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高产早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6
1
作者 曾勇军 石庆华 +1 位作者 潘晓华 韩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09-1416,共8页
以高产早稻组合陆两优996(两系)和金优463(三系)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其氮素吸收特征、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有利于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茎、叶、穗中的氮素含量,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齐穗期以前... 以高产早稻组合陆两优996(两系)和金优463(三系)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其氮素吸收特征、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有利于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茎、叶、穗中的氮素含量,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齐穗期以前特别是分蘖盛期至齐穗期的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积累。施氮量增加,分配到茎和叶中氮素的量及比例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稻谷生产效率下降。(2)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是影响双季早稻产量的最主要因素,适量施氮可以提高临界茎重以上的茎蘖比例,增加每穗粒数。过量施氮会抑制水稻的前期分蘖,降低临界茎重以上的茎蘖比例,使每穗粒数降低,同时影响后期特别是乳熟期以后的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本试验条件下,穗型较大、株型紧凑的组合陆两优996,施氮量以225kghm-2为宜;而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小、株型较松散的组合金优463,施氮量以180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 早稻 氮素利用 产量形成
下载PDF
湖北省早、中、晚稻施钾增产效应及钾肥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3 位作者 鲁明星 李小坤 李云春 李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8-1065,共8页
2006~2009年,在湖北省18个县(市、区)布置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推荐施用钾肥对早、中、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的钾肥吸收和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氮、磷肥的基础上,早、中、晚稻施用钾肥的... 2006~2009年,在湖北省18个县(市、区)布置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推荐施用钾肥对早、中、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的钾肥吸收和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氮、磷肥的基础上,早、中、晚稻施用钾肥的增产量平均分别为716、679和691 kg/hm2,增产率平均分别为12.6%、9.6%和12.0%,钾肥对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0.8%、8.2%和10.3%。说明当前生产条件下,高产水稻生产必须施用钾肥。施钾之所以增产,早稻主要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中稻主要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增加,而晚稻主要由于每穗粒数增加和结实率提高所致。施用钾肥促进了水稻总吸钾量及百千克子粒吸钾量的提高和钾素收获指数的下降。在当前生产条件和推荐施钾量水平下,早、中、晚稻百千克子粒吸钾(K2O)量平均分别为2.96、3.45和2.72 kg,钾肥(K2O)农学利用率分别为9.6、8.2和7.2 kg/kg,偏生产力分别为92.3、101.5和75.4 kg/kg,吸收利用率分别为47.1%、53.8%和46.3%,生理利用率分别为21.1、24.1和23.7 kg/kg,土壤钾素依存率分别为78.0%、83.0%和70.4%。3种类型水稻对钾素的吸收和利用虽有不同,但其吸收的钾都主要来自于土壤,因此改善土壤供钾能力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节约钾肥资源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中稻 晚稻 钾肥 产量 钾肥利用率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不同早稻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木英 石庆华 +2 位作者 胡志红 潘晓华 谭雪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22-1629,共8页
【目的】探讨高温胁迫对水稻胚乳灌浆影响的酶学生理特征。【方法】选用水稻耐热型品种082、农大228和热敏感品种协青早B、茉莉占,采用高温胁迫与常温对比试验方法,研究灌浆前期高温对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高温胁迫对水稻胚乳灌浆影响的酶学生理特征。【方法】选用水稻耐热型品种082、农大228和热敏感品种协青早B、茉莉占,采用高温胁迫与常温对比试验方法,研究灌浆前期高温对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胚乳淀粉合成酶活性高峰出现在花后9~12d。高峰期间及之前,胚乳SS、AGPase、SSS和Q酶受高温影响活性上升,高峰之后,除Q酶外,均较对照下降,耐热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高温影响淀粉积累速率与AGPase、SSS、SS和R酶活性相关显著。【结论】不同水稻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对高温的感应存在差异,AGPase、SSS、SS和R酶是高温影响淀粉积累速率的关键酶。高温影响直链淀粉含量下降与Q酶活性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高温胁迫 胚乳 酶活性
