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1
作者 芦金飞 陈建国 +2 位作者 郑笑娟 顾秀芬 周国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1-873,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以期能为早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的9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分...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以期能为早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的9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分为非肝硬化组68例与早期肝硬化组26例,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早期肝硬化组患者肝脏实质回声、肝脏边缘形态、肝脏表面被膜、肝静脉清晰度、胆囊壁、脾脏面积、肝内韧带、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频谱评分及总评分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内径平均为(8.96±2.74)mm、流速为(3.20±0.13)cm/s、流量为(62.26±4.24)ml/min,低于早期肝硬化组(12.03±1.29)mm、(3.8±0.22)cm/s、(87.36±8.32)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总分值>15分为截断值,其对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特异性为91.18%、灵敏度为96.15%、阳性预测值为80.65%,阴性预测值为98.4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用于诊断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大范围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早期肝硬化 彩色多普勒 诊断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魏占芳 武永萍 +1 位作者 马莉莎 段凌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行肝组织活检并确诊的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分为...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行肝组织活检并确诊的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早期肝硬化组(28例)和非肝硬化组(42例),2组患者均行二维超声肝脏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肝脏实质回声、边缘形态、表面被膜、脾脏面积、肝静脉清晰度、肝内韧带、胆囊壁等进行检查和半定量评分,观察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及血流量;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早期肝硬化组患者肝实质回声、边缘形态、表面被膜、肝静脉清晰度、脾脏面积、肝内韧带及胆囊壁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总评分亦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P<0.05);早期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流速、血流量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P<0.05);早期肝硬化组患者HA、ⅣC、LN水平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升高可考虑早期肝硬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早期肝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晓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3期87-88,共2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肝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早期肝硬化
下载PDF
百草柔肝胶囊逆转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项阳 钱林学 +4 位作者 王宝恩 王泰龄 徐英杰 张晓林 李新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09-711,共3页
目的:观察百草柔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百草柔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例及早期肝硬化患者10例,疗程05年。治疗前、中、后分别采血进行血清生化检测、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和治疗前后肝组织活... 目的:观察百草柔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百草柔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例及早期肝硬化患者10例,疗程05年。治疗前、中、后分别采血进行血清生化检测、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和治疗前后肝组织活检。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率达750%~917%,ALT复常率达688%。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连蛋白值随病程延长明显下降(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炎症计分(分)由治疗前的779±615下降至治疗后的536±395(P<005),肝纤维化计分(分)由治疗前的739±555下降至治疗后的526±436(P<005)。结论:百草柔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具有显著的治疗及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早期 肝硬化 百草柔肝胶囊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患者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郑岳 杨丽敏 王晋升 《现代医学》 2019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74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8),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0. 5 mg口服,1次·d^(-1)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74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8),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0. 5 mg口服,1次·d^(-1)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50. 0 mg口服,3次·d^(-1)治疗,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含量及乙型肝炎病毒(HBV)转阴率;采用瞬时弹性扫描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弹性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含量;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HBV转阴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弹性明显改善(P <0. 05),血清ALT、AST、γ-GT、TBIL、PⅢP、HA、LN、Fn及GP73含量下降,ALB、PA含量增加(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脏弹性改善趋势更加明显(P <0. 05);实验组患者血清ALT、AST、γ-GT、TBIL、PⅢP、HA、LN、Fn及GP73含量更低,ALB、PA含量更高(P <0. 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肝硬化疗效确切,其机制与抗HBV和改善肝脏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恩替卡韦 纤维化 早期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早期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勇 张艳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体会临床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早期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6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 目的:分析体会临床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早期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6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中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体会。结果: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肝硬化取得很好的疗效,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中,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取得满意疗效,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病效果,提高治愈率,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活血化瘀法 体会 临床效果 早期肝硬化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春 胡剑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临床上诊断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α-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临床上诊断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α-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用有特别疗效的中药方剂。经过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种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54.0%,组间疗效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变化和腹部超声下影像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有效办法,经济实用,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早期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春龙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3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3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和指标;干预前后患者肝纤维化水平和指标;肝区疼痛消失时间、肝肿大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17例(94.44%)vs 11例(61.11%)](χ~2=10.946,P<0.05);干预前两组肝功能水平和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肝功能水平和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肝纤维化水平和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肝纤维化水平和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区疼痛消失时间、肝肿大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9.51±1.41)、(8.21±1.61)、(8.13±1.21)周短于对照组(t=8.292、9.077、7.74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硬化进程,加速症状消失,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早期肝硬化 效果
