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TNF-α、RANKL、OPG和IL-34水平与附着点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娴倩 陈勇 +5 位作者 应银燕 彭勇 干敏芝 耿保庆 朱梦雅 应颖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2454-2458,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TNF-α、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和IL-34水平与超声评估附着点病变、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S患者21例(AS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21例(RA组),健康者41例...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TNF-α、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和IL-34水平与超声评估附着点病变、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S患者21例(AS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21例(RA组),健康者41例(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RANKL、OPG和IL-34水平。分析AS患者TNF-α、RANKL、OPG和IL-34与超声评估附着点病变、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4项血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S组患者血清TNF-α、RANKL和IL-34水平均高于RA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OPG均低于RA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患者血清RANKL和IL-34水平与超声评估附着点骨侵蚀关节个数(r=0.564和0.482,均P<0.05)及附着点炎关节个数(r=0.634和0.545,均P<0.05)均呈正相关。AS患者血清IL-34水平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呈负相关(r=-0.454,P<0.05)。AS患者血清RANKL水平与血清OPG水平呈负相关(r=-0.461,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RANKL和IL-34水平诊断AS的AUC分别为0.994和0.941,均P<0.05。当血清RANKL水平≥125.85pg/ml,灵敏度为0.95,特异度为0.95;当血清IL-34水平≥728.15pg/ml,灵敏度为0.95,特异度为0.73。结论 AS患者外周血中存在较高水平的RANKL和IL-34,其与超声评估附着点病变骨侵蚀关节个数及附着点炎关节个数均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作为预测AS患者存在附着点病变的尤其是存在骨侵蚀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IL-34 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附着点炎 超声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痹寒湿犯腰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赫军 诸葛天谕 +4 位作者 李冬冬 方苏亭 何宾 郑永昌 禹建春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经方独活寄生汤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痹寒湿犯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脊痹寒湿犯腰证)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配合中药熏蒸,腱端炎痛点埋针... 目的:观察经方独活寄生汤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痹寒湿犯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脊痹寒湿犯腰证)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配合中药熏蒸,腱端炎痛点埋针及练功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及美乐昔康片治疗;疗程90d.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国际脊柱关节病协会(ASAS)制定的疗效评价因子以及不良事件等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积分、ASAS疗效评价因子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疾病总体评价指数、晨僵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经方独活寄生汤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脊痹 寒湿犯腰证 腱端炎 独活寄生汤 中药熏蒸 埋针 练功 中医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合并附着点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奕楠 冀肖健 +4 位作者 胡嘉文 王一雯 张江林 黄烽 朱剑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4-269,共6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附着点炎是AS最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其区别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关节炎症性疾病的关键。目前国内尚缺乏关于AS合并附着点炎的大样本临床研究。目的...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附着点炎是AS最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其区别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关节炎症性疾病的关键。目前国内尚缺乏关于AS合并附着点炎的大样本临床研究。目的通过比较AS患者合并与未合并附着点炎的临床表现差异,探讨附着点炎在AS患者病情判断与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从脊柱关节炎智能移动管理系统中收录2016年4月13日-2019年1月15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门诊的AS患者1426例,其中当次就诊附着点炎评估资料完整的AS患者1083例,分析合并附着点炎与未合并附着点炎AS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价的差异。