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凯 王超 王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101-103,共3页
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属于嗜B淋巴细胞组群中的DNA病毒,可潜伏感染B淋巴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增生和转化,甚至导致癌症产生。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鼻咽癌、淋巴瘤及... 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属于嗜B淋巴细胞组群中的DNA病毒,可潜伏感染B淋巴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增生和转化,甚至导致癌症产生。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鼻咽癌、淋巴瘤及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等。上述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不同的改变,与感染EB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紊乱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Eqsteiu-barr病毒相关性疾病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上):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苗 李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年第4期8-11,共4页
鼻咽癌系指发生于鼻咽及其侧壁的恶性肿瘤,以中国南方、东南亚、非洲北部和部分地中海沿岸国家高发。据估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占我国头颈部肿瘤的首位。男女发病比例为2.5-4:1,其发病90%以上与Epstein-Barr病毒感... 鼻咽癌系指发生于鼻咽及其侧壁的恶性肿瘤,以中国南方、东南亚、非洲北部和部分地中海沿岸国家高发。据估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占我国头颈部肿瘤的首位。男女发病比例为2.5-4:1,其发病90%以上与Epstein-Barr病毒感染相关。晚期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1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诊治 恶性肿瘤 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发病比例 头颈部肿瘤 中位生存期 中国南方
下载PDF
单中心大样本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胃癌亚型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阳 刘毅强 +11 位作者 王晓红 季科 李忠武 白健 杨爱蓉 胡颖 韩海勃 李子禹 步召德 吴晓江 张连海 季加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1-458,共8页
目的: 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胃癌(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 EBVaGC)与常见胃癌(非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胃癌,Epstein-Barr virus non-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 EBVnGC)不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本研... 目的: 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胃癌(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 EBVaGC)与常见胃癌(非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胃癌,Epstein-Barr virus non-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 EBVnGC)不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大样本探讨中国EBVaG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8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EBVaGC与EBVnGC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公共数据库胃癌数据集,筛选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并在本组病例中验证重要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 241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EBVaGC为163例,占总数的5.0%。与EBVnGC相比,EBVaGC男性常见,平均年龄低,多见于残胃癌,常为低分化腺癌、Lauren混合型,较少出现淋巴结转移,EBVaG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3.2%,优于EBVnGC的59.6%( P <0.05)。为挖掘EBVaGC的分子特征,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胃癌数据集( n =240)进行分析,筛选到7 404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功能,其中侵袭转移相关基因 SALL4 下调、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 PD-L1 上调是EBVaGC重要的分子特征。大样本验证显示,SALL4在EBVaGC中多为阴性(1/92,1.1%,低于EBVnGC的303/1 727,17.5%),PD-L1在EBVaGC中多为阳性(81/110,73.6%,高于EBVnGC的649/2 350,27.6%),SALL4阴性和PD-L1阳性患者的预后较好。结论: EBVaGC作为独特的胃癌亚型,较少出现转移且预后良好,该亚型具有特征性分子背景,其中侵袭转移相关基因 SALL4 的下调以及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 PD-L1 的上调是重要的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胃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67例成人EB病毒感染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颖 包玉洁 +4 位作者 白玉盘 陆观珠 成亚娇 郭竹英 许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检测成人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感染患者的EB病毒相关抗体及EB病毒DNA、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探讨成人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67例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将其按年龄分... 目的:检测成人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感染患者的EB病毒相关抗体及EB病毒DNA、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探讨成人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67例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将其按年龄分为青中年组(18~59岁,19例)和老年组(≥60岁,48例);另收集同期的49名健康体检者,按前述年龄分为2组,分别作为年龄对照组。分析成人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不同年龄段患者间的异同。结果:67例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37例,55.2%);其次为淋巴结肿大(13例,19.4%)、脾肿大(9例,13.4%)、肝脏肿大(8例,11.9%)、咽部充血(6例,9.0%)和皮疹(5例,7.5%)。EB病毒感染的青中年患者与老年患者相比较,发热(84.2%比43.8%)、咽部充血(26.3%比2.1%)、皮疹(21.1%比2.1%)、肝脏肿大(31.6%比4.2%)的临床症状明显(χ^2值分别为9.012、7.057、4.612、7.295,P均<0.05)。19例青中年患者中有2例伴发恶性肿瘤性疾病;而48例老年患者中有2例(4.1%)伴发嗜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17例(34.7%)伴发恶性肿瘤性疾病,2组间的恶性肿瘤患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42)。EB病毒感染老年组的T淋巴细胞总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健康老年组(t分别为4.525,5.960,2.999,P均<0.05),而EB病毒感染青中年组的淋巴细胞亚群数与健康青中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EB病毒感染患者与老年患者比较,EB病毒相关抗体表达水平及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青中年患者的急性感染症状较老年患者明显,而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且EB病毒相关肿瘤患病者构成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实验室检查 临床特征 成人
