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31
1
作者 刘树根 马文辛 +3 位作者 LUBA Jansa 黄文明 曾祥亮 张长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39-2252,共14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广泛发育。在川东南、鄂西渝东地区的勘探井中志留系具有良好的气显示。研究区龙马溪组厚65~516m,底部为一套海侵沉积的富含笔石的黑色页岩,龙马溪组向上...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广泛发育。在川东南、鄂西渝东地区的勘探井中志留系具有良好的气显示。研究区龙马溪组厚65~516m,底部为一套海侵沉积的富含笔石的黑色页岩,龙马溪组向上和向东砂质和钙质含量增加,演变为浅水陆棚沉积。龙马溪组主要由层状-非层状泥/页岩、白云质粉砂岩、层状钙质泥/页岩、泥质粉砂岩、层状-非层状粉砂质泥/页岩、粉-细粒砂岩、钙质结核、富含有机质非层状页岩8种岩相组成。总有机碳含量(TOC)为0.2%~6.7%。有机质以II型干酪根为主,Ro为2.4%~3.6%。页岩中石英矿物含量在2%~93%,主要呈纹层状或分散状分布,主要为陆源碎屑外源成因。龙马溪组页岩岩心孔隙度为0.58%~0.67%,渗透率为0.01×10-3μm2~0.93×10-3μm2。扫描电镜下龙马溪组页岩微孔隙度为2%左右,主要包括晶间孔和粒内孔,孔隙直径为100nm~50μm。页岩储层的形成机理主要为有利矿物组合、成岩作用和有机质热裂解作用。龙马溪组与美国Barnett页岩具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龙马溪组页岩埋藏较深、热演化程度较高、含气量较低、储层较致密、以陆源成因石英为主。对于评价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前景而言,今后须重点加强针对龙马溪组底部黑色硅质岩系石英成因、成熟度、埋藏史、含气量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进行详细的古地貌和古环境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储层特征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川东高陡构造薄层碳酸盐岩裂缝性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宏 蔡正旗 +5 位作者 谭秀成 何秀琼 吕滨 杜伟峰 牟春 陈东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1-436,共6页
以四川盆地东部大池干井构造带三叠系嘉陵江组二段一亚段(T1j21)裂缝性储集层为例,从构造曲率角度出发,预测高陡构造地区薄层碳酸盐岩裂缝性储集层分布区。采用趋势面拟合法和差分法计算面曲率,用三点圆弧法及曲线拟合法计算线曲率,在... 以四川盆地东部大池干井构造带三叠系嘉陵江组二段一亚段(T1j21)裂缝性储集层为例,从构造曲率角度出发,预测高陡构造地区薄层碳酸盐岩裂缝性储集层分布区。采用趋势面拟合法和差分法计算面曲率,用三点圆弧法及曲线拟合法计算线曲率,在此基础上,将4种数学方法计算得到的曲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方法的相对曲率值并取其最大值(即综合曲率)进行裂缝分布预测,即综合曲率法,以克服单一曲率计算方法预测的不足。通过与油气显示、气井产能测试等资料对比分析,认为用综合曲率法预测裂缝效果优于单一曲率方法,综合曲率值与区内气井产能的相关系数最大,说明综合曲率法提高了曲率法预测裂缝的准确程度,能更好地预测地下构造裂缝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大池干井构造带 高陡构造 碳酸盐岩 薄层 综合曲率法 裂缝预测
下载PDF
川东盆地长寿地区三叠系杂卤石的发现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淑丽 郑绵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5-1056,共12页
笔者先后2次对川东盆地盐矿实地考察,并系统采集了样品。水溶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长寿地区T1j4-2地层中岩盐w(K+)较高,最高可达3.25%,明显高于其他盐矿点(合川盐矿、云阳盐矿及万州高峰盐矿)。岩盐Br-含量也较高;Br×103/Cl值相... 笔者先后2次对川东盆地盐矿实地考察,并系统采集了样品。水溶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长寿地区T1j4-2地层中岩盐w(K+)较高,最高可达3.25%,明显高于其他盐矿点(合川盐矿、云阳盐矿及万州高峰盐矿)。岩盐Br-含量也较高;Br×103/Cl值相对较高,一般为0.26-0.36,最大可达0.41,已达到晚期石盐沉积,甚至是钾镁盐早期沉积阶段。而后又对K+含量较高的样品(不含KCl)进行配矿分析,同时结合岩矿鉴定及XRD分析验证,首次发现和确定长平3井的主要含钾矿物为杂卤石,样品中不含钾石盐(KCl)。通过对样品薄片镜下观察,杂卤石为自形-半自形的板状和柱状及叶片状形态,结合杂卤石与石盐的接触关系及Br×103/Cl值分析,认为长平3井杂卤石为原生沉积成因,而非如前人所认为的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的杂卤石成因——后期含钾镁较高的热卤水交代硬石膏而形成。这一认识对该区寻找可溶性钾盐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三叠系 杂卤石 成因研究 沉积阶段 长寿地区 川东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滑脱构造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志勇 康南昌 +3 位作者 李明杰 臧殿光 张怡 杨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76-286,18,共12页
