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山两类针叶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9
1
作者 徐振锋 唐正 +3 位作者 万川 熊沛 曹刚 刘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27-2733,共7页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 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同步监测了亚高山人工针叶林和天然针叶林表层土壤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模拟增温初期土壤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中,OTC使人工林和天...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 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同步监测了亚高山人工针叶林和天然针叶林表层土壤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模拟增温初期土壤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中,OTC使人工林和天然林5cm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增加0.61℃和0.56℃,10cm体积含水量分别下降4.10%和2.55%;模拟增温增加了土壤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温与林型的交互作用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而对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影响不显著.增温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与季节变化相关.在各处理下,天然林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与土壤温度有着较大相关性,而与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关系不明显.模拟增温易于增加土壤酶活性,但增温效应和林型、酶种类和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亚高山针叶林土壤酶活性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而与土壤水分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开顶式生长室 全球气候变化 亚高山针叶林 青藏高原东缘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59
2
作者 简茂球 罗会邦 乔云亭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5-364,共10页
利用1951~200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大气热源,并对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高原东部夏季大气热源显著偏强(偏弱),则长江流域地区的... 利用1951~200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大气热源,并对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高原东部夏季大气热源显著偏强(偏弱),则长江流域地区的夏季降水显著偏多(偏少),而华南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偏少(偏多)。菲律宾南部附近的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上空夏季大气热源显著偏强(偏弱)时,同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偏涝(偏旱),而华南地区、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则偏旱(偏涝)。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和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是有差别的,中国的夏季降水受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影响的显著范围要比受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影响的显著范围要大。无论是高原热源异常还是西太平洋暖池热源异常,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都存在类似EAP型的遥相关波列。大气热源的异常是通过直接影响垂直运动场的异常,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夏季降水的异常。夏季高原热源或西太平洋暖池热源偏强(偏弱)时,西太平洋副高的脊线比常年位置偏南(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西太平洋暖池区 大气热源 中国夏季降水
下载PDF
2008年10月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区域暴雪过程及气候背景分析 被引量:51
3
作者 周倩 程一帆 +3 位作者 周甘霖 王式功 尚可政 杨德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9,共8页
2008年10月26~28日青藏高原东部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强区域暴雪过程。本文利用MI-CAPS资料、T213资料和NCEP资料对此次区域暴雪过程形成的气候背景、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特征也进行了分析... 2008年10月26~28日青藏高原东部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强区域暴雪过程。本文利用MI-CAPS资料、T213资料和NCEP资料对此次区域暴雪过程形成的气候背景、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特征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冬半年区域暴雪过程500 hPa环流形势场可分为北涡南槽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型和南北槽分支型3种类型,此次区域暴雪过程属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型;红外云图显示,来自孟加拉湾的热带风暴登陆北上为此次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物理量诊断分析表明,区域暴雪过程期间,水汽通量场、水汽通量散度场和垂直运动场都反映出该区域内有大量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上升运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暴雪 气候背景 环流形势 物理量诊断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养分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42
4
作者 顾振宽 杜国祯 +2 位作者 朱炜歆 索南吉 张世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12,共6页
