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东部页岩气甜点评价体系与富集高产影响因素 被引量:48
1
作者 何希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71,共13页
四川盆地东部南川地区处于高压—常压过渡带,页岩气储层埋藏以深层、中深层为主,地质条件复杂,单井产气量差异大。为了揭示该区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影响因素,基于典型井钻井资料及试气成果,分析了该区页岩气地质特点,建立了页岩气甜点目标... 四川盆地东部南川地区处于高压—常压过渡带,页岩气储层埋藏以深层、中深层为主,地质条件复杂,单井产气量差异大。为了揭示该区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影响因素,基于典型井钻井资料及试气成果,分析了该区页岩气地质特点,建立了页岩气甜点目标评价体系,划分了甜点区,明确了不同甜点区页岩气生产特征,探讨了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川地区沉积及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但受多期构造改造作用的影响,由北向南、自西向东,具有孔隙度增加、压力系数变小、含气性变差、地应力变小的特征;②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包含总有机碳含量在内共计6项参数的储层分级评价标准,明确①—③小层为Ⅰ类储层,是页岩气勘探甜点段;③建立了以"物质基础、保存条件和体积改造"3大类13项为评价参数的定量化页岩气甜点目标评价体系及标准,优选出平桥背斜为Ⅰ类甜点区,东胜南斜坡、东胜背斜、平桥南斜坡为Ⅱ类甜点区;④页岩气生产特征具有分区性,Ⅰ类区具有高产气、低产液、稳产期长且产量递减慢的特征,单井测试页岩气产量和估算最终可采储量较高;⑤页岩气水平井产能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带、保存条件和体积改造程度。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四川盆地盆缘区页岩气高质量勘探和规模效益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南川地区 深层、中深层页岩气 地质特征 甜点评价 生产特征 富集高产影响因素 盆缘复杂构造区
下载PDF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基本特征及页岩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9
2
作者 翟常博 邓模 +6 位作者 曹清古 肖雄 何贵松 陈斐然 邱建华 刘栩 张长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1-932,共12页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龙潭期沉积相类型多样,为落实不同沉积相带的页岩气勘探潜力,针对不同相带典型井开展了系统的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龙潭期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潮坪—潟湖相和陆棚相,其中潮坪—潟湖相泥页岩分布在资...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龙潭期沉积相类型多样,为落实不同沉积相带的页岩气勘探潜力,针对不同相带典型井开展了系统的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龙潭期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潮坪—潟湖相和陆棚相,其中潮坪—潟湖相泥页岩分布在资阳—永川—綦江一带,岩性组合复杂,泥岩、页岩、泥质碳酸盐岩不等厚互层,煤层全段均有发育,具有“高TOC、高黏土、高孔隙度、高含气量”的四高特征,有机质类型主体为Ⅲ型;浅水混积陆棚相龙潭组分布在广安—长寿—南川一带,煤层减少,灰质增加,龙潭组二段煤层基本不发育,有机质类型为Ⅱ_(2)-Ⅱ_(1)型,具有厚度稳定、TOC中等、脆性矿物含量高、有机孔发育的特点,气测普遍活跃;深水陆棚相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分布在石柱—万县以及广元—梁平一带,煤层仅在吴家坪组底部发育,吴家坪组二段以硅质页岩、泥岩为主,具有“高TOC、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孔隙度、高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等五高特征,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有机质孔普见,是目前二叠系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龙潭组 吴家坪组 二叠系 勘探潜力 川东地区
下载PDF
川东高峰场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地震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彭才 文其兵 +2 位作者 曹博超 张延充 蒲平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1,114,共5页
高峰场区块在上二叠世末期位于"开江—梁平"海槽东南消失过渡带,为缓坡沉积环境。长兴组地层厚度在各相带内变化较小,生物礁发育区地层厚度无明显增厚特征,导致该区生物礁预测难度增大。早期地震数据处理针对多个目的层进行,... 高峰场区块在上二叠世末期位于"开江—梁平"海槽东南消失过渡带,为缓坡沉积环境。长兴组地层厚度在各相带内变化较小,生物礁发育区地层厚度无明显增厚特征,导致该区生物礁预测难度增大。早期地震数据处理针对多个目的层进行,由处理引起的长兴组内部杂乱地震反射假象影响了生物礁预测精度,多口生物礁专探井失误。专门针对长兴组进行了保真保幅的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提高了长兴组内部成像效果;分析了该区生物礁地震相并总结了地震响应特征。模型正演分析表明,通过长兴组顶部振幅分析不能精细预测生物礁的边界。结合钻井分析和地震正演结果,针对生物礁杂乱反射特征不明显和长兴组顶部振幅分析的不足,采用分频解释技术,提高了生物礁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高峰场地区 生物礁 长兴组 地震预测
下载PDF
气田水资源含量分布特征及提取前景--以川东地区气田水锶和溴资源为例
4
