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运用与可行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文娟 陈超 +3 位作者 王伟伟 王林 陆月 宗浩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运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象,选择同期正常产后妇女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在300 m... 目的研究与分析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运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象,选择同期正常产后妇女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在300 ml膀胱容量下尿道内口形成率、膀胱颈旋转角(θ)、尿道膀胱后角(Ar、As)、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中点的距离(Br、Bs)和膀胱颈移动度(Mu)。结果两组在指导下完成Valsalva动作的情况均较好,且超声图像质量较高,可清晰显示静息状态下以及Valsalva动作下盆腔器官的位置、功能等变化。观察组在300 ml膀胱容量下尿道内口形成率、θ、Ar、As、Br、Bs、Mu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尿道内口形成率为86.0%(4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超声运用于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能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早期 尿道内口形成率 盆腔器官位置 盆腔器官功能
原文传递
成都地区产后早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石薇 牛晓宇 +6 位作者 陈悦悦 魏冬梅 余晓鹃 陈晶 张智涵 胡玥 杨洁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8-603,共6页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产妇产后早期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寻找其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并于分娩后6周复查的产妇9 918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产妇产后6周尿失禁的患病率;采用...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产妇产后早期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寻找其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并于分娩后6周复查的产妇9 918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产妇产后6周尿失禁的患病率;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患病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实际有效调查9 550例产妇。成都地区产妇产后6周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5.53%(1 483/9 550),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73.03%,1 083/1 483)最常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盆腔手术史、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妊娠期尿失禁、新生儿体质量、产次、分娩方式、会阴侧切、会阴撕裂及第二产程时长均与产后6周尿失禁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阴道分娩(顺产),剖宫产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概率[比值比(odds ratio,OR)=0.373,P<0.001];年龄≥35岁(OR=1.803,P=0.001)、有盆腔手术史(OR=1.260,P=0.003)、产前肥胖(BMI≥28 kg/m^2)(OR=1.694,P=0.025)、妊娠期有尿失禁(OR=2.605,P<0.001)、分娩新生儿体质量≥4 kg(OR=2.307,P=0.040)、经产(OR=1.284,P=0.023)及有会阴撕裂(OR=1.372,P=0.035)是产后6周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后6周尿失禁在成都地区产妇中并不少见,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顺产、高龄产妇、经产妇、盆腔手术史、产前肥胖、妊娠期尿失禁、新生儿体质量大及会阴撕裂是产后6周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危险因素 患病率 产后早期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对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观察与评估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段冠华 柯华玲 陈敏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观察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体检健康且未育女性50例和初产妇100例,其中体检健康且未育女性纳入对照组,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58例初产妇纳入...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观察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体检健康且未育女性50例和初产妇100例,其中体检健康且未育女性纳入对照组,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58例初产妇纳入顺产组,其余选择性进行剖宫产分娩的42例初产妇纳入剖宫产组。所有受检者均给予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对比3组在不同状态下的超声参数及腹直肌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各组PUA和UTA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顺产组CMP、BNP小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且剖宫产组BNP小于对照组(P<0.05);最大Valsalva状态下,各组PUA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顺产组UTA大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CMP、BNP小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两两对比显示,剖宫产组UTA大于对照组,CMP、BNP小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相比(P<0.05);顺产组URA、CDD、BND均大于对照组,但顺产组仅在URA、CDD上大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盆底结构与功能损伤较剖宫产更严重,采用超声检查能动态观察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与盆腔脏器的形态变化,有利于尽快检出盆底功能障碍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后早期 女性 腹直肌 盆底结构 盆底功能
下载PDF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in Multiparous Women during Early Postpartum Period: A Descriptive Study
4
作者 Michiko Nakakita-Kenyon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7年第7期734-742,共9页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in multiparas while resting, nursing, and rooming-in/rooming-out during days 1 to 3 of early postpartum period. Methods: Subjec...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in multiparas while resting, nursing, and rooming-in/rooming-out during days 1 to 3 of early postpartum period. Methods: Subjects were asked to record the actions they performed while wearing a heart rate monitor. Changes in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from 9 am to 12 pm and relaxation based on the relaxation (RE) scale were surveyed in multiparous women experiencing a normal postpartum period, on postpartum days 1 to 3. Results: Thirteen subjects were enrolled but heart rate data for all 3 days were available for only 5 of them. In these patients, the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heat rate, high frequency [HF], or low frequency [LF]/HF)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ays during any of the time periods. However, of the 3 days, day 2 demonstrated a lower HF and higher LF/HF. Subjective sense of relaxation was higher on postpartum day 3 compared to days 1 and 2,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bserved in the 3-day total score. Thoug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F and LF/HF at rest and during nursing were observed for any of the 3 days, there was a tendency for HF to be lower and LF/HF to be higher during nursing than at rest. Conclusions: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demonstrated no significant major changes between the 3 days of postpartum (day 1 to 3). However, the lower HF and higher LF/HF during nursing and rooming-in suggest that even multiparas, who are supposedly accustomed to nursing and child-rearing, can be ten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ultiparas require monitoring, personal care, and attention so that they can be relaxed and less tense while nursing and caring for their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early postpartum Multiparous WOMEN Rooming-In NURSING
