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氟中毒对大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京田 何立端 +3 位作者 郝炳华 王长瑛 李选社 毕华银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26-29,共4页
长期服用氟化钠水溶液后,对大白鼠进行免疫功能测试,结果证明用88.5mg/L氟化钠水溶液服用315d时,大白鼠的体液免疫反应(以血清凝集素和PFC为指标)及细胞免疫反应(以E—玫瑰花结形成和ANAE为指标)均有抑制作... 长期服用氟化钠水溶液后,对大白鼠进行免疫功能测试,结果证明用88.5mg/L氟化钠水溶液服用315d时,大白鼠的体液免疫反应(以血清凝集素和PFC为指标)及细胞免疫反应(以E—玫瑰花结形成和ANAE为指标)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食用低营养食物的大白鼠,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酸性 α醋酸萘酯酶 免疫功能 e玫瑰花
下载PDF
转移因子的活力测定及E玫瑰花结稳定性考察
2
作者 王伟萍 迪丽努尔.沙比托夫 +3 位作者 张明玥 陈希元 比丽克孜.吾甫尔 孙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9-70,共2页
临床上转移因子注射液用于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及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转移因子是猪、牛等动物脾脏产生的一簇多肽或蛋白质激素,具有促使淋巴于细胞分化及产生有细胞免疫活性的T细胞亚群的功能。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血红细胞(S... 临床上转移因子注射液用于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及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转移因子是猪、牛等动物脾脏产生的一簇多肽或蛋白质激素,具有促使淋巴于细胞分化及产生有细胞免疫活性的T细胞亚群的功能。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血红细胞(SRBC)受体,即E受体。将分离的T淋巴细胞与SRBC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与SRBC结合形成E玫瑰花环。T淋巴细胞经45℃加热1h处理可脱去E受体,转移因子町使T淋巴细胞的E受体恢复。本文采用脱E受体的E玫瑰花环试验测定转移因子的活性并对E玫瑰花结、淋巴细胞及脱E受体淋巴细胞稳定性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因子注射液 稳定性考察 e玫瑰花 活力测定 e玫瑰花环试验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活性 e受体 SRBC 细胞内感染
下载PDF
正气免疫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萧珍 刘海静 +2 位作者 王迎进 李亚明 香兴福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1-22,共2页
正气免疫胶囊可提高小鼠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形成率;促进由SRBC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形成;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示正气免疫胶囊具有较强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增强功能。
关键词 正气免疫胶囊 e玫瑰花 溶血素 吞噬功能
下载PDF
婴幼儿肺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T细胞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率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唐佩文 张菊英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肺炎 免疫功能 e玫瑰花
原文传递
胸腺肽类免疫调节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占海 闫锋 《神经药理学报》 1998年第A04期111-112,114,共3页
机体的康健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赖于健全的免疫系统,胸腺做为免疫调节中枢器官,近年受到国内外免疫学家、药理学家、以及临床学者的极大关注。早在本世纪60年代初J. miller和R. Good等分别对胸腺肽类激素样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并认... 机体的康健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赖于健全的免疫系统,胸腺做为免疫调节中枢器官,近年受到国内外免疫学家、药理学家、以及临床学者的极大关注。早在本世纪60年代初J. miller和R. Good等分别对胸腺肽类激素样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胸腺是调节免疫的重要中枢器官。这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胸腺肽 临床研究 免疫调节 胸腺素 e玫瑰花 生物活性 免疫系统 免疫学家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百分率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免疫学改变
6
作者 吴纲烈 吴元重 《蚌埠医药》 1991年第4期12-14,共3页
有关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免疫学改变,至今尚少报道。我们对27例哮喘发作期患儿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和E玫瑰花结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小儿 支气管哮喘 发作期 免疫学 免疫球蛋白 e玫瑰花 测定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转移因子对猪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百分率影响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磊 薛萍 +8 位作者 林祚贵 刘俊斌 谭礼宁 刘小龙 王晓斌 叶盛聪 杨慧 黄瑜 朱国强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第6期11-14,共4页
为了解转移因子(TF)对猪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百分率的影响,试验采用肌肉注射TF途径接种试验组猪,注射剂量为2.0 mL/头,同时设立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接种注射前第3 d及接种注射后第3 d、7 d、14 d、21 d采集外周血,测试猪淋巴细胞... 为了解转移因子(TF)对猪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百分率的影响,试验采用肌肉注射TF途径接种试验组猪,注射剂量为2.0 mL/头,同时设立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接种注射前第3 d及接种注射后第3 d、7 d、14 d、21 d采集外周血,测试猪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百分率。结果显示,试验组猪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百分率,于注射TF后第3 d、7 d及14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6%、22.0%和14.9%。结果表明,TF可显著提高猪外周血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百分率和猪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因子 肌肉注射 淋巴细胞e玫瑰花百分率