川东地区发育多套滑脱层,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多种构造样式,查清构造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非常重要。为此,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地质等资料,分析川东地区主要滑脱层的分布、滑脱构造特征、构造样式、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 川东地区发育多套滑脱层,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多种构造样式,查清构造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非常重要。为此,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地质等资料,分析川东地区主要滑脱层的分布、滑脱构造特征、构造样式、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发现,川东地区发育以寒武系和三叠系膏盐岩为主的多套滑脱层,挤压变形后形成多滑脱层构造。以两套膏盐岩顶底为界,纵向分为上、中、下三个构造变形层,上构造层发育北东向展布的"侏罗山式"褶皱,中构造层变形复杂,断裂发育,形成冲起构造、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双重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下构造层以发育大型宽缓背斜为主。构造挤压、差异负载和重力作用是川东多滑脱层构造发育与演化的主控因素;膏盐岩滑脱层、滑脱断层及相关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寒武系盐下构造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 膏盐岩滑脱层 滑脱构造 构造分层 断层相关褶皱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气藏类型及富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才源 杨威 武赛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564-568,共5页
川东石炭系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基于气藏发育构造部位、圈闭类型及主要特征的不同,将川东石炭系已有气藏分为主体构造断垒型、潜伏高带断垒型和潜伏高带断鼻型等3类,预测了向斜悬挂式、向斜低缓微隆型和向斜地层岩性型等3种... 川东石炭系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基于气藏发育构造部位、圈闭类型及主要特征的不同,将川东石炭系已有气藏分为主体构造断垒型、潜伏高带断垒型和潜伏高带断鼻型等3类,预测了向斜悬挂式、向斜低缓微隆型和向斜地层岩性型等3种新的气藏类型,并总结了川东石炭系气藏分布模式。在分析6种气藏富集特征后,认为川东石炭系气藏富集优越性依次应为潜伏高带断鼻型、潜伏高带断垒型、向斜悬挂式、主体构造断垒型、向斜低缓微隆型、向斜地层岩性型。其中,潜伏高带断鼻型富集优越性最好,是川东石炭系大型气藏勘探的重要目标;向斜悬挂式气藏富集优越性较好,可能是川东石炭系下一步勘探的最为有利气藏类型;向斜低缓微隆型和向斜地层岩性型也是川东石炭系勘探的潜力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类型 富集特征 勘探领域 石炭系 川东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郑荣才 郑超 +1 位作者 胡忠贵 陈守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129-130,共5页
石炭系黄龙组岩溶岩是四川盆地东部渝北—邻水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层之一,依据其结构特征,将该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以及淡水方解石和白云石... 石炭系黄龙组岩溶岩是四川盆地东部渝北—邻水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层之一,依据其结构特征,将该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以及淡水方解石和白云石2种胶结物类型。对各类型样品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成因类型、溶蚀强度、结构和成分特征的岩溶岩与胶结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其形成、演化与分布规律明显受古地理背景、流体性质和来源以及锶同位素分馏效应的控制;②岩溶过程中的87Sr/86Sr比值,具有从渗流—活跃潜流带的正偏移,至静滞潜流带逐渐转化为强烈负偏移演化趋势,对应的古岩溶储层物性由差变好至重新变差;③溶蚀过程中,白云质岩溶岩和淡水白云石胶结物对87Sr有很强的正偏移同位素分馏效应,而次生灰质岩溶岩和淡水方解石胶结物缺乏锶同位素分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 渝北-邻水地区 晚石炭世 古岩溶 锶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喀斯特
下载PDF
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川东北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潘文蕾 梁舒 +1 位作者 刘光祥 吕俊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B11期590-594,共5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的富集、分析方法,并对川东区和川东北区8口钻井地层水及诺水河地表泉水中的有机质进行了富集分析,通过利用地层水中饱和烃系列、芳烃系列在不同水化学环境中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前人地层水化学常规分析... 该文简要介绍了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的富集、分析方法,并对川东区和川东北区8口钻井地层水及诺水河地表泉水中的有机质进行了富集分析,通过利用地层水中饱和烃系列、芳烃系列在不同水化学环境中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前人地层水化学常规分析和氢、氧同位素等资料,探讨了两区的保存条件。研究表明,川东区建南气田海相层位为遭受过开启破坏的重建型封闭水化学环境;川东北海相层位为局部开启但整体仍属封闭的水化学环境。此外,通过统计对比,探索了判别封闭与开启水化学环境的地层水的有机地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饱和烃 芳烃 保存条件 川东 川东北
