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2011年病毒性脑炎暴发病原Echo30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秀惠 严延生 +6 位作者 翁育伟 何爱华 张红榕 陈炜 许江阳 林其财 周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2011年病毒性脑炎暴发的病原特点及福建省近10年Echo30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法获得病毒株,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或RT-PCR序列分析鉴定Echo30血清型,提取病毒RNA核酸,逆转录为cD-NA,分段扩增VP1基因序列全长,测... 目的了解福建省2011年病毒性脑炎暴发的病原特点及福建省近10年Echo30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法获得病毒株,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或RT-PCR序列分析鉴定Echo30血清型,提取病毒RNA核酸,逆转录为cD-NA,分段扩增VP1基因序列全长,测定并分析扩增产物的序列。结果 2011年4月1日-6月2日,从福建省4个县(市)区病毒性脑炎病例标本中分离的病毒经鉴定均为Echo30;VP1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泉州市安溪和德化两地流行株高度同源(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0%和99.6%),同福安和厦门流行株(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5%和100%)核苷酸差异约9%,3个位点氨基酸出现了变异。近10年福建省Echo30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显示,2011年泉州流行株并非由2005年当地流行株进化而来,而与2008年河南省分离株(HQ625646-Henan/04/2008)同源性最高;近10年福建省Echo30存在多基因型、多谱系的同时传播,并在2006年发现了两株第III新基因型病毒。结论造成2011年福建省病毒性脑炎暴发的病原为Echo30,且至少存在两条不同传播链病毒同时流行。Echo30福建株呈多基因型、多谱系分布流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echo30 VP1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连云港市一起ECHO_(30)病毒性脑膜炎爆发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磷扬 张廷禄 +4 位作者 朱凤东 许雷 孙波 潘红星 赵玉良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6期384-387,共4页
目的分析200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病毒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和病因。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收集2004年以来全市各县区病毒性脑膜炎住院病例资料,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流行因素;24份脑脊液... 目的分析200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病毒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和病因。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收集2004年以来全市各县区病毒性脑膜炎住院病例资料,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流行因素;24份脑脊液标本送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检测,并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4-2005年全市各县区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呈现散发状态;2006年1~7月份共查出病例数为968例,从6月份起出现疫情上升,1县2区出现爆发,7月份达高峰,爆发病例为473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48.86%;主要累及15岁以下儿童,占94.4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65: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有核细胞增多。饭前洗手与多吃瓜果为保护因素,说明该病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系。23份脑脊液经PCR检测,16份ECHO_(30)肠道病毒阳性。结论2006年夏季江苏省连云港市病毒性脑膜炎出现一次爆发并波及1县2区,致病病原体为埃可30型肠道病毒(Echovirus 30,ECHO_(30))肠道病毒,不良卫生习惯可能是导致该病发生流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30 脑膜炎 爆发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一起由埃可病毒30型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疫情调查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传鸽 冯梓来 +2 位作者 雷洁贞 彭力荇 崔楚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15-1517,1523,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2012年夏季广东省罗定市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因素,为今后地区性病毒性脑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288例病例分布于罗定... 摘要:目的探讨2012年夏季广东省罗定市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因素,为今后地区性病毒性脑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288例病例分布于罗定市21个乡镇,罹患率为23.37/10万,各乡镇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46,x2=0.00);首发病例发生在2012年4月19日,发病高峰期为5月份,至7月上旬疫情平息;发病人群中男性187例,女性101例,男女比例为1.85:1,发病年龄从4月龄至31岁,以3-8岁为主。288例病毒性脑炎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病情普遍较轻,预后良好。45份患者脑脊液、血清和粪便等肠道病毒阳性标本检出埃可30型病毒核酸阳性18份,埃可9型病毒核酸阳性1份。结论2012年夏季广东省罗定市病毒性脑炎的流行主要由肠道病毒埃可30型引起,今后应加强对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 病毒性脑炎 流行病学调查 罗定市
