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R-30型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性能评价及健康人群血红细胞沉降率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爱胜 陈荣贵 +1 位作者 文艳 施俊柱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92-94,共3页
目的用ESR-30型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检测健康人群红细胞沉降率,建立该方法的红细胞沉降率生物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参考依据.并与血红细胞沉降率的经典方法(魏氏法)进行对比试验.评价两者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体检... 目的用ESR-30型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检测健康人群红细胞沉降率,建立该方法的红细胞沉降率生物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参考依据.并与血红细胞沉降率的经典方法(魏氏法)进行对比试验.评价两者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体检中心经体检医生全面检查未发现有引起血红细胞沉降率改变的各种非生理性疾病的人群共372例,其中男i65例,女207例,〈10岁52例,10~30岁i55例,30~50岁123例和〉50岁42例,用ESR-30型全自动血沉仪测定其血红细胞沉降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并随机抽取临床标本54例,其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17岁~62岁.用ESR-30型和经典方法(魏氏法)同时对比测定并统计分析两者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ESR-30型全自动血沉仪检测健康人群血红细胞沉降率的生物参考区间为:男性小儿纽(〈i0岁)为2.0~13.2mm/h,男性青年组(10~30岁)为2.0~24.9mm/h,男性中年组(30~50岁)为2.0~37.2mm/h,男性老年组(〉50岁)为2.0~45.9mm/h,女性小儿组(〈10岁)为2.0~13.6mm/h,女性青年组(10~30岁)为2.0~28.7mm/h,女性中年组(30~50岁)为2.0~43.6mm/h,女性老年组(〉50岁)为2.0~48.3mm/h,除小儿组外其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ESR-30型全自动血沉仪测定的血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30型全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与魏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良好(r-0.814)。结论ESR-30型全自动血沉仪是一种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新方法,快速、准确、可靠,结果与魏氏法结果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血红细胞沉降率有差异,不同人群应使用不同的参考范围。因此,必须建立该方法的不同健康人群血红细胞沉降率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30全自动血沉 红细胞沉降率 健康人群 生物 参考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