下载PDF
超声纹理分析方法诊断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明丽 黄咏红 +3 位作者 王怡 蔡叶华 杨永明 周国辉 《肝脏》 2010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诊断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186例有肝穿刺病理结果的乙型肝炎患者的标准声像图,提取声像图纹理的14个灰度共生矩阵(GLCM)参数,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其中10个参数在无肝硬化和早期肝硬化组间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诊断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186例有肝穿刺病理结果的乙型肝炎患者的标准声像图,提取声像图纹理的14个灰度共生矩阵(GLCM)参数,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其中10个参数在无肝硬化和早期肝硬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超声纹理参数建立的判别分析模型诊断无肝硬化和早期肝硬化的正确率分别为87.1%和93.5%,88.2%病例能够被准确分组,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93.5%、87.1%、6.5%、12.9%、59.2%、98.5%、7.25、0.07及0.903。结论无创性超声纹理分析能够较准确地诊断人类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早期肝硬化 超声检查 灰度共生矩阵
下载PDF
鳖甲煎丸治疗早期肝硬化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朝阳 刘光伟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3期1986-1986,F0003,F0004,共3页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或持久肝损伤导致肝脏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疾病。瘢痕组织取代正常肝组织,部分阻断了肝内血液循环通路。该病发展缓慢,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易疲劳、皮疹、黄疸、腹水、蜘蛛痣等症状或体征。而早期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或持久肝损伤导致肝脏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疾病。瘢痕组织取代正常肝组织,部分阻断了肝内血液循环通路。该病发展缓慢,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易疲劳、皮疹、黄疸、腹水、蜘蛛痣等症状或体征。而早期肝硬化已成为慢性肝病进展至终末期肝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故对早期肝硬化的干预治疗十分必要。近年来通过对鳖甲煎丸治疗早期肝硬化做了临床研究、总结,阐述了鳖甲煎丸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拓深鳖甲煎丸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做一系统性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经方 中成药疗法 早期肝硬化 综述
下载PDF
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的无创性诊断及症状体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中景 罗玮敏 +3 位作者 顾义海 孙晓慧 于朝霞 宋霆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Fibroscan)及其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求证其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被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均常规给予保肝...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Fibroscan)及其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求证其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被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给予以疏肝健脾化瘀法所拟复方,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肝硬度值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度值及其症状体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肝硬化 疏肝健脾化瘀法 无创性诊断 症状体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不同基因类型HBV感染早期肝硬化患者肝脏病理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继业 胡金华 +2 位作者 程书权 唐振祥 张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早期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在HBV基因型及临床常用的各项非创伤性指标方面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CHB患者178例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进行分级分期诊断,将其分为非肝硬化组(S0~S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早期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在HBV基因型及临床常用的各项非创伤性指标方面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CHB患者178例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进行分级分期诊断,将其分为非肝硬化组(S0~S3期)及早期肝硬化组(S4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中90例患者行HBV基因分型。结果:178例CHB患者非肝硬化组134例,占75.3%;肝硬化组44例,占24.7%。2组在性别、年龄及HBeAg的表达上有差异(表1);肝硬化组中C基因型所占的比例(55.6%)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8,P=0.005);HBV DNA在肝硬化及非肝硬化组中的数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肽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血小板、脾脏肋间厚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结论:临床诊断为CHB的患者中,通过肝活检发现24.7%存在有早期肝硬化,提示仅依据临床资料可能使近1/4的CHB患者病情被低估。C基因型CHB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重于B基因型,B、C基因型分型检测结合肝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判断疾病轻重及预后,有助于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早期肝硬化 基因型 临床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娜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8期4-6,共3页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2018年4月22日期间我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的50例...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2018年4月22日期间我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脾厚度(3.14±0.51)cm、脾静脉(0.42±0.13)cm、门静脉(1.03±0.06)cm、Ⅳ型胶原(Collage TypeⅣ,Ⅳ-C)(71.62±8.53)μg/L、层粘连蛋白(Laminin,LN)(114.19±24.19)μg/L、透明质酸(hyaluronidase,HA)(125.95±24.27)μg/L、白蛋白(Albumin,ALB)(41.85±5.19)g/L、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24.39±2.3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25.16±3.22)U/L、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早期肝硬化
下载PDF