原文传递
ECHO30所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岩 徐爱强 +6 位作者 王海岩 纪峰 宋立志 张丽 李震 张济 董薇 《预防医学论坛》 2007年第12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明确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从病原学角度探讨引起暴发的原因。[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型别鉴定以及血清中和抗体试验;采用传统的技术测定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43份大便标本共分离19株肠道病... [目的]明确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从病原学角度探讨引起暴发的原因。[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型别鉴定以及血清中和抗体试验;采用传统的技术测定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43份大便标本共分离19株肠道病毒阳性株,阳性率44.12%,型别鉴定均为ECHO30;分离株具备强毒株的"D"特征;76.92%双份血清抗体呈4倍升高。[结论]2003年济南章丘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为具备强毒株特征的ECH-O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30 无菌性脑膜炎 暴发 病原学
下载PDF
一起Echo30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蒋清 崔亮亮 +3 位作者 谢棋 祖荣强 申涛 马焰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了解Echo 30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103例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今后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在学校和医院内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检查结果及初步诊断情况进行描述,同... 目的了解Echo 30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103例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今后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在学校和医院内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检查结果及初步诊断情况进行描述,同时选择20名确诊病例开展带毒监测。结果搜索到学生病例103人,罹患率4.6%(103/2 255);临床症状以发热(100.0%)、头痛(70.9%)、呕吐(68.0%)、头晕(40.8%)、恶心(33.0%)症状为主,部分出现了腹痛(14.6%)、腹泻(4.9%);86人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升高的占73.3%(63/86),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占57.0%(49/86);12人脑脊液(CSF)检查11人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异常(91.7%);16人脑电图(EEG)检查12人出现轻度异常(75.0%);仅搜集到15例患者门诊初诊记录,11人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73.3%);病例排毒时间范围为7~28 d。结论该次Echo30所致的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与既往报道的临床特征相似,基层医院对此病的诊断与治疗意识不够,应加强当地重点与季节性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内容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30 病毒性脑膜炎 临床特征 排毒监测
原文传递
一起Echo 30型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焰 姚建香 +2 位作者 李蒋清 谢棋 崔亮亮 《医学动物防制》 2014年第10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分析一起Echo 30型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传播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个人卫生行为与习惯、饮水方式、可能的暴露史等信息,对危险因素的探索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 目的分析一起Echo 30型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传播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个人卫生行为与习惯、饮水方式、可能的暴露史等信息,对危险因素的探索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103例,罹患率4.6%(103/2 255),流行病学曲线为持续同源暴露。饮用直饮水机温开水(OR=18.3,95%CI为2.0-169.5)和饮用生水(OR=15.5,95%CI为1.7-141.8)是主要危险因素,在校上下楼梯时经常扶楼梯扶手(OR=5.1,95%CI为1.25-21.0)、与2例及以上病例密切接触(OR=5.2,95%CI为1.4-20.0)是危险因素;饭前经常洗手(OR=0.3,95%CI为0.1-0.99)、洗手时经常使用洗手液(香皂或肥皂)(OR=0.1,95%CI为0.03-0.5)是保护性因素。结论饮水污染是该起疫情暴发的首要危险因素。卫生行为习惯与疫情流行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 30型病毒 暴发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CD_4^+、CD_8^+及CD_3^+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愉 邓琳菲 +1 位作者 刘颖 黄艳智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1期4910-4912,共3页