结果1083例中,男性890例,女性193例,年龄29.0(24.0,35.0)岁。其中合并附着点炎304例,未合并附着点炎779例,合并附着点炎者中位发病年龄低于未合并者[Md(IQR):20.0(17.0,25.0)岁vs 21.0(17.0,27.0)岁,P=0.022]。合并附着点炎者病程中更易出现前胸壁受累[52.0%(156/300)vs 43.7%(330/755),P=0.015]和足跟受累[38.3%(115/300)vs 31.1%(235/755),P=0.025],且更易出现外周关节炎[22.7%(69/304)vs 12.2%(95/779),P<0.001]。合并附着点炎者总体背痛[Md(IQR):3.0(2.0,4.0)vs 2.0(1.0,4.0),P<0.001]、夜间背痛程度[Md(IQR):2.0(1.0,4.0)vs 2.0(1.0,4.0),P=0.001]、胸廓扩张受限比[21.4%(65/304)vs 14.9%(116/779),P=0.010]、患者整体评价评分[Md(IQR):3.0(2.0,5.0)vs 2.0(1.0,4.0),P<0.001]、医生整体评价评分[Md(IQR):2.0(2.0,3.0)vs 2.0(1.0,3.0),P=0.024]、Bath AS测量指数[Md(IQR):1.0(0.0,3.0)vs 1.0(0.0,3.0),P=0.049]、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Md(IQR):2.7(1.5,4.0)vs 1.9(1.0,3.1),P<0.001]、Bath AS功能指数[Md(IQR):1.5(0.4,2.9)vs 1.2(0.2,2.4),P=0.008]和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协会健康指数[Md(IQR):6.0(3.3,9.0)vs 5.0(2.0,8.0),P<0.001]均高于未合并附着点炎者。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存在前胸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附着点炎 临床特征 疾病活动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肌肉骨骼超声在指导银屑病关节炎临床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宋志博 耿研 +2 位作者 邓雪蓉 张晓慧 张卓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拟探索结合超声检查与单纯根据临床查体两种临床场景下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患者临床分型的差异。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且临床和超声结果完整的PsA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 目的:拟探索结合超声检查与单纯根据临床查体两种临床场景下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患者临床分型的差异。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且临床和超声结果完整的PsA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表型分类,再进一步结合能量多普勒与灰阶超声所发现的附着点炎及指(趾)炎对所有患者进行再次的表型分类,应用韦恩图表示纳入超声前后PsA各临床表型分组,临床表型构成比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纳入超声前后临床表型差异应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共纳入227例PsA患者,分别存在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临床查体发现:209(92.1%,209/227)例患者有银屑病皮损,98(43.2%,98/227)例患者有指(趾)甲病变,219(96.5%,219/227)例患者有外周关节炎表现,25(11.0%,25/227)例患者脊柱受累,80(35.2%,80/227)例患者存在指(趾)炎,18(7.9%,18/227)例患者存在附着点炎。纳入超声评估后,发现另外18例患者超声下有指(趾)炎表现,另外80例患者超声下有急性附着点炎表现,其中异常回声减低55例,肌腱增厚62例,48例可见多普勒血流信号。与单纯根据临床查体分型相比,联合超声检查后对227例患者进行分型,发现最常见的单纯外周关节炎型患者明显减少(49.8%vs.27.8%,P<0.001),外周关节炎合并附着点炎患者比例明显增多(4.4%vs.18.1%,P<0.001),外周关节炎合并附着点炎和指(趾)炎的患者也明显增多(1.8%vs.17.6%,P<0.001)。结论:超声是发现附着点炎及指(趾)炎的有利工具,借助超声检查可以有效辅助风湿科医生更好地鉴别PsA的病变性质和类型,准确划分临床表型,并进一步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关节炎 肌肉骨骼超声 临床表型 附着点炎 指(趾)炎
下载PDF
Ultra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enthesitis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被引量:6
5
作者 Huayong Zhang Jun Liang +2 位作者 Junlan Qiu Fan Wang Lingyun Sun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62-169,共8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sensitivity and responsiveness of power Doppler ultrasound (PDUS) in detecting enthesitis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patients compared to clinical examinations. Twenty AS p...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sensitivity and responsiveness of power Doppler ultrasound (PDUS) in detecting enthesitis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patients compared to clinical examinations. Twenty AS patients initiating etanerceptunderwent clinical and PDUS examinations of six bilateral entheseal sites at baseline and after 1, 2 and 3 months of treatment. Clinical and PDUS examinations identified at least one entheseal lesion in nine (45%) and 19 (95%) patient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of 240 entheseal sites examined in these 20 patients, PDUS detected 123 entheseal lesions (51.3% of sites), compared with only 47 entheseal lesions (19.6%) detected