下载PDF
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婉珊 陆燕运 林敏仪 《中外医疗》 2021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12月从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100例分娩后5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盆底肌肉训练... 目的研究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12月从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100例分娩后5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盆底肌肉训练,观察两种干预方式对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2级(0例)、3级(2例)例数均少于对照组(9例、11例),观察组4级(21例)、5级(27例)均比对照组多(7例、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例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结论为产后早期女性予以盆底肌肉训练,可改善女性的盆底肌力,减少尿失禁发生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肉训练 产后早期 盆底功能障碍 干预效果
下载PDF
产妇产后初期抑郁状况、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海燕 陈超梅 张龙 《四川精神卫生》 2018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初期(产后第7天)抑郁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泸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于产后第7天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定产妇抑郁状况,对EPDS筛查阳性者进行产...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初期(产后第7天)抑郁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泸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于产后第7天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定产妇抑郁状况,对EPDS筛查阳性者进行产后抑郁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并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比较其干预前后EPDS评分。结果 EPDS评分>9分者共46例(54.12%),其中存在产后抑郁倾向者25例(29.41%)、产后抑郁者21例(24.71%)。EPDS阳性者产后初期出现抑郁症状的因素主要有:孕期知识掌握不足(47.83%)、家庭/社会支持不足(47.83%)、无法适应产后角色或(和)自身改变(43.48%)。阳性者干预前后EP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26±5.34)分vs.(12.24±4.15)分,t=12.528,P=0.021]。结论产妇产后初期抑郁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较多,尽早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改善产妇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后初期 抑郁状况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针灸与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被引量:40
7
作者 孙利 魏兆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与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10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与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 目的:探讨针灸与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10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与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均用多功能盆底生物反馈仪进行盆底肌力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尿垫试验阳性率及排尿评分、盆底肌电位均值及盆底肌疲劳度值、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垫试验阳性率及排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Ⅱ级肌力、Ⅲ级肌力、Ⅳ级肌力的肌电位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Ⅱ级肌力、Ⅲ级肌力、Ⅳ级肌力的肌疲劳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CI-Q-SF评分及SF-36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显著,有助于快速改善尿失禁症状,提高盆底肌力,降低肌疲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针灸 康复理疗 盆底肌锻炼
下载PDF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芸芸 何泽真 +1 位作者 罗艳琼 朱耀凤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1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效果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46例产后早期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效果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46例产后早期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23)及对照组(n=123)。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尿动力学指标和性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6%,高于对照组的82.11%(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Ⅰ类肌纤维最大电位、Ⅱ类肌纤维最大电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大尿流速(Q_(max))、腹压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UC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31)、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能促进产后早期SUI患者的盆底肌力及功能恢复,改善尿动力学,并提高其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 盆底肌功能锻炼 性功能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郭华峰 杨俊娟 +1 位作者 张新华 郑雪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影响因素的差别,降低选择性剖宫产率及产后早期盆底肌异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且产后6~8周来本院进行产后回访的产妇5606例,...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影响因素的差别,降低选择性剖宫产率及产后早期盆底肌异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且产后6~8周来本院进行产后回访的产妇5606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2852例)和剖宫产组(2754例),对母儿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阴道分娩组Ⅰ、Ⅱ类肌肌力,Ⅰ、Ⅱ类肌疲劳度,阴道壁静态压力值异常率均达到60%以上,剖宫产组也均达到40%以上。影响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孕次、新生儿体重、产前BMI、孕期增加BMI、总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影响剖宫产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周、孕期增加BMI和是否阴道试产。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并不能避免盆底肌异常的发生,做好孕期管理可以降低产后早期盆底肌异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方式 产后早期 盆底功能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宋志英 董润楠 李晓燕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女性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效果,同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某院分娩并复查的女性3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35),...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女性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效果,同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某院分娩并复查的女性3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35),观察组(n=117)。训练组患者分2个阶段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每个阶段治疗时间为2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治疗次数共8次。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指导,不予特殊干预,自然恢复。于产后42d、产后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测、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调查、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调查,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早期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42d,2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2组患者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2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训练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患者有性生活人数均较少,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肌力 盆底功能