下载PDF
川东盆地高温、暴雨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杜华明 董廷旭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7-151,共5页
为更好地掌握川东盆地极端气候特征,采用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等方法就近54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川东盆地的高温、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54年川东盆地年平均气温以0.10℃/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年平均... 为更好地掌握川东盆地极端气候特征,采用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等方法就近54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川东盆地的高温、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54年川东盆地年平均气温以0.10℃/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年平均降水量以21.63mm/10a的速率显著减少,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2)川东盆地年平均高温日以0.95d/10a的速率增加;年平均高温日在空间分布式上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川东盆地全区年高温日均呈增加趋势。(3)川东盆地年平均暴雨日以0.03d/10a的速率减少;在空间分布上,万源、雅安是暴雨发生的高值中心;川东盆地的广元—阆中—遂宁一线以东地区年暴雨日呈增加趋势,广元—阆中—遂宁一线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年暴雨日呈减少趋势。(4)川东盆地极端气候事件对暖干气候的响应表现为:高温日的发生频率增加了38.81%,强度加剧1.18%;暴雨日发生频率减少了0.78%,但强度增加了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高温 暴雨 川东盆地
下载PDF
川东三叠系白云岩与蒸发岩差异组合测井相模式及勘探意义
9
作者 林晓杨 张兵 +8 位作者 肖红平 曹高权 刘人和 曹倩 王艳 郑元超 施亦做 杨凯 裴文彬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川东三叠系蒸发岩与白云岩共生体系中,赋存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大量富含稀有元素的深层卤水,开发潜力巨大。这里根据岩心、薄片、钻测井等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总结了白云岩与蒸发岩的岩性特征及差异组合序列,将其分为A、B、C、D四种常... 川东三叠系蒸发岩与白云岩共生体系中,赋存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大量富含稀有元素的深层卤水,开发潜力巨大。这里根据岩心、薄片、钻测井等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总结了白云岩与蒸发岩的岩性特征及差异组合序列,将其分为A、B、C、D四种常见组合序列类型:白云岩上覆蒸发岩、蒸发岩上覆白云岩、白云岩与蒸发岩互层、厚层白云岩,分别对应钟形、漏斗形、尖指形和箱形四种测井相模式,探讨了不同组合下的沉积环境,进一步厘定川东地区三叠系白云岩与蒸发岩差异组合的测井-沉积综合模式,并利用实例进行可靠性验证,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区内井资料和镜下薄片资料,发现D型组合序列最有利于卤水发育,对川东地区下一步的“天然气、深层卤水”兼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三叠系 白云岩 蒸发岩 测井相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气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才源 魏国齐 +3 位作者 杨威 刘满仓 马石玉 郝翠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0,38,共6页
基于对开江古隆起演化、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气藏保存条件的研究,分析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并总结成藏模式.认为川东石炭系气藏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控制,即开江古隆起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聚集,优质储层是气藏形成的基础,盖层条... 基于对开江古隆起演化、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气藏保存条件的研究,分析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并总结成藏模式.认为川东石炭系气藏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控制,即开江古隆起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聚集,优质储层是气藏形成的基础,盖层条件是气藏形成的关键.