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6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咖啡酸、阿魏酸:新的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 被引量:90
1
作者 王峰 刘敏 +4 位作者 杨连春 王京媛 蔡庆 吕敏 李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5-92,共8页
目的评价桂皮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阿魏酸对内皮素(ET_1)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拮抗ET_1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咖啡酸与阿魏酸腹腔注射及静脉注射给药后观察其对ET_1致小鼠急性死亡以及对大鼠升压效应、对离体主动脉条的收缩效应的... 目的评价桂皮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阿魏酸对内皮素(ET_1)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拮抗ET_1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咖啡酸与阿魏酸腹腔注射及静脉注射给药后观察其对ET_1致小鼠急性死亡以及对大鼠升压效应、对离体主动脉条的收缩效应的拮抗作用 ;口服给药后考察其对醋酸去氧皮质酮(DOCA)_盐高血压大鼠ET_1的作用 ,并对DOCA_盐高血压动物模型ET_1血浆浓度、血压和动物体重变化及心血管组织增生的影响 ;对ET_1、c_fos、热休克蛋白(HSP70)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咖啡酸和阿魏酸腹腔注射给药后能显著延长ET_1致小鼠急性死亡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该作用具剂量依赖性 ;静脉注射给药后能拮抗ET_1引起的正常大鼠升压效应 ;在离体器官上可观察到咖啡酸与阿魏酸能拮抗ET_1的缩血管效应 ;咖啡酸和阿魏酸长期口服给药能降低DOCA_盐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血压、对心脏和血管的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降低血浆中ET_1的浓度并可减少ET_1引起的c_fos、HSP70mRNA基因表达的增加 ;放射性受体 -配体结合实验表明 ,咖啡酸和阿魏酸可竞争性地抑制ET_1与其受体结合。结论咖啡酸和阿魏酸为新的非肽类ET_1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咖啡酸 阿魏酸 拮抗剂
下载PDF
八段锦运动对老年1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5
2
作者 郑丽维 陈庆月 +2 位作者 陈丰 梅丽娟 郑建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八段锦运动对老年1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降压效果的机制。方法:将60例l级EH患者按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八段锦运动干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收集两组干预前... 目的: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八段锦运动对老年1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降压效果的机制。方法:将60例l级EH患者按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八段锦运动干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收集两组干预前后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和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SBP)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舒张压(DB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SBP和平均DBP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血清NO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ET-1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进行八段锦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老年1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降压机制与血清NO浓度增加和血浆ET-1浓度降低所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原发性高血压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内皮功能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3
3
作者 蔡文利 苗书斋 +1 位作者 王沛育 邢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透析(HD+ HP)对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6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低通量HD组、高通量HD组和HP+ HD组,每组2...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透析(HD+ HP)对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6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低通量HD组、高通量HD组和HP+ HD组,每组22例,观察治疗期结束后观察对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瘦素(leptin)及内皮素-1(ET-1),甲状旁腺素(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结果 经12周治疗,HP+ HD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90.91%),高通量HD和低通量HD组仅小部分有效或基本无效(有效率分别为31.82%和13.64%).HD+ HP组中leptin、ET-1和PTH、β-2MG治疗前(分别为37.7±3.6,98±16,719±112,79±10)较治疗后(分别为18.7±1.9,46±11,303±98,79±10)明显降低,SCV明显增加(P<0.05),高通HD组和低通HD组治疗前后各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leptin(r=-0.57)、ET-1(r=-0.47)和β-2MG(r=-0.56)和SCV呈负相关(P<0.05),但PTH(r=-0.23)和SCV不相关(P>0.05).结论 HP+ HD可以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可能与有效清除了leptin、ET-1和PTH、β-2MG等中大分子毒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周围神经病变 瘦素 内皮素
原文传递
黄精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8
4
作者 付婷婷 王国贤 +1 位作者 陈婷婷 张忠英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黄精多糖对STZ所致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黄精多糖1000、500、250 mg/kg组,后面4组采用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0 mg/kg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黄精多糖分别... 目的:探究黄精多糖对STZ所致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黄精多糖1000、500、250 mg/kg组,后面4组采用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0 mg/kg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黄精多糖分别以1000、500、250 mg/kg灌胃12周,检测血糖、血肌酐及尿素氮;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考马斯亮兰检测大鼠24小时蛋白尿;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型胶原(Col-I)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及24小时尿蛋白明显增加,肾脏组织中TGF-β1、ET-1、Col-I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糖尿病组比较,黄精多糖1000、500、250 mg/kg组血糖及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ET-1、Col-I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糖、抑制纤维化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素-1 型胶原蛋白
