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US基因在杜氏盐藻细胞中的瞬间表达 被引量:36
1
作者 耿德贵 王义琴 +1 位作者 李文彬 孙勇如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5-39,共5页
利用电激法将GUS基因转入杜氏盐藻细胞内进行瞬间表达 ,研究了盐藻的生长状态和电激转化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 ,并比较了CaMV35S、Ubil、Ubil Ω、CaMV35S U bil和CaMV35S Ubil Ω 5种启动子的转化效率。结果表明 ,培养 5d的盐藻在 6kV的... 利用电激法将GUS基因转入杜氏盐藻细胞内进行瞬间表达 ,研究了盐藻的生长状态和电激转化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 ,并比较了CaMV35S、Ubil、Ubil Ω、CaMV35S U bil和CaMV35S Ubil Ω 5种启动子的转化效率。结果表明 ,培养 5d的盐藻在 6kV的脉冲电压、0 .0 5s的脉冲持续时间和 2 10的脉冲次数下电激可获得较高的转化率 ,为转化最佳条件。 5种启动子中 ,Ubil Ω启动子的转化效率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细胞 转化率 杜氏盐藻 GUS基因 电激法 瞬间表达 转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细胞电穿孔与电融合的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汪和睦 汪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2-326,共5页
近十余年来,由于细胞生物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免疫学家与物理学家之间在学术上的相互渗透、共同实验,已经开辟出一个生物物理技术的新领域.它既涉及细胞电磁场效应及其机理的基础研究;同时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又涉及对分子生物... 近十余年来,由于细胞生物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免疫学家与物理学家之间在学术上的相互渗透、共同实验,已经开辟出一个生物物理技术的新领域.它既涉及细胞电磁场效应及其机理的基础研究;同时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又涉及对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医学以及医药、食品、农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本领域的最近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电穿孔 细胞电融合 生物技术
下载PDF
泥鳅受精卵的电脉冲基因转移 被引量:29
3
作者 谢岳峰 刘东 +2 位作者 邹钧 李国华 朱作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7-389,共3页
鱼类具有怀卵量大、受精卵易得,容易进行体外操作、人工孵化及培育等优点,使得它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极好材料。1985年朱作言等首次发表了转基因鱼研究的初步结果,随后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转基因鱼模型,并获得了可遗传的转基因鱼及其子... 鱼类具有怀卵量大、受精卵易得,容易进行体外操作、人工孵化及培育等优点,使得它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极好材料。1985年朱作言等首次发表了转基因鱼研究的初步结果,随后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转基因鱼模型,并获得了可遗传的转基因鱼及其子一代。这一研究现已扩展到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个实验室。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鱼类基因转移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将有可能带来育种史上的革命,并建立定向、快速的鱼类育种新技术。已发表的转基因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 基因转移 鱼类 泥鳅 受精卵
下载PDF
经皮给药制剂促透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董王明 江昌照 +1 位作者 叶金翠 杨根生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089-2097,共9页
经皮给药相较口服给药、皮下注射等给药方式具有减缓注射疼痛、避免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可控、患者顺应性好等优势。为解决经皮给药受限于药物的分子量、油水分配系数的问题,药物经皮促透方法是最重要的手段。本文将对现阶段经皮给药... 经皮给药相较口服给药、皮下注射等给药方式具有减缓注射疼痛、避免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可控、患者顺应性好等优势。为解决经皮给药受限于药物的分子量、油水分配系数的问题,药物经皮促透方法是最重要的手段。本文将对现阶段经皮给药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药剂学三方面的促透技术进行综述,以各方面研究进展为基础,从新技术的特点、机制加以阐述和总结,并对各方法的联合应用进行介绍。将来经皮给药制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更需要研究者从促透方法上着手,开发新的促透手段,解决现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系统 离子导入 超声导入 电穿孔 微针 化学促进剂 脂质体 传递体 醇质体
原文传递
Chemokine-like factor 1,a novel cytokine,contributes to airway damage,remodeling and pulmonary fibrosis 被引量:31
5
作者 谭亚夏 韩文玲 +10 位作者 陈英玉 欧阳能太 唐岩 李枫 丁培国 任筱兰 曾广翘 丁静 朱彤 马大龙 钟南山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123-1129,共7页
Background Chemokine-like factor 1 (CKLF1) was recently identified as a novel cytokine The full-length CKLF1 cDNA contains 530 bp encoding 99 amino acid residues with a CC motif similar to that of other CC family c... Background Chemokine-like factor 1 (CKLF1) was recently identified as a novel cytokine The full-length CKLF1 cDNA contains 530 bp encoding 99 amino acid residues with a CC motif similar to that of other CC family chemokines Recombinant CKLF1 exhibits chemotactic activity on leucocytes and stimulates proliferation of murine skeletal muscle cells We questioned whether CKLF1 could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the lung Therefore we used efficient in vivo gene delivery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CKLF1 in the murine lung Methods CKLF1-expressing plasmid, pCDI-CKLF1, was constructed and injected into the skeletal muscles followed by electroporation Lung tissues were obtained at the end of week 1,2,3 and 4 respectively after injection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ungs were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A singl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CKLF1 plasmid DNA into BALB/c mice caused