作者 袁增 何志强 +4 位作者 谭红 喻璐 段华美 郑淞铭 徐爽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气田水主要来源于在油气生产作业中所产出的地层伴生水,具有类型众多、矿化度高、污染成分复杂的特点。通过对川东地区气田水进行取样检测分析,发现石炭系层位中蕴含丰富的矿物资源,如锶(最高达814 mg/L)、溴(最高达717 mg/L)等资源远... 气田水主要来源于在油气生产作业中所产出的地层伴生水,具有类型众多、矿化度高、污染成分复杂的特点。通过对川东地区气田水进行取样检测分析,发现石炭系层位中蕴含丰富的矿物资源,如锶(最高达814 mg/L)、溴(最高达717 mg/L)等资源远高于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海水等水体中锶和溴资源含量。且目前中国锶矿、溴素都存在着进口需求高、供不应求的局面。通过阐明锶、溴回收技术并评估潜在开采的初步经济可行性,发现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该研究旨在为川东地区气田水中锶、溴资源的提取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为更好地实现油气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气田水 锶资源 溴资源 石炭系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文凯 李传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6-438,共13页
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由温泉井—马槽坝背斜带、云安场背斜带和方斗山背斜带组成,其形成过程受川东构造带和大巴山构造带的双重控制,开展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研究,对认识华... 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由温泉井—马槽坝背斜带、云安场背斜带和方斗山背斜带组成,其形成过程受川东构造带和大巴山构造带的双重控制,开展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研究,对认识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拼贴碰撞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野外调查、钻测井资料和二维地震资料,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四条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析,揭示了交汇区构造几何学特征,并应用2Dmove软件恢复了研究区构造运动学过程。研究认为:①交汇区在南北方向上显示为大型的复向斜结构,垂向上被区内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层、志留系泥页岩层和下寒武统泥页岩层三套滑脱层分为上、中、下三大构造层,上构造层主要发生滑脱褶皱变形,中、下构造层发育断层较多,主要发育双冲构造、冲起构造以及断层转折褶皱;②研究区中构造层构造变形最为强烈,构造缩短率达10%,上、下构造层构造缩短率较小,均为6%左右,且各构造层缩短率由西到东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③中生代以来,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晚三叠世到晚侏罗世稳定沉积阶段、早白垩世到古近纪早期对冲变形阶段、古近纪晚期至今定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大巴山 构造交汇带 几何学 运动学 多层次滑脱变形
下载PDF
川东地区早三叠世碳、锶同位素演化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超飞 程晨 +2 位作者 张得鲁 李晋芳 范玖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6,共8页
早三叠世作为地球发展史上一个高度的反常时期,人们对其关注程度远不及二叠纪/三叠纪界线。海相碳酸盐的碳、锶同位素组成与演化是了解重大突变期的生态环境事件和地球过程的重要切入点。根据前人公布的川东地区早三叠世锶、碳同位素数... 早三叠世作为地球发展史上一个高度的反常时期,人们对其关注程度远不及二叠纪/三叠纪界线。海相碳酸盐的碳、锶同位素组成与演化是了解重大突变期的生态环境事件和地球过程的重要切入点。根据前人公布的川东地区早三叠世锶、碳同位素数据,绘制同位素演化散点图,根据曲线的演化特征以及不同地区的对比,分析其控制因素和地质过程。研究表明,川东地区早三叠世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单调上升,具有很高的全球一致性,由河流注入到海水的高放射成因的锶含量增加是加剧87Sr/86Sr比值单调上升的主要原因。碳同位素演化曲线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高频率、大幅度波动,大量的磷酸盐注入海洋使菌藻类大量繁殖,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增强,有机碳埋藏量增大,使δ13C偏高。甲烷水合物吸收与释放等暂时性效应不是引起曲线来回波动的主要因素,海洋水体倒转等持续性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曲线异常,但对其驱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δ13Ccarb和δ13Corg的同步研究并参考早寒武世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碳同位素 锶同位素 川东地区
下载PDF
川东地区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 聂荔 林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9-103,共5页
1993年,在“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薄储层的横向预测”[1]一文中,以川东地区大天池构造带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为例,论述了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的方法。经近几年的推广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石... 1993年,在“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薄储层的横向预测”[1]一文中,以川东地区大天池构造带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为例,论述了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的方法。经近几年的推广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石炭系地层的厚度预测和储层预测均有失误现象。利用精细的地震资料处理和井间综合对比分析及多解性逐个排除法,是为减少这种失误现象所作的一种尝试。通过本次工作我们认为:对川东地区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方法进行改进,其前景和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石炭系储层 储集 预测 油气藏
下载PDF
川东沙罐坪石炭系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储渗单元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国盛 王德斌 +2 位作者 王庆鹏 周连德 张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0-174,206-207,共5页