目的探讨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CD_4^+、CD_8^+及CD_3^+免疫功能情况。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神经科163例脑炎患儿脑脊液埃可病毒30型核酸,以脑脊液检测出埃可病毒30型核酸儿童为观察组,以同期174例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CD_4^+、CD_8^+及CD_3^+免疫功能情况。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神经科163例脑炎患儿脑脊液埃可病毒30型核酸,以脑脊液检测出埃可病毒30型核酸儿童为观察组,以同期174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液T淋巴细胞CD_4^+、CD_8^+及CD_3^+免疫功能。结果(1)确定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105例,阳性率64. 42%,男60例,女45例,年龄1~12岁。(2)与健康儿童比较CD_4^+、CD_8^+及CD_3^+绝对计数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D_4^+/CD_8^+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以CD_3^+、CD_4^+及CD_8^+绝对计数降低,免疫能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 脑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一起ECHO 30病毒引发游泳队脑炎爆发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士典 章显权 +1 位作者 贾俐挺 谢海滨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目的分析ECHO30病毒性脑炎在冬季体校游泳队爆发的特征。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对体校学生进行筛查;采集典型病例脑脊液(CSF)、血液样本和泳池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例均为体校游泳队学生,共发病37例,罹患率25.18%,性别间罹患... 目的分析ECHO30病毒性脑炎在冬季体校游泳队爆发的特征。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对体校学生进行筛查;采集典型病例脑脊液(CSF)、血液样本和泳池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例均为体校游泳队学生,共发病37例,罹患率25.18%,性别间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50),流行9d;游泳池水污染严重,6份CSF样本肠道病毒核糖核酸阳性,2份分离到ECHO30肠道病毒。结论游泳池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应正常运转,日常监督监测应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 30 病毒性脑炎 爆发
下载PDF
韶关市埃可病毒30型流行区与非流行区人群中和抗体水平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国超 叶广灵 +6 位作者 黎薇 欧初贵 黄辉 陈胜华 柯昌文 梁晶 李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88-1190,1207,共4页
目的了解韶关市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采用中和抗体法检测流行区与非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并将两区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高滴度者所占比例分别... 目的了解韶关市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采用中和抗体法检测流行区与非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并将两区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高滴度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9.27%、(97.53±0.65)、66.78%,均高于非流行区的97.94%、(48.61±0.65)、55.15%,除中和抗体阳性率外,其余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0.000;χ2=6.61,P=0.010)。流行区不同年龄人群几何平均滴度以5岁内婴幼儿最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F=3.660,P=0.006)。非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均以5岁内婴幼儿最低,但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8.38,P=0.079;F=1.344,P=0.255)。结论流行区发生的病毒性脑炎暴发是由ECHO30所致,人群ECHO30感染普遍,小于5岁的婴幼儿易感,应加强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 流行区 非流行区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引起甘肃省一起病毒性脑炎疫情的ECHO30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建华 张勇 +2 位作者 武海卓 李煜山 于德山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623,共7页
为了解引起2015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病毒性脑炎疫情的ECHO30的基因特点,分析其重组变异和进化规律,对从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到的3株ECHO30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采用Simplot3.5.1软件进行重组分析,并利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 为了解引起2015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病毒性脑炎疫情的ECHO30的基因特点,分析其重组变异和进化规律,对从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到的3株ECHO30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采用Simplot3.5.1软件进行重组分析,并利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本次疫情中分离到的ECHO30与E30/SD/2010/CHN株的相似度最高(92%~99%)。重组分析表明甘肃ECHO30株在非结构蛋白区P2区和P3区出现了多处重组现象。由于对当地流行的肠道病毒谱不清楚,虽然发现此次流行的病毒存在重组,但是对重组片段的来源尚不明确,因此需要加强对甘肃省流行肠道病毒的本底调查工作和遗传背景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echo30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重组