下载PDF
早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伟妮 王亚艺 +5 位作者 姚忠清 鲁明星 姚善军 刘清荣 彭玉华 鲁剑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68-1271,共4页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6.7%,纯增收入2 984.4元·hm-2;钾肥增产稻谷1 075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186.8元·hm-2;氮肥增产稻谷677 kg.hm-2,增产率为8.9%,纯增收入365.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80.1、57.3和67.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08.5、55.4和59.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3414”肥效试验 施肥效果 推荐施肥量
下载PDF
减施化肥条件下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双来 李登荣 +3 位作者 胡诚 乔艳 李四斌 陈云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3,共5页
2009~2010年在湖北省通城县和崇阳县设置试验,研究双季稻生产中减施20%和40%化肥条件下最佳紫云英翻压量。紫云英翻压量设15 000、22 500、30 000和37 500 kg/hm24个梯度。分析早稻和晚稻生长、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数据,结果表明:减施... 2009~2010年在湖北省通城县和崇阳县设置试验,研究双季稻生产中减施20%和40%化肥条件下最佳紫云英翻压量。紫云英翻压量设15 000、22 500、30 000和37 500 kg/hm24个梯度。分析早稻和晚稻生长、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数据,结果表明:减施20%化肥条件下,翻压紫云英早稻增产效果明显,与100%化肥相比,最高可达8.6%,紫云英最适用量为22 500 kg/hm2;减施40%化肥条件下,与100%化肥相比,紫云英翻压量30 000 kg/hm2以上增产效果明显,最适用量为37 500 kg/hm2;减施20%化肥条件下翻压30 000和375 000 kg/hm2紫云英后效明显,与100%化肥相比,晚稻分别增产2.7%和2.4%,但减施40%化肥翻压紫云英造成晚稻略有减产。等翻压量下,减施20%化肥各处理的早稻产量和生长一般好于减施40%化肥条件下。因此,双季稻生产中,紫云英替代20%的化肥,翻压量在22 500 kg/hm2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早稻 晚稻 产量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早稻不同品种灌浆结实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木英 熊伟 +3 位作者 石庆华 胡志红 潘晓华 谭雪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3-487,共5页
选用不同耐热品种,研究高温胁迫后籽粒灌浆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温影响灌浆物质积累主要在2个阶段,一是高温胁迫阶段,此阶段灌浆速率增大,是导致垩白增大的主要因素;二是解除胁迫后,灌浆速率明显下降、灌浆持续时间缩短,导致籽粒充实度... 选用不同耐热品种,研究高温胁迫后籽粒灌浆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温影响灌浆物质积累主要在2个阶段,一是高温胁迫阶段,此阶段灌浆速率增大,是导致垩白增大的主要因素;二是解除胁迫后,灌浆速率明显下降、灌浆持续时间缩短,导致籽粒充实度下降、粒重降低而影响产量。082和农大288受高温胁迫影响的幅度小于协青早B和茉莉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高温胁迫 灌浆特征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皖浙地区早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太明 陈金华 +1 位作者 金志凤 李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7期97-104,共8页
探讨高温与水稻产量的关系,在水稻高温热害防御中有重要意义。利用皖浙地区气象数据与早稻生育状况观测数据,分析了皖浙地区早稻高温热害规律及高温热害与早稻产量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皖浙2省早稻受高温热害危害的敏感期常年为6月中旬... 探讨高温与水稻产量的关系,在水稻高温热害防御中有重要意义。利用皖浙地区气象数据与早稻生育状况观测数据,分析了皖浙地区早稻高温热害规律及高温热害与早稻产量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皖浙2省早稻受高温热害危害的敏感期常年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且高温热害发生在时间分布上存在着周期震荡,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温热害在发生日数和次数上呈减少趋势,其后则呈增多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安徽省沿江、江淮早稻主产区的高温热害重于沿淮地区;浙江省的金华—丽水一带为早稻高温热害重发区。在高温热害对早稻产量结构因素的影响中,高温热害与穗结实粒数、千粒重之间为负相关,与空壳率和秕谷率之间呈正相关,且扬花灌浆期高温热害对水稻空壳率和穗粒数影响较为显著。研究认为早稻抽穗扬花期遭遇高温热害,会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空壳率、秕谷率造成不等程度危害,其中穗粒数减少、空壳率增加是高温热害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浙地区 早稻 高温热害 影响
下载PDF
不同早稻品种灌浆期高温胁迫后根系生理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木英 石庆华 +2 位作者 许锦彪 胡志红 谭雪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05-107,共3页
