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9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 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癌筛查意义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4
1
作者 黄宝英 周伦顺 +6 位作者 富显果 余兰 卢少玲 陈惠华 缪韵仪 刘桐宇 lulu zhang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利用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标本(LCT)分析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31例液基细胞学检测标本,根据病理级别分为炎症/良性组(n=78)、ASCUS组(n=140)、LSIL组(n=8)和HSIL组(n=5)。利用bDNA技... 目的:利用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标本(LCT)分析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31例液基细胞学检测标本,根据病理级别分为炎症/良性组(n=78)、ASCUS组(n=140)、LSIL组(n=8)和HSIL组(n=5)。利用bDNA技术检测细胞学标本中HPV E6/E7mRNA、DNA,结合病理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不同细胞学级别中mRNA及DNA检测情况行配对χ2检验显示,炎症/正常细胞组DNA和mR-NA,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7,P>0.05;ASCUS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2,P=0.020;LSIL组与HSIL组例数少,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64和0.800。34例行宫颈活检的AS-CUS标本,2种检测指标在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进行活检的43例标本中,对不同病理级别HPVE6/E7mRNA及DNA检测情况行配对Fisher精确概率检验,2种检测指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分析预测效能,HPV E6/E7mRNA对LSIL/HSIL诊断敏感性为33.33%,95%CI为17.19~54.63;特异性为72.73%,95%CI为51.85~86.85;阳性预测值为53.85%,95%CI为29.14~76.79;阴性预测值为53.33%,95%CI为36.14~69.77。HPV E6/E7mRNA联合细胞学检测诊断敏感性为100%,95%CI为84.54~100.00;阴性预测值为100%,95%CI为43.85~100.00。结论:高危HPV E6/E7mRNA可以应用于宫颈癌筛查,在筛查中联合HPV E6/E7mRNA及细胞学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mRNA DNA 筛查 e6 e7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生枝 邵华江 马建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因宫颈炎症、阴道异常出血或排液的720例门诊患者行宫颈TCT和HPV DNA检测,对TCT结果≥ASC-US或(和)高危HPV DNA阳性者...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因宫颈炎症、阴道异常出血或排液的720例门诊患者行宫颈TCT和HPV DNA检测,对TCT结果≥ASC-US或(和)高危HPV DNA阳性者行宫颈HPV E6/E7mRNA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标准,与HPV DNA检测相比较,评价HPV E6/E7mRNA检测对CIN2+诊断价值,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准确性。结果在CIN和宫颈浸润癌中,HPV E6/E7mRNA总体阳性率为78.7%,低于HPV DNA总体阳性率(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V E6/E7mRNA检测诊断CIN2+的灵敏度为83.0%,低于HPV DNA(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度为51.1%,高于HPV DNA(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V E6/E7mRNA、HPV DNA对诊断CIN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0.587,HPV E6/E7mRNA检测对CIN2+的诊断的准确性高于HPV 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诊断CIN2+特异度和准确性高于HPV DNA,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6 e7 mRNA 人乳头瘤病毒 DNA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下载PDF
HPV16型-E6、E7在食管鳞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1
3
作者 许春雷 千新来 +2 位作者 周小山 赵清正 李艳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特别是HPV16型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在食管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HPV1...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特别是HPV16型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在食管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HPV16型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PicTureTM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0例食管癌切除标本上、下切缘的正常粘膜上皮组织、43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18例癌组织中的HPV16型E6、E7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6蛋白阳性率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中为59.3%,在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88.4%,在癌组织中为83.3%;E7蛋白在上述3种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1%、90.7%和88.9%。与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相比,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E6、E7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PV16型E6、E7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同时表达即同步率为25.7%,而在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二者同步率分别为88.3%和83.3%。结论:HPV16型E6、E7蛋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协同作用可能是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 e6 e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原癌蛋白致癌的机制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波 胡丽娜 顾美礼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1年第4期198-200,共3页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基因编码的原癌蛋白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原因。其致癌机制主要与p53、pRb有关,还与端粒酶激活、干扰素调控因子3、E6靶蛋白1、p21、组蛋白脱乙酰脂酶以及凋亡有关。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病毒蛋白质 e6 e7 原癌蛋白
