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动力学研究近况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铎 汪越胜 《上海力学》 CSCD 1993年第4期1-15,共15页
界面动力学主要包括界面波动和界面动态断裂两大部分,本文评述了其主要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指出界面模型研究、界面无损检测、界面动态损伤与破坏机理、界面动态断裂韧性互弹塑性界面裂纹动态扩展等是当... 界面动力学主要包括界面波动和界面动态断裂两大部分,本文评述了其主要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指出界面模型研究、界面无损检测、界面动态损伤与破坏机理、界面动态断裂韧性互弹塑性界面裂纹动态扩展等是当前最关心且急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波 界面 动力学 固体-固体
下载PDF
流域三维可视化与数值模拟的实时交互运行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尚弘 姚仕明 +1 位作者 曲兆松 王兴奎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38-1641,共4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计算显示数据接口,在流域三维模拟仿真中,在保持真实性基础上,还有良好的实时性和交互性。采用调整显示时间间隔和插值处理的方法解决计算速度问题,显示系统采用C++平台集成,后台数学模型由Fortran语言编写,两者之... 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计算显示数据接口,在流域三维模拟仿真中,在保持真实性基础上,还有良好的实时性和交互性。采用调整显示时间间隔和插值处理的方法解决计算速度问题,显示系统采用C++平台集成,后台数学模型由Fortran语言编写,两者之间运用管道传输与事件触发机制实现数据传输,在PC机上实现了数模计算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实时交互功能,并以都江堰工程为例说明了具体实现方法。在流域三维仿真系统实时性和交互性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学 三维可视化 数据接口 数值模拟 实时交互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泡沫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健 郭乃胜 +3 位作者 郭晓阳 王志臣 房辰泽 褚召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8-144,共7页
为了揭示泡沫沥青与集料的界面微观黏附特性,基于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采用4组分12分子沥青分子模型并向其中加入水分子来模拟泡沫沥青,分别分析了含水率、温度对泡沫沥青黏聚性的影响以及含水率、集料类型、集料表面潮湿和水分子扩... 为了揭示泡沫沥青与集料的界面微观黏附特性,基于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采用4组分12分子沥青分子模型并向其中加入水分子来模拟泡沫沥青,分别分析了含水率、温度对泡沫沥青黏聚性的影响以及含水率、集料类型、集料表面潮湿和水分子扩散对泡沫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的影响,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含水率、温度和时长对泡沫沥青中水分子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的加入会增加沥青大分子之间的距离,使沥青分子间作用力减弱,降低泡沫沥青黏性,提高泡沫沥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当泡沫沥青含水率(<1%)较低时,泡沫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有所增强,当含水率(>1.6%)较高时,水会从泡沫沥青中溢出与集料结合,使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降低;集料表面潮湿情况下,碱性集料与泡沫沥青的界面黏附性优于酸性集料与泡沫沥青的界面黏附性,并且随着泡沫沥青中含水率的增加,界面黏附性并不会减弱,反而会得到一定的增强;含水率对水分子扩散的影响无显著性规律,而温度和时长对水分子的扩散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长增加,水分子扩散逐渐减弱,最终达到动态平衡,温度越高,水在沥青中的扩散越快,对泡沫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泡沫沥青 分子动力学 黏聚性 界面黏附性
下载PDF
Phase-Field Models for Multi-Component Fluid Flows 被引量:10
4
作者 Junseok Kim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SCIE 2012年第8期613-661,共49页
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phase-field models and their numerical methods for multi-component fluid flows with interfacial phenomena.The models consist of a Navier-Stokes system coupled with a m... 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phase-field models and their numerical methods for multi-component fluid flows with interfacial phenomena.The models consist of a Navier-Stokes system coupled with a multi-component Cahn-Hilliard system through a phase-field dependent surface tension force,variable density and viscosity,and the advection term.The classical infinitely thin boundary of separation between two immiscible fluids is replaced by a transition region of a small but finite width,across which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ixture changes continuously.A constant level set of the phase-field is used to capture the interface between two immiscible fluids.Phase-field methods are capable of computing top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splitting andmerging,and thus have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multi-component fluid flows involving large interface deformations.Practical application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using a phase-field method.Computational results of various experiments show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phase-field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ER-STOKES CAHN-HILLIARD MULTI-COMPONENT surface tension interface dynamics interface capturing phase-field model