石炭系气藏是川东地区沙罐坪气田的主力气藏,属裂缝-孔隙型气藏,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系统研究黄龙组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空间配置与沉积相模式,理清储集体的分布规律,对划分气藏的储渗单元显得十分迫切。在充分利用地质、测井、薄片等... 石炭系气藏是川东地区沙罐坪气田的主力气藏,属裂缝-孔隙型气藏,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系统研究黄龙组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空间配置与沉积相模式,理清储集体的分布规律,对划分气藏的储渗单元显得十分迫切。在充分利用地质、测井、薄片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对黄龙组的岩相组合和沉积环境做了详细研究,识别出3种亚相、8种微相,研究了各亚相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条件。对石炭系气藏进行中-高渗区、低渗区的储渗单元划分,储渗单元在含气范围内呈"主体高外围低"的整体分布态势,单元划分为气田中后期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微相 储渗单元 石炭系 川东地区 岩相组合
下载PDF
川东地区冯家湾区块石炭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松 陈波 +4 位作者 苟玲 蔡家兰 左洺滔 庞宇来 胡忠贵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1期1-8,M0002,共9页
川东地区冯家湾区块石炭系埋藏深度大、时间跨度长、经历多期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新一轮地震资料对区内构造有了新的认识,有必要对区内储层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对岩心及薄片的观察和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发现,区内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储集... 川东地区冯家湾区块石炭系埋藏深度大、时间跨度长、经历多期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新一轮地震资料对区内构造有了新的认识,有必要对区内储层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对岩心及薄片的观察和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发现,区内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储集岩由不同类型的颗粒白云岩组成,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粒间(溶)孔、角砾内/间(晶间)溶孔为主;孔隙度为0.28%~21.94%,平均4.63%,渗透率为0.001~39.60mD,平均0.51mD,为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研究区储层发育受沉积相、岩石类型、白云石化、古岩溶和构造裂缝等因素的控制。高能滩相环境中的颗粒白云岩为储层发育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控制着储层的平面展布;白云石化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为后期溶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古岩溶是进一步增大孔隙,扩大储层范围的重要因素;裂缝改善了储层的储集和渗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冯家湾区块 石炭系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川东高峰场地区大安寨段地震地质特征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虎 杨丰齐 +4 位作者 王轶 廖义沙 陈康 李世临 王琼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97-2109,共13页
川东地区大安寨段受湖相沉积背景影响,形成了一套湖相的介壳灰岩和页岩,具有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大、生储组合好和烃源岩厚等优点,显示其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也存在灰岩储层岩性致密、储层较薄、孔渗低、勘探难度大等问题,所以一直未受... 川东地区大安寨段受湖相沉积背景影响,形成了一套湖相的介壳灰岩和页岩,具有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大、生储组合好和烃源岩厚等优点,显示其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也存在灰岩储层岩性致密、储层较薄、孔渗低、勘探难度大等问题,所以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地震地质资料入手,详细分析大安寨段纵横向地震地质特征,研究发现灰岩发育在大安寨段上部,中下部页岩发育较厚,生储组合好,烃源和油气保存条件较好.储层甜点区受相带控制,高能的介壳滩为有利的储集体,储层总厚度在4~22 m不等,下部页岩厚度在10~45 m之间,部分井区达到了45 m,平均TOC值在0.8以上,局部达到了1.5,为灰岩及页岩兼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裂缝发育的向斜区为有利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大安寨段 致密储层 地震地质特征
原文传递
The Origin of Paleokarst in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of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Evidence from δ^(13)C, δ^(18)O and ^(87)Sr/^(86)Sr
11
作者 CHEN Haoru ZHENG Rongcai +4 位作者 WEN Huaguo LI Shilin LI Shuang ZHOU Gang WEN Long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852-1862,共11页