by clinical examination (P〈0.05). The entheseal lesions found on PDUS were most commonly identified by calcification (33.3%), tendon edema (29.2%), abnormal blood flow (25.8%), a thickened tendon (22.1%), cortical irregularity (12.9%), bony erosions (9.6%) and bursitis at the tendon insertion to the bone cortex (7.1%). Improvements in clinical symptoms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an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PDUS scores were observed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etanereept. Improvements in PDUS scores continued during follow-up in patients who entered remission following treatment. In conclusion, PDUS improves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and inflammatory abnormalities of the enthesis in AS compared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addition, PDUS may be useful inascertaining med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Doppler ultrasound enthesitis ankylosing spondylitis
下载PDF
超声检查脊柱关节炎患者外周附着点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博 张红 +2 位作者 张琰 朱剑 黄烽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与临床检查在发现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A)患者附着点病变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SpA患者,分别对其耻骨联合、双侧胸锁关节及下肢附着点(股四头肌腱、髌腱起点、髌腱止点、跟腱、跖底筋膜)进行临床检查及超声检查... 目的比较超声与临床检查在发现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A)患者附着点病变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SpA患者,分别对其耻骨联合、双侧胸锁关节及下肢附着点(股四头肌腱、髌腱起点、髌腱止点、跟腱、跖底筋膜)进行临床检查及超声检查。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将附着点分为临床附着点病变组及无临床附着点病变组。结果共纳入36例SpA患者,466个附着点中超声发现156处(33.48%)附着点病变,与临床检查45处(9.6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其中髌腱止点(75%)、耻骨联合(64.71%)及跟腱(51.34%)最常受累。临床附着点病变组与无临床附着点病变组相比,超声显示肌腱厚度(P=0.007)和骨侵蚀(P=0.000)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下肢附着点中,滑囊炎(64%)为最常见的病变。结论同临床检查相比,超声可发现更多的附着点病变。除跟腱止点外,超声显示髌腱止点、耻骨联合、胸锁关节受累并不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脊柱关节炎 附着点病变 附着点炎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肌腱端炎与临床及实验室炎性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小云 张莉芸 李小峰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肌腱端炎与有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触压66个肌腱附着点,计算肌腱端指数,探讨AS患者肌腱端炎的严重程度与临床评价指标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测量指数(...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肌腱端炎与有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触压66个肌腱附着点,计算肌腱端指数,探讨AS患者肌腱端炎的严重程度与临床评价指标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测量指数(BASMI)、脊柱痛、夜间痛、脊柱炎症、整体关节肿胀指数、生活质量及实验室炎性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8例AS患者,均处于疾病活动期,多数患者(98.7%)有肌腱端炎,肌腱端炎好发于骶髂关节、腰椎突起、颈椎突起、坐骨结节及跟腱附着点。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肌腱端炎与疾病活动性,脊柱痛、脊柱炎症、功能状况、夜间痛、AS测量指数及扩胸度相关,与ESR、CRP无关。结论肌腱端指数可以反映AS患者疾病活动性,是评价疾病活动性的有效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肌腱端炎 临床指标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与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肌腱端炎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松山 赵金川 +2 位作者 齐本朝 暴素清 睢东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1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与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并肌腱端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例 (19膝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肌腱端炎的患者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与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 9~ 18个月 ...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与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并肌腱端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例 (19膝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肌腱端炎的患者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与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 9~ 18个月 ,良 7膝 ,优良率占 84 2 1% ,可 2膝 ,差 1膝。