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窒息新生儿窒息生后早期外周动脉血血气分析pH值与振幅整合脑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鞠俊 常贺生 秦选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与振幅整合脑功能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住院治疗,诊断新生儿窒息的足月儿临床及振幅整合脑功能资料,总病例数78例,其...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与振幅整合脑功能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住院治疗,诊断新生儿窒息的足月儿临床及振幅整合脑功能资料,总病例数78例,其中轻度窒息组52例,重度窒息组26例。根据脐血血气pH值及生后外周动脉血血气pH值将研究病例分为4组:轻度窒息生后2 h内动脉血气分析pH值(PAB-pH)>7.25共36例,轻度窒息PAB-pH<7.25共16例,重度窒息PAB-pH>7.25组共14例,重度窒息PAB-pH<7.25组共12例。评价指标包括aEEG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惊厥发作。结果重度窒息组aEEG背景活动异常率为61.5%(16/26),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的26.9%(14/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生后2 h内动脉血气分析pH值进行分组,pH<7.25组aEEG背景活动异常率为64.3%(18/28),显著高于pH>7.25组[24.0%(1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aEEG背景活动异常率显著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在轻度窒息组,还是重度窒息组,PAB-pH<7.25组的aEEG背景活动异常率均明显高于PAB-pH>7.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PAB-pH<7.25组无成熟睡眠觉醒者(包括无睡眠周期及不成熟睡眠周期)为7例(58.3%),其他组在生后72 h内均出现明显睡眠觉醒周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PAB-pH<7.25组有2例(16.7%)出现惊厥发作,其他组患儿未监测到惊厥发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足月儿生后2 h动脉血气分析pH值与振幅整合脑功能结果显著相关。应重视生后短时间内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对于pH值仍小于7.25的患儿,神经系统损伤风险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早期 血气分析pH值 振幅整合脑电图
下载PDF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监测在新生儿生后早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浩钧 孙楠 +1 位作者 王硕 赵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771-773,共3页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ation,rSO2)监测的应用范围很广,不受温度和搏动血流影响,是一种监测脑组织氧合状态的新方式,但目前在新生儿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不同病理状况对新生儿生后早期rSO2的影响进行综述,...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ation,rSO2)监测的应用范围很广,不受温度和搏动血流影响,是一种监测脑组织氧合状态的新方式,但目前在新生儿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不同病理状况对新生儿生后早期rSO2的影响进行综述,阐明新生儿rSO2监测的重要临床意义并对其未来应用范围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生后早期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
原文传递
脐静脉置管对早产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吕媛 臧月珍 +4 位作者 张铭珠 杨胤颖 蔡闫闫 刘艳林 朱玲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对早产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科所有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早产儿,根据置管种类,分为UVC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及UVC+PICC组,同时选取符合要求的未实施中心静...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对早产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科所有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早产儿,根据置管种类,分为UVC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及UVC+PICC组,同时选取符合要求的未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早产儿纳入对照组,分别将UVC组与对照组,UVC+PICC组与PICC组的营养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了解UVC对早产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 UVC组与对照组在性别、生产方式、胎龄、出生体质量及有无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等生后严重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恢复出生体质量时日龄、达足量喂养时日龄、住院期间日均体质量增长等营养指标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出院时与出生时白蛋白差值、好转出院率、住院时长、出院时足量喂养率、直接胆红素(DBil)异常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败血症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VC组与UVC+PICC组在性别、生产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VC+PICC组的胎龄、出生体质量较PICC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窒息及NRDS等生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PICC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出院时与出生时白蛋白差值、DBil异常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上优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达足量喂养日龄、住院期间日均体质量增长、好转出院率、住院时长、出院时足量喂养率、ALT异常率、败血症发生率、NEC发生率上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C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PICC,均能改善早产儿生后早期的营养状况,而在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并不高于未行中心静脉置管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儿 早期营养
原文传递
产后早期吮吸及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泌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纪凤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2609-2612,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吮吸及健康教育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后早期吮吸,并加强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吮吸及健康教育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后早期吮吸,并加强健康教育,采用综合指标评定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母婴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少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子宫纳入骨盆的时间、恶露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吮吸及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产妇的泌乳能力,改善自护能力,促进身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吮吸 健康教育 初产妇 泌乳 身体康复
