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承载方案系统分析 被引量:69
1
作者 陈冰 李丽娟 +1 位作者 郭怀成 孙海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21,共6页
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柴达木盆地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根据该地区的特点以人口为主要承载目标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SDIMWRSCCB) .通过该模型对柴达木盆地 2 0 2 0年和 2 0 5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以及承载人... 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柴达木盆地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根据该地区的特点以人口为主要承载目标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SDIMWRSCCB) .通过该模型对柴达木盆地 2 0 2 0年和 2 0 5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以及承载人口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提出高、中、低 3个方案 .并进一步分析比较得出一个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方案 ,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水资源承载力 人口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无性系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王昱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1-299,共9页
本文根据1985—1990年在天然羊草群落中对羊草种群无性系的观测与统计分析,在研究羊草种群无性系生活周期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种群动态,建立了用转移概率矩阵表示的种群动态模型。通过用两种营养繁殖系数R_(v1)和R_(v2)模拟种群密度变化,... 本文根据1985—1990年在天然羊草群落中对羊草种群无性系的观测与统计分析,在研究羊草种群无性系生活周期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种群动态,建立了用转移概率矩阵表示的种群动态模型。通过用两种营养繁殖系数R_(v1)和R_(v2)模拟种群密度变化,发现用转移概率矩阵种群动态模型和现存种群营养繁殖系数R_(v2)可以预测羊草种群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种群 无性系 种群动态 生活史
下载PDF
望天树种子散布、萌发及其种群龄级配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殷寿华 帅建国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0年第4期415-420,共6页
本文对勐腊县补蚌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种群进行了从种子开始各龄级生长动态的分析。在自然状况下,望天树种群平均每3—4年出现一次旺盛生殖期。处于该期的望天树,胸径30—40厘米,年龄60—80年,每株可产生种子2000—6... 本文对勐腊县补蚌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种群进行了从种子开始各龄级生长动态的分析。在自然状况下,望天树种群平均每3—4年出现一次旺盛生殖期。处于该期的望天树,胸径30—40厘米,年龄60—80年,每株可产生种子2000—6000颗。种子主要散布在离树体15—30米的环形地带内。种子萌发率68.9%,当年能发育成幼苗的种子占22.35%。幼苗中仅0.72%进入幼树阶段成为望天树种群的预备种群。能发展为稳定的上层构造种群植株的幼苗只有0.023%,大约需要种子20000颗。由于种子的集聚型散布以及各营养生长期中高的死亡率,望天树种群难于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天树 种子 种群态
下载PDF
小兴安岭天然红松林种群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葛剑平 郭海燕 陈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6-32,共7页
自1984年10月至1987年5月,对小兴安岭东北林业大学凉水自然保护区内5.0ha的天然红松林进行了伐前和伐后调查。本文通过天然红松林每木分布位置、伐根年轮数等调查资料,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研究了红松种群... 自1984年10月至1987年5月,对小兴安岭东北林业大学凉水自然保护区内5.0ha的天然红松林进行了伐前和伐后调查。本文通过天然红松林每木分布位置、伐根年轮数等调查资料,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研究了红松种群结构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以及自我维持的方式。结果表明,天然红松林种群年龄结构不同于一般稳定类型年龄结构特征,其种群内缺乏40—130a的幼树;上层红松林木的空间格局是由一系列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林木斑块组成的镶嵌结构,这种镶嵌结构表现斑块间的异质性和斑块内的同质性两方面特征,异质性表现为种群水平结构是由不同发育阶段的林木斑块镶嵌所组成的;同质性则表现为林龄相近的林木呈群团状分布,这些年龄相近的林木群团在生长、发育上表现出相似的动态特征。这种红松种群结构特征形成了种群动态的发展趋势,从整个林分来看,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林木群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叠构成了整个种群的动态系列,形成了天然红松林的时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天然林 种群 时空结构
下载PDF
自然种群中混沌的检测及其在种群动态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真 李典谟 +2 位作者 张培义 王鸿斌 孔祥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51-1962,共12页
混沌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通过大量的生物模型模拟说明混沌也存在于生物系统中。几十年来生态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混沌在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的证据 ,但所获不多 ,这是源于自然的现实还是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当和数据... 混沌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通过大量的生物模型模拟说明混沌也存在于生物系统中。几十年来生态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混沌在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的证据 ,但所获不多 ,这是源于自然的现实还是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当和数据的局限 ?一直困扰着生态学家 ,自然界中对混沌的检测成为一个要点 ,也是一个难点。在概述混沌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目前在自然生态系统检测混沌的方法 ,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和范围进行了概述。