调查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亚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荒漠化草原、林间草地、盐渍化沼泽土壤碳氮磷含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7种草地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0~15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 调查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亚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荒漠化草原、林间草地、盐渍化沼泽土壤碳氮磷含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7种草地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0~15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间草地>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盐渍化沼泽>亚高寒草甸>荒漠化草甸(P<0.05);随土层深度变化土壤全氮含量与有机碳相似,0~15cm全氮累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沼泽化草甸>林间草地>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盐渍化沼泽>荒漠化草原>亚高寒草甸(P<0.05);荒漠化草原、林间草地和土壤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无明显规律性,0~15cm土层全磷累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灌丛草甸>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盐渍化沼泽>亚高寒草甸>荒漠化草原>林间草地(P<0.05);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草地类型养分含量顺序不同。除沼泽化草甸,不同草地类型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土壤深度 土壤碳氮磷 青藏高原东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与水系变迁 被引量:31
5
作者 黎兵 李勇 +4 位作者 张开均 张玉修 张毅 魏庆国 汪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73,共10页
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碎屑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是青藏高原东缘强烈隆升的产物,同时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隆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文章以盆地底部的大邑砾岩作为研究切入点,详细研究了它的物源区,以深化对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过程的... 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碎屑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是青藏高原东缘强烈隆升的产物,同时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隆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文章以盆地底部的大邑砾岩作为研究切入点,详细研究了它的物源区,以深化对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过程的理解。通过砾石成分统计、砂岩薄片鉴定、重矿物分析以及古流向恢复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成都盆地北部和南部的大邑砾岩分别受不同的物源区和河流所控制。其中北部的大邑砾岩受控于出口在都江堰南约4km处向南流的河流所控制,其物源区为玉堂镇以西、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流域范围内。而南部的大邑砾岩则主要受向东流的古青衣江的控制,其物源区即为现代青衣江流域。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表明晚新生代期间岷江和青衣江都曾发生河流改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晚新生代 成都盆地 大邑砾岩 物源分析 水系变迁
下载PDF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与青藏高原东部流变构造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智梁 刘宇平 +6 位作者 张选阳 赵济湘 唐文清 邓昌蓉 B.C.Burchfiel R.W.King L.H.Royden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2-270,共9页
通过1991~1997年期间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的现代地壳运动速度场。相对成都,鲜水河-小江断裂以西的藏东-滇中地区的运动速度变动在1.57~17.49mm/a之间,总体为8mm/a以上。该断裂以东地区的运动速... 通过1991~1997年期间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的现代地壳运动速度场。相对成都,鲜水河-小江断裂以西的藏东-滇中地区的运动速度变动在1.57~17.49mm/a之间,总体为8mm/a以上。该断裂以东地区的运动速度小,约为0~7mm/a。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涡旋和川西地区的涡旋的认定,以及它们在地壳变形中的作用的分析,阐述了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深部物质流变的主要形式和地壳流变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青藏高原 流变构造 测量
下载PDF
近50a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26
7
作者 赵雪雁 王亚茹 +1 位作者 张钦 雒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5-683,共9页
基于青藏高原东部47个站点1963-2012年的5-9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 a该区夏半年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在7月出现的频次最多,以持续1 d的单站暴雨为主;强降水量和频次在近50 a呈... 基于青藏高原东部47个站点1963-2012年的5-9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 a该区夏半年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在7月出现的频次最多,以持续1 d的单站暴雨为主;强降水量和频次在近50 a呈弱增长趋势,其存在准12 a的年代际震荡,且在1978年之后,强降水量同时存在大致准3 a的演变周期,在各自然分带强降水量和频次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夏半年强降水量和频次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阶梯性递减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的相对强度与强降水量呈反向特征,其中以柴达木地区相对强度为最大,藏东川西区为最少;各自然分带的强降水量和频次与夏半年降水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而强降水的相对强度与夏半年降水量表现出不同的正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夏半年 强降水事件 气候特征
下载PDF
S-wave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s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Deep environment of lower crustal flow 被引量:22
8
作者 Paul SILVER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2期263-274,共12页
