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垦利L油田古近系沙三上段优质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汉卿 陈晓明 +2 位作者 李超 吴穹螈 王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3-661,共9页
为明确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垦利L油田古近系沙三上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孔渗测试、地层测试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沉积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沙三上段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为明确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垦利L油田古近系沙三上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孔渗测试、地层测试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沉积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沙三上段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并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开展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沙三上段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8.9%,平均渗透率为762.7×10^-3μm^2,属于高孔高渗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可见次生粒间孔和铸模孔,微裂缝发育;微裂缝平均宽度为180μm,微裂缝的存在提供了高效渗流通道,使地层孔渗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岩心测试数据;优质储层的分布主要受体系域、断裂活动和埋藏作用的影响,水进体系域厚层净砂岩是形成优质储层的物质基础,微裂缝发育提高了渗流能力,快速埋藏减缓了储层孔隙水的排出和储层物性的降低。根据优质储层发育特征及生产动态资料,优化水井分层配注,降低平面及纵向上水驱不均,实现了油田均衡驱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储层 微裂缝 控制因素 沙三上段 垦利L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