结论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改善关节内环境 ,小针刀疗法恢复关节周围肌力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小针刀 治疗 骨性关节炎 肌腱端炎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结合推拿治疗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春龙 蔡建浩 许易 《中医正骨》 2013年第2期13-15,18,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推拿治疗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的疗效。方法:将来自本学院田径、羽毛球和体操专业的56例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运动员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同时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推拿治疗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的疗效。方法:将来自本学院田径、羽毛球和体操专业的56例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运动员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同时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间隔3 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未停止训练,训练中使用肌内贴支持带保护跟腱,训练后充分牵拉小腿三头肌。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软组织张力测试,对所有患者治疗前、末次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评分和测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末次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258,P<0.001);试验组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软组织张力末次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15,P<0.001);试验组软组织张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有效,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体外冲击波结合推拿治疗较单纯的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跟腱止点末端病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且远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病 跟腱 体外冲击波 推拿
下载PDF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肌腱端炎的疗效及其评估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洁 黄烽 +2 位作者 张江林 张红 张亚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 观察依那西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肌腱端病变的疗效,同时寻找既方便易行、又能较好反映病情的肌腱端炎评分方法。方法 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前6周为双盲期,活动性AS患者分别接受依那西普和安慰剂注射,... 目的 观察依那西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肌腱端病变的疗效,同时寻找既方便易行、又能较好反映病情的肌腱端炎评分方法。方法 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前6周为双盲期,活动性AS患者分别接受依那西普和安慰剂注射,后6周为开放期,全部患者均接受依那西普治疗。分别在第0、2、4、6、8、10、12周记录患者的肌腱端压痛数。主要疗效观察指标为治疗后第6周时的Mander肌腱端炎指数(EI)。同时进行MASES组织、SPARCC小组、Berlin小组、San Francisco小组提出的EI与Mander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27例肌腱端炎压痛患者对照组35例,试验组92例。依那西普治疗第2周时试验组25例患者肌腱端炎消失,第4周时41例患者肌腱端压痛阴性,至第6周时47例患者肌腱端压痛阴性,至12周时2组患者肌腱端炎阴性比例均达到70%以上。依那西普治疗第6周时Mander EI试验组降至0(0,2)分,对照组降至1(0,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6)。4种EI中San Francisco小组提出的EI与Mander EI相关性最高(r=0.9328,P〈0.01)。结论 依那西普可有效改善AS患者的肌腱端炎,在临床应用中可考虑使用简便易行的San Francisco小组提出的EI对患者的肌腱端炎症状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肌腱端炎 依那西普
原文传递
超声对强直性脊柱炎外周附着点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若玫 李锦春 +1 位作者 赵悦吟 徐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肌腱附着点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对AS外周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能量多普勒检测40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双下肢9个附着点(股四头肌肌腱止点、股骨和胫骨内外髁韧带附着点、...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肌腱附着点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对AS外周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能量多普勒检测40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双下肢9个附着点(股四头肌肌腱止点、股骨和胫骨内外髁韧带附着点、髌韧带起点和止点、跟腱止点、跖底筋膜),并对肌腱端异常声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40例AS患者,720个附着点中超声发现217处(30.1%)附着点病变,与对照组360个31处(8.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其中髌腱止点、股四头肌肌腱附着点及跟腱最常受累。在下肢附着点中,骨赘为最常见的病变。病例组有临床表现的肌腱附着点均有超声阳性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及能量多普勒可敏感地探查出AS患者肌腱附着点的异常,是AS附着点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简便易行及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能量 附着点炎