这些方法包括功率谱法、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分析、模型参数估计、庞加莱截面法、全局和局域李雅普若夫特征指数的估计、吸引子关联维的确定、非线性预测。大量研究结果显示 ,虽然在自然界检测到的混沌的例子还不多 ,但其存在却是不容怀疑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系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出现混沌 ?研究表明食物链的结构、种群的迁入和迁出、环境噪音都会对种群的复杂性动态特征产生影响。混沌动态可能对产生系统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有利 ,它比随机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更强。自然界的变化和系统的维持是持续性和混沌相互矛盾统一的结果。害虫种群复杂性动态的研究为害虫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混沌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有可能为害虫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在孤立的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非线性动力学 种群 复杂性动态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在玉米田的种群消长规律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聪 袁志华 +2 位作者 王振营 何康来 白树雄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8-675,共8页
【目的】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的发生规律,为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对山西省忻州市和晋中市玉米田的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种群消长动态进行... 【目的】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的发生规律,为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对山西省忻州市和晋中市玉米田的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在山西省忻州市的玉米田,越冬卵在5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以玉米根系为食,6月中旬为幼虫的发生高峰期,部分老熟幼虫开始化蛹,6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为害玉米叶片,8月初成虫种群数量达到最高峰,8月中旬以后随着玉米花丝大部分萎蔫,叶片开始衰老,玉米田间的成虫种群数量也急剧下降。10月中旬玉米田成虫基本消失,但是在杂草上还能发现少量的成虫。在山西省晋中市,玉米的生育期比忻州市晚10 d左右,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期也相对晚一些,但是种群数量的发生发展趋势基本是一样的。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靠近杂草的玉米田边比在玉米田中部的发生更重,而在成虫的发生高峰期,田边和田中间的种群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斑长跗萤叶甲在山西省1年发生1代,在山西省忻州市的发生期比晋中市的要早10 d左右,这与两地玉米田的不同的土壤性质、灌溉方式、玉米生育期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种群动态 种群密度 发生规律
原文传递
转基因棉田棉蚜种群动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益众 陆宴辉 +5 位作者 薛文杰 刘洋 杨海燕 李晓慧 王峰 余月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5,共6页
以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和2个对照棉花品种为研究材料,在棉花苗期组建了棉蚜连续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田棉蚜的种群趋势指数在第1代和第2代均高于对照,第3代则略低于对照;从连续3个世代的棉蚜种群累积增长... 以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和2个对照棉花品种为研究材料,在棉花苗期组建了棉蚜连续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田棉蚜的种群趋势指数在第1代和第2代均高于对照,第3代则略低于对照;从连续3个世代的棉蚜种群累积增长趋势指数分析,转基因棉“国抗22”上的种群累积增长指数为5.40,比对照“泗棉3号”上的高41.21%,转基因棉“苏抗103”和“中抗310”上的种群累积增长指数较对照“苏棉12”上的也分别增加49.54%和65.79%。比较各作用因子的控制指数,发现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田寄生性天敌的控制指数大多数小于各自的对照棉田,而天敌捕食等其他一些作用因子的控制指数在常规对照棉田与转基因棉花品种间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 棉蚜 种群动态 自然种群 生命表 作用因子
下载PDF
海北高寒草甸金露梅灌丛根田鼠种群生产力的研究Ⅰ.种群动态 被引量:21
8
作者 姜永进 魏善武 +3 位作者 王祖望 郑生武 崔瑞贤 孙儒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70-278,共9页
1980—1982年在青海省海北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地区,用标志重捕法(CMR)对自然栖息地中的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进行了野外调查。本文主要分析了根田鼠种群数量变动特点和繁殖、存活及年龄结构与种群动态的关系,... 1980—1982年在青海省海北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地区,用标志重捕法(CMR)对自然栖息地中的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进行了野外调查。本文主要分析了根田鼠种群数量变动特点和繁殖、存活及年龄结构与种群动态的关系,并试图探讨根田鼠种群的稳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鼠 种群动态 存活率 年龄
下载PDF
大方县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预测 被引量:20
9