试验研究不同早稻品种灌浆期高温胁迫后根系生理差异结果表明,高温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影响,但对耐热型品种的影响显著小于热敏感品种,耐热型品种在高温胁迫后保护酶活性能较快恢复并接... 试验研究不同早稻品种灌浆期高温胁迫后根系生理差异结果表明,高温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影响,但对耐热型品种的影响显著小于热敏感品种,耐热型品种在高温胁迫后保护酶活性能较快恢复并接近对照水平;高温胁迫对耐热型水稻品种根系α-萘胺氧化力无影响,但热敏感品种根系氧化力明显下降,故根系α-萘胺氧化力可作为根系耐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高温胁迫 根系 生理差异
下载PDF
不同机械直播穴距与播种量对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贾维强 谭雪明 +2 位作者 李木英 石庆华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7,共9页
选用杂交稻品种株两优819和常规稻品种中早35,探讨4种穴距的2种穴播量对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明确双季早稻机械穴直播合理的穴距和穴播量。结果表明,机直播穴距均以11 cm处理产量最高。穴距11 cm条件下,株两优819播种量3和5粒处理的产... 选用杂交稻品种株两优819和常规稻品种中早35,探讨4种穴距的2种穴播量对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明确双季早稻机械穴直播合理的穴距和穴播量。结果表明,机直播穴距均以11 cm处理产量最高。穴距11 cm条件下,株两优819播种量3和5粒处理的产量分别为9 671.19 kg/hm^2和9 461.46 kg/hm^2;中早35播种量3和5粒处理的产量分别为7 942.47 kg/hm^2和8 786.0 kg/hm^2。株两优819的分蘖早、分蘖量大、分蘖峰值高;中早35分蘖力较弱,分蘖平均峰值比株两优819低40.15%。中早35平均成穗率比株两优819高9.45%。直播穴距为11 cm处理产量高,主要由于有效穗数多;其前期干物质生产量占全生育期的比重相对较小,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占全生育期的比重高于其它穴距处理。说明此机播穴距的群体发育相对更为合理。在平均行距25 cm条件下,减小穴距以提高基本苗数比提高播种量更利于高产。早稻的最佳直播穴距为11 cm;分蘖力强的品种适宜穴播量3粒谷左右,分蘖弱的品种适宜穴播量5粒谷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机械直播 穴距 播种量 产量
下载PDF
早稻苗期耐冷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杨 魏颖娟 邹应斌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了筛选适宜于早稻机插秧栽培的苗期耐冷性品种,2012年以19个早稻品种为材料,采用3种人工低温(6.0、8.0、10.0℃)和常温(CK)处理,测定了与幼苗耐冷性相关的6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在3种低温处理条件下,幼苗电导率、含水量、叶... 为了筛选适宜于早稻机插秧栽培的苗期耐冷性品种,2012年以19个早稻品种为材料,采用3种人工低温(6.0、8.0、10.0℃)和常温(CK)处理,测定了与幼苗耐冷性相关的6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在3种低温处理条件下,幼苗电导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均与常温条件下(CK)的差异显著,可作为苗期耐冷性鉴定的评价指标。(2)除了幼苗叶绿素含量外,其他5项指标的品种间变异系数均以10.0℃处理最大,是苗期耐冷性鉴定的最适宜低温处理。(3)根据所测定的上述5项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将19个早稻品种分为3个耐冷性等级:强耐冷性品种(株两优505等6个品种),中耐冷性品种(中优1号等8个品种),冷敏感性品种(株两优06等5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苗期 生理生化指标 隶属函数法 耐冷性评价
原文传递
分期播种对耐高温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耐热性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于江辉 赵森 +3 位作者 周浩 孟秋成 蒋建雄 肖国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37-1042,共6页
用5份耐高温东北粳稻("东稻2号"、"东农03-33"、"东农415-1"、"合江195"和"吉粳3")为材料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水稻试验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播种日期分别为2011年3... 用5份耐高温东北粳稻("东稻2号"、"东农03-33"、"东农415-1"、"合江195"和"吉粳3")为材料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水稻试验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播种日期分别为2011年3月20日、3月30日、4月9日、4月19日、4月29日、5月9日、5月19日和5月29日),研究了分期播种对供试材料株高、主穗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分析了自然温度与结实率的关系,评价了供试材料在抽穗扬花期的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各品种播始历期逐渐变短,不同播种期间的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变异幅度较大,而株高、主穗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在不同播种期间的变异幅度较小。结实率与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均呈负相关,"合江195"结实率受温度影响最小,"东稻2号"、"东农03-33"、"东农415-1"的结实率与温度显著相关(P<0.05),"吉粳3"为极显著相关(P<0.01)。回归分析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结实率与温度呈二次曲线关系,且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对结实率的影响具有一致性。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的各播种期处理材料,除"东农03-33"5月29日播种结实率为58.7%、"吉粳3"5月19日播种结实率为52.5%外,其他材料结实率均在64.9%~75.1%之间,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综合分期播种的田间农艺性状表现和各材料结实率与自然温度之间的关系,认为"东稻2号"和"合江195"适合作为早稻在湖南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早稻 农艺性状 高温热害 耐热性评价 抽穗开花期 分期播种