下载PDF
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对产妇心理健康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俊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5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对产妇心理健康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新式助吸乳贴干预,观察组产...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对产妇心理健康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新式助吸乳贴干预,观察组产妇接受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幸福感评分及母乳喂养情况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各个维度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EPDS评分、SDS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16.52,-11.43;P〈0.05);观察组产妇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中独立自主、环境控制、个人成长、自我接纳、良好关系、生活目标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t=-7.58,-7.61,-8.30,-7.14,-7.24,-7.74;P〈0.05)。观察组产妇的初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t=15.27,P〈0.05),且产后72h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χ^2=10.21,P〈0.05)。结论:剖宫产初产妇接受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干预,有助于减轻抑郁情绪并增加主观幸福感,提升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心理疏导 新式助吸乳贴 心理健康 母乳喂养率
下载PDF
产后早期家庭照顾者认知与行为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维 温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252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家庭照顾者认知与行为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后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待产初产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n=52)和对照组(n=52)。两组均实施常规产后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家庭照顾者认知与行为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后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待产初产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n=52)和对照组(n=52)。两组均实施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采用产后早期家庭照顾者认知与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质量、生活质量、产后心理评价评分。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即喂养技能(48.72±1.32分)和内心活动(24.82±4.45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7.33±1.25分、20.92±4.24分),母乳喂养质量即喂养准备(14.27±1.73分)、喂养过程(12.89±2.72分)、喂养结果(13.81±2.06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96±1.69分、11.82±1.83分、12.37±0.71分);产后3个月,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41.75±3.54分)、焦虑自评量表(41.52±3.43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5.36±4.99分、46.02±6.02分)(均P<0.05)。结论:产后早期家庭照顾者的认知与行为干预可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效能及喂养质量,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及产后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家庭照顾者 初产妇女 认知与行为干预 母乳喂养 产后心理
下载PDF
盆底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巧珍 谢小丹 曾玲 《上海医药》 CAS 2018年第15期40-41,44,共3页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经阴道分娩产后6周的尿失禁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未育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两组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经阴道分娩产后6周的尿失禁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未育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两组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和尿道内口漏斗的形成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将盆底超声应用于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三维盆底超声可动态观察初产妇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成成 金永红 +2 位作者 左冬梅 陈光玉 江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733-738,共6页
目的分析利用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观察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受到不同分娩形式所产生的影响,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病症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后6~8周复查的初产妇67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患者... 目的分析利用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观察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受到不同分娩形式所产生的影响,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病症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后6~8周复查的初产妇67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剖宫产组(n=23)和经阴道顺产组(n=44)。利用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对两组患者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位置、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及宫颈外口位置进行观察,计算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宫颈移动度,比较尿道漏斗形成率、膀胱膨出形成率以及类型、子宫脱垂形成率,对比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缩肛及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左右侧肛提肌的厚度,在缩肛情况下,对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肛提肌是否存在撕裂进行观察。结果静息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水平远低于剖宫产分娩组(t=-3.43,P<0.05),Valsalva状态膀胱颈移动度及尿道旋转角大于剖宫产分娩组(t=3.53、3.82,P<0.05),膀胱膨出发生率高于剖宫产分娩组(t=11.075,P<0.05),静息、缩肛以及Valsalva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剖宫产分娩组(t=4.17、2.95、2.80,P<0.05)。两组间在膀胱膨出类型上,Ⅱ型膀胱膨出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个类型,且经阴道顺产组膀胱膨出三种类型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组(χ^(2)=13.39,P<0.05)。