dramatic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ungs of treated mice These changes included peribronchial leukocyte infiltration, epithelial shedding, collagen deposition, proliferation of bronchial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fibrosis of the lung Conclusions The sustained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bronchial and bronchiolar wall, the acute pneumonitis and 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CKLF1 were similar to phenomena observed in chronic persistent asthma,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CKLF1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se important diseases and the study also implies that gene electro-transfer in vivo could serve as a valuable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the function of a novel gene in anim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okine-like factor 1 electroporation pathology airway remodeling ASTHMA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原文传递
链霉菌基因转移的方法 被引量:27
6
作者 吴胜 夏焕章 《生物工程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94,83,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用于链霉菌基因转移的各种方法 ,涉及原生质体转化、电穿孔、接合转移和噬菌体转导 。
关键词 链霉菌 原生质体转化 电穿孔 接合转移 噬菌体转导 基因转移
下载PDF
Systematic review of novel ablative methods in 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被引量:31
7
作者 Margaret G Keane Konstantinos Bramis +1 位作者 Stephen P Pereira Giuseppe K Fusa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9期2267-2278,共12页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with or without metastatic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a very poor prognosis.Current standard therapy is limited to chemotherapy or chemoradiotherapy.Few regimens have be...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with or without metastatic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a very poor prognosis.Current standard therapy is limited to chemotherapy or chemoradiotherapy.Few regimens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 substantial survival advantage and novel treatment strategies are urgently needed.Thermal and laser based ablative techniques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solid organ malignancies.Initial studies in the pancreas we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which limited widespread adoption.Modifications to the various applications,in particular combining the techniques with high quality imaging such as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intraoperative or endoscopic ultrasound has enabled real time treatment monitoring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safety.We conduct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up to October 2013.Initial studies suggest that ablative therapies may confer an additional survival benefit over best supportive care but randomised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validate these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canc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hotodynamic therapy CRYOABLATION Microwave ablation High frequency focused ultrasound 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下载PDF
GFPuv标记猕猴桃溃疡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土壤、根系中的定殖 被引量:28
8
作者 黄其玲 高小宁 +2 位作者 赵志博 秦虎强 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2-291,共10页
【目的】获得具有荧光标记的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菌株,为进一步揭示其侵染致病过程奠定基础。【方法】电击法对病菌进行GFPuv基因标记,应用荧光显微镜和平板稀释法研究标记菌株在土壤和根部的定殖情况... 【目的】获得具有荧光标记的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菌株,为进一步揭示其侵染致病过程奠定基础。【方法】电击法对病菌进行GFPuv基因标记,应用荧光显微镜和平板稀释法研究标记菌株在土壤和根部的定殖情况。【结果】GFPuv标记的猕猴桃溃疡病菌菌株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8株标记菌基因组DNA中均扩增出约700 bp的目的片段。标记菌株PSAmx7-GFPuv1的菌体形态、生长曲线、最适温度、最适pH、致病性均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其绿色荧光可稳定遗传。标记菌在灭菌土壤中可存活3个月左右,在未灭菌土壤中也能存活3周;灌根1 d检测,根表、根内组织中可分离到目标菌落,随后标记菌株数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电击法成功地将GFPuv基因转入猕猴桃溃疡病菌;导入的GFPuv基因对宿主菌的生物学特性没有影响;标记菌可在灭菌土壤中长期存活,并在根部定殖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菌 pDSK-GFPuv 电击转化 土壤存活 根系定殖
下载PDF
香菇DNA导入平菇原生质体及转化子鉴定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贾建航 刘振岳 +4 位作者 泰丽芳 刘国振 张伟 李莉云 李小兵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4期5-10,共6页
采用氯化苄方法提取香菇总DNA,用Gene Pulser Ⅱ电击系统将香菇DNA导入平菇单核原生质体.通过香菇DNA的导入,利用基因互补原理获得了能出菇的转化子1-1和13-48,并对转化子进行了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度分析、酯酶同工酶分析和RAPD分析.