A teleseismic profile consisting of 26 stations was deployed along 30°N latitude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By use of the inversion of P-wave receiver function, the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at depth from s... A teleseismic profile consisting of 26 stations was deployed along 30°N latitude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By use of the inversion of P-wave receiver function, the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at depth from surface to 80 km beneath the profile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invers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lateral variation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tectonic blocks on the profile. From Linzhi north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the crust is gradually thickened in NE direction; the crustal thickness reaches to the maximum value (~72 km) at the Bangong-Nujiang suture, and then decreased to 65 km in the Qiangtang block, to 57―64 km in the Bayan Har block, and to 40―45 km in the Sichuan Bas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teleseismic profile (to the east of Batang) coincides geographically with the Zhubalong-Zizhong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carried out in 2000, and the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determined from receiver function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btained by deep seismic sounding in respect of the depths of Moho and major crustal interfaces. In the Qiangtang and the Bayan Har blocks, the lower velocity layer is widespread in the lower crust (at depth of 30―60 km) along the profile, while there is a norm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lower crust in the Sichuan Basin. On an average, the crustal velocity ratio (Poisson ratio) in tectonic blocks on the profile is 1.73 (σ = 0.247) in the Lhasa block, 1.78 (σ = 0.269) in the Banggong-Nujiang suture, 1.80 (σ = 0.275) in the Qiangtang block, 1.86 (σ = 0.294) in the Bayan Har blocks, and 1.77 (σ = 0.265) in the Yangtze block, respectively. The Qiangtang and the Bayan Har bl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er S-wave velocity anomaly in lower crust, complicated Moho transition, and higher crustal Poisson ratio,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 hot and weak medium in lower crust. These are considered as the deep environment of lower crustal flow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Flowage of the ductile material in 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s structure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 lower CRUSTAL flow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黎源 雷建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15-3624,共10页
本研究使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0—2011年期间在云南地区布设流动地震台站以及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波形资料,提取了大量高质量Pn波到时资料.联合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顶... 本研究使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0—2011年期间在云南地区布设流动地震台站以及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波形资料,提取了大量高质量Pn波到时资料.联合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结构模型.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上地幔顶部存在明显横向不均匀性.古老盆地和稳定地台区如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拉萨地块和阿拉善块体呈现为明显高波速异常,而祁连山至西秦岭褶皱带和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等为相对弱高波速异常.在龙日坝断裂带以东的松潘—甘孜地块往南沿安宁河—则木河断裂至川滇菱形块体南部显示为一条近南北向明显低波速异常.三江褶皱系、缅甸弧俯冲带以及四川盆地东南等地区为明显低波速异常.地壳强震多发生在高波速异常边缘或高低波速异常过渡带上,表明地壳强震的孕育可能还与地幔构造作用存在一定相关性.青藏高原东构造结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顺时针旋转分布,与印度—欧亚碰撞密切相关.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发生明显变化,由其西侧松潘—甘孜地块下方的NE向转变为四川盆地下方的近EW向,说明青藏高原物质流动遇四川盆地后分为NE和SW向两支.在川滇地区26°N以南地区上地幔顶部各向异性呈现近NS向与地表GPS观测相一致,但与SKS分裂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可能表明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形变表现为耦合现象,而上地幔顶部至岩石圈内部则存在解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波 上地幔顶部 速度不均匀性 各向异性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变形机制的讨论:来自数值模拟结果的限定 被引量:20