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第Ⅰ阶段是古隆起形成和古气藏形成,云南运动使石炭系储层更为发育,中三叠世印支运动时期,开江古隆起继承发展并基本定型,石炭系处于两高压泥岩层之间,下伏志留系烃源岩大量生烃,形成大规模地层-构造古气藏;第Ⅱ阶段是后期燕山和喜山运动的改造,古气藏在圈闭中重新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气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开江古隆起演化 优质储层 盖层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垫江盐盆早三叠世杂卤石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雄 魏玉燕 +4 位作者 毛玲玲 栾进华 朱正杰 赵海彤 田和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77-178,共2页
钾盐是我国最紧缺矿产资源之一,2018年我国钾肥自给率仅为52.5%。我国目前探明的钾盐储量主要赋存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的罗布泊等地区的第四系盐湖晶间卤水中。由于我国成盐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古代盐盆地找钾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关键词 杂卤石 矿物特征 成因分析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寒武系洗象池组白云岩成因研究
12
作者 郭艳波 任冠雄 +2 位作者 叶朝阳 周远志 秦启荣 《河南科技》 2021年第34期150-152,共3页
白云岩地层对成岩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使得其在长期沉积和埋藏的地质历史时期极易受到各种成岩作用的改造,进而能形成良好的储层。但是,白云岩问题至今都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科学问题,其成因尚未有明确定论。以四川盆地东部寒武系... 白云岩地层对成岩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使得其在长期沉积和埋藏的地质历史时期极易受到各种成岩作用的改造,进而能形成良好的储层。但是,白云岩问题至今都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科学问题,其成因尚未有明确定论。以四川盆地东部寒武系洗象池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野外露头、岩心、薄片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和手段,探讨白云岩的成因。通过研究区白云岩的稀土元素可以看出,其成岩流体来源主要为海水。研究区洗象池沉积期,受蒸发作用以及海平面频繁变化的影响,孔隙水不断向空中散发,同时海水又通过毛细管作用不断补充到沉积物的颗粒之间,导致孔隙水盐度增高,沉淀出石膏。石膏的沉淀使孔隙水或者表层积水Mg/Ca比率大大增加,形成高镁粒间水,进而交代其他碳酸盐岩矿物,形成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象池组 四川盆地东部 白云岩成因 白云岩化作用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含油气砂体横向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晓光 彭大钧 +1 位作者 钟子川 涂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川东北侏罗系地层为一套巨厚的陆相沉积,近年来随着浅层钻探工作的开展,已经在这套地层中获得了多口工业气井,由此也表明:找准川东北侏罗系地层中的砂体,并获得其含油气情况是提高钻探成功率的关键。但是,该地区浅层的主要钻探目标—... 川东北侏罗系地层为一套巨厚的陆相沉积,近年来随着浅层钻探工作的开展,已经在这套地层中获得了多口工业气井,由此也表明:找准川东北侏罗系地层中的砂体,并获得其含油气情况是提高钻探成功率的关键。但是,该地区浅层的主要钻探目标—侏罗系沙溪庙组是一套横向变化较大的砂、泥岩互层结构,要预测出其中的砂体分布及其含油气情况显然具有较大的难度。遵循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思想,通过地质、测井研究与地球物理信号分析技术相结合,在对川东北五宝场-渡口河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沉积情况进行了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速度反演、自然伽玛反演及能量吸收分析的联合解释,对上沙溪庙组中河道砂岩分布及其含油气情况进行了平面预测,从而为钻探提供了较为直观的参考资料,也为四川盆地浅层陆相碎屑岩沉积的储层预测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侏罗系 地震资料 速度反演 能量吸收分析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高陡构造带岩性封隔不对称气水分布模式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勇 杨洪志 +5 位作者 马智超 张春 王容 阮明龙 别沁 刘永良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在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形成了成排成带高陡构造,区带构造幅度高,气水分异彻底,气藏气水赋存模式多为构造控制的边水赋存模式。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开发实践中,发现沿剥蚀线周缘及断层活动区,受后期成藏的影响,在高陡... 在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形成了成排成带高陡构造,区带构造幅度高,气水分异彻底,气藏气水赋存模式多为构造控制的边水赋存模式。