关键词 香菇 平姑 电击 转化子 原生质体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煤层气井增产措施与实践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聪 李梦溪 +2 位作者 王立龙 石汉友 王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29,120,共4页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樊庄区块自规模投产以来一直受单井平均产气量低的制约,难以规模上产,随着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逐步认识到该区块气井低产的原因及增产措施的重要性。为此,制订了针对该区低产井的改造方案,详细总结分析了解堵性二...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樊庄区块自规模投产以来一直受单井平均产气量低的制约,难以规模上产,随着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逐步认识到该区块气井低产的原因及增产措施的重要性。为此,制订了针对该区低产井的改造方案,详细总结分析了解堵性二次压裂在煤层气开发中的运用效果。实践表明:系列化的水力压裂技术是该区较为有效的增产手段;电脉冲解堵、径向水力喷射技术是新的尝试、有利的补充技术,但其增产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上述技术用于煤层气井的增产,将加快该区煤层气产能建设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南部 煤层气井 增产措施 解堵 二次压裂 水力喷射 电脉冲
下载PDF
电穿孔——解释生物体中非热生物效应的关键机理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保义 刘长军 +8 位作者 郭庆功 李丰群 邹大华 徐润民 张弘 许虹 王子淑 王亚军 邹方东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0-314,共5页
介绍了细胞膜电穿孔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应用,报道了瞬态电磁脉冲和生物细胞相互作用的一些重要实验结果.
关键词 电穿孔 非热生物效应 瞬态电磁脉冲 生物体
下载PDF
细胞膜电穿孔的机理及应用前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熊兰 孙才新 +2 位作者 廖瑞金 胡丽娜 李大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6-79,共4页
近年来 ,国内外众多学者就适当强度的脉冲电磁场作用下细胞膜发生电穿孔的现象展开了机理研究与应用实践。文中介绍了细胞膜电穿孔现象产生的前提条件 ,并且从细胞膜的电特性和机械特性变化、分子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微粒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近年来 ,国内外众多学者就适当强度的脉冲电磁场作用下细胞膜发生电穿孔的现象展开了机理研究与应用实践。文中介绍了细胞膜电穿孔现象产生的前提条件 ,并且从细胞膜的电特性和机械特性变化、分子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微粒和离子的跨膜运输能力的影响这三个角度展开对细胞膜电穿孔特性的机理研究。同时 ,还介绍了目前细胞膜电穿孔特性在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其进行机理研究的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 电穿孔 微孔 跨膜电位
下载PDF
重组质粒电穿孔转染条件探讨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智 张定凤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为优化电穿孔转染质粒的条件,提高转染率。方法:以不同条件用电穿孔方法将重组质粒PLXSN-S转入p815、pA317、HepG2、EL4等真核细胞,探讨电压,电容及电转缓冲液温度对转染率的影响。结果(1)低电压... 目的:为优化电穿孔转染质粒的条件,提高转染率。方法:以不同条件用电穿孔方法将重组质粒PLXSN-S转入p815、pA317、HepG2、EL4等真核细胞,探讨电压,电容及电转缓冲液温度对转染率的影响。结果(1)低电压(200~300V),高电容(900~1000uF)能高效转染实验所用真核细胞;(2)冰浴可提高转染率;(3)电击时间以15~30ms较合适。结论:电穿孔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转染方法,通过优化其条件,可以提高转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 基因转染 真核细胞 重组质粒
下载PDF
电转化条件对大肠杆菌XL1-Blue菌株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韦晓明 苏明权 +3 位作者 杨安钢 赵晶 温伟红 郝晓柯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3年第6期566-568,共3页