原文传递
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8
5
作者 金丽华 楼航芳 +3 位作者 连建伟 盛少琴 周先韦 刘佳莉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TCD)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TCD)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与治疗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和眩晕症状评分、TCD参数、血液流变学和ET-1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6%)高于对照组(7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DHI评分和眩晕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DHI评分和眩晕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和右椎动脉脑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和右椎动脉脑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血清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且可降低ET-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倍他司汀 眩晕症 疗效 TCD参数 血液流变学 内皮素-1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在防止心肌肥厚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3
6
作者 詹昌德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2-324,共3页
本工作从整体和细胞水平探讨一氧化氮 (NO)在防止心肌肥厚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左心室肌NO含量减少。内源性NO可能通过非cGMP依赖机制减轻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厚。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 (... 本工作从整体和细胞水平探讨一氧化氮 (NO)在防止心肌肥厚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左心室肌NO含量减少。内源性NO可能通过非cGMP依赖机制减轻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厚。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内皮素 1 (ET 1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通过各自的受体和偶连的G蛋白 ,一方面引起心肌细胞肥大 ;另一方面抑制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和NO生成。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均有内皮型NOS(eNOS)基因表达 ,AⅡ、ET 1和NE可抑制心肌细胞eNOS基因表达。外源性NO可防止AⅡ、ET 1和N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内源性和外源性NO均可抑制AⅡ和ET 1诱导的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 fos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心肌肥厚 压力超负荷 AⅡ ET-1 NE NOS
下载PDF
中药川芎嗪拮抗内皮素-1致冠脉收缩效应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4
7
作者 濮哲铭 朱文玲 +4 位作者 金征宇 曾正陪 左文宝 王传台 方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用冠脉造影方法观察中药川芎嗪(TMP)对内皮素-1(ET-1)致狗冠脉收缩的拮抗效应。ET-150~100pmol冠脉内给药引起冠脉内径减小17%~20%(P<0.02),伴有心电图缺血改变。实验组静滴TMP80mg... 用冠脉造影方法观察中药川芎嗪(TMP)对内皮素-1(ET-1)致狗冠脉收缩的拮抗效应。ET-150~100pmol冠脉内给药引起冠脉内径减小17%~20%(P<0.02),伴有心电图缺血改变。实验组静滴TMP80mg/kg后,冠脉内径增加20%(P<0.03),而且再给相同剂量ET-1未引起冠脉内径减小,也无心肌缺血发生。可见,ET1可引起冠脉收缩及心肌缺血,TMP能扩张冠脉并拮抗ET-1的冠脉收缩效应,防止心肌缺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川芎嗪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收缩
下载PDF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对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9
8
作者 陶小军 金星 +3 位作者 陶沙 蒋兰兰 吴锦丹 马建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非布司他40 mg/d(A1组)、非布司他80 mg/...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非布司他40 mg/d(A1组)、非布司他80 mg/d(A2组)和别嘌呤醇300 mg/d(A3组),疗程均为2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24周后血尿酸和ET-1的水平。结果 3组治疗12、24周后血尿酸和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治疗12、24周后,3组血尿酸和ET-1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ET-1无线性相关性(r=-0.074、0.016、-0.073、0.062,P=0.397、0.858、0.401、0.477),尿素氮(BUN)、肌酐(Cr)与ET-1呈负相关(r=-0.205、-0.190,P=0.017、0.028),血尿酸与ET-1呈正相关(r=0.461,P=0.000)。结论非布司他、别嘌呤醇均可明显降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但较大剂量的非布司他对ET-1的降低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呤醇 痛风 高尿酸血症 内皮素-1 非布司他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内皮素-1与血管紧张素Ⅱ交叉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2
9
作者 程虹 田雪飞 +3 位作者 董鸿瑞 丁爽爽 邱长斌 谌贻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 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内皮素 1(ET 1)与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摘除右肾后 ,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致成糖尿病肾病 ,分成如下 4组(每组 6只 ) :糖尿病模型组 (缓冲液灌胃 ) ,波生坦干预组 (... 目的 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内皮素 1(ET 1)与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摘除右肾后 ,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致成糖尿病肾病 ,分成如下 4组(每组 6只 ) :糖尿病模型组 (缓冲液灌胃 ) ,波生坦干预组 (10 0mg/kg/d灌胃 ) ,依那普利干预组 (10mg/kg/d灌胃 ) ,波生坦及依那普利联合干预组 (两药剂量同上混合灌胃 )。此外 ,尚设对照组 (6只 ,右肾摘除后仅给大鼠静脉注射缓冲液 )。 