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液混合全冗余并联机构驱动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金玉 邓军雷 +3 位作者 姚建 张斌 叶亚峰 马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共7页
基于冗余并联机构主动输入约束螺旋线性相关性的分析,以Stewart平台机构为原型,构造12-UPS全冗余驱动并联机构。通过比较电动驱动和液压驱动的不同,确定机构适宜采用电动液压混合驱动形式。应用影响系数法建立该机构的动力学模型。为区... 基于冗余并联机构主动输入约束螺旋线性相关性的分析,以Stewart平台机构为原型,构造12-UPS全冗余驱动并联机构。通过比较电动驱动和液压驱动的不同,确定机构适宜采用电动液压混合驱动形式。应用影响系数法建立该机构的动力学模型。为区分处理电动缸和液压缸,以零内力为约束条件对驱动力进行优化。分别以驱动力平方和最小和驱动功率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应用库恩—图克定理研究机构的驱动力优化过程。数值算例表明:零内力条件下以驱动功率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方法最佳。该优化方式能够充分发挥电动、液压驱动各自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适用于电液混合驱动的全冗余并联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螺旋 全冗余 电液混合驱动 动力学 驱动优化
下载PDF
TiAl基合金高温动态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欧文沛 黄伯云 +3 位作者 贺跃辉 曲选辉 陈小群 雷长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8-70,共3页
通过研究TiAl基合金全层片组织试样在高温形变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结构变化,来探讨高温形变动态损伤过程。研究表明,动态再结晶形成的γ相晶粒与α2/γ晶团组成的晶隅存在,以及这种晶隅上的晶界面变形不协调发展而导致大量缺陷产生。
关键词 动态损伤 钛铝合金
下载PDF
小子粒精少量排种器排种过程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邱述金 郭玉明 《农业工程》 2012年第2期78-82,共5页
针对研制的小子粒精少量播种机核心部件——多头异型螺旋槽排种器的设计参数确定,对小子粒种子在整个排种过程充种区、护种区和排种区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和运动参数等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多头异型螺旋槽及排种轮的几何参数进行了... 针对研制的小子粒精少量播种机核心部件——多头异型螺旋槽排种器的设计参数确定,对小子粒种子在整个排种过程充种区、护种区和排种区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和运动参数等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多头异型螺旋槽及排种轮的几何参数进行了动力选择,以及比较分析了竖放形式的情况。获得了在正常播种行进速度下优化的排种轮设计参数,为小子粒精少量播种机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子粒 多头异型螺旋槽 排种器 动力特性分析
下载PDF
考虑锻件塑性变形的锻造系统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刚 孙文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锻造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采用能够考虑锻件塑性变形的弹塑性离散弹簧模型模拟锻砧和锻件之间的接触行为.结合有限元法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锻造系统在锻压过程中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与商业软件LS-DYNA显式有限元模型...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锻造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采用能够考虑锻件塑性变形的弹塑性离散弹簧模型模拟锻砧和锻件之间的接触行为.结合有限元法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锻造系统在锻压过程中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与商业软件LS-DYNA显式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以及其他的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研究表明接触边界条件对锻造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影响明显,在精确的响应计算中锻件的塑性变形效应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系统 接触边界 弹塑性弹簧 动力学建模
下载PDF
平行外推压降曲线法在靖边气田动态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晏宁平 韩军平 +1 位作者 何亚宁 汪关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6年第5期31-34,共4页
储量是一个气田的物质基础,如何确定动储量及动储量的大小是气田开发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压降法确定动态地质储量。由于低渗透气藏渗流规律的特殊性,导致其压降储量曲线也表现出特殊规律。如果仍然按照普通气藏的处理方... 储量是一个气田的物质基础,如何确定动储量及动储量的大小是气田开发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压降法确定动态地质储量。由于低渗透气藏渗流规律的特殊性,导致其压降储量曲线也表现出特殊规律。如果仍然按照普通气藏的处理方法计算低渗透气藏动态储量,会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及计算结果的失真。因此针对靖边气田的实际情况,着力于应用压降曲线法中的平行外推法计算靖边气田部分区块的动态储量,以达到探讨一种方法、认识下古气藏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储量 压降法 平行外推