下载PDF
小鼠脾细胞替代人淋巴细胞的E花结试验
8
作者 邓淑华 石艳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以小鼠脾细胞代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 E玫瑰花结试验实验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以 0 .41 ml5% SRBC免疫昆明系小鼠 ,4天和 2 1天后制备脾细胞悬液 ,常规方法进行 E玫瑰花结试验。结果 :经 SRBC免疫 4天和 2 1天后 ,与 SRBC... 目的 :探讨以小鼠脾细胞代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 E玫瑰花结试验实验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以 0 .41 ml5% SRBC免疫昆明系小鼠 ,4天和 2 1天后制备脾细胞悬液 ,常规方法进行 E玫瑰花结试验。结果 :经 SRBC免疫 4天和 2 1天后 ,与 SRBC混合反应 1 0 min与 1 2 0 min的小鼠脾细胞特异性 E玫瑰花结形成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达 2 8.64± 4.48%至34.38± 7.2 5% ,其形态、大小、染色与人外周血 T细胞 E玫瑰花结相近。结论 :小鼠免疫脾细胞 E玫瑰花结试验可代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E玫瑰花结试验用于实验教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系小鼠 淋巴细胞 e玫瑰花试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周围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9
作者 林瑞炮 马亦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5期278-280,共3页
对3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40例正常人和8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和E玫瑰花结试验(ERFC)等检测,结果表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总T细胞(T_1)和辅助性T细胞(T_4)及ERF... 对3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40例正常人和8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和E玫瑰花结试验(ERFC)等检测,结果表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总T细胞(T_1)和辅助性T细胞(T_4)及ERFC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而抑制性T细胞(T_8)和SmIg却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可能与血吸虫发育过程中虫源性因子的释放有关;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周围血T_1和T_4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ERFC明显低于正常人群,T_8和SmIg却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后二者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血吸虫病患者T_1、T_4与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可能与其免疫病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e玫瑰花试验(eRFC)
下载PDF
沙棘果油的抗炎作用和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车锡平 徐威 +2 位作者 霍海如 徐淳 张晓红 《沙棘》 2000年第4期28-32,共5页
沙棘果油 PO对小白鼠巴豆油耳部炎症及醋酸腹膜炎皆有明显抗炎作用 ;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增加脾脏重量和脾指数 ;可促进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 (PFC)的含量 ,促进体内溶血素的形成 ;并能促进小鼠 E-玫瑰花结的形成 ,及促进 PHA... 沙棘果油 PO对小白鼠巴豆油耳部炎症及醋酸腹膜炎皆有明显抗炎作用 ;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增加脾脏重量和脾指数 ;可促进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 (PFC)的含量 ,促进体内溶血素的形成 ;并能促进小鼠 E-玫瑰花结的形成 ,及促进 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提示沙棘果油对小鼠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油 抗炎作用 免疫功能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e-玫瑰花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低强度瞬态电磁脉冲对淋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雪莲 郭庆功 刁永锋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从低强度瞬态电磁脉冲对淋巴细胞转化率、T 淋巴细胞免疫能力等影响的实验入手 ,通过人的T 淋巴细胞为受试对象 ,以其结合绵羊红细胞形成E 玫瑰花结百分率为指标 ,测试了不同波形参数的脉冲电磁场、不同照射时间对E 玫瑰花结形成率的影... 从低强度瞬态电磁脉冲对淋巴细胞转化率、T 淋巴细胞免疫能力等影响的实验入手 ,通过人的T 淋巴细胞为受试对象 ,以其结合绵羊红细胞形成E 玫瑰花结百分率为指标 ,测试了不同波形参数的脉冲电磁场、不同照射时间对E 玫瑰花结形成率的影响 ,为解释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细胞产生非热效应作用的机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低强度瞬态电磁脉冲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非热生物效应 免疫能力 e-玫瑰花
下载PDF
苁蓉多糖免疫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盛惟 王爱蓉 +2 位作者 吴宏伟 高宁 佟汇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1999年第6期349-351,共3页
从内蒙产肉苁蓉中提取的多糖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能明显增强小鼠免疫器官(脾)指数;增强正常小鼠的细胞吞噬活力;明显增加正常小鼠的溶血素生成;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增强正常小鼠的迟发性过敏反应.