2 0周时处死大鼠 ,留取左肾组织 ,用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内皮素 1及内皮素 A受体 (ETaR)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原 (AⅡ )、AT1R及ET AR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上调 (mRNA表达上调分别达 1 2 5倍、1 94倍及 2 5 6倍 ,蛋白质表达上调分别达2 5 2倍、3 84倍及 3 30倍 ,P <0 0 1或P <0 0 5 )。波生坦、依那普利及两药联合干预后 ,大鼠肾组织中上述上调的指标均被显著抑制 (mRNA抑制率为 38 2 %~ 5 4 8% ;蛋白质抑制率为 5 5 3%~6 9 7% ,P <0 0 1)。三个治疗组间血管紧张素原 (AⅡ )、AT1R及ET AR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抑制率均未见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组大鼠 preproET 1mRNA和内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鼠 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Ⅱ 引物设计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与高危因素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王同生 毛毅敏 +1 位作者 孙瑜霞 娄源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163-2166,共4页
目的探索无法解释原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特征,并研究无法解释原因的AECOPD合并PE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无法解释原因的AECOPD患者208例(年龄50~82岁,平均62岁),入院24 h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 目的探索无法解释原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特征,并研究无法解释原因的AECOPD合并PE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无法解释原因的AECOPD患者208例(年龄50~82岁,平均62岁),入院24 h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及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CTPA结果分为合并PE组和无PE组。均检测动脉血气、D-二聚体(D-dimer)、内皮素-1(ET-1)。结果 208例无法解释原因的AE-COPD患者中,69例(33.2%)合并PE,139例(66.8%)患者无合并PE。合并PE组与无PE组的临床因素相比较:卧床≥7 d分别为15例(21.7%)和19例(13.7%);双下肢不等粗≥1 cm分别为24例(34.8%)和21例(15.1%);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别为26例(37.7%)和17例(12.2%);晕厥分别为8例(11.6%)和9例(6.5%);心电图表现SⅠQⅢTⅢ综合征分别为8例(11.6%)和5例(3.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5 mm Hg分别为19例(27.5%)和13例(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2~6.79,P<0.05)。合并PE组D-dimer和内皮素-1水平高于非PE组,D-dimer分别是(760±152)μg/L与(253±5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皮素-1水平分别是中位数5.4 pg/L(四分位数间距,1.6~6.9 pg/L)与中位数1.8 pg/L(四分位数间距,1.3~4.8 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2,P<0.01)。D-dimer和ET-1水平正相关(r=0.452,P=0.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ET-1负相关(r=-0.659,P=0.031)。结论不能解释原因的AECOPD患者有33.2%合并PE。卧床≥7 d、双下肢不等粗≥1 cm、深静脉血栓形成、晕厥、心电图表现SⅠQⅢTⅢ征、PaCO2下降≥5mm Hg、D-dimer≥500μg/L以及ET-1水平增高是合并PE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栓塞 D-二聚体 内皮素-1
下载PDF
硫化氢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7
11
作者 陈晓波 杜军保 +2 位作者 耿彬 蒋宏峰 唐朝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 :探讨硫化氢 (H2 S)对内皮素 - 1(ET - 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雄性SD大鼠主动脉VSMC ,将细胞分成对照组、血清组、内皮素组、NaHS组、血清 +N... 目的 :探讨硫化氢 (H2 S)对内皮素 - 1(ET - 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雄性SD大鼠主动脉VSMC ,将细胞分成对照组、血清组、内皮素组、NaHS组、血清 +NaHS组和内皮素 +NaHS组进行研究 ,以不同浓度梯度NaHS处理VSMC ,观察对VSMC [3 H]-TdR掺入和MAPK活性的影响。结果 :加入 5× 10 -5- 5× 10 -4mol/LNaHS可明显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由内皮素诱导的VSMC增殖 ,其 [3 H]-TdR掺入量减低 ,抑制率分别为 16 .8% - 37.4 % (P <0 .0 1) ,其MAPK活性明显减低 ,抑制率为 7.4 % - 33.6 %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H2 S对内皮素诱导的VSMC增殖有抑制作用 ,同时使MAPK活性下调。推测H2 S对VSMC增殖的抑制效应可能由MAPK信号途径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内皮素-1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平滑 血管 大鼠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浆TXB2、ET-1、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贺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6期4023-4025,4028,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对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IL)-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例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对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IL)-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例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限制性液体管理、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及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500 mg+生理盐水250 m L静滴,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 L+生理盐水250 m L静滴,2次/d。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5,7天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呼吸机参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气道阻力(R)、静态顺应性(Cst)]、血气分析指标(乳酸、氧分压、氧合指数)和血浆TXB2、ET-1、IL-8水平。