原文传递
High density gas state at water/graphite interface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春雷 李朝霞 +3 位作者 李敬源 修鹏 胡钧 方海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7期2646-2654,共9页
In this pape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accumulation behaviour of N2 and H2 at water/graphite interface under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t finds that both N2 and H2 molecules ca... In this pape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accumulation behaviour of N2 and H2 at water/graphite interface under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t finds that both N2 and H2 molecules can accumulate at the interface and form one of two states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gas molecules number to square of graphite surface from our simulation results: gas films (pancake-like) for a larger ratio and nanobubbles for a smaller ratio. In addition, we discuss the stabilities of nanobubbles at different environment temperatures. Surprisingly, it is found that the density of both kinds of gas states can be greatly increased, even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the liquid N2 and liquid H2. The present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be helpfu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ble existence of gas film (pancake-like) and nanobubb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bubbles and gas film hydrophobic interfac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high density
下载PDF
钎焊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高峰 Sekulic D P 钱乙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96,共5页
以代表当今国际焊接技术发展水平的 2 0 0 2年美国芝加哥“国际焊接展示会(WeldingShow 2 0 0 2 )”为背景 ,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 ,介绍了当今国际钎焊领域的新技术、新方向 ,分析了钎焊研究的新课题。同时指出 ,钎焊技术的研究已经过渡... 以代表当今国际焊接技术发展水平的 2 0 0 2年美国芝加哥“国际焊接展示会(WeldingShow 2 0 0 2 )”为背景 ,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 ,介绍了当今国际钎焊领域的新技术、新方向 ,分析了钎焊研究的新课题。同时指出 ,钎焊技术的研究已经过渡到数字化、模拟化的阶段 ,精密控制和钎焊机理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润湿 钎焊 反应动力学 界面迁移 焊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拟双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癸烷/水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高斯萌 夏坤 +3 位作者 康志红 乃永宁 袁瑞霞 牛瑞霞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壬基酚取代的系列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癸烷/水界面的微观聚集行为,通过分析界面厚度、界面生成能和界面张力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和配位数,讨论了不同磺烷基链长度对壬... 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壬基酚取代的系列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癸烷/水界面的微观聚集行为,通过分析界面厚度、界面生成能和界面张力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和配位数,讨论了不同磺烷基链长度对壬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磺烷基链长为12时,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最低,界面厚度和界面生成能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取代烷基磺酸盐 分子动力学 界面性质 油水界面 聚集行为
原文传递
