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及MRI增强在早期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卫民 马德云 +4 位作者 钟升院 陈洪祁 庾汉华 李少怀 程启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7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成像增强(DCE)在早期瘢痕妊娠(CS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98例拟诊为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检查。比较DWI联合MRI增强、超声诊断CS...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成像增强(DCE)在早期瘢痕妊娠(CS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98例拟诊为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检查。比较DWI联合MRI增强、超声诊断CSP的效能,绘制ROC曲线分析两者诊断效能差异。结果①超声诊断CSP灵敏度低于DWI联合MRI增强(P<0.05),超声诊断CSP准确率低于DWI联合MRI增强(P<0.05);②囊状孕囊:T1WI序列上孕囊呈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影,边界不清;T2WI序列上孕囊呈囊状高信号,边界清晰;增强MRI显示孕囊壁可见环形薄壁强化和囊内不同程度的强化影,DWI序列呈低信号,内部信号均匀,有7例DWI表现为高信号灶。包块型孕囊:T1WI序列呈等信号中夹杂局限性高信号;T2WI序列呈等、高混杂信号,DWI序列呈混杂信号;③ROC曲线显示超声、MRI诊断CSP AUC分为为0.795、0.885,MRI更高(P<0.05)。结论 MRI经DWI及MRI增强在早期CSP中的诊断效能高于超声,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瘢痕妊娠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婕 茆占湖 +4 位作者 肖锡昌 杨波 朱志韬 陈瑶 张军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7期1903-190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PN患者70例,将患者CT常规扫描与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以...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PN患者70例,将患者CT常规扫描与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病理穿刺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对比常规与动态增强扫描的CT值变化。结果 SPN在病理穿刺诊断结果中,良性46例,恶性24例。SPN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良性43例,恶性27例,与病理穿刺诊断比较,误诊率与漏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动态增强扫描的敏感度为93.02%,特异度为77.78%,阳性预测值为86.96%,诊断符合率为87.14%。恶性SPN的常规扫描(25.52±11.39 Hu vs.13.24±5.79 Hu)与动态增强扫描CT值(79.38±7.68 Hu vs.17.49±5.63 Hu)均明显高于良性SPN,良性与恶性SPN动态增强扫描CT值改变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扫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技术能够准确鉴别诊断SPN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孤立性结节 CT动态增强成像 良恶性 定性诊断
下载PDF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3
作者 罗兆丽 杨春华 +2 位作者 王芳芳 姚辉莉 刘跃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MRI-DCE)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43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MRI-DCE及DWI评估ALN转移情况,分析两者在ALN转移中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 目的探讨应用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MRI-DCE)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43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MRI-DCE及DWI评估ALN转移情况,分析两者在ALN转移中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I-DCE联合DWI诊断ALN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9%、96.23%、89.74%与98.08%;ALN转移与无ALN转移患者边界、早期强化模式、DWI信号、长径、短径、早期强化率、最大强化率、皮质厚度、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MRI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高信号、短径及ADC值是ALN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DWI信号、短径及ADC值诊断ALN转移曲线下面积(AUC)为0.619、0.745、0.734,各指标联合诊断ALN转移AUC值为0.835。结论3.0 T MR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可以有效检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ALN转移,测定DWI信号、短径及ADC值联合有助于提高患者ALN转移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建伟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5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评价孤立性肺结节,探讨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建立时间-密度曲线(TAC),统计分析CT灌注参数和强化指标,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评价孤立性肺结节,探讨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建立时间-密度曲线(TAC),统计分析CT灌注参数和强化指标,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系数(PS)、平均通过时间(MTT),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小肺癌、炎性结节、结核瘤具有不同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小肺癌与炎性结节的BV、PS值均明显高于结核瘤组P<0.001,小肺癌组和炎性组之间的BF、BV、MTT值无明显差别P>0.05。但小肺癌组的PS明显高于炎性组。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螺旋CT灌注成像与常规动态增强扫描结合有利于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动态增强扫描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DWI和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宋伟 张禹 +3 位作者 张茜 王肖 谭德力 骆祥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其中良性组25例、恶性组21例。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其中良性组25例、恶性组21例。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DWI和DCE-MRI(Tofts双室模型)检查,测量肿瘤的ADC平均值(ADC_(mean))、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回流速率常数(K_(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 e)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组间ADC_(mean)、K_(trans)、K_(ep)和V_(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K_(trans)阈值取0.1285/min,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07),相应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2%、88%和85%。