下载PDF
HPV E6/E7 mRNA检测在HPV分型及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闫海洋 闵少菊 +5 位作者 沈艳 徐殿琴 沈凤 王焰 丁妍 谭玉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 RNA检测在女性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HPV阳性感染者287例,其中宫颈疾病患者267例[包括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 RNA检测在女性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HPV阳性感染者287例,其中宫颈疾病患者267例[包括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宫颈癌],阳性感染者中体检无疾病表现及病理学检查无宫颈病变者20例。取患者宫颈脱落细胞用支链DNA技术(简称b-DNA技术)检测高危HPV E6/E7 m RNA,患者同时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HPV分型检测,对不同年龄、HPV分型、阴道细胞学分型(简称TBS分型)及疾病分级的HPV E6/E7 m RNA的诊断价值进行效能分析。结果在不同年龄段内E6/E7阳性和阴性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组≤30岁组和>50~60岁组,E6/E7阳性者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85.40%和84.40%;而HPV E6/E7m RNA拷贝数在不同年龄组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E6/E7结果在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以及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感染型别中,只有HPV 16型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其感染率呈递增趋势(P<0.05),其余HPV型与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疾病分组间,E6/E7阳性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无宫颈病变组(0)<宫颈炎(15.60%)<CINⅠ(86.20%)<CINⅡ(93.00%)<CINⅢ(96.50%)<宫颈癌(100.00%),P<0.05;E6/E7拷贝数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宫颈炎1773.89(936.54)<CINⅠ4997.74(10 439.75)<CINⅡ52 655.02(38 495.10)<CINⅢ72 300.12(38 298.57)<宫颈癌121 616.68(34 348.59),P<0.05。结论在宫颈疾病中检测高危型HPVE6/E7 m RNA的转录对女性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或可作为进一步分流HPV阳性病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mRNA e6 e7
原文传递
常见HR-HPV各型在子宫颈组织中致癌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13
6
作者 吕秀芳 宋晓霞 +2 位作者 贺慧 徐继跃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es,HR-HPV)各型与子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对135例诊断结果为45例非子宫颈上皮内瘤变(non-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NSIL)、4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es,HR-HPV)各型与子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对135例诊断结果为45例非子宫颈上皮内瘤变(non-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NSIL)、4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4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8例子宫颈癌(squamous cervical cancer,SCC)的子宫颈活检组织蜡块进行HPV及E6/E7 mRNA的检测,分别应用PCR-反向杂交法、支链DNA技术(Quantivirus冷光仪)检测。结果 HPV 16在NSIL、LSIL、HSIL、SCC中感染率依次22.22%、21.43%、47.50%、62.50%,呈逐渐递增趋势(P=0.007);单一感染时,HPV 16的E6/E7 mRNA拷贝数依次是1 425.76、3 747.25、1 325.98、86 015.36,与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0.028);多重感染时,HPV 16伴其它HPV感染组在NSIL、LSIL、HSIL、SCC中的E6/E7 mRNA拷贝数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而其它HPV(不包括HPV 16)感染组表达的mRNA拷贝数与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P=0.044)。结论 HPV 16与子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最为紧密;在所有HR-HPV中HPV 16的致癌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e6 e7 mRNA
下载PDF
HPV DNA、E6/E7 mRNA在各子宫颈病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7
作者 吕秀芳 宋晓霞 +2 位作者 贺慧 徐继跃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HPV DNA和E6/E7 mRNA在各子宫颈病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S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反向杂交法和支链DNA技术对21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 目的探讨HPV DNA和E6/E7 mRNA在各子宫颈病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S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反向杂交法和支链DNA技术对21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20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240例CSCC进行HPV DNA及E6/E7 mRNA的检测。结果 HSIL、CSCC中,HPV DNA百分率分别为100.00%、89.58%,呈递减趋势(P<0.001);E6/E7 mRNA百分率分别为52.50%、95.83%,呈递增趋势(P<0.001);HPV DNA+/mRNA+的百分率分别为52.50%、87.50%,呈递增趋势(P<0.001);HPV DNA-/mRNA-的百分率分别为0、6.25%,呈递增趋势(P<0.001)。