下载PDF
浙江省早稻区试及生产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鑫 施俊生 +3 位作者 缪添惠 俞琦英 王仁杯 季芝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0,共4页
早籼稻因其耐储藏、商品率高等特点,是我国也是浙江省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2003—2020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区试品系的特征特性和变化情况,浙江省早稻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情况,浙江省代表性早稻品种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情况,... 早籼稻因其耐储藏、商品率高等特点,是我国也是浙江省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2003—2020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区试品系的特征特性和变化情况,浙江省早稻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情况,浙江省代表性早稻品种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情况,及浙江省早稻生产趋势,为进一步培育优异早稻品种、发展早稻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品种 生育期 产量 抗病性 浙江
下载PDF
杂交早稻旱育秧生育特性及增产途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江立庚 徐建云 +3 位作者 韦善清 何礼健 林鉴钊 何龙飞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80-185,共6页
水稻三种育秧方式比较结果表明:(1)旱秧1和旱秧2分别较半水秧增产9.5%和5.9%,增产极显著,增产途径是穗多。(2)旱秧1和旱秧2生物学产量分别比半水秧高11.61%和5.83%。旱育秧干物质生产优势主要表现在生育前期,生育后期次之,生育中期不具... 水稻三种育秧方式比较结果表明:(1)旱秧1和旱秧2分别较半水秧增产9.5%和5.9%,增产极显著,增产途径是穗多。(2)旱秧1和旱秧2生物学产量分别比半水秧高11.61%和5.83%。旱育秧干物质生产优势主要表现在生育前期,生育后期次之,生育中期不具备优势。(3)旱育秧生长前期生长较快,株高比半水秧略高,主茎叶片数较半水秧少1片叶,幼穗分化较半水秧早2d,发育过程较半水秧短2d,因而较半水秧提早4d 抽穗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旱育秧 生育特性 物质生产
原文传递
优质早稻高产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艾平 邓接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989-4991,共3页
2004年早季在试验大田里研究了N肥施用量对赣早籼4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早稻的全层施肥技术效应,旨在探求能服务于生产的合理的栽培技术。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肥料全层施用保证了水稻前期的营... 2004年早季在试验大田里研究了N肥施用量对赣早籼4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早稻的全层施肥技术效应,旨在探求能服务于生产的合理的栽培技术。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肥料全层施用保证了水稻前期的营养供应,与分次施肥法比较2种全层施肥方式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水稻分蘖的早生快发,增加了有效穗数,实现了群体总颖花数的提高。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后期群体吸氮量比化肥处理大,叶面积指数下降小,能较长时间维持较大的光合面积,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籽粒的充实,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由于该项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工等优点,被认为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新型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氮肥 产量 品质 全层施肥 利用率
下载PDF
2013年上半年广东水稻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7
15
作者 方伟 王丰 万忠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共3页
2013年上半年,广东水稻产业基本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形势,早稻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单产基本稳定,在成本继续攀升的情况下,早稻种植户收益依然有所提升。受市场供求偏紧影响,早稻价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过程。受"镉大米"事件和低... 2013年上半年,广东水稻产业基本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形势,早稻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单产基本稳定,在成本继续攀升的情况下,早稻种植户收益依然有所提升。受市场供求偏紧影响,早稻价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过程。受"镉大米"事件和低价进口大米的冲击,稻米加工业遭遇"寒冬",今后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切实加强行业规范与监督管控,防止质量安全问题;建立流通环节的分类指导与差别定价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水稻产业 2013年上半年 早稻