10
作者 姚琪 徐锡伟 +2 位作者 邢会林 张微 高翔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3-874,共12页
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结构是两种主流青藏高原隆升模式争辩的焦点之一.中下地壳流曾经被认为是高原东缘隆升的主要构造驱动力,但是中上地壳之间低阻低速层的发现及其与2008 MS8.0汶川地震良好的对应关系表明,高原东缘具有向东刚性挤出的... 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结构是两种主流青藏高原隆升模式争辩的焦点之一.中下地壳流曾经被认为是高原东缘隆升的主要构造驱动力,但是中上地壳之间低阻低速层的发现及其与2008 MS8.0汶川地震良好的对应关系表明,高原东缘具有向东刚性挤出的可能性.然而大部分关于龙门山断裂的数值模拟仍建立在下地壳流的基础上,仅将低阻低速层作为断裂的延续或是弱化地壳物性参数的软弱层,而非能够控制块体滑动的"解耦层",也没有考虑到刚性块体变形中的断裂相互作用.本文建立了包含相互平行的龙门山断裂与龙日坝断裂的刚性上地壳模型,用极薄的低阻低速层作为块体滑动的解耦带,采用速率相关的非线性摩擦接触有限元方法,基于R最小策略控制时间步长,计算了在仅有侧向挤压力作用下,低阻低速层对青藏高原东缘的刚性块体变形和断裂活动的作用.计算结果显示,低阻低速层控制了刚性块体的垂直变形和水平变形分布特征.在侧向挤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在低阻低速层控制下的巴颜喀拉块体能够快速隆升,而缺乏低阻低速层的四川盆地隆升速度和隆升量均极小,隆升差异集中在龙门山断裂附近,使其发生应力积累乃至破裂.龙日坝断裂被两侧的刚性次级块体挟持着一起向南东方向运动,但该断裂的走滑运动分解了绝大部分施加在块体边界上的走滑量,使得相邻的龙门山次级块体的走滑分量遽然减少,也使得龙门山断裂表现出以逆冲为主,兼有少量走滑的运动性质.本文所得的这些计算结果显示了在缺乏中下地壳流,仅在低阻低速层解耦下刚性块体隆升过程及相关断裂活动,提供了青藏高原东缘刚性块体挤出的可行性,为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的研究讨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低阻低速层 有限元 龙门山断裂 龙日坝断裂
下载PDF
High-resolution peat records for Holocene monsoon history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7
11
作者 Lars G. Franzen A.J.Tim Jull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6期615-621,共7页
The variations of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s during the Holocene in the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re shown to follow two basic models based on the reliable dating andhigh-resolution monsoon proxies determinations, one b... The variations of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s during the Holocene in the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re shown to follow two basic models based on the reliable dating andhigh-resolution monsoon proxies determinations, one being a synchronous model in that both summerand winter monsoons are strengthening or decreasing, and the other to form a complementary pattern.These two different patterns evenl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on different time scales and togethercompose a complicated monsoon climatic model in this region. The climatic condition integrated by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is synchronous to the global pattern, which also shows the instability ofthe Holocene climate on centennial-millennial timescale. The abrupt monsoon event in about 6.2 kacat. BP is much more severe than that in ca. 8.0 ka cal. BP, which indicates the regional characterof the Asian monsoon and that the Asian monsoon climate is indeed a window on the global climate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Holocene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asynchronous peat climate instability.
原文传递
大地电磁观测揭示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地壳物质流 被引量:19
12
作者 白登海 腾吉文 +1 位作者 马晓冰 孔祥儒 《中国基础科学》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本研究通过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及周围地区连续6年的大地电磁观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认识。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巨大的中下地壳低阻异常带,理论计算显示这是两条中下地壳的弱物质流:一条从拉萨地块沿雅... 本研究通过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及周围地区连续6年的大地电磁观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认识。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巨大的中下地壳低阻异常带,理论计算显示这是两条中下地壳的弱物质流:一条从拉萨地块沿雅鲁藏布缝合带向东延伸,环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向南转折,最后通过腾冲火山;另一条从羌塘地体沿金沙江-鲜水河断裂带向东延伸,在四川盆地西缘向南转折,最后通过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菱形块体。本项研究认为,青藏高原深部以两个地壳弱物质流的快速塑性变形为主,上地壳则以块体的走滑变形为主。该模型将有助于对青藏高原动力学的定量研究以及对高原东部和滇川西部地区地震活动机制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东构造结 地壳流 大地电磁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雪被覆盖和凋落物添加对土壤氮素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胡霞 吴宁 +1 位作者 王乾 吴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89-1794,共6页