探讨XL1-Blue菌株电转化的最优条件。通过改变电压、质粒DNA浓度、细菌生长周期等影响电转化的重要条件,做出转化率的变化曲线,从中探索电转化的最优条件。实验结果得出在电容25μF、电阻200 Ω、电压2.5 kV、D600nm为0.3~0.4、0.2 cm... 探讨XL1-Blue菌株电转化的最优条件。通过改变电压、质粒DNA浓度、细菌生长周期等影响电转化的重要条件,做出转化率的变化曲线,从中探索电转化的最优条件。实验结果得出在电容25μF、电阻200 Ω、电压2.5 kV、D600nm为0.3~0.4、0.2 cm电转化杯、DNA终浓度0.1μg/ml、感受态细胞终浓度2.5×1012、氨苄青霉素浓度50μg/ml的条件下,电转化效率最高,可达到7.64×108。电转化实验转化效率高,重复性好,为成功的建立抗体库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 转化 转化效率 电转化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利用电激法转化小麦幼胚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柯遐义 黄粤 +1 位作者 石和平 李宝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利用我们实验室自制的脉冲放电式电激仪HPES-3,我们将合bar基因即PAT酶(phosphinothricinacetyltransferase)基因的pDM302质粒DNA导入了一个春小麦品种(TriticumaestivumL.)“T2003”的幼胚中。经过在含有ppt(phosphinothricin... 利用我们实验室自制的脉冲放电式电激仪HPES-3,我们将合bar基因即PAT酶(phosphinothricinacetyltransferase)基因的pDM302质粒DNA导入了一个春小麦品种(TriticumaestivumL.)“T2003”的幼胚中。经过在含有ppt(phosphinothricin)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得到了抗ppt的愈伤组织和再生小苗。PCR检测与DNA点杂交结果显示,外源bar基因已整合进了转基因的小麦植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胚 电激 转基因植株 基因工程
下载PDF
电穿孔导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于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海 陆泉枝 +2 位作者 连正兴 李宁 吴常信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应用质粒pEGFP Cl带有水母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 (Neor)两种报告基因转染胎儿成纤维细胞 ,进行转染条件优化。首先 ,通过成活率确定转染脉冲时程和场强 ,发现有三种组合是最适的组合 ,它们分别为 :时程 5ms,场强 ... 本文应用质粒pEGFP Cl带有水母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 (Neor)两种报告基因转染胎儿成纤维细胞 ,进行转染条件优化。首先 ,通过成活率确定转染脉冲时程和场强 ,发现有三种组合是最适的组合 ,它们分别为 :时程 5ms,场强 1.2 5~ 1.5kV/cm ;时程 15ms时 ,场强 1.0~ 1.2 5kV/cm ;时程 2 5ms时 ,场强 0 .75~ 1.0kV/cm。接着采用场强 1.2 5kV/cm ,时程 15ms ,研究转染的温度、电导介质、细胞状态、DNA用量和细胞密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电导介质为Dhanks,DNA用量为 4 μg/mL ,对数期细胞密度为 1× 10 6~ 1× 10 7个 /mL ,电击前后在 4℃下各静置 10min时 ,能获得最佳转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导入 绿色荧光 蛋白基因 绵羊胎儿 纤维细胞
下载PDF
棒状类细菌电击转化中多种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沈天翔 那淑敏 +1 位作者 肖文中 贾盘兴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5-249,共5页
以质粒PXZ10145电击转化不同棒状类细菌菌株,研究了影响电击转化效率的诸个因素,在含4%甘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至对数前期的菌体最适用于电击转化,当以同源DNA进行电击转化时,1ugDNA中转化效率最高可达到8×... 以质粒PXZ10145电击转化不同棒状类细菌菌株,研究了影响电击转化效率的诸个因素,在含4%甘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至对数前期的菌体最适用于电击转化,当以同源DNA进行电击转化时,1ugDNA中转化效率最高可达到8×10^6转化子,但用异源DNA时,转化效率要比前者低10^2 ̄10^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棒状类细菌 高压电击转化 转化效率
下载PDF