下载PDF
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兵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14-14,20,共2页
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氮追施量的合理提高而增加,但后期施氮比例过高不利于产量形成和干物质积累;氮肥运筹以4∶3∶3(基肥∶分蘖肥∶穗肥)较为合理。
关键词 早稻 氮肥运筹 产量构成因素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不同育秧模式对早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少愚 赵锋 +4 位作者 李阳 程建平 张旅峰 章桃娟 皮楚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期6151-6153,共3页
选择基质、钵形毯状、麻地膜、营养土毯状育秧4种模式,考察了株高、叶龄、假茎宽、干物质、根冠比等参数,明确不同育秧模式对早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秧模式对秧苗素质有明显影响,采用麻地膜育秧和钵形毯状育秧能显著... 选择基质、钵形毯状、麻地膜、营养土毯状育秧4种模式,考察了株高、叶龄、假茎宽、干物质、根冠比等参数,明确不同育秧模式对早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秧模式对秧苗素质有明显影响,采用麻地膜育秧和钵形毯状育秧能显著增加秧苗的物质积累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叶龄,秧苗综合素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机械插秧 育秧 秧苗素质
下载PDF
早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18
作者 朱炳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早稻中后期是各类病虫害发生为害的高发期,若发现不及时、防治不科学,会对早稻产量及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颗粒无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做好早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关键。以宾阳县为例,对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早稻中后期是各类病虫害发生为害的高发期,若发现不及时、防治不科学,会对早稻产量及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颗粒无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做好早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关键。以宾阳县为例,对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策略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病虫害 发生特点 综合防治 宾阳县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早稻不同品种胚乳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雪明 石庆华 +2 位作者 许锦彪 胡志红 李木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6-810,共5页
选用不同耐热性品种,研究灌浆期高温胁迫对胚乳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高温胁迫不同品种胚乳保护反应有差异,在高温胁迫后以POD活性差异最大,耐热品种活性明显提高,热敏感品种下降;SOD活性差异小于POD;CAT活性仅在高温... 选用不同耐热性品种,研究灌浆期高温胁迫对胚乳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高温胁迫不同品种胚乳保护反应有差异,在高温胁迫后以POD活性差异最大,耐热品种活性明显提高,热敏感品种下降;SOD活性差异小于POD;CAT活性仅在高温胁迫期间,耐热品种提高,热敏感品种下降。根系3种保护酶活性与胚乳相比,对高温的反应更为敏感。高温胁迫后,耐热品种根系保护酶活性比对照上升或持平,热敏感品种比对照明显降低,不同品种SOD活性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高温胁迫 胚乳 根系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早稻不同品种(组合)的耐寒性鉴定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孝成 谭周镃 +5 位作者 周广洽 陈良碧 杜永春 陈贤阳 文志平 赵立武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69-72,77,共5页
52 个品种( 组合) 分期播种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品种( 组合) 在不同时期播种,成苗率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短期低温锻炼对许多品种( 组合) 的成苗反而有好处.94 早816 、浙9718 、早优8 号、赣早籼41 号、湘早籼1... 52 个品种( 组合) 分期播种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品种( 组合) 在不同时期播种,成苗率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短期低温锻炼对许多品种( 组合) 的成苗反而有好处.94 早816 、浙9718 、早优8 号、赣早籼41 号、湘早籼19 号、湘早籼24 号等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苗期耐寒性;大多数品种( 组合) 的苗期耐寒性与孕穗期抗低温能力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但仍有94 早816 、赣早籼41 号和浙9718 三个品种在苗期和孕穗期表现出较强的抗低温能力;而V56 、96 早772 和95 早鉴25 等品种( 组合) ,在苗期抗寒力极差,但延迟在4 月5 日播种时产量反比早期播种的高,因此在生产应用中也是值得重视的品种( 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耐寒性 鉴定 应用 品种 分期播种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