Cu/Al浇铸界面连接及拉伸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钱相飞 郭巧能 +3 位作者 杨仕娥 王明星 刘强 王杰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86-2900,共15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浇铸温度和浇铸时间对Cu/Al多层膜连接过程界面扩散的影响,从力学性能和位错滑移方面,对比研究不同浇铸时间和浇铸温度下Cu/Al多层膜的拉伸变形,揭示微观原子结构对金属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浇铸温度和浇铸时间对Cu/Al多层膜连接过程界面扩散的影响,从力学性能和位错滑移方面,对比研究不同浇铸时间和浇铸温度下Cu/Al多层膜的拉伸变形,揭示微观原子结构对金属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铸温度和浇铸时间增加,界面区域的Cu、Al原子相互扩散数目增多,过渡层厚度增大,Cu/Al多层膜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浇铸时间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浇铸温度为1013 K、浇铸时间为0.2 ns时,Cu/Al多层膜的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浇铸 Cu/Al多层膜 界面扩散
下载PDF
钝体绕流空化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露颖 符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51,共6页
空化问题的数值模拟涉及空化现象数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空化机理的探索。该文对Singhal完全空化模型进行改进,从统计上描述微观气核的力学行为以得到空化流场宏观物理量的分布,在求解完整的Rayleigh-Plesset方程的基础上构造空化源项,以考... 空化问题的数值模拟涉及空化现象数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空化机理的探索。该文对Singhal完全空化模型进行改进,从统计上描述微观气核的力学行为以得到空化流场宏观物理量的分布,在求解完整的Rayleigh-Plesset方程的基础上构造空化源项,以考虑空化气核发展的历史效应和非定常特性,效果很好。该文应用改进模型,采用两相流的方法对钝体绕流过程中的空化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计算了钝体出水过程空泡溃灭引起的压力场变化,捕捉到空泡溃灭导致的瞬时压力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模型 气泡动力学 Rayleigh-Plesset方程 空泡溃灭 界面捕捉
原文传递
界面对复合材料静态及弯曲力学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旋 钱革非 +1 位作者 刘秋云 费维栋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9-164,共6页
选用Ag,Ni两块理想金属,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弯曲过程,进而分析界面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1)二者在相距足够远以至于两类原子间无相互作用,不形成界面;(2)二者迭放一起取向形成界面。通过... 选用Ag,Ni两块理想金属,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弯曲过程,进而分析界面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1)二者在相距足够远以至于两类原子间无相互作用,不形成界面;(2)二者迭放一起取向形成界面。通过模拟这两种情况下的静态弛豫和动态弯曲过程,比较了它们的异同之处。结果表明,界面的存在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复合材料 界面 力学性能 弯曲 静态
下载PDF
变形温度对含空洞的镁孪晶界面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锦旗 尧军平 +1 位作者 黄凯鑫 胡启耀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156,共5页
采用嵌入原子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变形温度对镁孪晶界面预制纳米空洞缺陷拉伸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会产生不全位错、滑移带和堆垛层错等缺陷;变形温度对试件的杨氏模量和屈服应力均... 采用嵌入原子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变形温度对镁孪晶界面预制纳米空洞缺陷拉伸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会产生不全位错、滑移带和堆垛层错等缺陷;变形温度对试件的杨氏模量和屈服应力均有影响,变形温度从100 K升高到500 K时,杨氏模量从48.81 GPa下降到38.5 GPa,屈服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原因是温度升高,原子的热激活效应增强,位错克服障碍运动更容易,塑性变形能力提高,导致屈服应力降低;在变形初始阶段,随着变形温度提升,晶界和孪晶界面堆垛层错增加,但滑移位置影响不明显;在变形严重阶段,温度越高,变形越严重,新位错不断形成,高密度位错相互缠绕,导致位错塞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空洞 单晶镁 孪晶界面 不全位错
下载PDF
基于均布弹簧模型的电主轴有限元建模及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成颖 杨哲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轴承刚度、结合面刚度等各个参数对电主轴动态特性的影响、验证弹簧模型在电主轴建模中的适用性,基于国产电主轴170XDS20Z11,使用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 workbench对电主轴单元进行建模。首先分别建立刀具、刀柄和主轴的模型,结... 为了研究轴承刚度、结合面刚度等各个参数对电主轴动态特性的影响、验证弹簧模型在电主轴建模中的适用性,基于国产电主轴170XDS20Z11,使用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 workbench对电主轴单元进行建模。首先分别建立刀具、刀柄和主轴的模型,结合实验进行动静态特性的分析与验证;然后基于均布弹簧的模型对刀柄—刀具结合面、刀柄—主轴结合面和轴承进行建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结合面弹簧的刚度数值,通过预测刀尖点频响函数的方法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得出了轴承刚度和结合面刚度的最佳范围,证明了弹簧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有限元建模 动态特性 结合面
下载PDF
微纳孔隙油-水-岩石微观界面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彩丽 曹梦娇 +4 位作者 吴一宁 王奉超 金旭 李琳 赵明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1-562,共12页