LSIL、HSIL中,HPV DNA百分率均大于E6/E7 mRNA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CSCC中HPV DNA百分率均小于E6/E7 mRNA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HPV DNA在LSIL、HSIL中的表达较E6/E7 mRNA高;CSCC中HPV DNA表达较E6/E7 mRNA低,因此HPV DNA标志物可能与CSCC的发生过程关系较为紧密;E6/E7 mRNA标志物可能与CSCC的发展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e6 e7 MRNA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松涛 张志刚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1-85,共5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小双链DNA病毒,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其发现是肿瘤病因学研究中的重要成就之一。HPV仅感染人类上皮组织,根据组织亲嗜性的不同,可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根据HPV致瘤性的高低,...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小双链DNA病毒,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其发现是肿瘤病因学研究中的重要成就之一。HPV仅感染人类上皮组织,根据组织亲嗜性的不同,可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根据HPV致瘤性的高低,又可将黏膜型HPV分为低危型(low risk-HPV,LR-HPV)和高危型(high risk-HPV,HR-HPV)。LR-HPV主要引起生殖器乳头状瘤和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而HR-HPV则主要引起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癌。HR-HPV可以通过基因整合及对宿主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端粒酶活性等产生影响等多种机制导致宫颈上皮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e6 e7
下载PDF
雌激素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及人乳头瘤病毒18 E7基因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8
9
作者 白丽霞 孙秀丽 +1 位作者 商宇红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年第1期49-51,68,共4页
目的 研究雌激素 (1 7β -estradiol,E2 )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 1 8E7病毒癌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2 对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 ;用RT -... 目的 研究雌激素 (1 7β -estradiol,E2 )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 1 8E7病毒癌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2 对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 ;用RT -PCR方法半定量检测E2 对细胞中HPV1 8E7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浓度≤ 1 0 μM时 ,E2 对HeLa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有剂量、时间依赖性 (均P =0 0 0 0 ) ,0 5 μM的E2 作用 5d时对HeLa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 ;浓度≥ 5 0 μM时 ,E2 对HeLa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均P =0 0 0 0 )。②与对照组相比 ,浓度≤ 1 0 μM时 ,E2 均使HeLa细胞S期比例增加 ,当浓度为 0 5 μM时E2 使S期细胞比例增加最明显 (P =0 0 1 0 )。③ 0 5、 1 0 μM的E2 使HeLa细胞中HPV1 8E7mRNA表达明显增加 (均P =0 0 0 0 ) ;1 0 μM的E2 对细胞中HPV1 8E7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较 0 5 μM的E2 更强 (P =0 0 0 0 )。结论 ①低浓度的E2 (≤ 1 0 μM)促进HeLa细胞生长 ,使S期细胞比例增加 ;高浓度E2 (≥ 5 0 μM)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②E2 能促进HeLa细胞中HP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宫颈癌 癌细胞生长 人乳头瘤病毒18 e7 基因表达 妇科恶性肿瘤
下载PDF
HPV-16E7、Rb、p16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耀先 dell.whrsm.ac.cn +4 位作者 陈德基 解梦霞 唐志佼 李蓓芸 赵斌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HPV-16E7、Rb、p16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利用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染色法,检测5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HPV-16E7、Rb、p16蛋白表达。结果:在5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E7、Rb和p1... 目的:探讨HPV-16E7、Rb、p16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利用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染色法,检测5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HPV-16E7、Rb、p16蛋白表达。结果:在5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E7、Rb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9%(51/58)、34.5%(20/58)和81.0%(47/58)。在50例Rb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表达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E7和p16为过度表达,Rb与HPV-16E7、p16呈相关关系(P<0.01);HPV-16E7与p16呈正相关关系(P<0,05)。Rb、p16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Rb阳性表达随着临的升高而减弱,p16阳性表达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强。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Rb阴性和弱表达,p16、HPV-16E7过度表达有关;检测Rb、p16、HPV-16E7表达水平,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HPV-16 e7 RB基因 P16蛋白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及其变异体感染者宫颈E6、P53、E7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陶萍萍 杨宾烈 +3 位作者 张爱 陆宇萍 孙丽艳 王宇华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06-311,共6页