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的主要限制元素之一。这类区域冬季往往被长时间的季节性雪被覆盖着。研究证实,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雪被下土壤氮素在维持年际土壤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的青藏高原东缘... 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的主要限制元素之一。这类区域冬季往往被长时间的季节性雪被覆盖着。研究证实,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雪被下土壤氮素在维持年际土壤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的青藏高原东缘雪下土壤物质转化过程的研究却很少。为了探索青藏高原东缘季节性雪被覆盖地区,冬季凋落物输入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2010年1—5月在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卡卡沟地区)采用PVC原位培养管培养土壤,并对培养土壤进行不同的雪厚度(0、30、100 cm)处理和不同水平的凋落物添加(0、5、20 g鲜卑花叶片)处理,从实验开始后,每隔1个月采集各个处理的土壤,测定其无机氮(NH4+-N和NO3--N)含量,并计算净氮矿化率,以探讨冬季季节性雪被覆盖下不同碳供应水平对高山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雪被覆盖能有效地绝缘大气和土壤,减少冻融交替的幅度和频次,并加速了土壤的净氮矿化。说明对于雪被覆盖的高山土壤而言冷季是氮素循环的关键时期。冬季一定厚度的积雪覆盖可通过调节整个土壤氮素的矿化水平,从而为来年春季高山植物的生长提供一个巨大的潜在氮库。添加大量凋落物显著增加了NO3--N含量,降低了NH4+-N含量,加速了土壤净氮矿化。暗示在具有高有机质含量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极有可能仍然受到低水平可利用碳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被覆盖 凋落物添加 氮素动态 净氮矿化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over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n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Yangtze-River Basin 被引量:16
14
作者 简茂球 乔云亭 +1 位作者 袁卓建 罗会邦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9-155,共7页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is analyzed using the EOF procedure with a new parameter (namely, mode station variance percentage) based on 1951-2000 summer rainfall data from 160 stations in Chin...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is analyzed using the EOF procedure with a new parameter (namely, mode station variance percentage) based on 1951-2000 summer rainfall data from 160 stations in China. Compared with mode variance friction, the mode station variance percentage not only reveals more localiz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rainfall, but also helps to distinguish the regions with a high degree of dominant EOF modes representing the analyzed observational variable.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diagnostic studies with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ily data from 1966 to 2000 show that in summer, abundant (scarce) rainfall in the belt-area from the upper-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northeastward to the Huaihe River basin is linked to strong (weak) heat sources over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hile the abundant (scarce) rainfall in the area to the south of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weak (strong) heat sources over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sources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summer rainfall Yangtze River basin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深切河谷区古滑坡:判识、特征、时代与演化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永双 刘筱怡 +2 位作者 吴瑞安 郭长宝 任三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4-105,共12页
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古滑坡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基于大量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和年龄测试资料,总结了青藏高原东缘深切河谷区古滑坡的判识方法、主要发育特征、形成时代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古滑坡具有规模巨大、高位起动、物质组成和结构... 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古滑坡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基于大量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和年龄测试资料,总结了青藏高原东缘深切河谷区古滑坡的判识方法、主要发育特征、形成时代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古滑坡具有规模巨大、高位起动、物质组成和结构复杂等特征,其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岩性组合和活动构造等因素关系密切。古滑坡在区域上受气候变化影响较明显,一般形成于河流强烈下切阶段,与河流阶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数已发现的古滑坡与T 2阶地时代相当,时间跨度为40~10 ka,集中分布于30~20 ka。构造活动和地震造成古滑坡在不同区段的分布具有差异性,一般在活动断裂带附近密集发育,现今发现的古滑坡多为这种成因。这些认识对于科学认知古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未来巨灾风险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河流阶地 活动构造 遥感判识模型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粒度分布的端元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帅 杨胜利 +3 位作者 梁敏豪 成婷 陈慧 刘楠楠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1-338,共8页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粒度指标蕴含的物源和沉积信息,运用参数化端元分析模型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采集的大量表土和马兰黄土样品粒度数据进行了分解。