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方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久现 胡小芳 +2 位作者 韩永梅 王晶 郭婧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基础黄体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予补肾活血方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基础黄体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予补肾活血方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加予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日,观察比较孕12周胚胎存活率、凝血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孕12周胚胎存活率为86.67%,对照组为71.11%,组间孕12周胚胎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IB、D-Dime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IB、D-Dime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提高保胎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早期 血栓前状态 丹参注射液 寿胎丸 肾虚血瘀证 保胎
下载PDF
固肾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临床效果、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顿巨燕 田丽颖 +1 位作者 王芬 柯琴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固肾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临床效果、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20年2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早孕先兆流产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 目的分析固肾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临床效果、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20年2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早孕先兆流产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予固肾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及保胎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小腹疼痛、阴道出血、双膝酸软、腰酸腹胀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以研究组为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_(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血清β-HCG、P、E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保胎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固肾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可显著增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临床效果,调节患者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先兆 早期 固肾安胎方 黄体酮注射液 症状体征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药物毒性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开发方式与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祖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0-957,共8页
CO2驱是一种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国内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多以先导试验为主。苏北盆地溱潼凹陷经过10余年的探索,已经在5个低渗油田开展了CO2驱先导试验和推广应用,针对这5个油藏利用一维细管模拟和油藏数... CO2驱是一种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国内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多以先导试验为主。苏北盆地溱潼凹陷经过10余年的探索,已经在5个低渗油田开展了CO2驱先导试验和推广应用,针对这5个油藏利用一维细管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注气时机、段塞尺寸和注气部位的研究,并应用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先期注入提高混相压力,可更有效地缩短两相区过渡带,增加油相中溶解的CO2含量,降低油相粘度和油气界面张力,进而提高混相程度,更有利于驱油;采用大尺寸段塞可加大CO2波及区域,较好地保持地层能量,从而提高油井见效率,增强驱替效果;高部位注气可有效地抑制重力超覆,减少CO2气体过早地产出和突破的机会。就苏北盆地低渗油藏而言,采用先期注入、大尺寸段塞和高部位注气不失为一种成熟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先期注入 段塞尺寸 注气部位 低渗油藏
下载PDF
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艳霞 李世学 王伟芳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851-18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后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两次间隔时间为7 h,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的临床有效率、侧支循环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h、治疗7 d和治疗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治疗1 h、治疗7 d和治疗14 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1 h、治疗7 d和治疗14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在治疗1 h、治疗7 d和治疗14 d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1h、治疗7 d和治疗14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显著加快,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流速显著减慢(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CA流速与对照组相比较快(P<0.05),观察组ACA和PCA流速与对照组相比较慢(P<0.05)。结论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改善侧支循环血流速度,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早期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功能 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淑荣 刘业清 王荣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10期1214-1215,共2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治疗效果。方法将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必要时使用多巴胺升压;治...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治疗效果。方法将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必要时使用多巴胺升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加用参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早期稳定血压方面有明显作用,且能显著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有效和较为安全,且能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血症 脓毒性休克 早期复苏 参附注射液 多巴胺
下载PDF
海上油田注聚合物时机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蒋珊珊 杨俊茹 +3 位作者 孙福街 张贤松 王海江 唐恩高 《海洋石油》 CAS 2009年第3期37-42,102,共7页
海上油田开发受到平台寿命的限制,为了在有限的平台寿命期内尽可能多的采出原油,对合理注聚合物时机的研究非常必要。利用平面物理模型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注聚合物时机的聚合物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海上油田开发受到平台寿命的限制,为了在有限的平台寿命期内尽可能多的采出原油,对合理注聚合物时机的研究非常必要。利用平面物理模型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注聚合物时机的聚合物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生产时间足够长的油田,不同时机注聚合物,其最终采收率以及聚合物驱与水驱相比采收率增幅的差别不大,而对于生产时间有限的油田,应适当提早注聚合物。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海上油田早期注聚合物能够获得更高的采收率增幅、吨聚合物增油及收益。基于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结论及认识,在A油田A井组开展了早期注聚合物现场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注聚合物 时机 海上油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早期康复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付智渊 王皓月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室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常规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干预组实...