下载PDF
银屑病甲损害与亚临床指伸肌腱附着点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秀环 孙勇虎 +4 位作者 于咏梅 孙大庆 李建可 杨青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甲损害与亚临床指伸肌腱附着点炎的关系。方法:对银屑病患者双手远端指间关节指伸肌腱及指甲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共有96例银屑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伴有甲损害的银屑病患者45例,甲正常银屑病患者51例。甲损害...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甲损害与亚临床指伸肌腱附着点炎的关系。方法:对银屑病患者双手远端指间关节指伸肌腱及指甲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共有96例银屑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伴有甲损害的银屑病患者45例,甲正常银屑病患者51例。甲损害组16例患者有亚临床附着点炎(35.5%),甲正常组5例有亚临床附着点炎(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甲损害可以作为筛查亚临床指伸肌腱附着点炎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附着点炎 高频超声
下载PDF
全身MRI对axSpA病人外周附着点炎的评估及疗效监测
13
作者 郭子康 李博雅 +1 位作者 孔纯玉 雷新玮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基于全身MRI(WBMRI)分析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病人的外周附着点炎分布情况,并监测附着点炎对治疗的反应结果。方法前瞻性纳入经临床确诊为axSpA病人37例,其中男28例,女9例,平均(33.5±8.2)岁。采用WBMRI对病人行首次检查(基... 目的基于全身MRI(WBMRI)分析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病人的外周附着点炎分布情况,并监测附着点炎对治疗的反应结果。方法前瞻性纳入经临床确诊为axSpA病人37例,其中男28例,女9例,平均(33.5±8.2)岁。采用WBMRI对病人行首次检查(基线)和药物治疗后的随访复查,同时收集基线和随访时病人的临床信息。观察基线和随访WBMRI影像并记录肩部、前胸壁、骨盆、膝部及足部特定附着点炎的数量和分布,根据随访显示的附着点炎变化情况将病人分为缓解组和非缓解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缓解组与非缓解组的基线临床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外周附着点炎数量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评估37例病人的1739个附着点。基线WBMRI显示110个附着点炎(110/1739个,6.3%),包括前胸壁32个、肩部21个、骨盆26个、膝部21个及足部10个;前胸壁的胸锁关节处和膝部的股骨内侧髁处的附着点炎数量最多(17/110个,15.4%)。随访WBMRI显示87个附着点炎(87/1739,5.0%),包括前胸壁25个、肩部11个、骨盆14个、膝部20个及足部17个;膝部的股骨内侧髁处的附着点炎数量最多(19/87个,21.8%)。缓解组(13例)比非缓解组(21例)基线检查时的体质量指数(BMI)更低、附着点炎数量更多(P<0.05)。axSpA病人基线WBMRI显示的附着点炎数量与CRP、ESR、ASDAS-CRP临床指标及病程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WBMRI可以从整体上观察axSpA病人的外周附着点炎分布,有潜力作为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全身磁共振成像 附着点炎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高频超声早期筛查亚临床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龚艺燃 陈树强 +3 位作者 何聚馨 李雯婷 孙南英 黄嵘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附着点炎在银屑病(psoriasis,PsO)中的显著性及高频超声在筛查亚临床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的价值;设计并探讨附着点炎半定量评分在评估亚临床PsA结构损伤程度及疗效改善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 目的探讨附着点炎在银屑病(psoriasis,PsO)中的显著性及高频超声在筛查亚临床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的价值;设计并探讨附着点炎半定量评分在评估亚临床PsA结构损伤程度及疗效改善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5例PsO患者为PsO组,50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为OA组,同期招募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被检查者远端指间关节(distal interphalangealjiont,DIP)指伸肌腱附着点炎患病率。设计超声附着点炎半定量评分,探究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比较银屑病甲同DIP附着点炎的相关性。结果PsO组与OA组及对照组中DIP附着点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sO组治疗前后DIP附着点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O组治疗前后DIP附着点炎评分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性指数评分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rs=0.538,P<0.001),与银屑病甲严重指数评分具有极强的相关性(rs=0.877,P<0.001);PsO组中有甲病手指同无甲病者附着点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O组中无甲病手指同对照组中无甲病手指的附着点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附着点炎是PsO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本研究设计的附着点炎半定量评分与临床评分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可用于评估亚临床PsA结构损伤。此外,DIP附着点病变有可能与银屑病甲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附着点炎 亚临床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甲
