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16型-E6、E7在食管鳞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1
1
作者 许春雷 千新来 +2 位作者 周小山 赵清正 李艳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特别是HPV16型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在食管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HPV1...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特别是HPV16型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在食管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HPV16型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PicTureTM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0例食管癌切除标本上、下切缘的正常粘膜上皮组织、43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18例癌组织中的HPV16型E6、E7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6蛋白阳性率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中为59.3%,在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88.4%,在癌组织中为83.3%;E7蛋白在上述3种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1%、90.7%和88.9%。与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相比,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E6、E7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PV16型E6、E7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同时表达即同步率为25.7%,而在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二者同步率分别为88.3%和83.3%。结论:HPV16型E6、E7蛋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协同作用可能是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16 e6 e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18E6蛋白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玉 孙立新 +6 位作者 赵宏伟 张永贞 王丽霞 马朝辉 许翊 苏芳 张瑞锋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评价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E6蛋白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就诊的有性生活史的女性439例,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CINⅡ、CINⅢ及... 目的评价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E6蛋白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就诊的有性生活史的女性439例,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CINⅡ、CINⅢ及子宫颈癌)患者299例(病例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1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HPV DNA、HPV 16/18 E6蛋白检测和阴道镜检查.结果病例组TCT、HPV DNA、HPV 16/18 E6蛋白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7.0%(290/299)、94.3%(282/299)、66.9%(200/299),对照组分别为44.3%(62/140)、21.4%(30/140)、2.9%(4/1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V DNA与HPV 16/18 E6蛋白检测对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4.3%、66.9%,特异度分别为78.6%和97.1%;一致率为71.9%(κ=0.21).病例组中,TCT与HPV DN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8.9%,特异度为82.8%,准确度为81.7%;TCT与HPV 16/18 E6蛋白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97.1%,准确度为95.0%.结论HPV 16/18 E6蛋白检测可提高子宫颈癌筛查的特异度,可作为HPV DNA检测无法开展或开展困难的欠发达地区的初筛方法,或作为HPV DNA阳性患者分流的方法,以更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 人乳头瘤病毒18 宫颈肿瘤 普查 e6蛋白
原文传递
八种黄酮类天然产物对高危型HPV16/18 E6蛋白的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苗 张天一 +1 位作者 丁欢 田菲菲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49,共6页
宫颈癌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传统治疗手段有效率低且治疗过程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近年来,许多天然植物来源化合物已被确定为治疗和预防宫颈癌的有希望的药物来源,但天然产物治疗癌症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因此,... 宫颈癌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传统治疗手段有效率低且治疗过程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近年来,许多天然植物来源化合物已被确定为治疗和预防宫颈癌的有希望的药物来源,但天然产物治疗癌症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文选取了8种黄酮类天然小分子抑制剂,分别与高危型HPV16/18 E6蛋白重要位点LxxLL疏水口袋进行分子对接研究,以期探索天然产物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对接分析显示,这些天然产物均与HPV18E6蛋白LxxLL疏水口袋产生较强相互作用,与HPV16 E6蛋白对接时,木犀草素则比其他7种黄酮类化合物结合得更为深入,这些相互作用可能有助于p53功能的恢复。对接分析有助于理解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设计治疗HPV感染的新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HPV e6蛋白 黄酮化合物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邦杏 吴翠 +2 位作者 王秀红 潘华雄 袁永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感染状况,初步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4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8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PV16/18两型DNA相关序列,同时采用免疫组... 目的通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感染状况,初步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4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8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PV16/18两型DNA相关序列,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18E6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及肺良性病变组中高危型HPVDNA阳性率分别为43.18%(19/44)和5.56%(1/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肺癌组E6癌蛋白的检出率为36.36%(16/44),对照组未发现阳性病例(0/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统计分析显示:高危型HPV感染与肿瘤临床分期(Ⅰ~Ⅱ期)、吸烟史有关,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病理分型、肿瘤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可能与HPV16/18型感染有关;免疫组化检测E6癌蛋白简便可信,可作为检测高危型HPV感染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乳头瘤病毒 e6癌蛋白
下载PDF
不同介质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E6癌蛋白检测效果对比研究
5