早期肝硬化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汝良 李强 李为民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肝脏血流动态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多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30例肝硬化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肝硬化组BF、BV均下降,正常组与... 目的:研究肝脏血流动态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多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30例肝硬化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肝硬化组BF、BV均下降,正常组与肝硬化组Ch ild-Pugh A、B、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并随肝硬化程度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与正常组比较,肝硬化组MTT则显著延长,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延长(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组比较,HAP、HPI上升,PVP、THBF下降,除THBF外,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肝硬化程度不同时,PVP、HPI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而HAP、THBF没有差异。结论:多排螺旋CT肝脏灌注可用于各项肝脏血流灌注参数的定量测量,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肝硬化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软坚化瘀方联合解毒消痞散内服外敷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震 陈晓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10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验方软坚化瘀方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服组、外敷组、联合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片口服,内... 目的观察验方软坚化瘀方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服组、外敷组、联合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片口服,内服组予软坚化瘀方及恩替卡韦片内服,外敷组予解毒消痞散外敷及恩替卡韦片口服,联合组予软坚化瘀方内服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及恩替卡韦片口服;每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外敷组、内服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0%、55.0%、60.0%、90.0%,其中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P<0.01);各组治疗后ALT、AST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IIIP、IV-C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3组(P<0.05,P<0.01)。结论软坚化瘀方内服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可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肝硬化 乙型肝炎 瘀血阻络 中医药疗法 软坚化瘀方 解毒消痞散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鳖甲煎丸辅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李九清 郭俊贤 李亚如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23-252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p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我科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间12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p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我科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间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分2组,各62例,常规组行恩替卡韦片等常规疗法,研究组加服鳖甲煎丸辅助治疗,4 w作1疗程,共3疗程,治疗3疗程后比较其临床疗效及期间不良反应情况,采用肝功能、炎症因子、血液指标评价其对患者肝功能、AngⅡ、MMP-2等有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研究组3疗程末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蛋白水平较高,总胆红素及丙氨酸转移酶水平较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较低,血清AngⅡ、MMP-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间患者均无药物有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及AngⅡ、MMP-2水平,并显著改善其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早期肝硬化 鳖甲煎丸 肝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组织声学结构定量技术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翀 郑慧 +3 位作者 王迪 李晓金 李朝密 万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7-1509,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声学结构定量技术(ASQ)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过肝脏穿刺活检证实的早期肝硬化患者47例作为实验组,口服恩替卡韦治疗,疗程1年;3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ASQ检测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及治... 目的探讨组织声学结构定量技术(ASQ)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过肝脏穿刺活检证实的早期肝硬化患者47例作为实验组,口服恩替卡韦治疗,疗程1年;3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ASQ检测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脏,得到其χ2直方图及相关的参数,包括红色及蓝色曲线的均值、众数、标准差及蓝红曲线下面积比值。结果恩替卡韦治疗前,实验组患者χ2直方图曲线较对照组明显增宽、粗糙;蓝色曲线的高度大幅度增加,曲线下的面积增大;红蓝曲线参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恩替卡韦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曲线发生缩窄并趋向锐利和平滑,蓝色曲线的高度降低,曲线下的面积减小;红蓝曲线的均值、众数及蓝红曲线下面积比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标准差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结论恩替卡韦能够减轻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ASQ技术对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早期肝硬化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声学结构定量技术 早期肝硬化 恩替卡韦
下载PDF
软肝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玲玲 张照兰 +1 位作者 李明明 杨亚琦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9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软肝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采用软肝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结果:经过治疗... 目的:观察软肝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采用软肝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促进HBV-DNA阴转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肝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丸 恩替卡韦 乙肝早期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不同给药途径研究化浊解毒清肠方对早期肝硬化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春芝 李玉芳 +4 位作者 杨泽江 赵宇玲 周顺 王瑞超 刘思雨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年第5期1-3,38,共4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清肠方通过不同途径给药对早期肝硬化大鼠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40只早期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灌肠组、灌胃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肠,每日2次,不施加其它干预措施,灌肠组和灌胃组分别每...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清肠方通过不同途径给药对早期肝硬化大鼠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40只早期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灌肠组、灌胃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肠,每日2次,不施加其它干预措施,灌肠组和灌胃组分别每天给予2. 5 g/m L的水煎液,每日分2次;连续给药4周。结果:灌肠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较灌胃组明显减轻。结论:化浊解毒清肠方能够改善早期肝硬化大鼠的肝组织炎症,修复肝组织形态学损伤,在肝硬化治疗中灌肠途径给药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清肠方 早期肝硬化 胁痛 积聚 癥积 给药途径
下载PDF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宇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7期257-258,共2页
目的分析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患者煎服中药活血化瘀基础药方,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2例,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8(5%),治疗效果为有效的人数为20(62.5%),治疗效果无效的... 目的分析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患者煎服中药活血化瘀基础药方,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2例,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8(5%),治疗效果为有效的人数为20(62.5%),治疗效果无效的有6(12.5%),治疗效果的总有效人数为28(87.5%)。结论中医在治疗早期肝硬化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活血化瘀 早期肝硬化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