下载PDF
以肠道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成人系统性Epstein-Barr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恺 陈心传 刘霆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840-843,共4页
目的提高对成人系统性Epstein-Barr(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ASEBV+T-LPD)肠道病变的认识。方法报道2012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2例以肠道病变为首发表现的ASEBV+T-LPD,并结合3例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例成人患者以腹... 目的提高对成人系统性Epstein-Barr(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ASEBV+T-LPD)肠道病变的认识。方法报道2012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2例以肠道病变为首发表现的ASEBV+T-LPD,并结合3例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例成人患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伴有发热、淋巴结长大,初期分别误诊为结核及肠道感染,淋巴结病检提示多克隆EBER+的T淋巴细胞浸润,确诊ASEBV+T-LPD。例1经3周期GLIDE方案(吉西他滨+门冬酰胺酶+异环磷酰胺+地塞米松+依托泊苷)化学疗法(化疗)后疾病进展,死于肺部感染。例2经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复习文献目前仅3例以肠道病变为首发表现的ASEBV+T-LPD被报道,早期均被误诊为炎性肠病或感染,3例均出现肠道穿孔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其中2例死亡。结论成人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肠道病变较为罕见,容易误诊为结核及炎性肠病。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肠道穿孔及消化道大出血等致死性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差。确诊本病需密切结合临床和病理学检查。常规化疗及抗病毒治疗仅部分有效,不能维持长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T淋巴细胞 肠道淋巴瘤
原文传递
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对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郭瑞雪 兰敏 王瑢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对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后,比较...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对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退热时间、咽痛时间、咽充血时间、扁桃体肿大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程度、肝肋下肿大消退程度)、ALT、AST、免疫球蛋白(lgA、lgG、lgM)、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B细胞、NK细胞)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咽痛时间、咽充血时间、扁桃体肿大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程度及肝肋下肿大消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ALT、AST、IgA、IgG、IgM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LT、AST、IgA、IgG、Ig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8^+明显降低,且观察组CD3^+、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B细胞、NK细胞显著升高,且观察组CD4^+、CD4^+/CD8^+、B细胞、NK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显著降低,且观察组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降低TNF-α水平,提高IL-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热毒宁注射液 更昔洛韦 免疫功能 炎症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再激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苏 陈纯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19-423,共5页
EB病毒再激活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达13.8%。allo—HSCT后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和慢性炎症反应可促进EB病毒的复制。近年来,端粒特异性逆转录酶(TERT)调控EB病毒发生裂解感染的机制得到进... EB病毒再激活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达13.8%。allo—HSCT后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和慢性炎症反应可促进EB病毒的复制。近年来,端粒特异性逆转录酶(TERT)调控EB病毒发生裂解感染的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allo—HSCT后EB病毒再激活与多种因素相关,其治疗仍较困难。抢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EB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率,但该治疗方法的干预时机仍未完全明确。利妥昔单抗及早期减停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allo—HSCT后EB病毒再激活的临床治疗,而目前该病免疫疗法的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笔者拟就allo-HSCT术后EB病毒再激活的感染机制、影响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抑制剂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佳楠 王松梅 陈波斌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80-384,共5页