作者 热米拉·热扎克 朱之恺 +8 位作者 张倩 徐小倩 韦梦娜 胡尚英 王岩 张莉 赵雪莲 乔友林 赵方辉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9-554,共6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癌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快速、低成本的HPV E6癌蛋白检测技术(OncoE6TM,AVC,Sunnyvale,CA,USA)在棉签和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ThinPrep)两种不同采样...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癌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快速、低成本的HPV E6癌蛋白检测技术(OncoE6TM,AVC,Sunnyvale,CA,USA)在棉签和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ThinPrep)两种不同采样和储存介质宫颈标本中对HPV E6癌蛋白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对宫颈上皮内瘤变2/3(CIN2/3)及以上病变检出准确性。依托于1999年在山西省建立的宫颈癌筛查队列,对2014年随访中HPV DNA检测(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阳性妇女的棉签和ThinPrep标本均进行E6癌蛋白检测,并用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技术(LiPA,Innogenetics)进行HPV基因分型。在294例HPV阳性妇女的棉签和ThinPrep标本中,E6癌蛋白阳性率相当(11.2%vs 7.8%,P=0.16);两者一致率为96.6%、Kappa值0.8。E6癌蛋白检测和LiPA基因分型对HPV16和HPV18型别的检测结果在两种标本中的一致性均较高(>90%)。E6癌蛋白检测对CIN2+的检出效果如下:在棉签标本中,其灵敏度50.0%、特异度93.9%、阳性预测值51.6%;而ThinPrep标本中,灵敏度46.9%、特异度97.1%、阳性预测值68.2%;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同样为0.72;各项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对CIN3+的检出效果也相当,各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6蛋白检测在不同检测条件下可重复性较好,且两种标本有其不同的优势,应当根据不同地区卫生资源,适当选择标本类型,进行宫颈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e6癌蛋白 宫颈癌 癌前病变 筛查
原文传递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 E6、HPV16 E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范余娟 彭芝兰 +3 位作者 尹如铁 牛晓宇 陈悦悦 李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例正常宫颈、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61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进行了HPV16 E6、HPV16 E7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在正常宫颈、CINⅠ~Ⅱ、CIN...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例正常宫颈、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61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进行了HPV16 E6、HPV16 E7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在正常宫颈、CINⅠ~Ⅱ、CINⅢ及浸润性宫颈癌中,HPV16 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5)、7.14%(1/14)、36.36%(4/11)、59.02%(36/61);CINⅢ和浸润性宫颈癌中HPV16 E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 Ⅰ~Ⅱ(P<0.05);在高、中、低分化宫颈癌中,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5%(5/11)、77.78%(14/18)、53.13%(17/32);HPV16E6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PV16E6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γs=0.123),HPV16 E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PV16 E7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CINⅠ~Ⅱ、CINⅢ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15)、42.86%(6/14)、63.64%(7/11)、57.38%(35/61),HPV16E7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HPV16 E7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均无关(P>0.05).结论HPV16 E6蛋白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16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 16型人乳头瘤病毒e7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检测宫颈癌细胞株HPV-16 E6和E7基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悦悦 彭芝兰 +2 位作者 刘珊玲 何斌 胡敏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检测HPV-16E6和E7基因的实验方法。方法将制备的含HPV-16E6和E7基因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方法,分别对3种宫颈癌细胞株进行HPV-16E6和E7基因的DNA和RNA拷贝数的定量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检测HPV-16E6和E7基因的实验方法。方法将制备的含HPV-16E6和E7基因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方法,分别对3种宫颈癌细胞株进行HPV-16E6和E7基因的DNA和RNA拷贝数的定量检测。结果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PCR效率在90%以上。HPV-16E6和E7基因的DNA和RNA拷贝数在宫颈癌细胞株CaSki、SiHa和HeLa中从高到低依次是CaSki>SiHa>HeLa。结论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方法研究HPV-16E6和E7基因的DNA和RNA含量结果可靠,为进一步研究两个基因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 e6e7癌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致癌蛋白E6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致萍 柳欣林 +2 位作者 王大宁 夏宁邵 李少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2-299,共8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无包膜的小DNA病毒,主要感染人皮肤上皮细胞和黏膜,持续感染HPV会引起良性和恶性肿瘤,如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等多种疾病。HPV早期蛋白E6是引起宿主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关键致癌蛋白,其参与调...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无包膜的小DNA病毒,主要感染人皮肤上皮细胞和黏膜,持续感染HPV会引起良性和恶性肿瘤,如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等多种疾病。HPV早期蛋白E6是引起宿主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关键致癌蛋白,其参与调节宿主细胞内多个关键的生理生化过程,如促使抑癌蛋白p53的降解、激活端粒酶和降解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k(Bcl-2 homologous antagonist/killer)等,进而干扰宿主细胞的生长因子依赖性、细胞凋亡、细胞转录、DNA损伤反应、细胞周期和宿主细胞分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因此,分析阐述HPV致癌蛋白E6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阐明HPV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分子机理,为今后设计治疗性HPV疫苗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HPV致癌蛋白E6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致癌蛋白e6 宫颈癌 P53蛋白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E6和E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原亚莉 贺桂芳 +4 位作者 马莉 张浩军 卞美璐 杨文艳 张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6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HPV E6/E7蛋白在宫颈癌早期筛查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间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宫颈病变门诊就诊和住院的400例患者,选取其中53例HPV16/18型阳性患者检测E6和E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组织病... 