作者 龙贵兴 罗文忠 刘琼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为了探讨农区鼠害防治对策,对贵州省大方县1996-2008年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的鼠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方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7种,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四川短尾鼩、锡金小家鼠。其中,褐家... 为了探讨农区鼠害防治对策,对贵州省大方县1996-2008年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的鼠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方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7种,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四川短尾鼩、锡金小家鼠。其中,褐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73.33%;高山姬鼠、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62.32%、19.56%;锡金小家鼠为稀有种;褐家鼠、高山姬鼠、黑线姬鼠是大方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4-5月为防治的关键时期。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混合鼠种每年均在6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建立了住宅区、农田区混合鼠种数量峰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方程分别为:y1=1.3535x1+0.7009,y2=1.3043x2+1.0540,可以提前2个月预报混合鼠种高峰期种群数量变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种类 种群组成 种群动态 数量预测
下载PDF
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蒋春先 齐会会 +3 位作者 孙明阳 武俊杰 张云慧 程登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95-6504,共10页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兴安地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是每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南北往返的必经之路,分析该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兴安地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是每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南北往返的必经之路,分析该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采用灯光诱捕、田间系统调查与雌蛾卵巢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和世代虫源性质,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迁飞高峰期进行了迁飞轨迹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在广西兴安地区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发生6代,于4月底迁入,迁飞活动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8月中旬。在双季早稻田、单季中稻田和双季晚稻田均发生3代,且在不同类型田中重叠发生,其在双季早稻田的发生量明显高于单季中稻田和双季晚稻田。(2)明确了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各世代虫源性质。第2、3代主害双季早稻,均为迁入虫源;第4代数量最多,主害双季早稻,属于迁入虫源在本地繁殖世代;7月中下旬连续降雨天气阻碍第四代稻纵卷叶螟从本地迁出,滞留单季中稻为害。第5代主害单季中稻,虫源性质复杂,主要为本地虫源本地繁殖型,既有迁入,又有迁出;第6代前期主害单季中稻,后期主害双季晚稻,第7代为害双季晚稻,虫源性质均为本地虫源大部迁出型。(3)2010年广西兴安5月上旬稻纵卷叶螟迁入虫源地来自广东沿海阳江和湛江稻区,6月中旬大规模迁入虫源地主要来自广东沿海雷州半岛稻区。低空激流为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而当时的降雨是迫使稻纵卷叶螟集中降落的主要原因。10月中旬从本地迁出的稻纵卷叶螟,随东北气流南下可到达广西沿海北海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动态 虫源性质 轨迹分析
下载PDF
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海南坡鹿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宋延龄 李善元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笔者自1986年起对仅存于海南大田国家级保护区围栏内外两个坡鹿种群进行了连续4年追踪研究,就数量、年净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年龄组成、性比、成幼比、母仔比、及补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分析。围栏内外坡鹿年均增长率22.5%和10.6%,年... 笔者自1986年起对仅存于海南大田国家级保护区围栏内外两个坡鹿种群进行了连续4年追踪研究,就数量、年净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年龄组成、性比、成幼比、母仔比、及补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分析。围栏内外坡鹿年均增长率22.5%和10.6%,年净增长率逐年呈下降趋势。补充率下降是围栏内坡鹿年净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是由于密度过高、食物不足造成的;围栏外坡鹿年净增长率下降是死亡率增加的结果,偷猎是主要因素。对性比、成幼比、母仔比变化的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坡鹿 种群动态 种群结构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Transgenic cry1Ab/cry1Ac,cry1C and cry2A Rice on Non-Target Planthoppers and Their Main Predator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被引量:14
12
作者 HANYu XU Xue-liang MA Wei-hua YUAN Ben-qi WANG Hui LIU Fang-zhou WANG Man-qun WU Gang HUA Hong-xi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739-1747,共9页
Transgenic Bt rice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means of controlling Lepidoptera pests of rice. However, the potential roles of transgenic rice on planthoppers and their predators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before i... Transgenic Bt rice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means of controlling Lepidoptera pests of rice. However, the potential roles of transgenic rice on planthoppers and their predators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before its commercialization. Population density, species dominance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arthropods populations in field. So the impacts of three transgenic Bt rice strains expressing crylAb/crylAc, crylC and cry2A on population density, species