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种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具有特殊的流行病学特征,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上仍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有较多研究报道指出,EB病毒(EBV)感染在ENKTCL的发生、发展... 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种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具有特殊的流行病学特征,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上仍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有较多研究报道指出,EB病毒(EBV)感染在ENKTCL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与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密切相关。除此之外,ENKTCL的发生也与某些相关基因的异常、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肿瘤微环境相关。本文针对ENKTCL发病机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癌基因 基因 肿瘤抑制 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
原文传递
EB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增殖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蒋苏豫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分析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组织增殖伴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收治1例EB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组织增殖伴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并复习相关... 目的分析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组织增殖伴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收治1例EB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组织增殖伴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确诊,期间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后因个人原因未行免疫治疗或化疗,自行出院。结论EB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组织增殖伴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案有依托泊苷联合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等,并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病情进展快速,病死率高,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下载PDF
人源性移植瘤发生淋巴瘤转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10
作者 邹建玲 高静 沈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3-837,共5页
人源性移植瘤(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s,PDX)模型是指直接将患者手术或活检新鲜肿瘤组织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而建立的动物模型,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PDX发生淋巴瘤转变却会成为限制PDX模型应用的重... 人源性移植瘤(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s,PDX)模型是指直接将患者手术或活检新鲜肿瘤组织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而建立的动物模型,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PDX发生淋巴瘤转变却会成为限制PDX模型应用的重要因素。PDX模型中肿瘤发生淋巴瘤转变的特点包括:上皮来源;多为B细胞型淋巴瘤;病理学呈现淋巴瘤的特点,失去上皮肿瘤表面标志物角蛋白以及原发肿瘤组织表面标志物.并表达淋巴瘤相关表面标志物CD45、CD20等: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呈阳性。患者原发肿瘤组织的恶性程度、炎性细胞浸润程度、EBV感染状态及小鼠免疫状态是影响PDX发生淋巴瘤转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接种前,对患者原发肿瘤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EBV感染情况进行判断与选择,有可能减少淋巴瘤转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移植瘤 淋巴瘤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炎性细胞浸润 免疫
原文传递
广东食管癌中Epstein-Barr病毒感染与细胞增殖p53的关系
11
作者 陶仪声 宗永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 :研究食管癌中 EB病毒感染情况 ,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 p5 3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检测食管癌中 EB病毒 DNA的感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 p5 3的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结果 :2 4例食管癌中 ,EB病毒... 目的 :研究食管癌中 EB病毒感染情况 ,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 p5 3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检测食管癌中 EB病毒 DNA的感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 p5 3的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结果 :2 4例食管癌中 ,EB病毒 DNA阳性率为 95 .8% (2 3/2 4)。 2 3例阳性病例中存在 p5 3蛋白积聚者为 16例 ,积聚率为 6 9.6 % (16 /2 3) ;1例 EB病毒 DNA阴性者 ,p5 3蛋白染色阴性。 p5 3蛋白积聚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广东食管癌中普遍存在 EB病毒的感染。有 EB病毒感染的病例 ,亦存在 p5 3蛋白积聚。 EB病毒可能与 p5 3的改变有关 ,从而导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食管癌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细胞增殖 P53 EB病毒
下载PDF
儿童Epstein-Barr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燕 高丽 任纯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11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急性EBV感染及正常儿童EBV-DNA及适应性体液免疫的差异。方法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患儿8例(慢性组),急性EBV感染患儿13例(急性组),正常儿童12例(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急性EBV感染及正常儿童EBV-DNA及适应性体液免疫的差异。方法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患儿8例(慢性组),急性EBV感染患儿13例(急性组),正常儿童12例(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EBV-DNA水平,采用ELISA、抗体稀释试验评价EBV适应性体液免疫,分析其与EBV感染不同转归的关系。结果慢性组EBV-DNA载量、病毒壳蛋白抗原-IgA、-IgG及早期抗原-IgA水平明显高于急性组和对照组(P<0.01),病毒壳蛋白抗原-IgM水平及早期抗原-IgG滴度改变速率低于急性组(P<0.01);慢性组与急性组EBV核抗原-IgG抗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存在不同EBV核抗原-LP拷贝数及不同亲和力的抗体谱,可能与慢性活动性病程相关,对早期识别诊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pstein-barr病毒感染 儿童 EBV特异适应性体液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