结果 2组治疗第3,5,7天的APACHEⅡ、MLIS及CPIS评分和PEEPi、R、乳酸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Cst、氧分压、氧合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时间点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TXB2、ET-1、IL-8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在第3天达到高峰(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控制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感染状况,改善患者病情及呼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浆TXB2、ET-1、IL-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氨溴索 重症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栓素B2 内皮素-1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通心络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钱孝贤 陈燕铭 +3 位作者 刘勇 周彬 陈璘 吴伟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98-1701,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1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消心痛组41例,通心络组43例,通心络联合消心痛治疗组40例(通心络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1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消心痛组41例,通心络组43例,通心络联合消心痛治疗组40例(通心络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并与35例健康者比较。结果:消心痛组、通心络组和通心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85.00%和88.37%,后两组与消心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3组血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而ET-1和M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治疗后,通心络和通心络联合组患者NO水平和SOD活性明显升高,而ET-1和MDA水平明显下降。而消心痛组患者在治疗后,除NO水平明显升高外(P<0.05),SOD活性、ET-1和MD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心络可有效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O水平、保护SOD、抑制ET-1和MDA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心绞痛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PCI术后患者ET-1、sP-sel及hs-CRP的影响 被引量:42
14
作者 赵培欣 江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可溶性P选择(soluble P-se-lectin,sP-sel)及高酶C反应蛋白(high ...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可溶性P选择(soluble P-se-lectin,sP-sel)及高酶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对ET-1、sP-sel及hs-CR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拟行PCI术的ACS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丹红组(36例)与常规组(34例)常规组,给予介入治疗及常规用药;丹红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后当日至术后第14日,用丹红注射液40mL稀释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分别于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第24h(T2)、术后第14日(T3)采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浆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ET-1、sP-sel及hs-CRP的浓度进行不同时间点三者水平的组内组间比较,另选20名正常体检者做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丹红组与常规组T0,T1及T2时间点血浆ET-1、sP-sel及hs-CRP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时间点丹红组与常规组血浆ET-1、sP-sel及hs-CRP的水平均较对照组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丹红组T0,T1及T2时间点血浆ET-1、sP-sel及hs-CRP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丹红组ET-1、sP-sel及hs-CRP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可明显降低ACS患者血浆ET-1、sP-sel及hs-CRP水平,表明其有一定的保护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及抑制炎症反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内皮素-1 可溶性P选择素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清中ET-1,Ang-1,VEGF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王飞龙 韩岚 +5 位作者 樊玲 汪蒙蒙 呙瑜琪 郭栋栋 吴欢茹 彭代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清中内皮素1(ET-1),血管形成素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桃红四物汤(TSD)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以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局灶性缺血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 目的:观察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清中内皮素1(ET-1),血管形成素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桃红四物汤(TSD)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以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局灶性缺血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3个剂量组(18,9,4.5 g·kg^(-1))和尼莫地平组(0.02 g·kg^(-1))。连续ig 7 d,采用TTC染色法对脑梗死体积进行检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ET-1,Ang-1和VEGF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小脑缺血梗死体积。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及血浆黏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高、中、低3个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大鼠的血浆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能显著降低血清中ET-1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Ang-1和VEGF含量。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情况以及促进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的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脑缺血大鼠血清中ET-1,Ang-1,VEGF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中动脉栓塞 内皮素1 血管形成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内皮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1
16