原文传递
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雪怡 张皑峰 +5 位作者 赵文 高钰丹 段红梅 郝鹏 杨朝阳 李晓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4,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选择出生后0.5月龄、1月龄、2月龄和3月龄Wistar大鼠共计48只(每组各12只)。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技... 本研究旨在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选择出生后0.5月龄、1月龄、2月龄和3月龄Wistar大鼠共计48只(每组各12只)。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被动膜特性及AMPA受体参与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t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结果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在出生后0.5~3月龄期间,在被动膜特性方面表现为:膜电容与静息膜电位无显著性变化;膜输入电阻与时间常数均显著下降。在主动膜特性方面,呈现出阶段性变化:0.5~1月龄期间,s EPSC的反应表现为:振幅显著升高,频率明显增大,上升时间及下降时间显著增加;1~3月龄期间,sEPSC的反应特性与0.5~1月龄期间相反。此外,0.5~3月龄期间,海马CA1区诱发出的f EPSP范围明显扩大,而幅值显著减小;各月龄海马CA1区诱发出的fEPSP幅值均可被AMP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在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过程中,AMPA受体作为调节突触传递和突触联系的主要兴奋性受体,可以促进海马的发育及功能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A受体 出生后发育早期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
原文传递
Fbxo2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表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辉林 朱晓娜 +3 位作者 杨烁 刘朦迪 朱迪 余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分析Fbxo22基因敲除小鼠的表型,为探索FBXO2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9)技术成功构建Fbxo22全身敲除小... 目的·分析Fbxo22基因敲除小鼠的表型,为探索FBXO2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9)技术成功构建Fbxo22全身敲除小鼠,观察胚胎和小鼠的外观,测定其数量和质量,并分析小鼠的进食量和存活时间。结果·Fbxo22敲除小鼠胚胎期17.5/18.5 d的胚胎数量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外观未见异常,但是多数Fbxo22敲除小鼠在出生后48 h内死亡。少数存活小鼠体型偏小,进食减少,存活时间缩短。结论·FBXO22对于小鼠出生后早期存活和正常发育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XO22 CRISPR-Cas9 技术 早期生后死亡
下载PDF
危重新生儿生后早期血流灌注指数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雪琴 张卫星 +2 位作者 沈洁 刘玉霞 唐成和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7期44-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生后早期血流灌注指数(P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06例新生儿按胎龄分为足月组(胎龄>37周)51例与早产组(胎龄≤37周)55例,按新生儿危重病评分表(NCIS评分)将足月组、早产组新生儿分为A组(病情稳定)和B组(病情危重)...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生后早期血流灌注指数(P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06例新生儿按胎龄分为足月组(胎龄>37周)51例与早产组(胎龄≤37周)55例,按新生儿危重病评分表(NCIS评分)将足月组、早产组新生儿分为A组(病情稳定)和B组(病情危重)2个亚组,其中足月A组30例、足月B组21例、早产A组34例、早产B组21例。对所有入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1—7天用MasimoRadical-7(USA)SpO2监测仪进行PI监测,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足月组A、B 2个亚组新生儿生后1~7 d PI值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生后1~4 d,足月B组PI值均显著低于足月A组(P<0.05或P<0.01),在生后5~7 d足月A、B组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A、B 2个亚组新生儿生后1~7 d PI值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生后1~7 d,早产B组PI值均显著低于早产A组(P<0.05或P<0.01);在生后1~2 d,早产A组PI值均显著低于足月A组(P<0.01),在生后3~7 d,2组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B组和早产B组生后1~7 d P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PI值对发现新生儿病情变化有指导作用,生后早期PI值受胎龄影响,胎龄越小PI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生后早期 血流灌注指数 新生儿危重病评分
下载PDF
哺乳期过度营养对大鼠血压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刘娟 陈梦莹 +4 位作者 戴焱焱 夏冬晴 周楠 计晨琳 李晓南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56-163,共8页
目的观察出生后过度营养及高脂饮食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探讨哺乳期及早期持续过度营养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小窝鼠模型,SD大鼠雄仔出生3d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哺乳期正常营养组(10只/窝)和哺乳期过度营养组(... 目的观察出生后过度营养及高脂饮食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探讨哺乳期及早期持续过度营养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小窝鼠模型,SD大鼠雄仔出生3d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哺乳期正常营养组(10只/窝)和哺乳期过度营养组(3只/窝)。3周断乳后,再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组给予标准饲料和高脂饲料至16周;共分为4组:正常营养组、哺乳期过度营养组、断乳后过度营养组、持续过度营养组。每周监测体质量,于3、16周测定大鼠内脏脂肪质量、收缩压及心率。取大鼠胸主动脉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测定。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硝酸还原法检测血管组织中一氧化氮,实时定量-PCR测定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出生后3周哺乳期过度营养组大鼠体质量[(77.80±0.57)g比(62.80±0.85)g,t=14.576,P〈0.01]、脂肪质量[腹膜后:(8.19±0.49)mg/g比(4.92±0.31)mg/g,t=5.629,P〈0.01;生殖周:(3.50±0.29)mg/g比(2.08±0.13)mg/g,t=4.552,P〈0.01]显著高于正常营养组大鼠;血管组织中磷酸化-eNOS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并持续到16周(F=15.215,P〈0.01);断乳后高脂喂养增加哺乳期过度营养组大鼠体质量、脂肪质量。至16周时,持续过度营养组出现高血压[(149±1.94)mmHg(1mmHg=0.133kPa),F=22.834,P〈0.01]、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F=7.648,P〈0.05)及磷酸化-eNOS的蛋白表达下降(F=15.215,P〈0.01),而断乳后过度营养组仅出现血压改变。结论哺乳期过度营养断乳后高脂饮食可导致高血压,血管组织磷酸化eNOS表达的持续下降可能是哺乳期过度营养诱导成年期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紊乱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过度营养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高血压 一氧化氮 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