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EST-PCR技术鉴定裸燕麦远缘杂交新品系200242
1
作者 葛军勇 田长叶 +3 位作者 乔月静 曾昭海 王俊英 胡跃高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91,共6页
为创新种质资源,将野燕麦草(普通野燕麦,Avena fatua L.,P1)作为父本与冀张莜4号(P2)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第一代远杂品系9641-6(f1);继续将f1作为父本与坝莜9号杂交(P3),选育出三个200242系列苗头品系(f21,f22,f23)。以NCBI数据库... 为创新种质资源,将野燕麦草(普通野燕麦,Avena fatua L.,P1)作为父本与冀张莜4号(P2)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第一代远杂品系9641-6(f1);继续将f1作为父本与坝莜9号杂交(P3),选育出三个200242系列苗头品系(f21,f22,f23)。以NCBI数据库中搜索到的野燕麦EST序列设计引物,提取幼苗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电泳试验并通过NTSYS2.10e计算相似性系数、建立聚类图。对远交杂种的真实性和远缘杂交技术的可行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父系遗传特征明显:有3条引物(AF7、AF8、AF10)同时在f1和f2中检测到5条P1特征带;其中AF8在f2中检测出2条f1没有的P1特征带。由此可以肯定f1和f2是野燕麦后代,引物AF7、AF8、AF10可作为鉴定普通野燕麦后代的特异引物。(2)12对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77条带,其中135条为多态性带,占76.3%。相似性分析结果:P1和P2:0.4565,P1和P3:0.4347,P2和P3:0.6739,f1和P1:0.5000,f1和P2:0.6522,证明野燕麦P1与栽培燕麦P2、P3亲缘关系较远,f1是P1和P2远缘杂交的后代。f2与f1、P3均得出类似结论。(3)f21和f1、P1分别是0.8043、0.4782,f22和f1、P1分别是0.5435、0.6087,f23和f1、P1分别是0.7174、0.5217,说明后代基因重组与分离较广泛,引入野燕麦基因是一条多性状改良途径,远缘杂交技术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燕麦 estpcr 远缘杂交 父系遗传
下载PDF
玉米抗冷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光 刘宏魁 +4 位作者 李世鹏 吴颖 苏胜忠 单晓辉 原亚萍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0,66,共5页
以296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发芽、苗期低温胁迫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合田间验证,最终筛选出3个玉米抗冷自交系。开发了3对EST-PCR分子标记,用以区分感冷和抗冷的自交系。
关键词 玉米 抗冷种质资源 筛选 est-pcr标记
原文传递
大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基因EST-PCR-RFLP分子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俊华 潘春清 +1 位作者 张耀伟 崔崇士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3-527,共5页
本试验以高抗芜菁花叶病毒C3株系(TuMV-C3)的高代自交系A156-2和感病自交系P9805杂交后代的F2代为群体,根据大白菜的抗性相关的表达序列标签(EST)设计引物,利用分离群体分群分析法(BSA),筛选出2个与TuMV-C3株系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EST-PC... 本试验以高抗芜菁花叶病毒C3株系(TuMV-C3)的高代自交系A156-2和感病自交系P9805杂交后代的F2代为群体,根据大白菜的抗性相关的表达序列标签(EST)设计引物,利用分离群体分群分析法(BSA),筛选出2个与TuMV-C3株系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EST-PCR-RFLP分子标记BS300及BS160,遗传距离均为6.5 cM,为大白菜分子辅助育种、抗病基因克隆以及研究抗病基因编码特性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抗性基因 芜菁花叶病毒c3 株系 est-pcr-RFLP 分离群体分群分析法
下载PDF
2Ai-2染色体在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代换背景中的遗传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悦 林志珊 +6 位作者 曹保久 郭义强 王美蛟 叶兴国 辛志勇 徐琼芳 郭世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431,共8页
用中间偃麦草2Ai-2染色体特异的EST-PCR标记检测5个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包括端体代换系)与普通小麦中国春(CS)杂交后代群体,研究外源染色体2Ai-2通过杂种向后代的传递率及其结构变异,并用基因组原位杂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第... 用中间偃麦草2Ai-2染色体特异的EST-PCR标记检测5个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包括端体代换系)与普通小麦中国春(CS)杂交后代群体,研究外源染色体2Ai-2通过杂种向后代的传递率及其结构变异,并用基因组原位杂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第二部分同源群不同染色体代换背景对外源染色体传递的影响不同,在2B代换系的杂种中外源染色体或片段显示优先传递,而在2D代换系的杂种中其传递力则较低,2B代换背景更有利于2Ai-2染色体或片段的传递;外源染色体在杂种后代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在多数组合中,变异出现在着丝粒处;与短臂相比,外源染色体长臂更容易在世代中丢失;端体代换系中的外源染色体端体在杂种后代传递过程中容易丢失,且也会发生结构变异。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证明了分子标记跟踪外源染色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体异代换系 est-pcr标记 染色体 传递率 结构变异 基因组原位杂交
下载PDF
均匀设计优化毛竹EST-SSR PCR反应体系 被引量:5
5
作者 管雨 杨丽 张智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8-602,共5页
本研究以毛竹叶片DNA为模板,利用均匀设计U10(54)表,对毛竹EST-SSRPCR反应体系的TaqDNA聚合酶、Mg2+、dNTPs及引物浓度4因素5个水平进行优化筛选。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毛竹EST-SSRPCR的25μL优化反应体系为:10×PCRBuffer(含Mg2+)2.5... 本研究以毛竹叶片DNA为模板,利用均匀设计U10(54)表,对毛竹EST-SSRPCR反应体系的TaqDNA聚合酶、Mg2+、dNTPs及引物浓度4因素5个水平进行优化筛选。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毛竹EST-SSRPCR的25μL优化反应体系为:10×PCRBuffer(含Mg2+)2.5μL、TaqDNA聚合酶1.5U,Mg2+、dNTPs及引物的最适浓度分别是1.0mmol/L、0.1mmol/L、0.48μmol/L;通过梯度PCR试验筛选得到相应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2.4℃。对优化出的EST-SSRPCR反应体系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均能获得丰富、稳定、清晰可辨的DNA谱带。该优化体系为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毛竹进行遗传多样性等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均匀设计 est-SSR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