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青枯雷尔氏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8
18
作者 车建美 蓝江林 刘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26-3635,共10页
【目的】采用电击法对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进行gfp/luxAB基因双标记,研究标记前后菌株的生长差异、以及侵染性和致病性的变化。【方法】通过电击法进行青枯雷尔氏菌的遗传转化,采用番茄组培苗对标记菌株的侵染条件和... 【目的】采用电击法对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进行gfp/luxAB基因双标记,研究标记前后菌株的生长差异、以及侵染性和致病性的变化。【方法】通过电击法进行青枯雷尔氏菌的遗传转化,采用番茄组培苗对标记菌株的侵染条件和侵染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成功地采用gfp/luxAB基因标记了青枯雷尔氏菌。标记后的菌体细胞形状与亲本菌株形状相同,均为长椭圆形,近杆状,整个细胞呈现绿色荧光,PCR结果表明,从标记青枯雷尔氏菌菌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约3.0kb的gfp基因片段。标记菌在对数生长期,荧光素酶活性快速增加,到稳定期,荧光素酶活性降低。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连续移植20次,仍然保持均匀而且强烈的绿色荧光,荧光稳定性保持在100%。gfp基因标记前后的菌株在培养的最适温度、最佳pH值及生长曲线上基本一致,在番茄组培苗内的侵染路线相同,致病力均达到90%以上。【结论】将gfp和luxAB融合基因成功转入青枯雷尔氏菌,融合基因在标记菌株中的表达高效稳定。导入的gfp基因对宿主的生长特性及致病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电击法 gfp/luxAB基因
下载PDF
脉冲电场诱导细胞内外膜电穿孔模型与跨膜电位的仿真 被引量:19
19
作者 姚陈果 李成祥 +3 位作者 孙才新 米彦 莫登斌 廖瑞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23-128,共6页
基于经典的球形单细胞3层介电模型,同时考虑细胞核对跨膜电位的影响,提出了更为合理和接近实际的球形单细胞的多层介电模型,给出了稳恒电场和任意时变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和核膜跨膜电位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当脉宽减小时核膜跨... 基于经典的球形单细胞3层介电模型,同时考虑细胞核对跨膜电位的影响,提出了更为合理和接近实际的球形单细胞的多层介电模型,给出了稳恒电场和任意时变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和核膜跨膜电位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当脉宽减小时核膜跨膜电位增加,而脉宽增大时细胞膜跨膜电位增强;当脉宽在100-500ns范围时能有效实现肿瘤细胞膜和核膜电穿孔,同时不影响正常细胞。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得很好,为肿瘤的电化学疗法和基因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细胞内外膜 跨膜电位 电穿孔 模型 仿真
下载PDF
电脉冲穿孔法将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导入野生型芽孢杆菌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良武 梁平彦 +4 位作者 田颖川 莽克强 巴峰 计平生 梅汝鸿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电脉冲穿孔法将带有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的穿梭质粒导入几株野生型芽孢杆菌中,它们是野生型的蜡状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通过观察在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平板上长出的抗性菌落数,计算出转化效率为10^1-10^... 利用电脉冲穿孔法将带有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的穿梭质粒导入几株野生型芽孢杆菌中,它们是野生型的蜡状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通过观察在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平板上长出的抗性菌落数,计算出转化效率为10^1-10^4转化子/μgDNA.从转化子中分离到的质粒DNA大小及其用HindⅢ酶切的片段与原始质粒DNA相同,毒性测试表明重组转化子对烟青虫六天的致死率达9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转化 芽孢杆菌 苏云金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