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免疫指标及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7
1
作者 洪美玲 陈立侨 +3 位作者 顾顺樟 刘超 龙章强 张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2-418,共7页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蟹初始体质量为(71.25±1.13)g。设计对照组(不额外添加氨氮,水中本底氨氮质量浓度约为1 mg/L)、低浓度组(10 mg/L NH4Cl)、中浓度组(50 mg/L NH4Cl)、高浓度组(100 mg/L NH4Cl)4种不...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蟹初始体质量为(71.25±1.13)g。设计对照组(不额外添加氨氮,水中本底氨氮质量浓度约为1 mg/L)、低浓度组(10 mg/L NH4Cl)、中浓度组(50 mg/L NH4Cl)、高浓度组(100 mg/L NH4Cl)4种不同的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于胁迫的第1天、3天、5天、15天抽取血淋巴进行相关免疫指标测定,并观察氨氮胁迫15 d后对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处理组的血细胞密度(DHC)在胁迫初期(第1天和第3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胁迫第5天,各组血细胞密度均升至最高;但至第15天时,高浓度组的DHC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浓度的氨氮胁迫在短期内可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浓度的氨氮胁迫却抑制其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变化趋势与DHC相似,CAT活性在胁迫第5天时出现显著下降(P<0.05),且3个氨氮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第15天时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丙二醛(MDA)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不同浓度的氨氮胁迫使MDA增加速度不同,浓度越高,MDA在体内累积量越大;(2)与对照组相比,3个氨氮处理组的中华绒螯蟹在遭受氨氮胁迫15 d后,其肝胰腺B细胞数量均减少,转运泡体积明显增大,细胞核增大且数量增多;而且在高浓度组中,中华绒螯蟹的部分肝小管基膜破裂、细胞结构模糊,少量细胞核解体。结论认为,随着氨氮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中华绒螯蟹DHC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增加,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遭到损伤,同时机体细胞和组织受到伤害甚至出现死亡。研究结果从免疫学与形态学的角度阐明了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的毒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胁迫 中华绒螯蟹 免疫指标 B细胞
下载PDF
10个日本绒螯蟹群体与中华绒螯蟹形态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天翔 张秀梅 +1 位作者 柳广东 渡精辺一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277,共5页
以10个日本绒螯蟹Eriocheirjaponica群体和1个中华绒螯蟹E s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了18个形态性状参数,数据经标准化后,对绒螯蟹群体形态差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冲绳以外的日本绒螯蟹群体的形态学特征存在较大... 以10个日本绒螯蟹Eriocheirjaponica群体和1个中华绒螯蟹E s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了18个形态性状参数,数据经标准化后,对绒螯蟹群体形态差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冲绳以外的日本绒螯蟹群体的形态学特征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个体间有明显交叉;2)冲绳日本绒螯蟹群体与其它群体间形态差异较大,其多数个体与其它群体的个体分为两大支;3)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明显的两大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绒螯蟹 中华绒螯蟹 群体 形态学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河蟹土池人工育苗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如卫 陆开宏 江锦坡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77-181,共5页
本文根据生产性试验,就河蟹土池人工育苗中培育管理与亲蟹成活率的关系、影响幼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及淡化对出池蟹苗成活率的影响等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
关键词 河蟹 土池 人工育苗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不同生理时期肌肉组织中同工酶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雷焕宗 贾守菊 +1 位作者 应雪萍 陈艳乐 《河南科学》 2004年第4期480-483,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中华绒螯蟹附肢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醇脱氢酶(ADH)、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物酶(POD)及淀粉酶(AMY)等同工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附肢肌肉在不同生理阶段同工酶的表达上...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中华绒螯蟹附肢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醇脱氢酶(ADH)、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物酶(POD)及淀粉酶(AMY)等同工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附肢肌肉在不同生理阶段同工酶的表达上具有一定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肌肉组织 同工酶 凝胶电泳方法 乳酸脱氢酶 醇脱氢酶 酯酶 养殖
下载PDF
DGGE Analysis on Mitochondrial Cyt b Gene of Eriocheir sinensis and Eriocheir hepuensis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梅 李晓东 +1 位作者 王茜 靳婷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6期890-892,907,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Eriocheir sinensis and Eriocheir hepuensis by using the techniqu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Method] Mi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Eriocheir sinensis and Eriocheir hepuensis by using the techniqu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Method] Mitochondrial cyt b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from 180 individuals of five populations of E.sinensis and a population of E.hepuensis and then analyzed by using DGGE.