结果得到五个Gen.Weibull分布端元,分别是:(1)众数粒径为1~2μm和7~9μm的远源...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粒度指标蕴含的物源和沉积信息,运用参数化端元分析模型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采集的大量表土和马兰黄土样品粒度数据进行了分解。结果得到五个Gen.Weibull分布端元,分别是:(1)众数粒径为1~2μm和7~9μm的远源端元,可能由高空西风搬运而来;(2)众数粒径为35~45μm和60~80μm中远源端元,可能主要由高原季风搬运而来;(3)众数粒径为180~560μm的砂粒组分端元,可能主要为近源和局地来源。因此研究区黄土为多物源、多搬运动力下的风成沉积物。进一步比较端元间的众数粒径、标准偏差以及含量占比的差异,揭示了沉积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环境因素差异对黄土沉积有重要影响。此外,研究区与邻近的黄土高原西缘黄土粒度端元的特征差异指示了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在搬运动力、物质来源及其贡献方面与西部黄土高原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黄土 粒度 参数化 端元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美 白登海 肖鹏飞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8,共8页
主要介绍青藏高原东部下察隅—清水河(EHS3D-3)剖面的大地电磁(MT)探测结果。根据2007年沿该测线观测的MT数据,经过资料处理、分析和二维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岩石圈的电性结构。结果表明:沿剖面电阻率分布具有纵向成层,横向分区的特征;上... 主要介绍青藏高原东部下察隅—清水河(EHS3D-3)剖面的大地电磁(MT)探测结果。根据2007年沿该测线观测的MT数据,经过资料处理、分析和二维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岩石圈的电性结构。结果表明:沿剖面电阻率分布具有纵向成层,横向分区的特征;上地壳由不同大小的高阻体构成;拉萨地块和羌塘地体中下地壳分别存在一个大范围的低阻体,初步认为这2个低阻体由深部流体以及部分熔融所致,可能是高原东部环绕东构造结的2个物质流通道,同时也是高原南北两侧的2个主要剪切走滑带;雅鲁藏布缝合带和班公-怒江缝合带均表现为向北逐渐加深的相对低阻带,可能是俯冲板片表面低阻物质的反映;金沙江断裂深部表现为强烈的低阻体异常,但与该区其它缝合带的电性特征区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EHS3D 电性结构 通道流 青藏高原东部
下载PDF
滑坡型堰塞湖形成与保留条件分析——基于文献总结和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向深切河谷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海龙 张岳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87,共17页
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南北向深切河谷内发育大量大型的、可保留万年甚至数万年的古堰塞湖沉积.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古堰塞湖形成和长久保留呢?本文从构造、气候、堰塞湖结构、构造等方面探讨了该问题.从构造地貌角度来看,青藏高原向东的构... 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南北向深切河谷内发育大量大型的、可保留万年甚至数万年的古堰塞湖沉积.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古堰塞湖形成和长久保留呢?本文从构造、气候、堰塞湖结构、构造等方面探讨了该问题.从构造地貌角度来看,青藏高原向东的构造挤出作用控制了其东缘特殊的南北向河流系统.该系统流经区域具有频发的地震和复杂的深切河谷地貌,是形成大型堰塞湖的有利位置.当堰塞湖形成后,其体积、集水区面积、堰塞坝的高度、长度、内部结构均影响着堰塞湖的稳定性.大型的、串珠状堰塞湖构成大型的、连续的“阶梯-深潭”系统,形成重要的河流裂点,有效的消耗了水流动能,延缓堰塞湖的损坏.从气候角度来看,四万年以来气候变化与堰塞湖的形成及保留关系密切.40~25ka的间冰阶降雨丰富、高原湖面升高、河流卸载能力较强.这一时期丰富的降雨和河流深切作用易引起滑坡和堵塞事件.25~15ka的冰期,河流卸载能力减弱而堆积能力增强,有利于堰塞湖的保存.全新世以来,气候变暖伴随着冰川融化与河流卸载能力增强,促使早期堰塞湖发生快速消亡.从堰塞坝的组成来看,地震引起的滑坡和岩崩是堰塞坝重要物质来源,可形成良好而坚固的堰塞坝体.其受到流水切割易出现窄深型溃口,使得湖相地层以阶地形式保留下来.最后,本文从地球系统的角度谨慎的探讨了堰塞湖这一特殊地表剥蚀-沉积过程所蕴含的构造-气候耦合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南北向河流系统 古堰塞湖 阶梯-深潭系统 构造-气候耦合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部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小气候及植被演替 被引量:9
19
作者 庞学勇 包维楷 张咏梅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5年第3期47-53,共7页
暗针叶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多条大江大河的上游和源头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原始林被大规模采伐,形成大面积采伐迹地灌丛和草丛,其... 暗针叶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多条大江大河的上游和源头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原始林被大规模采伐,形成大面积采伐迹地灌丛和草丛,其生态屏障功能逐步减弱,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因子变化。本文综述目前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小气候、植被演替的研究现状,指出森林采伐后引起迹地小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导致迹地植被物种组成、盖度、生物量、生理生态因子等随着人为对其的不同干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指出今后应加强:(1)暗针叶林采伐迹地植被演替规律的研究;(2)加强人工造林树种的筛选;(3)采伐迹地0~1.5m下垫面小气候立体综合定位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针叶林 采伐迹地 生态环境 生态恢复 青藏高原东部 小气候 植物演替 植被演替 20世纪40年代 生态屏障功能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大雪过程的Q矢量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董安祥 郭慧 +1 位作者 贾建颖 周陆生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5-409,共5页
应用 Q矢量理论对 1 996年 1月 1 6~ 1 8日青藏高原东部大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 :在降雪前 2 4 h,Q矢量散度出现了整层辐合 ,锋生函数正值区南部等值线密集处与大雪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假相当位温 ( θse)的 2 4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雪 Q矢量 诊断分析 大气温度 锋生函数 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