原文传递
2009年云南省 Echo30分离株 KM/A363/09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巍 陈俊英 +4 位作者 潘玥 朱艳菊 邵聪文 刘建生 马绍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对2009年从中国云南省1名脑炎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Echo30云南分离株KM/A363/09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了解该株病毒的遗传特性。方法设计针对Echo30引物,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利用Gen... 目的:对2009年从中国云南省1名脑炎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Echo30云南分离株KM/A363/09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了解该株病毒的遗传特性。方法设计针对Echo30引物,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利用Geneious和Mega5.1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及其系统进化分析,应用RDP3和SimPlot3.5.1重组软件对序列进行重组分析。结果该分离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7425 bp,编码2194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其原型株Bastianni的同源性分别为81.2%和95.8%;与其他Echo30型毒株的各区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1.2%~88.6%和95.8%~97.8%;进化分析发现KM/A363/09毒株属于中国Echo30分支中的一支。而且发现KM/A363/09株基因序列在非结构区可能存在重组事件。结论云南分离株KM/A363/09属于中国Echo30分支中的一支,而中国分离株已经发生一定的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30 全基因序列 序列分析 echoVIRUS 30
原文传递
一起ECHO30引起儿童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的调查
12
作者 吴炳疆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安溪县2011年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病毒性脑膜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发生在4~6月,5月中旬为发病高峰(16~18日发病占17.7%)。累计报告病例220例,罹患率100.40/10万。病例分布在16个乡镇98个... 目的探讨安溪县2011年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病毒性脑膜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发生在4~6月,5月中旬为发病高峰(16~18日发病占17.7%)。累计报告病例220例,罹患率100.40/10万。病例分布在16个乡镇98个村,其中湖头镇病例占60.0%。患儿性别比1.97∶1,年龄≤15岁,3~7岁占75.0%,托幼儿童和学生占75.0%。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血常规和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脑电图轻中度异常;病原学检测为ECHO30。患儿病情较轻,病程8~10d,愈后良好。结论疫情由ECHO30引起,流行呈单高峰,患儿有聚集性,开展监测和疫苗研发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脑膜炎 echo30 病毒性脑膜炎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一起传染病暴发中肠道病毒血清型鉴定和ECHO30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海岩 许文波 +6 位作者 徐爱强 朱贞 杨会利 李岩 纪峰 崔爱利 张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2003年5~9月,山东省泰安市发生了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所致的传染病暴发,临床症状以手足口病(HFMD)为主,同时有心肌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也占较大比例。131份病人(粪便、咽拭子、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到EV6... 2003年5~9月,山东省泰安市发生了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所致的传染病暴发,临床症状以手足口病(HFMD)为主,同时有心肌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也占较大比例。131份病人(粪便、咽拭子、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到EV62株,其中ECHO1939株,EV716株,ECHO304株,其它肠道病毒13株。4株ECHO30病毒中的2株分离自2个患者的粪便标本,但用WHO肠道组合血清中和试验未能定出型别。另外2株分离自同一患者的粪便和脑脊液标本。病原学分析表明,ECHO30是引起该患者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抗E-CHO30标准株的血清中和这4株病毒的滴度低于标准株5~20倍。VP1区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4株ECHO30分离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在98.0%~98.5%,氨基酸同源性在98.9%~99.3%,提示这4株病毒来源于同一传播链,2003年5-9月ECHO30在该地区可能有局部流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ECHO30病毒可以划分为6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1~5为GenBank中已发表的ECHO30分离株,山东分离株与其它5个基因型成员核苷酸差异分别在9.4%~24.4%,在进化树上形成了较独立的分支,是一个新基因型,将其划分为第6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肠道病毒 暴发 无菌性脑膜炎 传染病 脑脊液 基因型 分离株 血清型鉴定 粪便