原文传递
超声在银屑病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杜方雪 邱逦(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05-609,共5页
银屑病性关节炎(Ps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骨骼肌肉疾病,目前因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导致早期诊断困难。肌骨超声不仅可用于评估附着点炎、滑膜炎、腱鞘炎和腱周炎等活动性炎症病变,还可以识别其带来的结构性、不可逆性病变... 银屑病性关节炎(Ps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骨骼肌肉疾病,目前因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导致早期诊断困难。肌骨超声不仅可用于评估附着点炎、滑膜炎、腱鞘炎和腱周炎等活动性炎症病变,还可以识别其带来的结构性、不可逆性病变,如骨侵蚀和骨质增生等。综述超声在PsA诊断、鉴别诊断、预后预测、疗效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银屑病性关节炎 超声 附着点炎
下载PDF
脊柱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景艺 王友志 +2 位作者 杨丰钒 朱文潇 李军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
脊柱关节炎(Sp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中轴和外周关节,主要病理特征为附着点炎、骨破坏和新骨形成。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成为深入研究SpA的发生发病机制及疗法的良好载体,因此本文将为关于SpA的动物模型的研究发展做出综述,并... 脊柱关节炎(Sp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中轴和外周关节,主要病理特征为附着点炎、骨破坏和新骨形成。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成为深入研究SpA的发生发病机制及疗法的良好载体,因此本文将为关于SpA的动物模型的研究发展做出综述,并力求为SpA动物模型的研究建立提供新思路,将进一步增强SpA动物模型的研究理论及实验基础,从而为SpA的发病机制、临床疗法的研究带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关节炎(SpA) 动物模型 附着点炎 炎症
下载PDF
超声评估远端指间关节指伸肌腱附着点炎对炎性关节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17
作者 龚艺燃 李雯婷 +3 位作者 方雅滨 杨楷熠 何聚馨 陈树强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8-41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识别远端指间关节(DIP)指伸肌腱附着点炎对炎性关节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IA患者140例(IA组),其中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02例(RA组),脊柱关节炎(SpA)患者38例(Sp... 目的探讨超声识别远端指间关节(DIP)指伸肌腱附着点炎对炎性关节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IA患者140例(IA组),其中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02例(RA组),脊柱关节炎(SpA)患者38例(SpA组);以及骨性关节炎(OA)患者104例(OA组)。对比IA组与OA组DIP指伸肌腱附着点的灰阶与能量多普勒超声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A的独立预测指标。并对RA组与SpA组的DIP指伸肌腱附着点炎超声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DIP指伸肌腱附着点炎灰阶超声特征(肌腱厚度、骨质增生、骨侵蚀)不是IA的独立预测指标(P均>0.05);DIP指伸肌腱附着点炎的能量多普勒超声信号阳性是IA的独立预测指标(OR值:23.20,95%CI:10.37~51.92,P<0.01),可作为鉴别IA与OA的超声特征。RA组与SpA组的DIP附着点炎超声检出率分别为67.64%(69/102)、84.21%(32/3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P>0.05)。结论超声检测DIP指伸肌腱附着点炎,尤其是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于IA与OA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指间关节 炎性关节病 骨性关节炎 超声检查 附着点炎 能量多普勒超声
原文传递
附着点炎在脊柱关节炎患者中的表现及其对生物制剂治疗的反应
18
作者 申悦 罗丽平 +3 位作者 苗婕妤 赵旭 马伶俐 徐胜前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84-389,共6页
目的分析附着点炎在脊柱关节炎(SpA)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生物制剂治疗的反应。方法收集560例SpA患者[强直性脊柱炎(AS)组446例、放射学阴性中轴型SpA(nr-axSpaA)组79例和外周型SpA(pSpA)组3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附着点炎将其分为... 目的分析附着点炎在脊柱关节炎(SpA)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生物制剂治疗的反应。方法收集560例SpA患者[强直性脊柱炎(AS)组446例、放射学阴性中轴型SpA(nr-axSpaA)组79例和外周型SpA(pSpA)组3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附着点炎将其分为无附着点炎组(290例)与附着点炎组(270例);将有至少6个月的完整随访资料的19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非生物制剂组(32例)及生物制剂组(162例),分别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最常发生附着点炎的5个部位是第5腰椎棘突、右髂后上嵴、左髂后上嵴、左跟腱和右跟腱。