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开发实践中,发现沿剥蚀线周缘及断层活动区,受后期成藏的影响,在高陡构造气藏中存在着不对称气水分布区,同一气藏内部具有多个不同的气水界面,且各区水体表现出的产水特征也不同。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分析确定该气水分布区的分布特征,提出了川东高陡构造带岩性封隔不对称气水分布模式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1)该模式的形成要同时具有(构造)岩性封堵条件和充足的供烃、排水能力,且后期烃类充注能力较强;(2)在不对称的气水分布区,水体的分布范围、水侵能量大小均有差异,不同气水分布区水体活跃程度不同——相对局限区水体能量受限,对气井影响程度低;而相对开阔区域则水体能量较大,对气井影响程度高。该研究成果为该区气藏开发技术对策调整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有水气藏描述及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东高陡构造带 石炭纪 岩性封隔 地质单元 不对称气水分布 水体能量 排水效果
下载PDF
从钻井测温曲线看地下水流方向及油气储藏条件——以川东南地区丁山1井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龚浩 朱传庆 +4 位作者 徐明 郭彤楼 袁玉松 卢庆治 胡圣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3-862,共10页
实测丁山1井测温曲线显示:温度向井底持续升高,井口温度25℃左右,井底温度107.5℃。温度曲线在1 000~3 000 m深度范围内出现"上凸"的扰动现象。现今平均地温梯度纵向上分段明显:三叠系及二叠系地层平均地温梯度为23.94℃/km... 实测丁山1井测温曲线显示:温度向井底持续升高,井口温度25℃左右,井底温度107.5℃。温度曲线在1 000~3 000 m深度范围内出现"上凸"的扰动现象。现今平均地温梯度纵向上分段明显:三叠系及二叠系地层平均地温梯度为23.94℃/km;志留系和奥陶系地层平均地温梯度较大,为37.27℃/km;寒武系地层平均地温梯度较低,为16.65℃/100m。根据地温梯度分段性特征与地层热导率、地层岩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地下流体垂向上升运动造成了温度曲线扰动。进而推断出下奥陶统—中寒武统的地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而中奥陶统—志留系的地层则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而这种上盖下储的地层组合,对油气成藏较为有利,反映了川东南地区下组合良好的油气储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温曲线 地温梯度储藏条件 丁山1井 川东南
下载PDF
近50年来四川盆地东部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何永坤 范莉 阳园燕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9-43,共5页
利用四川和重庆共69个气象站1960-2008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东部近50年水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水稻高温热害以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最重,20世纪80年代最轻,21世纪有加重的趋势;轻度高温热害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而... 利用四川和重庆共69个气象站1960-2008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东部近50年水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水稻高温热害以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最重,20世纪80年代最轻,21世纪有加重的趋势;轻度高温热害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而重度高温热害呈增加的趋势.②水稻高温热害高值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中部呈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重度高温热害的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重庆的东北部.③根据气候趋势,采取调整播期和栽期,选择抗高温的品种,用日灌夜排、喷灌水雾和喷洒化学药剂等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的方式,可减轻高温热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水稻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气藏中固体沥青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艳霞 钟宁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2-404,410,共4页
