魏北齐的政治演进和空间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政治地理... 北魏末年,高欢和孝武帝在迁都问题上的矛盾难以调和,最终演化为军事冲突,加速了北魏的分裂。其后不久,高欢改立孝静帝,迁都于邺,形成邺城和晋阳隔太行山东西联动的都城格局,对东魏北齐的政治演进和空间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政治地理的视域看,高欢迁都是新形势下寻求政治环境与地理空间相契合所做的必要调整,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迁都以后,高欢以邺城为政治中心,以晋阳总摄军事,实质上形成了军政分离的两都制架构。随着形势的发展,两都制在形式上逐渐固化,但权力重心却出现向晋阳倾斜的趋势,这种变化对山西地区的政治地理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北齐 两都制 晋阳 山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