目的:探讨HPV E6/E7蛋白在宫颈癌早期筛查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间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宫颈病变门诊就诊和住院的400例患者,选取其中53例HPV16/18型阳性患者检测E6和E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组织病理学符合情况。结果:HPV E6蛋白在炎症、CIN 1、CIN 2-3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37.5%、64.0%和84.6%;HPV E7蛋白分别为14.3%、37.5%、80.0%和92.3%。随着病变级别增加,HPV E6/E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增加(P<0.01)。HPV E6、E7蛋白检测的灵敏度(71.1%、84.2%)均高于LCT(63.2%),阳性预测值(90.0%、88.9%)均高于HPV-DNA检测(71.7%)。结论:HPV E6/E7蛋白可能成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检测标志物,其检测可能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e6/e7癌蛋白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蛋白的信号转导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远材 瞿全新 +2 位作者 糜若然 郭路 张灏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蛋白(HPV18E6)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蛋白激酶R(PKR)/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2α(eIF2α)、核因子-κBp65(NF—κBp65)、丝裂酶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蛋白(HPV18E6)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蛋白激酶R(PKR)/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2α(eIF2α)、核因子-κBp65(NF—κBp65)、丝裂酶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κ)信号转导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靶向HPV18E6癌基因及无关序列(NC序列)的短发夹结构RNA(shRNA)干扰序列的慢病毒载体(HPV18E6-RNAi-LV,NC-GFP—LV),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在沉默HPV18E6癌基因表达的基础上,以RT-PCR、Westernblot法分别在核酸、蛋白水平(包括磷酸化型)检测各组HPV18E6、STAT1、PKR、eIF2α、NF—κBp65、MAPK、JNK的表达,以transwell侵袭试验及MTr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侵袭能力及对卡铂敏感性的差异。结果HPV18E6癌基因的表达水平能影响NF-κBp65、PκR基因的核酸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影响磷酸化蛋白p-STAT1、P—PκR、P-eIF2α的磷酸化水平;HPV18E6-RNAi-LV转染组细胞侵袭抑制率及对卡铂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结论HPV18E6通过降低PκR表达,并使p-STAT1、p-PκR、P-eIF2α去磷酸化的方式抑制PκR/eIF2α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维持HeLa细胞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也可抑制凋亡。HPV18E6与MAPK/JNK信号转导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蛋白 慢病毒载体 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R NF—κBp65
原文传递
HPV检测和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浩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7年第1期84-95,共12页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良性增生性疾病、宫颈癌、头颈与直肠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健康也造成很大经济负担。快速、可靠和有效的HPV检测对疾病诊断和预防非常重要。目前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DN...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良性增生性疾病、宫颈癌、头颈与直肠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健康也造成很大经济负担。快速、可靠和有效的HPV检测对疾病诊断和预防非常重要。目前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原位杂交、杂交捕捉法HC-2、高危HPV感染相关生物学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及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等。HPV病毒蛋白免疫组化以及DNA/RNA微阵列或芯片技术在HP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非常大但尚未推广普及。对HPV免疫学机制和致癌机制的最新研究促进了HPV相关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预防性HPV疫苗不能诱导细胞免疫清除HPV感染、尤其无法治疗HPV相关肿瘤,故迫切需要寻求治疗HPV感染和相关肿瘤的有效手段。已经研发的几种类型治疗性疫苗,包括活载体、蛋白质或肽、核酸和基于细胞的疫苗已在进行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另外一些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T细胞疗法等仅在临床前评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RT-PCR e7/e6致癌蛋白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DNA/RNA微阵列 治疗型疫苗 宫颈癌 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点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E6蛋白、细胞周期素D_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黎珠 吕彩凤 +1 位作者 卢虹伊 陈鸿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67-1371,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早期编码蛋白E6、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transcriptase,hTERT)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E6、cyclinD1、hTERT在...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早期编码蛋白E6、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transcriptase,hTERT)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E6、cyclinD1、hTERT在鼻咽癌组织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HPV16E6、cyclin D1、hTERT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35/56)、50.0%(28/56)、67.9%(38/56),明显高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组(P<0.05)。三者阳性表达率随组织学分级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升高(P<0.05),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HPV16E6分别与cyclin D1和hTERT呈正相关(r=0.480,P<0.001;r=0.494,P<0.001)。HPV16E6、cyclin D1和hTERT阳性患者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均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HPV16E6、cyc-lin D1、hTERT的高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及发展相关。HPV16E6与cyclin D1,HPV16E6与hTERT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检测这3个指标可能对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素D1 端粒酶逆转录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