下载PDF
无菌性脑膜炎暴发中Echo30病毒的基因特征及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海岩 徐爱强 +5 位作者 朱贞 李岩 纪峰 张勇 张丽 许文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3-797,共5页
目的了解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Echo30病毒的基因特征,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及进化来源。方法对2003年济南章丘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中分离到的Echo330病毒进行了VP1区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国内外报道的Echo30病毒VP1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 目的了解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Echo30病毒的基因特征,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及进化来源。方法对2003年济南章丘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中分离到的Echo330病毒进行了VP1区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国内外报道的Echo30病毒VP1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通过构建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规律。结果济南章丘市Echo30分离株VP1区核苷酸同源性在98.9%~99.5%之间,与同年山东省泰安市Echo30分离株同源性最高(98.5%~99.0%),与浙江、江苏两省的Echo30分离株同源性在98.2%~98.9%,而与1997年法国分离株(89.1%~89 7%)和2001年台湾省分离株(87.4%~87.6%)的同源性相差较大,与原型株Bastianni株同源性最低,在82.4%~82.8%。进化树分析显示,中国大陆近几年无菌性脑膜炎Echo30分离株独处一支,呈单源性发生关系。结论2003年,Echo30病毒在山东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并导致了无菌性脑膜炎的局部流行,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国大陆Echo30分离株与国外早期的分离株相比,其抗原性不完全相同,已形成新的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炎 echo30病毒 基因特征 分子进化
原文传递
浙江省局部地区2002~2003年流行的无菌性脑膜脑炎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龚黎明 严菊英 +4 位作者 葛琼 史雯 卢亦愚 李敏红 冯燕 《中国计划免疫》 2004年第6期336-339,共4页
浙江省局部地区 2 0 0 2~ 2 0 0 3年多次出现无菌性脑膜脑炎的流行。为对疫情进行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采集了临床标本 ,采用HEp 2、RD、Vero等细胞分离病毒 ,并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进行特异性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结果显示... 浙江省局部地区 2 0 0 2~ 2 0 0 3年多次出现无菌性脑膜脑炎的流行。为对疫情进行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采集了临床标本 ,采用HEp 2、RD、Vero等细胞分离病毒 ,并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进行特异性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结果显示 :5 1份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埃可病毒 30型 (ECHO3 0 ) 5株 ,柯萨奇病毒B组 5型 (Coxsack ievirusB5,Cox B5) 1株 ;6 8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出ECHO3 0 34株 ,Cox B51株。RT PCR的结果与上述病毒分离结果相一致。此外 ,对采集的 1 5例患者的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了特异性中和抗体 ,其中 1 3例患者抗体呈≥ 4倍增长。证实引起浙江省局部地区 2 0 0 2~ 2 0 0 3年无菌性脑膜脑炎的主要病原为ECHO3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脑炎 埃可病毒30 柯萨奇病毒B组5型
原文传递
一起埃可病毒30型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丽 李岩 +7 位作者 徐爱强 宋立志 刘尧 纪峰 王海岩 肖作奎 张济 董薇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查明2003年章丘市一起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病1 743例,罹患率为1.81%o.发病集中在7~8月,以<15岁儿童为主,5~9岁儿童占全部病... 目的查明2003年章丘市一起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病1 743例,罹患率为1.81%o.发病集中在7~8月,以<15岁儿童为主,5~9岁儿童占全部病例数的55.08%,男女性别比1.57:1.此次爆发以明水镇为中心,向东呈扇形分布.病原学检测确定为埃可病毒30型(ECHO30)所致的无菌性脑膜炎爆发.此次爆发与以下因素有关:该地区多年未曾有过ECHO30所致疾病的流行,易感人群累积较多;ECHO30亚型发生了核苷酸变异,形成了新的基因型,耐酸试验显示分离株病毒具有'D'特征,其毒力较强;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饮食习惯,成为此次爆发的客观条件.结论此次无菌性脑膜炎爆发是由ECHO30新基因型广泛感染所致.今后应加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所致疾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 无菌性脑膜炎 爆发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福州地区无菌性脑膜炎病原——埃柯病毒30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爱华 陈立 +2 位作者 杨秀惠 潘伟毅 许文波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4期363-369,共7页