低渗、特低渗储层孔隙小,与岩石壁面直接接触且受壁面束缚的原油占比远高于常规储层,导致大量油膜黏附在岩石壁面难以被剥离,严重制约了低渗及特低渗油藏高效开发.传统的黏附功理论存在局限性,微纳米级孔喉中大量原油受岩石壁面强作用... 低渗、特低渗储层孔隙小,与岩石壁面直接接触且受壁面束缚的原油占比远高于常规储层,导致大量油膜黏附在岩石壁面难以被剥离,严重制约了低渗及特低渗油藏高效开发.传统的黏附功理论存在局限性,微纳米级孔喉中大量原油受岩石壁面强作用力束缚,油膜-岩石间黏附力成为制约油膜剥离效果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纳米力学技术解析油-水-岩石间微观相互作用方法,如原子力显微镜、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并聚焦油-固界面,归纳了二者间强相互作用,油膜与岩石之间除了存在经典Derjaguin-Landau-Verwey Overbeek(DLVO)理论中的范德华力和双电层相互作用外,还存在非DLVO相互作用(疏水作用和离子桥连作用等).总结油膜岩壁黏附机理的研究进展,探讨高效剥离油膜、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所面临的挑战,并对精确解析油-水-岩石间微观相互作用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工程 提高采收率 微纳孔隙 纳米力学技术 分子动力学 油膜黏附机理 洗油效率 界面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一种描述金属界面原子扩散的加速分子动力学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先明 杨立红 +3 位作者 吴永全 沈通 郑少波 蒋国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92-2398,共7页
传统分子动力学(MD)的纳秒级时间尺度限制了对固体界面原子的深层扩散、渗透以及相形成等长时动力学性质的模拟研究.在Voter的超动力学框架内,提出了一种更为简单的偏移势的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偏移势中引入一个加速因子,抬高了原势阱... 传统分子动力学(MD)的纳秒级时间尺度限制了对固体界面原子的深层扩散、渗透以及相形成等长时动力学性质的模拟研究.在Voter的超动力学框架内,提出了一种更为简单的偏移势的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偏移势中引入一个加速因子,抬高了原势阱,从而加速了原子的跃迁,将MD模拟的时间尺度提高了若干个数量级.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不需要预知体系势能的势阱及鞍点分布,还能够将原势能曲面的特性完全保留.以Mg/Zn界面扩散为例,选取简单的Lennard-Jones双体势,考察了不同加速因子对界面原子扩散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方法容易实现大时间尺度的MD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动力学 加速因子 原子扩散 金属界面
原文传递
竖直超疏水翅片间霜层动态生长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伟 芦志飞 张小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44-256,共13页
搭建了竖直翅片间霜层生长可视化实验平台,分别制备了铝基亲水、超亲水和超疏水平板换热器,研究了翅片间距、表面润湿性能和环境温湿度等对竖直翅片间霜层生长动态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翅片间霜层的生长过程以临界间距(约1 mm)为... 搭建了竖直翅片间霜层生长可视化实验平台,分别制备了铝基亲水、超亲水和超疏水平板换热器,研究了翅片间距、表面润湿性能和环境温湿度等对竖直翅片间霜层生长动态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翅片间霜层的生长过程以临界间距(约1 mm)为界可分为线性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相同工况下,亲水表面、超亲水表面和超疏水表面翅片间结霜持续时间分别为177、387和482 min。亲水表面霜层的增长速度分别为超亲水表面和超疏水表面的2倍和3倍。较低的表面温度和较高的环境湿度由于相变过饱和度的增加而提升了霜层增长速度;此外,翅片间霜层积聚过程中霜层密度随时间变化先增长,之后霜层密度增速放缓甚至不再增长直至结霜过程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结霜 热力学 超疏水 动态学 界面
下载PDF
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切削Inconel718合金的刀具界面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郝兆朋 韩雪 范依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9-1016,共8页
通过宏观实验发现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的Al_(2)O_(3)/SiC界面发生了断裂;建立了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切削Inconel718镍基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和单一界面的Al_(2)O_(3)/SiC三维界面模型,从原子尺度分析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切削过程的界... 通过宏观实验发现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的Al_(2)O_(3)/SiC界面发生了断裂;建立了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切削Inconel718镍基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和单一界面的Al_(2)O_(3)/SiC三维界面模型,从原子尺度分析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切削过程的界面行为。在原有势函数的基础上计算了刀具与工件原子间、刀具内部基体与增韧间的Morse势函数,分别计算了单相Al_(2)O_(3)、单相SiC、复相Al_(2)O_(3)/SiC单一界面的界面结合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相界面相比,复相Al_(2)O_(3)/SiC界面结合强度较高,SiC增韧能够增强刀具的韧性和强度,但切削过程中出现了工件原子扩散到刀具中的现象。对扩散后刀具基体和增韧间形成界面的界面结合能进行了计算,发现刀具的界面结合强度有所降低,使刀具在Al_(2)O_(3)/SiC界面处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陶瓷刀具 纳观切削 分子动力学 单一界面
下载PDF