Karst rocks from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exposed at the margin of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slightly corroded, moderately corroded porous, intensely corroded brecciated and intensely co... Karst rocks from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exposed at the margin of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slightly corroded, moderately corroded porous, intensely corroded brecciated and intensely corroded and replaced secondary calcic karstic rocks. The carbon, oxygen and strontium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various karst rocks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and compared to rocks without karst corro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was a restricted bay supplied and controlled by freshwater in which mudmicrite and mud-dolomicrite exhibit low δ13C and δ18O values and high 87Sr/86 Sr ratios;(2) all types of karstic rocks in the paleokarst reservoirs of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in the research area are affected by atmospheric freshwater with the δ13C and δ18O values and 87Sr/86 Sr ratios in the original formation approaching those of atmospheric freshwater, which reflects ancient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fluid properties, isotopic source and the fractionation effect;(3) the intensely corroded and replaced secondary limestone is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diagenetic fluids, often reflected by δ13C and δ18O values, while the 87Sr/86 Sr ratios exhibit the strong degree of the corrosion;(4) after comparing the 87Sr/86 Sr ratios of each type of karst rock, the diagenetic fluids are determined to be mainly atmospheric freshwater, and depending on the strength of corrosion, and the low 87Sr/86 Sr ratio fluids in the layer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karst process. The carbon, oxygen, and strontium isotopes of different karstic reservoirs can provide meaningful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for forecasting and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rules of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at the margin of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in time and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karst reservoir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strontium isotope GEOCHEMISTRY Huanglong Formation eastern sichuan area
下载PDF
川东T构造须家河组储层地震响应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长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2,184,共4页
对川东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互馈结合的手段,通过合成记录正演、储层置换的方法进行了其地质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主要表现为低频率、弱振幅(近空白)反射,其... 对川东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互馈结合的手段,通过合成记录正演、储层置换的方法进行了其地质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主要表现为低频率、弱振幅(近空白)反射,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含气层速度的降低导致振幅减弱,在薄层叠加效应的作用下,含气层下部出现弱振幅;二是含气层对高频的吸收作用,低频率导致砂泥岩互层无法分辨,表现为弱振幅。最终形成的低频率、弱振幅特征是这两种因素的综合响应,该特征在T构造高部位可以作为识别含气储层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须家河组 含气储层 地球物理响应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元素、伽马能谱录井在川东地区下二叠统分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萍 尹平 +2 位作者 黄定友 罗芳 伍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93-102,共10页
川东地区下二叠统除梁山组外是以大套灰岩为主的地层,岩性单一,传统录井主要依靠岩屑颜色来划分地层,随着钻井工艺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粉末状岩屑颜色普遍变浅,小层划分难度加大。川东地区下二叠统历经多个沉积小旋回,应用元素录井... 川东地区下二叠统除梁山组外是以大套灰岩为主的地层,岩性单一,传统录井主要依靠岩屑颜色来划分地层,随着钻井工艺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粉末状岩屑颜色普遍变浅,小层划分难度加大。川东地区下二叠统历经多个沉积小旋回,应用元素录井,通过元素含量、元素比值的细微差别可以直观地反映岩石成分的变化,从而划分出小层;同时鉴于川东地区茅口组、栖霞组各小层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富含有机质多少,应用岩屑伽马能谱录井更有助于小层划分。通过对川东地区下二叠统元素录井、岩屑伽马能谱录井特征分析,形成了特征参数趋势法、比值法、指数法等录井地层划分方法,并在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下步在该区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下二叠统 元素录井 伽马能谱录井 小层划分