关键词 苁蓉多糖 免疫器官 碳粒廓清 e-玫瑰花 药理
下载PDF
石见穿多糖对肝腹水H22荷瘤小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兴锐 黄芬 +2 位作者 刘韵 许丹妮 曾江正 《西部医学》 2022年第7期954-959,965,共7页
目的 探讨石见穿多糖(PSSC)对肝腹水H22荷瘤小鼠的作用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BALB/c小鼠80只,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20 mg/kg)、PSSC组(20、40和120 mg/kg),每组16只。观察各组小鼠腹部周长、体... 目的 探讨石见穿多糖(PSSC)对肝腹水H22荷瘤小鼠的作用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BALB/c小鼠80只,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20 mg/kg)、PSSC组(20、40和120 mg/kg),每组16只。观察各组小鼠腹部周长、体重、生存率及生存时间;采用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T、B淋巴细胞增殖情况;E-玫瑰花结实验观察T细胞的免疫功能状态;ELISA法检测血清和腹水中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TUNEL法检测H22细胞凋亡;Caspase比色法测定Caspase-3和Caspase-8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Janus激酶1(Jak1)、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SSC组的腹部周长和体重显著下降,而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与CTX组相比,PSSC 40、120 mg/kg组腹部周长和体重下降,而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PSSC组小鼠SI及EtRFC随PSSC治疗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CTX组相比,PSSC 120 mg/kg组SI及EtRFC百分比升高(均P<0.05)。ELISA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SSC组H22肿瘤小鼠血清和腹水中的IL-2、IFN-γ和TNF-α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而VEGF表达降低;与CTX组相比,PSSC 120 mg/kg组小鼠血清和腹水中的IL-2、IFN-γ和TNF-α表达升高,而VEGF表达下降(均P<0.05)。TUNEL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SSC呈剂量依赖性增加H22细胞凋亡数量;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SSC浓度的增加,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上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PSSC组Jak1、Stat3和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而Bax/Bcl-2比值上升。结论 石见穿多糖对H22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与抗凋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多糖 小鼠 脾淋巴细胞 e-玫瑰花 肝腹水
下载PDF
应用E玫瑰花形成试验法检测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14
作者 夏欣 靳怀真 +2 位作者 薛玉凤 张敬一 孙莉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年第1期9-9,共1页
本文采用T细胞计数E玫瑰花形成(RFC)试验法,检测25例健康成人及19例肿瘤患者的RFC形成状态,观察结果肿瘤患者的RFC百分率:肝癌31.4±7.6,胃癌29.8±5.2,乳癌30.6±4.4,肠癌34.3±5.6。而健康成人的RFC百分率71.3±... 本文采用T细胞计数E玫瑰花形成(RFC)试验法,检测25例健康成人及19例肿瘤患者的RFC形成状态,观察结果肿瘤患者的RFC百分率:肝癌31.4±7.6,胃癌29.8±5.2,乳癌30.6±4.4,肠癌34.3±5.6。而健康成人的RFC百分率71.3±8.7与肿瘤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于健康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C 肿瘤 细胞免疫功能 e玫瑰花试验
下载PDF
活性E玫瑰花结试验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15
作者 陶永平 《魅力中国》 2011年第10期279-279,共1页
本文就活性E玫瑰花结试验中如何优化实验材料、试剂、操作等实验条件,结合实际工作实践经验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实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关键词 e玫瑰花试验 SRBC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何谓E玫瑰花试验?
16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1-841,共1页
关键词 e玫瑰花试验 外周血T细胞 绵羊红细胞 红细胞受体 外周血细胞 后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