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室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常规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干预组实施早期康复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均改善,且干预组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改善,且干预组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上、下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GOS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因子水平,还可改善患者神经营养状态、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早期康复 丁苯酞注射液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早期康复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扬 陈为安 +2 位作者 毕涌 杨学志 张旭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8期125-128,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低密度胆固醇(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加生理盐水500mL,治疗组在常...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低密度胆固醇(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加生理盐水500mL,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治疗+血栓通针0.5 g,1次/d,连续21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观察治疗前后LDL-C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两组LDL-C和hs-CRP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LDL-C和hs-CRP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并能降低患者LDL-C和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 急性脑梗死 血低密度胆固醇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温和注水方式在桑合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先德 席继强 +1 位作者 徐维胜 赵同庆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取得的认识,认为提前注水、温和注水能够提高诸如桑合油田这类规模小、孔渗性好的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时机 注水模式 超前注水 温和注水 桑合油田
下载PDF
易筋经功法结合关节腔灌注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媛媛 宓轶群 +2 位作者 刚嘉鸿 王华敏 陈颖棋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5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易筋经功法结合关节腔灌注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单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易筋经功法治疗。易筋经功法练... 目的:观察易筋经功法结合关节腔灌注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单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易筋经功法治疗。易筋经功法练习每天1次,连续5天,练习5周;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5周。观察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表面肌电信号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上,2组生活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这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2个维度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上6个维度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面肌电信号(SEMG)上,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筋经功法结合关节腔灌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增加关节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协调性,比单纯注射玻璃酸钠临床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早中期 易筋经功法 关节腔灌注 疼痛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 表面肌电信号
原文传递
轻型柴油机预混合低温燃烧路径优化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必峰 王佳 +2 位作者 何建光 徐毅 贾和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83-92,共10页
为探索轻型车用柴油机在中小负荷率工况下实现超低排放的预混合低温燃烧策略,以某四缸轻型车用柴油机为样机,在中小负荷率工况下,进行了喷射正时、废气再循环率(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进气温度、喷射压力、预喷射等不同控制... 为探索轻型车用柴油机在中小负荷率工况下实现超低排放的预混合低温燃烧策略,以某四缸轻型车用柴油机为样机,在中小负荷率工况下,进行了喷射正时、废气再循环率(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进气温度、喷射压力、预喷射等不同控制参数对柴油机预混合低温燃烧影响的试验研究。证明适时早喷射可延长预混合期实现预混合燃烧,改善柴油机碳烟排放;采用高比例EGR技术降低进气氧浓度能有效控制预混合燃烧温度,可有效降低NOx排放,同时可推迟由早喷射造成的过早的燃烧相位;在适时早喷射结合高比例EGR的基础上,协同优化喷射压力、进气温度与预喷射参数改善NOx和碳烟排放Trade-off关系,以实现超低排放的预混合低温燃烧;通过预混合低温燃烧路径优化后,10%、25%和50%负荷率工况NOx排放与原机相比分别降低97.8%、80.7%和62.1%,碳烟排放分别降低76%、93.9%和47.1%。3个负荷率工况下优化后的有效燃油消耗率比优化前略有上升。研究结果为轻型柴油机预混合低温燃烧过程的优化及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优化 燃烧 预混合低温燃烧 早喷射 废气再循环
下载PDF
寿胎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早期绒毛膜下血肿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陶秀 匡继林 《河南中医》 2020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观察寿胎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早期绒毛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早期绒毛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寿胎丸加味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寿胎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早期绒毛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早期绒毛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寿胎丸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绒毛膜下血肿面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肿面积小于治疗前,且小于对照组治疗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胎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早期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缩小血肿面积、缩短治疗周期、提高保胎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绒毛膜下血肿 寿胎丸加味 黄体酮胶囊 黄体酮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早喷参数对燃油湿壁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晗正男 梁兴雨 +1 位作者 王月森 王翔翔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5,共6页
利用AVL-Fire软件建立了4100柴油机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对早喷策略下燃油喷雾湿壁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早喷参数(喷油时刻、喷雾锥角、喷油压力及两段喷射)对早喷阶段累积燃油撞壁量、最大湿壁油膜质量和主喷开始前残余湿壁油膜... 利用AVL-Fire软件建立了4100柴油机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对早喷策略下燃油喷雾湿壁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早喷参数(喷油时刻、喷雾锥角、喷油压力及两段喷射)对早喷阶段累积燃油撞壁量、最大湿壁油膜质量和主喷开始前残余湿壁油膜质量等燃油湿壁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早喷时刻对燃油湿壁量影响不大;喷油压力对喷雾到达壁面时间和缸内气流运动均产生影响;减小喷雾锥角、采用两段式早喷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燃油湿壁量,但改变两段喷油量的比例对改善燃油湿壁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低温燃烧 早喷 燃油湿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周围性面瘫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翠 郑喜镭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0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8月就诊的24例周围性面瘫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4例患者行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后,痊愈20例(83.3...