作者 郭永平 杨冯 王晓静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新生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参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对...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新生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参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解痉、镇静、降压和适当利尿、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高蛋白低脂饮食等常规治疗,丹参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的差异;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以及娩出新生儿孕周、产后新生儿死亡数、胎盘质量、存活新生儿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T-1、ET-1/NO、TNF-α和IL-6水平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丹参组治疗前后ET-1、ET-1/NO、TNF-α、IL-6的下降程度和NO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01)。丹参治疗组新生儿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在分娩活胎的研究对象中,丹参组患者治疗后分娩孕周长于对照组(P<0.001),胎盘质量、存活新生儿体质量、胎盘质量和存活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通过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发挥抗炎作用而降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且能显著改善娩出新生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先兆子痫 内皮缩血管肽1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血压
下载PDF
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治疗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明 胡申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从基础到临床受到广泛重视。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环节与内皮细胞功能关系密切,二者均是心脑血管事件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多种内皮因子的功能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从基础到临床受到广泛重视。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环节与内皮细胞功能关系密切,二者均是心脑血管事件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多种内皮因子的功能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病内皮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肱动脉超声检查方法以及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高血压病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心脑血管事件 心血管疾病 研究课题 功能关系 重要环节 内皮因子 可能机制 治疗对策 动脉超声 发病率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衰竭大鼠AngⅡ、ET-1、TNF-α和IL-1β的影响 被引量:39
18
作者 方海雁 黄金玲 +6 位作者 桑方方 王桐生 王靓 程晓昱 袁静 龙子江 刘先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内皮素-1(endothelin-l,E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的影...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内皮素-1(endothelin-l,E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CHF大鼠模型,于模型复制后第7周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卡托普利组,苓桂术甘汤小(4.29 g/kg)、中(21.45 g/kg)、大(42.90 g/kg)剂量组,另设假术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ngⅡ、ET-1、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苓桂术甘汤小、中、大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AngⅡ、ET-1、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苓桂术甘汤大剂量组TNF-α、IL-1β水平显著低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能明显降低CHF大鼠血清AngⅡ、ET-1、TNF-α和IL-1β水平,该方阻抑CHF大鼠心室重构,改善CHF大鼠心脏舒缩性能作用与其抑制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细胞因子 苓桂术甘汤
下载PDF
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Ang Ⅱ,NO,ET-1,Cys-C的影响 被引量:38
19
作者 李敏 李虎 +6 位作者 王逵 黄金燕 薛旺 欧东波 曾莉君 林尧明 朱玉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采用硝普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浆AngⅡ,NO,ET-1,Cys-C水平、心率及、血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AngⅡ,ET-1,Cys-C水平,心率及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血浆AngⅡ,ET-1,Cys-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率及血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O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单用,能够抑制血浆AngⅡ、ET-1、Cys-C表达,提高NO水平,缓解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病人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硝普钠 硝酸甘油 血管紧张素Ⅱ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胱抑素-C
下载PDF
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卢露 潘国权 +4 位作者 汤鲁明 王林霞 王志翊 潘小东 孙来芳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在脓毒症休克早期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收治的成人脓毒症休克患者18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ulse ind... 目的探讨在脓毒症休克早期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收治的成人脓毒症休克患者18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组94例和常规组86例,PICCO组患者在PICCO技术监测下进行精准的液体复苏,而常规组以常规方法进行液体复苏。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复苏后脏器功能变化;ET-1、乳酸、白介素-10等炎症因子的变化;T淋巴细胞等免疫功能变化,以及microRNA-155等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平均动脉压、休克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不同方法液体复苏后,PICCO组患者的血压波动幅度、BNP、IL-10、ET-1水平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CCO组患者的microRNA-155、T细胞亚群高于常规组患者(P<0.01)。结论 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不但能使血压平稳恢复,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减轻炎症介质,对提高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T淋巴细胞亚群 微小RNA-155 内皮素-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