下载PDF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飞仙关组圈闭识别研究
14
作者 刘微 王科 +2 位作者 刘璐 钟英 魏小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年第3期10-11,25,共3页
飞仙关组作为川东北地区的主力产气层,储集岩以鲕粒云岩为主,圈闭类型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圈闭识别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通过对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的分析,开展了飞仙关组各沉积相对应的地... 飞仙关组作为川东北地区的主力产气层,储集岩以鲕粒云岩为主,圈闭类型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圈闭识别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通过对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的分析,开展了飞仙关组各沉积相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鲕滩型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等地震相研究,从而对埋深较大、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五宝场地区进行鲕滩储层分布预测,识别该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指导五宝场地区鲕滩气藏的深化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五宝场地区 复合圈闭 地震相 储层预测
下载PDF
温泉1-1大斜度井侧钻技术
15
作者 李荣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21,共3页
温泉1-1井从3200m处开始运用金刚石钻头、R型磁性单点测斜仪、螺杆钻具等技术进行定向侧钻工井深3303m,然后换用转盘始多稳定器组合控制并眼轨迹,至井深4125m完钻。该井最大井斜角40.5°(4125m),... 温泉1-1井从3200m处开始运用金刚石钻头、R型磁性单点测斜仪、螺杆钻具等技术进行定向侧钻工井深3303m,然后换用转盘始多稳定器组合控制并眼轨迹,至井深4125m完钻。该井最大井斜角40.5°(4125m),创川东地区井斜角最大纪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高陡构造钻大斜度定向井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钻井工艺 斜井 侧钻
下载PDF
川渝湘鄂薄皮构造带多层拆离滑脱系的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对构造变形样式的控制 被引量:63
16
作者 颜丹平 金哲龙 +1 位作者 张维宸 刘少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87-1697,共11页
川渝湘鄂多层拆离推覆构造发育于秦岭-大别造山带、雪峰山厚皮构造带与四川盆地之间。这个薄皮构造带是在晚中生代沿一系列岩石薄弱层从南东向北西多层拆离滑脱构造作用下形成的,然而单纯的地表构造地质调查无法揭示各滑脱层是如何控制... 川渝湘鄂多层拆离推覆构造发育于秦岭-大别造山带、雪峰山厚皮构造带与四川盆地之间。这个薄皮构造带是在晚中生代沿一系列岩石薄弱层从南东向北西多层拆离滑脱构造作用下形成的,然而单纯的地表构造地质调查无法揭示各滑脱层是如何控制区内褶皱-断层关系的。因此,对拆离滑脱层进行识别是认识区内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的关键。利用单轴岩石力学实验方法,对取自区内沿达县-大庸地质剖面不同岩性地层组合的样品进行岩石力学分析,并结合前人在区内已经获得的数据,结果表明区内至少发育5个可能的区域性拆离滑脱层。这些滑脱层主要由泥质岩、粉砂岩和泥质灰岩组成的,分别沿下寒武统牛碲塘组(DetI)、下志留统罗惹坪组和龙马溪组(DetII)、下二叠统栖霞组(DetIII)、下三叠统大冶组(DetIV)和中三叠统巴东组(DetV)发育。野外调查表明,DetI控制了深部构造层次的断弯褶皱和叠瓦扇,DetII可能控制了中部构造层次的断展褶皱和拆离褶皱,DetIII则可能与DetIV和DetV一起,共同控制了上部构造层次的侏罗山式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构造带 多层拆离断层带 构造样式 岩石力学实验 川东-湘西地区
下载PDF
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 被引量:51
17
作者 胡忠贵 郑荣才 +4 位作者 文华国 蔡家兰 陈守春 胡九珍 李瑰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9-1378,共10页
以岩石结构分析为基础,结合 Sr 同位素和 Sr 含量等资料,对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广泛发育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从中识别出准同生期白云岩、成岩期埋藏白云岩、表生期淡水白云石和晚成岩期热液白云石等成因类型,其中具备储... 以岩石结构分析为基础,结合 Sr 同位素和 Sr 含量等资料,对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广泛发育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从中识别出准同生期白云岩、成岩期埋藏白云岩、表生期淡水白云石和晚成岩期热液白云石等成因类型,其中具备储集意义的仅为成岩期交代成因的埋藏白云岩,其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综合不同成因类型的白云岩 Sr 同位素和 Sr 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将白云石化过程划分为准同生期,早成岩期、中成岩期,古表生期和再埋藏晚成岩期五个成岩阶段。各阶段的白云岩(或白云石)在结构上有不同特征,其 Sr 同位素和 Sr 含量地球化学特征亦有显著差别,反映研究区白云化流体不仅来自同时期囚禁的海源地层水,而且受到古表生期岩溶过程中的淡水和再埋藏晚期热液的影响。根据岩石学特征和各种地化指标,结合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建立了黄龙组准同生、埋藏、淡水、热液白云岩(或白云石)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邻水-渝北 石炭系黄龙组 白云石化作用 SR同位素 Sr含量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川东-渝北地区黄龙组白云岩储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8