附着点炎组患者临床医师整体评分(PG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Bath AS活动性评分(BASDAI)、基于CRP计算的AS活动性评分(ASDAScrp)及外周关节炎患者比例均高于无附着点炎组;胸廓扩张度、腰椎活动度、Bath AS功能指数(BASFI)及关节功能Ⅰ~Ⅱ级患者比例均低于无附着点炎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非生物制剂组患者治疗后马斯特里赫特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炎评分(MASES)及附着点炎患者比例均更低;生物制剂组治疗后胸廓扩张度更高,PGA、CRP、ESR、ASDAScrp、BASDAI、BASFI、MASES、附着点炎、外周关节炎、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学会(SPACC)评分>0分患者比例均更低;与非生物制剂组同期比较,生物制剂组患者治疗前胸廓扩张度均更低,治疗后CRP、ASDAScrp均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DAScrp升高、合并外周关节炎为SpA患者发生附着点炎的危险因素,ESR升高、使用生物制剂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SpA患者合并附着点炎提示疾病活动。ASDAScrp和合并外周关节炎为SpA发生附着点炎的危险因素,而使用生物制剂可以减少附着点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点炎 脊柱关节炎 生物制剂 治疗
原文传递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reconsideration of enthesitis/enthesopathy/enthesial erosion,as tendon attachmentlocalized avulsions and stress fracture equivalents
19
作者 Bruce M Rothschild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10期902-907,共6页
Recognizing the mechanical origin of enthesitis/enthesopathy and the avulsion-nature of what had previously been considered erosions,it seems inappropriate to attribute it to stresses related to a person’s normal act... Recognizing the mechanical origin of enthesitis/enthesopathy and the avulsion-nature of what had previously been considered erosions,it seems inappropriate to attribute it to stresses related to a person’s normal activities.Conversely,sudden or unconditioned repetitive stresses appears the more likely culprit.Studies of enthesial reaction have lacked standardization as to findings present among individuals who appear to be healthy.Clinical evaluation by palpation and mani-pulation may be as effective as application of radiologic techniques.Recognition of the mechanical nature of the disease,including individuals with inflammatory arthritis suggests prescription of mechanical solutions that reduce stresses across the involved e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hesitis EPICONDYLITIS EROSION AVULSION Clinical examination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寒热证型超声下外周附着点炎表现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扬 沈逸 +4 位作者 朱琦 何东仪 郭梦如 丁泓百 杨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175-1181,1314,共8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寒热证型超声下外周附着点炎表现的差异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关节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8例,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检测C反应蛋白(C...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寒热证型超声下外周附着点炎表现的差异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关节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8例,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记录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ASDAS-ESR)、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测量指数(BASMI)及寒热证型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患者进行外周肌腱附着点扫查,根据MASEI评分系统进行超声下附着点炎病变评分。根据Maastrict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炎评分将外周附着点炎患者分为临床附着点炎组和亚临床附着点炎组,比较2组超声下6项病变评分及附着点炎总评分;按照中医辨证将患者分为寒证组与热证组,比较2组超声下6项病变评分及附着点炎总评分;分析58例患者超声下附着点炎总评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寒热证型患者超声下附着点炎总评分及超声下6项病变评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寒热证型患者超声下附着点炎总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的相关性。结果58例患者中有55例存在超声下附着点炎,其中亚临床附着点炎43例,临床附着点炎12例;中医辨证属于寒证30例,热证28例。临床附着点炎组患者超声下附着点炎总评分及能量多普勒血流评分均明显高于亚临床附着点炎组(P均<0.05);热证组患者超声下附着点炎总评分、肌腱厚度评分、滑囊炎评分均明显高于寒证组患者(P均<0.05)。58例患者超声下附着点炎总评分与CRP、ESR、ASDAS-CRP、ASDAS-ESR、BASDAI、BASFI、BASMI、MASES、病程均呈正相关(P均<0.05)。热证组患者超声下附着点炎总评分与CRP、ASDAS-CRP、BASDAI均呈正相关(P均<0.05),肌腱结构评分与ESR、ASDAS-ESR均呈正相关(P均<0.05),能量多普勒血流评分与CRP、ESR、ASDAS-CRP、ASDAS-ESR、BASDAI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寒热证候 肌骨超声 附着点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