dominance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ree species of planthoppers (Nilaparvata lugens, Sogatella furcifera and Laodelphax striatellus) and their three main predators ( 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Pirata subpiraticus and Theridium octomaculatum) were evaluated at three site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ree species of planthoppers, both in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rice field,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ofplanthoppers within phytophagous guild was S. furcifera at any site either growing season (46-50%). Significantly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 ofN. lugens was observed in T2A-1 field relative to Minghui 63 field at Wuxue in 2010. The species dominance of predator, P. subpiraticus, in TT51 fiel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 1 C-19 and T2A-1 fields in 2009 at Xiaogan site. Sampling dat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six arthropods except for P. subpiraticus in 2010.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ice strain^sampling date ha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ree species of planthoppers and their predators, except for several individual species in 2009. The interaction among rice strain^sampling date^sampling site also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ix arthropods except for S. furcifera in 2009.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ransgenic Bt rice expressing crylAb/crylAc, cry2A and crylC ha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ree planthoppers and their predators in most investigated data and sampling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HOPPER PREDATOR transgenic Bt rice population dynamics species dominance population density
下载PDF
鲢和草鱼鳃部寄生单殖吸虫的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姚卫建 聂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4-667,共4页
作者在 1995— 1996年期间 ,对同一口池塘中的鲢和草鱼寄生鲢指环虫 (Dactylogyrushypophthalmichthys)和鳃片指环虫 (D .lamellatus)进行了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研究。两种单殖吸虫种群丰盛度的季节变化与其感染率的变化基本相似 :鲢指环... 作者在 1995— 1996年期间 ,对同一口池塘中的鲢和草鱼寄生鲢指环虫 (Dactylogyrushypophthalmichthys)和鳃片指环虫 (D .lamellatus)进行了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研究。两种单殖吸虫种群丰盛度的季节变化与其感染率的变化基本相似 :鲢指环虫 2— 3月种群的丰盛度逐渐增加 ,4月达到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在秋冬季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鳃片指环虫在 11至来年 3月种群的丰盛度逐渐上升 ,4月达到高峰 ,随后迅速下降 ,在夏秋季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寄生 单殖吸虫 种群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尚勇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动态、种群结构及季节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柳 张龙田 +2 位作者 罗爱东 王利繁 张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6-234,共9页
在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通过种群个体识别、社区监测网络、样线调查和村寨访问等方法对尚勇保护区亚洲象的种群动态和季节性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在尚勇保护区的亚洲象种群数量约为68头;拍摄到亚洲象共计347头次,通过个体... 在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通过种群个体识别、社区监测网络、样线调查和村寨访问等方法对尚勇保护区亚洲象的种群动态和季节性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在尚勇保护区的亚洲象种群数量约为68头;拍摄到亚洲象共计347头次,通过个体识别方法识别出亚洲象53头,其中幼体、青少年体、亚成体和成体数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3(5.66%)、11(20.75%)、15(28.30%)、24(45.28%),在成体中雄性只有两头,成年象的雌雄性比为11:1,高于已知国内外的其他区域。从1992年至2007年10月,至少有32头亚洲象死亡,其中确认死于猎杀的有7头,保护区的核心区野牛河、金宝河一带是盗猎亚洲象最严重的地区。严重的盗猎和不断减少的栖息地对当地的亚洲象种群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也加剧了当地的人象冲突。在雨季和旱季,亚洲象各有五个核心活动区域,食物是导致雨季和旱季分布格局不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种群数量动态 种群结构 季节分布格局 尚勇保护区
下载PDF
山东济宁灰飞虱春季种群动态及迁飞特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海燕 刁永刚 +3 位作者 杨海博 赵悦 张孝羲 翟保平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98-1308,共11页