联合ADC_(mean)和K_(trans)时,AUC值为0.952,诊断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88%,符合率提高至92%。结论:ADC平均值和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单个参数中以K trans的诊断效能最佳,联合ADC_(mean)和K_(trans)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定量参数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肝脏MRI增强扫描检查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云霞 郭香荣 吴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9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不良反应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某院磁共振室行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4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不良反应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某院磁共振室行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4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中屏气不当、图像伪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屏气不当、图像伪影发生率均为2.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5%,2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53,4.4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给予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为获得清晰图像质量,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磁共振成像 肝脏 动态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CT动态增强扫描中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啸峰 黄述斌 胡磊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713-716,共4页
目的: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中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活检。依据病理结果,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异性、敏感性及... 目的: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中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活检。依据病理结果,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并对不同类型孤立性肺结节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中,恶性结节67例、良性结节14例,炎性结节14例;(2)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性质的特异性为83.33%,敏感性为95.38%,准确性为91.58%;(3)恶性结节及炎症结节患者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各时间点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在CT动态增强扫描300及480 s时,炎性结节组CT值较恶性结节组下降显著(P<0.05);(4)恶性结节组及炎性结节组结节强化值(PH)、孤立性肺结节PH与主动脉PH之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结论:对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行CT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可以为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动态增强扫描 时间密度曲线 特征参数
下载PDF
3.0TMR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云展 崔涛涛 +2 位作者 张桀瑞 吴霞霞 吴昳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742-746,共5页
目的研究3.0T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DCE)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乳腺癌组109例和良性病变组7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研究3.0T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DCE)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乳腺癌组109例和良性病变组7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横断位T1WI、抑脂T2加权成像(fs-T2WI)和DCE扫描,观察病灶形态特征,计算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以及容积分数(Ve)等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另根据恶性程度将乳腺癌组患者分为低度恶性组67例和高度恶性组42例,比较两组Ktrans、Kep和V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Ktrans、Kep和Ve对乳腺癌诊断和恶性程度评估价值。结果与良性病变组比较,乳腺癌组患者的病灶形状不规则、血管影增多、边界模糊、毛刺征及强化不均匀占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扫描显示乳腺癌病灶TIC分型以Ⅱ型(33.94%)和Ⅲ型(58.72%)为主;乳腺良性病变TIC分型主要表现为Ⅰ型(69.86%)和Ⅱ型(24.66%),两者强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患者的Ktrans、Kep和Ve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且高度恶性乳腺癌组患者的Ktrans、Kep和Ve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和Ve诊断乳腺癌的AUC分别为0.771、0.823和0.865,鉴别乳腺癌恶性程度的AUC分别为0.740、0.796和0.695。结论3.0T DCE-MRI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不仅可清晰显示肿瘤病灶形态特征和强化形式,通过计算Ktrans、Kep和Ve等参数还可对病灶血流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详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转运常数 回流速率常数 容积分数 诊断
下载PDF