而静息状态下的宫颈外口位置、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状态下宫颈移动度、尿道漏斗形成、子宫脱垂、直肠膨出以及会阴体过度运动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状态下左右侧肛提肌厚度无明显差异,两组产妇均未发现肛门内外括约肌损伤及肛提肌撕裂。结论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能很好的动态观察到前、中、后盆腔脏器的各项指标,无论哪种分娩方式均可对盆底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相对于经阴道分娩,早期剖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 初产妇 产后早期盆底结构与功能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丹 吴晓鹃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期52-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314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81例(25.80%)发生产后出血(剖宫产组),同期选取198例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314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81例(25.80%)发生产后出血(剖宫产组),同期选取198例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组出血比例为25.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剖宫产组平均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中67例(82.72%)出血量介于500~1000 m L,11例(13.58%)出血量介于1000~2000 m L,3例(3.70%)出血量超过2000 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多次妊娠、妊娠高血压、多胎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妊娠高血压、多胎等因素为剖宫产早期产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出血可能性高于自然分娩者,并且可能危险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妊娠高血压、多胎,临床应该根据危险因素采取合适预防出血措施和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早期产后出血 因素分析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早期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房燕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140-1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后早期泌乳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后早期泌乳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24 h者占86.7%(52/60),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24 h者占61.7%(37/60);观察组产妇产后72 h母乳充足人数占83.3%(50/60),对照组产后72 h母乳充足人数占60.0%(36/60);观察组产后72 h母乳喂养人数占85.0%(51/60),对照组产后72 h母乳喂养人数占56.7%(34/6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使产妇主观能动性提高,促进早期泌乳成功率,提高了母婴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剖宫产 产后早期泌乳 影响
下载PDF
盆底超声诊断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景珊 尹晓云 姜桂芳 《青岛医药卫生》 201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对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38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36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别给予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两组受检对象的超声...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对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38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36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别给予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两组受检对象的超声检查表现,并观察不同膀胱容量对检查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经超声检查的Ar、As、Br、Bs、Mu与θ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00mL、300mL与500mL膀胱容量状态下的超声检查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产妇的盆底超声检查结果与健康女性差异显著,不同膀胱容量对结果无影响,提示盆底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具有确切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超声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意义探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陶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3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究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意义。方法收集94例2016年2月—2017年3月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指导和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盆... 目的探究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意义。方法收集94例2016年2月—2017年3月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指导和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出现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张力,减少尿液残留,降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 治疗 女性盆底功能 干预意义
下载PDF
67例早期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丽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462-3463,共2页
[目的]总结早期产后出血抢救和护理经验。[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发生早期产后出血的67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为21~38岁,平均(28±2.63)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15例;抢救与护理遵循处理产后出血的阶梯... [目的]总结早期产后出血抢救和护理经验。[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发生早期产后出血的67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为21~38岁,平均(28±2.63)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15例;抢救与护理遵循处理产后出血的阶梯式方法。[结果]早期产后出血发病率为2.09%,除2例行子宫切除,余未见严重后遗症。[结论]针对产前危险因素做好相应护理,遵循处理产后出血的阶梯式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产后出血 抢救 护理 经验
下载PDF
产后早期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对前盆腔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吕晓玲 廖红霞 周锦朋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6期2319-2321,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对前盆腔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惠东县人民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后6周复查的100例初产妇,入选者均行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前盆腔功能障碍组与非障碍组。比...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对前盆腔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惠东县人民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后6周复查的100例初产妇,入选者均行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前盆腔功能障碍组与非障碍组。比较2组最大尿道内口形成率、膀胱颈旋转角、尿道膀胱后角(PUA)、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中点的距离、膀胱颈移动度(BND)、不同状态下盆隔裂孔等数值。结果100例初产妇经超声检查,有58例出现前盆腔功能障碍;前盆腔功能障碍组最大尿道内口形成率为24.14%(14/58),高于正常组的4.76%(2/42);前盆腔功能障碍组膀胱颈旋转角(54.29±8.46)°、PUA(138.76±14.35)°、BND(28.64±4.73)mm均高于正常组的(40.12±4.55)°、(105.23±7.96)°、(14.53±3.02)mm;前盆腔功能障碍组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下盆隔裂孔前后径、面积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盆腔功能障碍产后早期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评估盆腔结构与功能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盆腔功能障碍 产后早期 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 评估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