目的 探讨E6、E7、P53、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表达变化在HPV16单一型持续感染者宫颈病变早期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宫颈疾病患者档案中登记的HPV16单一型持续阳性,但病理学正常的患... 目的 探讨E6、E7、P53、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表达变化在HPV16单一型持续感染者宫颈病变早期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宫颈疾病患者档案中登记的HPV16单一型持续阳性,但病理学正常的患者140例,行DNA序列分析检测HPV16变异体,按照是否存在变异体分为HPV16变异体组(变异体组)和HPV16非变异体组(非变异体组),随访1年对HPV16阳性者复测变异体,对同一变异体持续阳性或非变异体持续阳性者同时行宫颈活检,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组织E6、E7、P53和pRb蛋白表达,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得到同一变异体持续感染53例,非变异体持续感染51例,最终得到完整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各50例.变异体组21例进展为CIN,非变异体组19例进展为C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P>0.05).50例变异体持续感染患者中,34例(68.00%)的HPV16变异体属亚洲原型(As.P),3例(6.00%)属欧洲原型(EP),4例(8.00%)属亚洲变异休,7例(14.00%)属欧洲变异体,1例(2.00%)属非洲1变异体(Af1).E7在变异体组与非变异体组CIN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1.00%和84.21%,均高于慢性宫颈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0和19.090,P<0.01);而pRb在两组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阳性率为82.76%和80.65%,高于CIN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2和4.402,P<0.05).结论 在宫颈病变早期,E7可能更早参与了其发生和进展,E7表达上升且pRb表达下降对HPV持续感染患者早期宫颈病变进展可能起一定预测作用.但E6、E7、P53和pRb表达在宫颈病变进展早期变异体与非变异体感染患者间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 变异体 e6 e7 P53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原文传递
纳米雄黄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立杰 王陆颖 +3 位作者 肖松舒 李月燃 程春霞 薛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68-1075,共8页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对不同宫颈癌细胞株Hela(HPV18阳性,腺癌),Caski(HPV16阳性,鳞癌),C33A(HP V阴性,腺癌)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种不同宫颈癌细胞,采用不同质量浓度(5,10,2 0,4 0 mg/L)纳米雄黄作用于不同宫颈癌细胞2 4,4 8,...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对不同宫颈癌细胞株Hela(HPV18阳性,腺癌),Caski(HPV16阳性,鳞癌),C33A(HP V阴性,腺癌)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种不同宫颈癌细胞,采用不同质量浓度(5,10,2 0,4 0 mg/L)纳米雄黄作用于不同宫颈癌细胞2 4,4 8,7 2,9 6 h,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组与对照组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纳米雄黄混悬液(5,10,20,40 mg/L)作用于Caski,Hela,C33A细胞24,48,72,96 h,均可抑制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率波动于9.02%~49.06%,以20 mg/L质量浓度组为例,抑制率Caski(39.15%)>Hela(36.17%)>C33A(30.56%)。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早期凋亡、中晚期凋亡细胞均增加,凋亡率(早期+中晚期凋亡率)波动于19.29%~99.54%,以20 mg/L质量浓度组为例,凋亡率Caski(60.43±2.88)%>Hela(41.95±3.01)%>C33A(43.49±2.19)%。细胞周期结果显示高质量浓度组(20,40 mg/L)对Hela,Caski细胞有G2/M期阻滞。结论:纳米雄黄混悬液可抑制不同宫颈癌细胞株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对Caski细胞的作用最强,对Hela细胞次之,对C33A细胞相对最弱。对HPV阳性的细胞可产生G2/M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雄黄 宫颈癌 凋亡 e6 e7
下载PDF
HPV16 E6 E7 siRNA作用于人宫颈癌细胞株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国兰 韩洁 聂春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236-1240,共5页
HPV1摘6E要6、E7目原的癌:使基用因的HP特V异16性E6抑、E制7作siR用N,A为处探理讨表使达用HsPiRVN1A6阳治性疗宫的颈人癌宫的颈可鳞行癌性细提胞供株实Ca验Sk基i和础S。iH方a,法观:察分其别对设计并合成靶向于HPV16E6、E7的siRNA各3条,... HPV1摘6E要6、E7目原的癌:使基用因的HP特V异16性E6抑、E制7作siR用N,A为处探理讨表使达用HsPiRVN1A6阳治性疗宫的颈人癌宫的颈可鳞行癌性细提胞供株实Ca验Sk基i和础S。iH方a,法观:察分其别对设计并合成靶向于HPV16E6、E7的siRNA各3条,经脂质体包裹后转染两株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s果iR:法N同A,通对组过照的对组靶转相基染比因前,表各后达E各水6、时平E7间则s无段iRN明两A显基均变因可化m引R。起N其A靶中及基蛋E因6白-表1的s达i表R水N达A平情和的况E显7的-著2检s性i测R下N,A验降对(证P靶R<0基N.0A因5i)作抑;而用制空的作脂特用质异较体性强组及。及时E6阴效-1性性si对。RN照结A和E7-2siRNA转染两株细胞后24h、48h、72h及96h均可观察到靶基因表达的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相应的非靶基因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不同序列的E6、E7siRNA,对靶基因的干扰效率不同;E6、E7siRNA分别作用于宫颈鳞癌细胞株,均引起了靶基因的特异、高效性的抑制,而对非靶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且抑制作用至少维持到转染后关9键6h词。为s进iR一NA步研E6究采E用7RHAPNV干16扰技宫术颈进癌行宫颈癌的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e6 e7 HPV16 宫颈癌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的表达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明霞 邓再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的表达及病理学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2月~2015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中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宫颈新鲜标本90例的病理学情况,依据宫颈病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正常组(20例)...