下载PDF
基于VB在刨床导杆机构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玉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5年第6期105-106,共2页
介绍用VB 6.0开发刨床导杆机构分析系统软件的过程,着重探讨如何有效地将VB界面友好的特点应用于机构的分析与设计中。
关键词 刨床导杆机构 运动分析 动态静力分析 飞轮设计
下载PDF
大别山造山带的糜棱岩
7
作者 徐树桐 吴维平 +2 位作者 刘贻灿 陆益群 汪德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变质作用是糜棱岩的主要形成机制和鉴别标志。大别山糜棱岩是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与断层(或剪切带)有关的岩石,可分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糜棱岩。大别山糜棱岩的主要鉴别标志是相应变质相标志矿物的韧(塑)性变... 变质作用是糜棱岩的主要形成机制和鉴别标志。大别山糜棱岩是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与断层(或剪切带)有关的岩石,可分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糜棱岩。大别山糜棱岩的主要鉴别标志是相应变质相标志矿物的韧(塑)性变形或晶内变形,这与以往关于糜棱岩的定义有明显不同。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带内的各类糜棱岩的形成时代与同相母岩峰期变质作用大致同期或略晚,从老到新的顺序是:榴辉岩相糜棱岩→麻粒岩相糜棱岩→角闪岩相糜棱岩→绿片岩相糜棱岩。根据需要,大别山的糜棱岩可按岩性和结构做次级和更次级的分类。早期形成的榴辉岩相和麻粒岩相糜棱岩常常受到晚期角闪岩相糜棱岩和/或绿片岩相糜棱岩的叠加而成残留体,并使大部分被改造成为晚期糜棱岩的外貌。大别山南部和北部低级变质岩内只有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糜棱岩,形成时代从古生代到三叠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糜棱岩 变质相 韧性变形 简单剪切应变
下载PDF
反平面扩展裂纹的J积分与COD
8
作者 陈俊英 程靳 王刚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9-72,共4页
给出一个以任意速率扩展的反平面裂纹与路径无关的J*积分.证明了J积分与扩展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动态COD)之间有简单的关系.J*积分与能量释放率,动应力强度因子之间也有简单关系,利用这些关系,给出了动态COD与动应力强度因子之... 给出一个以任意速率扩展的反平面裂纹与路径无关的J*积分.证明了J积分与扩展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动态COD)之间有简单的关系.J*积分与能量释放率,动应力强度因子之间也有简单关系,利用这些关系,给出了动态COD与动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动力学 断裂力学 断裂动力学 J积分 COD
下载PDF
动态分频器技术
9
作者 武俊齐 《微电子学》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7-35,共9页
本文介绍了动态分频器的基本原理;详细叙述了动态分频器电路及其主要工艺技术;综述了国外动态分频器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 分频器 动态分频器 硅双极 工艺
下载PDF
水性中间相制备研究(Ⅱ)──混酸(HNO_3/H_2SO_4)氧化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高奇 李轩科 +3 位作者 刘秀然 马育国 沈士德 刘朗 《炭素》 2000年第4期28-32,共5页
采用混酸(HNO3/H2SO4)氧化石油生焦,制备水性中间相;重点考察温度对氧化速度的影响。利用付立叶红外光谱对石油生焦、水性中间相和残渣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扩散是石油生焦氧化的速率控制步骤,其表现活化能为3.9k... 采用混酸(HNO3/H2SO4)氧化石油生焦,制备水性中间相;重点考察温度对氧化速度的影响。利用付立叶红外光谱对石油生焦、水性中间相和残渣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扩散是石油生焦氧化的速率控制步骤,其表现活化能为3.9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中间相 氧化 表征 动力学 混酸 石油生焦
下载PDF
非线性非完整系统Vacco动力学方程的积分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绍凯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981-989,共9页
本文给出积分非线性非完整系统Vacco动力学方程的积分方法。首先,将Vacco动力学方程表示为正则形式和场方程形式:然后,分别用梯度法,单分量法和场方法积分相应完整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加上非完整约束对初条件的限制而得... 本文给出积分非线性非完整系统Vacco动力学方程的积分方法。首先,将Vacco动力学方程表示为正则形式和场方程形式:然后,分别用梯度法,单分量法和场方法积分相应完整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加上非完整约束对初条件的限制而得到非线性非完整系统Vacco动力学方程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CO 动力学方程 积分方程 非完整系统 非线性
下载PDF
建立科研成果和学术论著的学术价值评判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仝晓秋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4期93-97,共5页
职称评审工作与年度考核工作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它呼唤科研成果和学术论著的评估在科学、合理、透明和可操作性强的基础上建立精确的学术价值评判体系。
关键词 科研成果 学术论著 学术价值 评判体系 职称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