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8月就诊的24例周围性面瘫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4例患者行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后,痊愈20例(83.3%),有效4例(16.7%),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周围性面瘫早期实施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微循环,纠正患者面神经缺氧、缺血的病理因素,促进神经水肿的吸收和消退,同时,针灸可直接刺激面神经,提高面神经的兴奋度,改善神经抑制状态,有利于面神经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早期 针灸 穴位注射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晓红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压、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4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压、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4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血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变化,比较2组的围产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MAP、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AP、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MAP、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T、Fib、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T均较治疗前延长,Fib、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PT长于对照组(P<0.05),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凝血功能及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早发型 丹参注射液 硫酸镁注射液 血压 凝血功能 围产结局
原文传递
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雪艳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及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以数字表格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血栓通注...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及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以数字表格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BUN、SCr、MA、β2-MG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BUN、SCr、MA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β2-MG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BUN、SCr、MA、β2-MG组间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明显改善肾功能,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早期 肾康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原文传递
早喷耦合EGR率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光德 谢昆鹏 +1 位作者 雷鹏 彭春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2-235,共4页
为实现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在RCCI模式下高效清洁的燃烧,运用CONVERGE软件建立了气缸计算模型,研究了低负荷工况下柴油的早喷耦合EGR率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EGR率为5%,喷油时刻在-65°CA ATDC时,较高质量的混合气... 为实现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在RCCI模式下高效清洁的燃烧,运用CONVERGE软件建立了气缸计算模型,研究了低负荷工况下柴油的早喷耦合EGR率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EGR率为5%,喷油时刻在-65°CA ATDC时,较高质量的混合气燃烧减少局部高温的产生,NOX及Soot的排放急剧减少而动力性和经济性略有降低;固定喷油时刻为-65°CA ATDC时,引入EGR会使燃烧效率下降,EGR率为8%时的整体排放性能最优。合理运用柴油早喷及EGR技术,可在动力性和经济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同时HC及CO的排放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 RCCI 早喷 EGR
下载PDF
NGF治疗兔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燚 张金龙 +1 位作者 孙郁雨 崔志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093-1097,1105,共6页
目的制作家兔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早期使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进行神经保护和修复,来实现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实验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动物实验室完成。24只家兔分为三... 目的制作家兔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早期使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进行神经保护和修复,来实现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实验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动物实验室完成。24只家兔分为三组:对照组8只,损伤未注射NGF组8只,损伤注射NGF组8只。采用止血带法制作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用止血带紧密包扎家兔一侧小腿8h后松解。测量松开止血带后4h、8h、1d、3d、5d、7d、2周、4周的兔腿间隔筋膜室内压力。通过蛋白印迹试验,了解兔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增殖变化。损伤注射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立即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2mL生理盐水溶解后肌肉注射,每次30μg,一天一次,连续4周。采集实验兔(对照组)、损伤后5d(损伤未注射组)、损伤后5d(损伤注射组)的兔后腿神经标本,分别进行免疫荧光实验,HE染色分析。结果松开止血带后,伤侧小腿迅速肿胀,在4h后筋膜室内压已达到(2.0±0.2)kPa以上.并在1d后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Western blot显示,PCNA在对照组呈现出低表达,在兔骨筋膜室综合征4h后开始上调,5d时表达达到最高峰(P<0.05),然后,PCNA逐渐下降。HE染色发现:未注射NGF组在损伤后5d,可见神经纤维断裂、水肿、空泡、形状不规则的组织形态,而给予NGF注射的实验组在同一时间点的组织形态要明显好于未注射组。荧光双标显示结果表明兔骨筋膜室综合征后注射NGF可促进神经的恢复,可以通过增加早期施旺细胞增殖来实现。结论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临床实际,病理指标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证明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即可发生神经损伤。早期局部应用NGF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的治疗具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骨筋膜室综合征 神经损伤 早期治疗 局部注射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文 吴彪 +3 位作者 管健 郭旭昌 孙小琼 王蔚浩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903-4904,共2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休克时的临床影响。方法:将脓毒性休克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激素等基础治疗和积极后续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治疗组...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休克时的临床影响。方法:将脓毒性休克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激素等基础治疗和积极后续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治疗组全程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结果:休克复苏成功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73.08%、42.22%,差异呈显著性(P<0.05);血管活性药物及激素的使用差异呈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需再次复苏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后续治疗中治疗组患者ALT、AST、Cr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安全有效,且能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及激素的使用,对重要器官功能有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其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早期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和激素 参附注射液 器官功能
下载PDF
EGR率对柴油机低温燃烧滞燃期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毕方英 郑金保 +4 位作者 缪雪龙 王先勇 洪建海 陈希颖 居钰生 《现代车用动力》 2011年第1期16-21,25,共7页
根据缸内压力求得缸内平均温度和放热规律,分析了进排气系统的O2体积分数、燃烧始点、喷油始点和终点的温度、压力对低温燃烧早喷射和晚喷射两种情况下滞燃期的影响,早喷射和晚喷射一样随着废气再循环(EGR)率的增大而延长了滞燃期。早... 根据缸内压力求得缸内平均温度和放热规律,分析了进排气系统的O2体积分数、燃烧始点、喷油始点和终点的温度、压力对低温燃烧早喷射和晚喷射两种情况下滞燃期的影响,早喷射和晚喷射一样随着废气再循环(EGR)率的增大而延长了滞燃期。早喷射的滞燃期要短于晚喷射的滞燃期,因此为了能够让空气与燃油有更多的时间混合,早喷射比晚喷射需要更大的EGR率。但随着大量EGR的加入,过量空气系数不能反映混合气中O2体积分数,滞燃期与混合气温度、压力和O2体积分数有关,在影响低温燃烧滞燃期的因素当中,温度对滞燃期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燃期 低温燃烧 柴油机 早喷射 晚喷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