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的表达及病理学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2月~2015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中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宫颈新鲜标本90例的病理学情况,依据宫颈病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正常组(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20例)、CINⅡ组(15例)、CINⅢ组(15例)、宫颈鳞癌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临床分期、病理情况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观察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鳞癌组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a~Ⅱb期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a~Ⅰb期宫颈鳞癌组织,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高分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305、0.306、0.304,均P〈0.05)。结论 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AURORA-A MCM7 HPV16 e7 表达 病理学
下载PDF
HPV16 E7 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及成瘤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丹青 彭芝兰 +1 位作者 尹如铁 牛晓宇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通过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干扰E7癌基因的表达,探讨HPV16E7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及成瘤性的影响,以及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新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脂质体将HPV16E7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空载体转染CaSk... 目的:通过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干扰E7癌基因的表达,探讨HPV16E7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及成瘤性的影响,以及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新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脂质体将HPV16E7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空载体转染CaSki细胞,分别命名为CaSki-S、CaSki-P。通过荧光定量RT-PC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aSki、CaSki-S、CaSki-P3种细胞E7mRNA和蛋白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及MTT法检测3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生长曲线变化,并检测3种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性及生长活性的差异。结果:荧光定量RT-PC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aSki-S细胞E7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CaSki细胞,抑制率分别为92.86%、84.21%。MTT法检测显示,CaSki-S细胞生长明显慢于CaSki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显示,CaSki-S细胞与未转染组CaSki细胞比较,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则明显减少。裸鼠体内成瘤性及生长活性显示CaSki-S细胞显著低于CaSki细胞。而CaSki-P细胞无论是在E7mRNA和蛋白的表达,还是在肿瘤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的改变及成瘤性方面都与CaSki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HPV16E7siRNA表达载体能有效地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E7基因的表达,部分逆转其恶性表型。因此它有望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新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16 e7 SIRNA表达载体 宫颈肿瘤 基因疗法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主要基因型及其种系发生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南 辜为为 +2 位作者 刘红娥 黄露 徐友红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6-819,共4页
目的研究广州妇女宫颈感染HPV主要基因型及病毒种系发生。方法采集医院宫颈专科就诊妇女宫颈脱落细胞,PCR检测HPV感染及其基因型;通过特异性扩增技术获取人乳头瘤病毒早基因E6/E7的编码区序列,克隆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分析;通过GenBank检... 目的研究广州妇女宫颈感染HPV主要基因型及病毒种系发生。方法采集医院宫颈专科就诊妇女宫颈脱落细胞,PCR检测HPV感染及其基因型;通过特异性扩增技术获取人乳头瘤病毒早基因E6/E7的编码区序列,克隆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分析;通过GenBank检索获取相应序列,用DNAStar进行比对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 1 542例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检出HPV阳性390例,主要高危型病毒为HPV52、HPV16和HPV58。对HPV16采用E6E7基因序列进行进化分析,与使用HPV全基因组序列、L1ORF序列的结果基本一致。E6E7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本地区HPV52在种系发生上多聚集于B亚群,HPV16与欧洲株接近而不同于亚洲-美洲株及非洲株,HPV58主要分布于A亚群。结论广州地区妇女宫颈感染的HPV基因型主要为52、16和58型,可采用E6E7基因序列对HPV进行种系发生研究,种系发生具有地方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早基因e6 e7 种系发生
原文传递