18
作者 胡忠贵 郑荣才 +4 位作者 胡九珍 文华国 李瑜 文其兵 徐发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2-790,共9页
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储层是川东—渝北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集岩类型之一,依据岩石学特征和沉积相及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川东—渝北地区石炭系广泛发育的白云岩划分为准同生白云岩、成岩埋藏白云岩、古表生期淡水白云石和深埋藏热液异形... 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储层是川东—渝北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集岩类型之一,依据岩石学特征和沉积相及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川东—渝北地区石炭系广泛发育的白云岩划分为准同生白云岩、成岩埋藏白云岩、古表生期淡水白云石和深埋藏热液异形白云石4种成因类型,其中具备储集意义的仅为成岩期交代成因的埋藏白云岩和古表生期形成的岩溶岩,岩性主要为颗粒和晶粒白云岩及白云质岩溶角砾岩。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为①弱溶蚀、强溶蚀准同生和成岩埋藏白云岩具有相似的ΣREE值、ΣLREE/ΣHREE比、REE配分模式和δCe、δEu负异常,但弱溶蚀白云岩各参数值相对较低;②淡水白云石具有很低的ΣREE值、弱Ce负异常和中等—较强的Eu负异常;③热液异形白云石ΣREE、REE配分模式和δCe特征与淡水白云石相似,而δEu最高。上述特征进一步表明各成因类型白云岩的稀土元素各项参数和配分模式差异明显,与较晚期次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特点为准同生期和早—中成岩期埋藏白云岩受表生期岩溶作用影响较大,而深埋藏期热液异形白云石明显叠加有深部热液流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渝北地区 石炭系黄龙组 白云岩 稀土元素 岩溶作用
下载PDF
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被引量:31
19
作者 周刚 郑荣才 +3 位作者 王炯 李瑜 文其兵 徐发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1期15-21,共7页
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发育有台内海槽(深水盆地)、台地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和开阔台地4个相带,其中环绕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发育的台地边缘礁、滩相地层为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储层岩性主要为礁、滩相的结晶白云岩,具有分... 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发育有台内海槽(深水盆地)、台地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和开阔台地4个相带,其中环绕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发育的台地边缘礁、滩相地层为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储层岩性主要为礁、滩相的结晶白云岩,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较大和物性较好等特点。以沉积相分析为依据,以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为技术方法,通过已知礁、滩体的岩-电转换测井相响应特征与地震反射和地震属性分析,建立了礁、滩相白云岩储层的测井相和地震相模型,确定地震剖面中的烟囱效应是寻找礁、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气藏的有效标志。在此基础上,以建立的礁、滩体地质模型作为预测有利相带的地震反演约束条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预测有利生物礁、滩相白云岩储层发育区及白云岩厚度分布图,圈定出有利储层发育区的优选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测井相 地震相 储层预测 上二叠统长兴组 川东-渝北地区
下载PDF
渝北-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0
20
作者 郑荣才 胡忠贵 +2 位作者 郑超 陈守春 戴荔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311,共9页
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是渝北—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依据岩溶岩的结构特征,将黄龙组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岩溶岩类型,... 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是渝北—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依据岩溶岩的结构特征,将黄龙组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岩溶岩类型,和淡水方解石与白云石两种胶结物类型。以基质岩为对比参照物,对各类岩溶岩和胶结物的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溶蚀强度、结构和成分的岩溶岩与胶结物的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其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明显受古地理背景、流体性质、流体来源以及同位素分馏效应控制。依据岩溶岩系的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性,可总结出4个主要特征:(1)伴随岩溶强度加大,δ13C表现向低值方向弱偏移,而δ18O负偏移较强烈;(2)87Sr/86Sr比值出现由渗流-活跃潜流带的正偏移,至静滞潜流带转化为强烈负偏移的演化趋势;(3)对应古岩溶系碳、氧、锶稳定同位素演化,古岩溶储层的物性出现由差变好至重新变差的对应变化关系;(4)淡水白云石结晶沉淀过程中可能具有对87Sr有很强"捕获"能力的锶同位素正偏移分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北—川东地区 黄龙组 古岩溶储层 碳、氧、锶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岩溶流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