通过灯诱和田间系统调查以及长翅型雌虫卵巢解剖,研究了山东济宁灰飞虱Laodelphaxs triatellus(Fallén)在灯下、麦田和秧田的种群消长动态及虫源性质。运用GrADS和ArcGIS分析了2009年6月7日迁入峰和2010年6月15日迁出峰的天气学背... 通过灯诱和田间系统调查以及长翅型雌虫卵巢解剖,研究了山东济宁灰飞虱Laodelphaxs triatellus(Fallén)在灯下、麦田和秧田的种群消长动态及虫源性质。运用GrADS和ArcGIS分析了2009年6月7日迁入峰和2010年6月15日迁出峰的天气学背景,并运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模拟了这2个时期灰飞虱的迁飞路径。结果表明:(1)2009年6月7日、8日,2010年6月3日至7日为济宁灰飞虱的迁入高峰期;2009年6月2日至4日、9日,2010年6月8日,6月15日至18日为济宁灰飞虱的迁出高峰期。(2)回推轨迹分析显示2009年6月7日迁入济宁的灰飞虱的虫源地主要为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和泗洪县及丹阳市,而顺推轨迹分析显示2010年6月15日济宁灰飞虱迁出可能降落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连市与丹东市交界及朝鲜江原道。(3)降雨是导致灰飞虱迁入或迁出降落的最主要因子,灰飞虱降落于降水区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种群动态 虫源性质 逐时灯诱 轨迹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播期辣椒和番茄上烟粉虱成虫与捕食性天敌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鹏 付文锋 +5 位作者 赵燕红 徐增恩 邹运鼎 耿继光 毕守东 巫厚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55-5462,共8页
为了科学施药,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进行烟粉虱的综合防治,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生态位分析方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标分析方法,对春、秋两季辣椒和番茄田烟粉虱成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了科学施药,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进行烟粉虱的综合防治,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生态位分析方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标分析方法,对春、秋两季辣椒和番茄田烟粉虱成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椒和番茄田烟粉虱成虫的捕食性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和小花蝽,两季辣椒田烟粉虱成虫的种群数量差异极显著(t=7.9063,t>t0.01)。两季辣椒田中,八斑球腹蛛、异色瓢虫、粽管巢蛛、草间小黑蛛和龟纹瓢虫差异极显著(t>t0.01),锥腹肖蛸差异显著(t>t0.05)。棚内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少。秋-冬季番茄田烟粉虱成虫数量显著高于辣椒田(t=2.4564,t>t0.01),而春-夏季两种作物上烟粉虱成虫种群数量没有明显差异,t=1.4628,t<t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番茄 烟粉虱成虫 捕食性天敌 种群动态 数学分析
下载PDF
Density and Seasonal Dynamics of Bemisia tabaci(Gennadius) Mediterranean on Common Crops and Weeds Around Cotton Fields in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10
17
作者 ZHANG Xiao-ming YANG Nian-wan +1 位作者 WAN Fang-hao Gabor L Lve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2211-2220,共10页
The density seasonal dynamics of Bemisia tabaci MED were evaluated over two years in a cotton-growing area in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northern China on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and six other co-occurring com... The density seasonal dynamics of Bemisia tabaci MED were evaluated over two years in a cotton-growing area in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northern China on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and six other co-occurring common plants, common ragweed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piemarker (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soybean (Glycine max L.), and maize (Zea mays L.). The whitefly species identity was repeatedly tested and confirmed; seasonal dynamics on the various host plants were standardized by the quartile method. B. tabaci MED appeared on weeds (the common ragweed and piemarker) about 10 days earlier than on cotton, or the other cultivated plants. The peak population densities were observed over a span of 2 to 3 weeks on cotton, starting in early (2010) or mid-August (2011). The common ragweed growing adjacent to cotton supported the highest B. tabaci densities (no. on 100 cm2 leaf surface), 12-22 fold higher than on cotton itself. Sunflower supported more B. tabaci than the other plants, and about 1.5-2 fold higher than cotton di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weeds (esp. the common ragweed) around cotton fields could increas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B. tabaci MED on cotton, while sunflower could act as a trap crop for decreasing pest pressure on cot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misia tabaci WHITEFLY cotton SUNFLOWER RAGWEED population dynamics seasonal dynamics quartile method
下载PDF