[Result] All PCR products showed two kinds of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on DGGE.The PCR products of all individuals from E.hepuensis showed the same mobility with that of the individuals from 46.7% of Jiangdu population,23.3% of Yizheng population and 20.0% of Wenzhou population of E.sinensis,while the rest of the individuals from the three populations of E.sinensis mentioned above as well as all the individuals of Nanjing and Panjin populations showed the same mobility,which was higher compared with that of E.hepuensi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the same genetic marker in E.sinensis populations as that of E.hepuensis population,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Conclusion] DGGE technique could be us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hinese mitten cr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nensis e.hepuensis Mitochondrial cyt b gene fragment DGGe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各发育期APUD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4
6
作者 方之平 潘黔生 +3 位作者 赵雅心 何杰 黄凤杰 罗立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0-375,共6页
使用 1 2种哺乳类、鱼类、昆虫激素为抗原制备的抗哺乳类血清 ,应用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中华绒螯蟹 1— 5期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体内及成蟹消化系统的APUD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在 1— 5期... 使用 1 2种哺乳类、鱼类、昆虫激素为抗原制备的抗哺乳类血清 ,应用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中华绒螯蟹 1— 5期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体内及成蟹消化系统的APUD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在 1— 5期状幼体及大眼幼体、幼蟹体内未见到典型的免疫活性阳性细胞 ;在成蟹消化系统中见到神经丝蛋白 (NFP)、胰岛素(Ins)、血管活性肠肽 (VIP)、降钙素 (Cal)、五羟色胺 (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生长激素 (GH)、钙调素 (CaM)及蜕皮激素 (MH)等 9种免疫活性在其除了后肠以外的不同部位有各自的阳性反应表现。而P物质 (SP)、胰高血糖素 (Glu)、神经特异烯醇酶 (NSE)等 3种抗血清在中华绒螯蟹成蟹消化系统中却未见其免疫活性阳性反应痕迹。本文着重描述以上 9种免疫活性阳性反应在成蟹消化系统中分布情况及其阳性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消化系统 APUD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发育期
下载PDF
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和pH对革胡子鲶肠道抗菌蛋白/肽分级盐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存 王晓梅 +3 位作者 季延滨 徐敏 戴伟 潘宝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344-17346,17394,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盐缓冲液的pH和浓度在分级盐析时,对革胡子鲶肠道各组分蛋白/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和pH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组织匀浆缓冲液,在硫酸铵饱和度为20%、40%、60%、80%和100%的条件下,对革胡子鲶肠道抗菌蛋白/肽进行分级盐... [目的]探讨磷酸盐缓冲液的pH和浓度在分级盐析时,对革胡子鲶肠道各组分蛋白/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和pH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组织匀浆缓冲液,在硫酸铵饱和度为20%、40%、60%、80%和100%的条件下,对革胡子鲶肠道抗菌蛋白/肽进行分级盐析,并对盐析产物进行称重、电泳检测和抑菌活性分析。[结果]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6.0或7.4时,其浓度对盐析产物产量、蛋白沉淀和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而pH为8.0、浓度为0.05 mol/L时,硫酸铵饱和度为60%和100%的粗蛋白/肽的产量显著高于浓度为0.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粗蛋白含量;大分子蛋白能更好地在硫酸铵饱和度为20%和40%时沉淀下来,而在饱和度为60%、80%和100%能获得分子量相对较小的抗菌蛋白/肽。磷酸盐缓冲液的pH和浓度对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结论]pH8.0,浓度为0.05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更适于革胡子鲶肠道抗菌蛋白/肽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胡子鲶 肠道 抗菌肽 磷酸盐缓冲液
下载PDF
西藏不同产地冬虫夏草中氨基酸成分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62
8
作者 严冬 杨鑫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期281-284,共4页
测定西藏不同产地冬虫夏草中氨基酸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国西藏地区冬虫夏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样品经盐酸水解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其所含氨基酸进行成分分析,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 测定西藏不同产地冬虫夏草中氨基酸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国西藏地区冬虫夏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样品经盐酸水解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其所含氨基酸进行成分分析,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不同产地冬虫夏草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各产地冬虫夏草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4种鲜味氨基酸,9种药效氨基酸,其中氨基酸总量范围在23.4%~24.52%之间,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范围在26.47%~27.52%之间,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范围在35.12%~37.44%之间,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范围在55.03%~57.54%之间,各产地冬虫夏草SCR范围在66.0~69.7之间,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西藏各产地冬虫夏草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必需氨基酸相对均衡与合理,就氨基酸而言,昌都虫草的营养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氨基酸 营养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