Fas p53 HPV E2 HPV E6及HPV E7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孔艳 刘敬 +1 位作者 程凤凤 金作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9期4564-4567,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信号受体(Fas)、肿瘤抑制基因(p53)、人乳头瘤病毒(HPV)E2、HPV E6及HPV E7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由该院病理科提供石蜡标本,包括24例正常宫颈组织,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2例原发性浸润性宫...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信号受体(Fas)、肿瘤抑制基因(p53)、人乳头瘤病毒(HPV)E2、HPV E6及HPV E7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由该院病理科提供石蜡标本,包括24例正常宫颈组织,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2例原发性浸润性宫颈鳞癌(ICC)。宫颈上皮内瘤变中7例CINⅠ,13例CINⅡ,14例CINⅢ;按照组织分化程度将ICC分为低分化32例,中分化19例,高分化11例;按照FIGO分期将ICC分为Ⅰ期22例、Ⅱ期40例。分析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不同宫颈组织分化程度、不同宫颈临床分期中Fas、p53、HPV E2、HPV E6、HPV E7阳性表达。结果在正常宫颈、CINⅠ~Ⅱ、CINⅢ及ICC组中Fas、p53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在正常宫颈、CINⅠ~Ⅱ组中HPV E2的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CINⅢ、ICC组中的HPV E2表达较CINⅠ~Ⅱ组表达下降(P<0.05),在正常宫颈、CINⅠ~Ⅱ、CINⅢ及ICC组中HPV E6、HPV E7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在宫颈癌低分化、中分化及高分化中Fas、p53、HPV E2、HPV E6及HPV E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癌Ⅰ期、Ⅱ期中的Fas、p53、HPV E2、HPV E6及HPV E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度宫颈病变中通过E2/E7比值进行诊断或预测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信号受体 肿瘤抑制基因 人乳头瘤病毒e2 HPV e6 HPV e7 宫颈病变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7蛋白基因在沙门氏菌疫苗菌株X4072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顺钱 陆士新 +5 位作者 彭琼 谭文 陈瑞红 周春晓 杨晓 黄翠芬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4,共7页
采用PCR方法,从HPV16型质粒中分离出HPV16E7基因片段,用EcoRI和SalI双酶解后,定向插入到表达质粒pYA3332(asd+)的Ptrc启动子下游,构建成pYA3332-HPV16-E7重组表达质粒。... 采用PCR方法,从HPV16型质粒中分离出HPV16E7基因片段,用EcoRI和SalI双酶解后,定向插入到表达质粒pYA3332(asd+)的Ptrc启动子下游,构建成pYA3332-HPV16-E7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X6212上筛选出重组质粒后,通过中间菌株X3730的转化过渡,将重组质粒导入鼠伤寒沙门氏减毒疫苗菌株X4072(asd-),构建成宿主和载体之间具有平衡致死结构的HPV16型重组疫苗。SDS-PAGE染色和Westernblot法分析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e7 鼠伤寒沙门氏菌 疫苗 重组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非典型鳞状细胞分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静 袁世发 +1 位作者 关丽云 黄丽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在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宫颈细胞学报告为ASCUS的870例患者进行高危型...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在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宫颈细胞学报告为ASCUS的870例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在870例ASCUS患者中慢性宫颈炎602例,官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124例,CINⅡ70例,CINⅢ59例,宫颈癌15例。HPV阳性350例,其中高级别病变及其以上病变(简称高级别病变)共128例(36.57%);HPV阴性520例,其中高级别病变16例(3.08%),未发现宫颈癌,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HPV检测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69.42%、36.57%、96.92%。按年龄进行分段,HPV感染率在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病变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患者中HPV阳性组与阴性组高级别病变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段均为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HPV预测高级别病变灵敏度与特异度在>60年龄患者中均较低;在其他组中,灵敏度无明显变化趋势,特异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对于≤30的ASCUS患者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及严密随访;HPV检测可作为≤60岁ASCUS患者有效、准确的分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 e7 蛋白质类 宫颈疾病 多相筛查
下载PDF
HPV E6/E7 mRNA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及LEEP术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惠华 金文芳 黄宝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3期6006-6008,共3页
目的探讨HPV E6/E7 mRNA检测结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及LEEP术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宁德市医院411例疑似高级别CIN患者,均接受HPV E6/E7 mRNA检测、TCT检测、HPV DNA检测及... 目的探讨HPV E6/E7 mRNA检测结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及LEEP术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宁德市医院411例疑似高级别CIN患者,均接受HPV E6/E7 mRNA检测、TCT检测、HPV DNA检测及宫颈活检,Ⅱ~Ⅲ级CIN患者均接受LEEP术治疗。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对比HPV DNA检测与HPV E6/E7 mRNA检测结合TCT检测(联合检测)的效果,并于LEEP术后3~15个月进行随访,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411例疑似高级别CIN患者中,共有338例Ⅱ~Ⅲ级CIN患者,联合检测敏感度(82.99%)低于HPV DNA检测(85.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71.23%)、准确度(91.00%)高于HPV DNA检测(34.25%、8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8例Ⅱ~Ⅲ级CIN患者共41例复发,联合检测敏感度(80.49%)低于HPV DNA检测(87.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73.40%)、准确度(74.26%)高于HPV DNA检测(34.34%、4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E6/E7 mRNA联合TCT检测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特异度及准确度,且在LEEP术后疾病复发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e6 e7 MRNA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诊断价值 LeeP术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