膜状冷凝初期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杰 何雅玲 +1 位作者 李印实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87-1091,共5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氩蒸气在铂金属表面发生的膜状冷凝过程进行了研究.为保证冷凝过程在相对较长时间范围内持续稳定进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气态分子补充方法.通过逐时对系统内局部温度及密度进行统计,获得了不同时刻的参数分布....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氩蒸气在铂金属表面发生的膜状冷凝过程进行了研究.为保证冷凝过程在相对较长时间范围内持续稳定进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气态分子补充方法.通过逐时对系统内局部温度及密度进行统计,获得了不同时刻的参数分布.结果显示:在模拟时间范围内,液膜厚度近似线性增加,壁面附近液相分子受固壁势能作用而呈现出密度振荡的"液体层状化"分布;液膜内产生温度梯度,固液界面处温度跳跃现象明显.考察了气体温度以及壁面润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温度的升高,温度梯度以及温度跳跃均增大;液相密度略有下降,液体内层状区域的密度振荡范围略有减小,气液界面厚度增加;质量流率以及液膜厚度增长速率也都增大,反映出更大的气固温差加快了冷凝过程的进行,这一点与宏观规律一致.随着润湿性增强,液膜厚度增长加快,液体层状区内的密度振荡范围增加,液膜内温度梯度增大,温度跳跃大幅减小,冷凝过程得到显著强化.显然,近壁面区内的热传导对整个冷凝过程进行的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膜状冷凝 液膜 界面
下载PDF
高分子/单链高分子纳米粒子复合体系中的界面性质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虎军 吕中元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5,I0003,共12页
高分子与纳米粒子复合是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近20年来关于高分子/纳米粒子复合物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兴趣.然而由于此类体系中的影响因素复杂,虽然学者们在相关材料性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相关理论的发展却... 高分子与纳米粒子复合是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近20年来关于高分子/纳米粒子复合物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兴趣.然而由于此类体系中的影响因素复杂,虽然学者们在相关材料性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相关理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上表征手段的缺失,导致对体系中纳米粒子与本体高分子链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尤其是两者界面性质的认识)不够.本文总结和阐述了我们近几年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高分子/单链高分子纳米粒子复合体系的主要结果,并围绕此类复合体系中的界面结构及动力学性质,讨论并总结了纳米粒子对本体高分子链的作用范围及影响规律,指出单链纳米粒子对熔体链的作用范围与纳米粒子的自身尺寸相当,而与熔体高分子链的分子量没有直接的关系.该结论将为纳米复合体系高分子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纳米复合物 单链高分子纳米粒子 结构与动力学 界面性质
原文传递
Cu-Al-Zn-Ni合金中与界面运动有关的内耗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志方 沈惠敏 +4 位作者 黄以能 杨震 王小敏 王业宁 谭树松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009-1013,共5页
用静电激励法和压电组合振子法测量了Cu-Al-Zn-Ni合金中与界面粘滞运动有关的内耗行为,导出了与界面粘滞运动有关的内耗公式.得到了形状记忆合金中对记忆效应起重要作用的参数(加粘滞系数、钉扎力常数等)
关键词 界面动力学 粘滞运动 内耗 铜合金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ucleic acids and a phospholipid bilayer
20
作者 徐耀 黄舒伟 +1 位作者 丁泓铭 马余强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12-521,共10页
Recently,lipid nanoparticles(LNPs)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as non-viral carriers of nucleic acid vaccines due to their high transport efficiency,safety,and straightforward production and scalability.However,... Recently,lipid nanoparticles(LNPs)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as non-viral carriers of nucleic acid vaccines due to their high transport efficiency,safety,and straightforward production and scalability.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ucleic acids and phospholipid bilayers within LNPs remains elusive.In this study,we employed the all-atom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ingle-stranded nucleic acids and a phospholipid bilayer.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hydrophilic bases,specifically G in single-stranded RNA(ssRNA)and single-stranded DNA(ssDNA),displayed a higher propensity to form hydrogen bonds with phospholipid head groups.Notably,ssRNA exhibited stronger binding energy than ssDNA.Furthermore,divalent ions,particularly Ca2+,facilitated the binding of ssRNA to phospholipids due to their higher binding energy and lower dissociation rate from phospholipids.Overall,our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nucleic acidphospholipid interactions,with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the nucleic acids in biotherapies,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lipid c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DNA lipid bilayer molecular dynamics interface interaction divalent 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