长三角珠三角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布特征比较研究——基于齐普夫定律的视角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建党 唐杰 梁植军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5,共9页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两个视角入手,对2000-2015年间的城市规模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和GDP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都形成了菱形城市层级结构;珠三角城市群GDP近...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两个视角入手,对2000-2015年间的城市规模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和GDP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都形成了菱形城市层级结构;珠三角城市群GDP近似服从齐普夫分布,形成了金字塔型城市层级结构,基本实现了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空间配置;如果把香港和深圳合并为港深都会,则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服从幂律分布,城市GDP依然服从齐普夫分布;中国的户籍政策、人口规模政策阻碍了人口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工业化发展阶段差异是两大城市群城市人口规模齐普夫指数值差异的根源,市场化水平差异是决定两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规模分布差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普夫定律 时空动态 市场化 工业化 人口政策
原文传递
人口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楠 林宗坚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建立了人口—经济系统的微分方程组模型,并在方程中引入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因子η,通过分析模型的稳定性特征得出以下结论:人口经济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口的过于快速增长会使经济总量趋向于零;如果η>1并且较高,则... 建立了人口—经济系统的微分方程组模型,并在方程中引入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因子η,通过分析模型的稳定性特征得出以下结论:人口经济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口的过于快速增长会使经济总量趋向于零;如果η>1并且较高,则人口经济系统发展稳定时,经济总量会高些,也即人口数量稳定在同样水平时,会因为空间分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经济产出。说明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必须重视人口空间分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平衡态 人口经济学
下载PDF
Effects of tourmaline on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biofilm structures in the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 被引量:10
20
作者 Chong Tan Haoran Xu +7 位作者 Di Cui Jinlong Zuo Junsheng Li Yubin Ji Shan Qiu Lin Yao Ying Chen Yingjie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27-135,共9页
The effects of tourmaline on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biofilm structures were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d in two identical laboratory-scale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SBBRs)(denoted SBBR1 and SBBR2) ... The effects of tourmaline on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biofilm structures were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d in two identical laboratory-scale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SBBRs)(denoted SBBR1 and SBBR2) at different nitrogen loading rates(NLRs) varying from(0.24 ± 0.01) to(1.26 ± 0.02) g N/(L·day). SBBR1 was operated in parallel with SBBR2, but SBBR1 was filled with polyurethane foam loaded tourmaline(TPU) carriers and another(SBBR2) filled with polyurethane foam(PU) carriers.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excellent and stable performance of SBBR1 was obtained.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and total nitrogen removal were higher in SBBR1 than that in SBBR2 with increase of NLR. At an NLR of(0.24 ± 0.01) g N/(L·day), the majority of the spherical and elliptical bacteria were surrounded by th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 and bacillus or filamentous bacteria in two SBBRs biofilms. When NLR increased to(1.26 ± 0.02) g N/(L·day), the clusters were more obvious in the SBBR1 biofilm than that in the SBBR2 biofilm. Bacteria in SBBR1 were inclined to synthesis more EPS, and the formed EPS could protect the bacteria from free ammonia(FA) under extreme condition NLR(1.26 ± 0.02) g N/(L·day). The result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imilarity in SBBR2 decreased more obviously than that in SBBR1 with the increase of NLR, which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n SBBR1 was relatively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RMALINE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Biofilm structures population dynamics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reactor (SBB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