针对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气藏储层中发现的大量固体碳质沥青,通过对其保存产状和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固体碳质沥青主要充填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晶间溶孔)、裂缝及溶洞系统中。固体沥青碳同位素值主要分布在-28.83... 针对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气藏储层中发现的大量固体碳质沥青,通过对其保存产状和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固体碳质沥青主要充填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晶间溶孔)、裂缝及溶洞系统中。固体沥青碳同位素值主要分布在-28.83‰^-23.99‰之间,与气藏中储层沥青抽提物中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及沥青质和志留系干酪根碳同位素值相比,其值最重;而甲烷碳同位素值为-37.7‰^-29.2‰,值最轻。固体碳质沥青和甲烷的碳同位素值居于两端,其差值为碳同位素热动力分馏的结果。固体碳质沥青形成机理是原油中芳香烃类富含芳香核的高分子物质缩聚为高碳固体物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碳同位素 固体沥青产状 石炭系气藏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干气中浓缩轻烃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北、川东区天然气气/源对比研究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光祥 蒋启贵 +2 位作者 潘文蕾 蔡立国 吕俊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B11期585-589,共5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干气中轻烃富集、分析方法,并对四川盆地川东区、川东北区共计9口钻井天然气进行了轻烃富集与分析,获得了9个气样浓缩轻烃的气相色谱图。在此基础上,通过浓缩轻烃结构组成(系列)对比、C7烃(nC7、MCC6、DMCC5)组成、C6+7... 该文简要介绍了干气中轻烃富集、分析方法,并对四川盆地川东区、川东北区共计9口钻井天然气进行了轻烃富集与分析,获得了9个气样浓缩轻烃的气相色谱图。在此基础上,通过浓缩轻烃结构组成(系列)对比、C7烃(nC7、MCC6、DMCC5)组成、C6+7脂族烃组成、庚烷值(H)、异庚烷值(Ⅰ)、Mango参数(K1、K2)、甲基环已烷指数等一系列反映轻烃的特征和参数进行了气/气对比,探讨了天然气的成因类型、热演化程度,并与研究区的烃源岩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川东北区的气源相对单一,主力气源层系可能为二叠系;川东建南气田石炭系产层天然气为源自下古生界原油的二次裂解水溶气,二叠系、三叠系产层天然气为源自二叠系过成熟裂解气与源自下古生界原油二次裂解水溶气的混合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烃 干气 富集 气源对比 川东北 川东区
下载PDF
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解释川东构造断陡带 被引量:3
19
作者 农成吉 郭睿琳 +1 位作者 张明文 熊兰琼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58,共3页
在川东地区二级构造单元中,无论是高陡背斜,或是低陡构造,尤其是两翼不协调(不对称)褶皱的构造类型,其陡翼轴部附近都存在一个断陡带。由于这些断陡带地质结构复杂、地震信息杂乱,较难准确解释,导致了部分油气探井的失利,制约着许多构... 在川东地区二级构造单元中,无论是高陡背斜,或是低陡构造,尤其是两翼不协调(不对称)褶皱的构造类型,其陡翼轴部附近都存在一个断陡带。由于这些断陡带地质结构复杂、地震信息杂乱,较难准确解释,导致了部分油气探井的失利,制约着许多构造主体部位勘探领域的扩展;在气田开发方面,断陡带的构造细节解释不正确,偏离地下实际,造成了气藏地质模型与气藏动态特征不吻合,静态储量与动态储量误差大,直接影响了气藏开发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在卧龙河、高峰场等构造断陡带的精细解释中,运用了地质、地震、钻井、试井、气藏工程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查明了断陡带特殊的内在联系,找出了断陡带构造细节变化的客观规律,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释方法。这种方法效果好、可信度高,对今后川东断陡带构造细节解释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构造 断陡带 解释方法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嘉一—嘉二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0,共9页
通过野外露头及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川东南地区嘉一—嘉二段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嘉一—嘉二段储层主要发育于颗粒灰岩及白云岩中,其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孔隙度主要集中在1.00%~2.0... 通过野外露头及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川东南地区嘉一—嘉二段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嘉一—嘉二段储层主要发育于颗粒灰岩及白云岩中,其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孔隙度主要集中在1.00%~2.00%,平均1.64%,渗透率主要集中在0.010~0.200mD,平均0.019mD,储层物性条件较差.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型储层。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构造破裂作用以及膏化、去膏化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的改造后,嘉一—嘉二段最终形成了大多孔隙度小于5%的储层格局。嘉一—嘉二段储层发育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及裂缝(构造)的综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控制因素 嘉一-嘉二段 川东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