目的研究福州地区2004年无菌性脑膜炎病原——埃柯病毒30型(ECHO30)VP1区基因特征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福州地区2004年2株ECHO30(FJ-C2-04、FJ-C7-04),进行核糖核酸(RNA)提取和VP1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和分析PC... 目的研究福州地区2004年无菌性脑膜炎病原——埃柯病毒30型(ECHO30)VP1区基因特征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福州地区2004年2株ECHO30(FJ-C2-04、FJ-C7-04),进行核糖核酸(RNA)提取和VP1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和分析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结果所测2株ECHO30VP1区基因全长都是876bp,翻译的氨基酸全长292aa。2株病毒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9.89%(仅相差1个bp),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FJ-C2-04株VP1区基因全长和基因库(GenBank)上检索的相关ECHO30毒株比较,同源性为75.66%~97.49%。构建的ECHO30遗传进化树将已知的ECHO30划分为7个组,福州地区分离的ECHO30在第7组。结论ECHO30随着年代沿革不断衍化,福州地区分离株与早期分离株差异最大,与2004年浙江省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2002~2004年在浙江、福州和2003年山东、江苏省存在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ECHO30的局部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柯病毒30 VP1区基因
原文传递
儿童肠道病毒性脑炎234例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华 龙振昼 +4 位作者 池宏亮 陈江平 李慧 赵建锋 刘招云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5-12月期间入院的234例肠道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234例肠道病毒性脑炎分布于宁德市福安市3个街道办事处、2个城郊乡镇为中心的区域,波及周边25个...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5-12月期间入院的234例肠道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234例肠道病毒性脑炎分布于宁德市福安市3个街道办事处、2个城郊乡镇为中心的区域,波及周边25个乡镇,流行高峰季节为5-7月份,6月龄至15岁的儿童,特别是男童比女童感染率高;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多数病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可伴脑电图异常;随机送检的10份脑脊液、咽拭子及粪便分离出埃可30型肠道病毒。结论该地区流行的儿童病毒性脑炎由埃可30型肠道病毒引起,其临床症状典型,经适当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性脑炎 埃可30型肠道病毒 流行病学 l临床表现 儿童 _
原文传递
2011年福建省德化县1起埃可病毒30型引起的脑膜炎暴发调查 被引量:7
19
作者 詹美蓉 王明斋 +2 位作者 刘江艺 欧剑鸣 张丽杰 《预防医学论坛》 2012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查明德化县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的规模,明确发病病因、高危人群,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发生在德化县的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2011年1月1日至6月6日,合计发病104例,分布在9个... [目的]查明德化县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的规模,明确发病病因、高危人群,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发生在德化县的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2011年1月1日至6月6日,合计发病104例,分布在9个乡镇,其中县城90例(占86.54%),男性71例、女性33例,年龄3~14岁,5月63例(占58.33%)。卫生习惯得分,36例病人为19.61±2.85分,108名健康对照为24.07±2.73分(P<0.01)。检测6例病人的咽拭子、肛拭子、脑脊液共10份,ECHO 30病毒分离与核酸鉴定均阳性。[结论]此次病毒性脑膜炎暴发是由ECHO30所致,卫生习惯差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 脑膜炎 暴发
原文传递
埃可病毒30型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岩 徐爱强 +8 位作者 宋立志 许青 张丽 纪峰 王海岩 刘尧 肖作奎 张济 董薇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了解章丘市≤15岁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人群感染情况.方法用中和抗体检测技术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章丘市存在ECHO30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的爆发,≤15岁健康人群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3.08,非常显著地高于非流行区... 目的了解章丘市≤15岁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人群感染情况.方法用中和抗体检测技术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章丘市存在ECHO30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的爆发,≤15岁健康人群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3.08,非常显著地高于非流行区的GMT(1:32.45).流行区中和抗体滴度集中分布在1:64~1:256(36.52%),年龄别抗体水平有差异,≥3岁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非流行区人群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无年龄别差异.结论 ECHO30所致疾病流行后,人群具有一定的免疫力;非流行区未出现该毒株所致疾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 无菌性脑膜炎 中和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