DCE-MRI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余小多 林蒙 +4 位作者 安菊生 黄曼妮 陈雁 欧阳汉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月于我院行同步放化疗、并于治疗前、治疗末(常规治疗结束时)行DCE-MRI扫描的88例宫颈鳞癌患者。测量治疗前肿瘤及肌层DCE-MRI...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月于我院行同步放化疗、并于治疗前、治疗末(常规治疗结束时)行DCE-MRI扫描的88例宫颈鳞癌患者。测量治疗前肿瘤及肌层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及半定量参数,并计算肿瘤与肌层的比值,包括相对正性增强积分(rPEI)、相对最大上升斜率(rMSI)、相对最大下降斜率(rMSD)、增强后15s、30s、45s及60s的相对信号增强比率(rSER)、相对最大信号增强比率(rSERmax)及肿瘤达峰时间(TTP)。于治疗末依据肿瘤残存情况分为完全缓解(CR)组(56例)及部分缓解(PR)组(32例),对组间DCE-MRI半定量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参数预测治疗末肿瘤残存的诊断阈值及效能。结果:CR组治疗前rPEI、rMSI、rSER15、rSER30及rSER45均高于PR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45、<0.001及<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治疗前rPEI≤0.84预测肿瘤同步放化疗后残存,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69.6%、58.5%、83.0%及71.6%,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P<0.001)。结论:治疗前DCE-MRI半定量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宫颈鳞癌治疗结束时的疗效,有助于临床实施肿瘤个体化精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治疗结果
下载PDF
IVIM-DWI与DCE-MRI定量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志远 吴海龙 +3 位作者 李淑豪 周晶晶 翁莹莹 龚良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比较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DWI与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并探讨两种模型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共93个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性病变44个,恶性病变49个。患者... 目的:比较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DWI与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并探讨两种模型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共93个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性病变44个,恶性病变49个。患者术前均行IVIM-DWI及DCE-MRI检查,获得病灶的6个定量参数值,IVIM-DWI的定量参数有纯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DCE-MRI的定量参数有容积转运常数(K_(trans))、速率常数(K_(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组之间各定量参数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各参数和参数联合鉴别乳腺恶性肿瘤的阈值、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IVIM-DWI灌注参数与DCE-MRI灌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的D和f值明显低于良性组,K_(trans)和K_(ep)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D、f、D+f、K_(trans)、K_(ep)和K_(trans)+K_(ep)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891、0.827、0.937、0.933、0.948和0.955,IVIM-DWI参数联合诊断模型(D+f)与DCE-MRI参数联合诊断模型(K_(trans)+K_(ep))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1,P=0.568)。乳腺肿瘤的D值与K_(trans)、K_(ep)值均呈中度负相关(r=-0.469,P<0.001;r=-0.510,P<0.001);f值与K_(trans)、K_(ep)值呈弱负相关(r=-0.397,P<0.001;r=-0.328,P<0.001);D^(*)和V_(e)值与其它参数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VIM-DWI和DCE-MRI定量参数(K_(trans)、K_(ep)、D及f)均能有效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且诊断效能相似,IVIM-DWI与DCE-MRI灌注参数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结合DCE-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1
作者 金兴兴 岳巍 +3 位作者 韩东明 闫瑞芳 孟楠 翟战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结合DCE-MRI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1例经超声检出的卵巢肿块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病变区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和DCE-MRI。分析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三种检查方... 目的:探讨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结合DCE-MRI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1例经超声检出的卵巢肿块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病变区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和DCE-MRI。分析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结果:51例患者共检出57个病灶。常规MRI、薄层高分辨MRI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96%(49/57)和96.49%(5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和薄层高分辨MRI分别结合DCE-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98%(53/57)和100%(5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结合薄层高分辨MRI与常规结合DCE-MRI检查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结合DCEMRI可以明显提高卵巢肿瘤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但薄层高分辨MRI尚不能取代DCE-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薄层小视野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MRI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中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美亚 赵金丽 +2 位作者 曹亮 高樱樱 吴献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66-68,72,共4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检查对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乳腺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间乳腺疾病手术患者91例,均行双侧乳腺X线摄影检查,诊断为乳腺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结合B...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检查对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乳腺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间乳腺疾病手术患者91例,均行双侧乳腺X线摄影检查,诊断为乳腺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结合BI-RADS分型标准将病变归为BI-RADS 4类,并在两周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由两名医师分析乳腺病变的图像特征性表现,做出相应的影像学诊断。结果 X线摄影显示48例非对称性致密影,7例结构扭曲,36例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MRI诊断示33例乳腺癌,21例纤维腺瘤,7例乳腺炎症,18例乳腺腺病,6例囊肿,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I诊断的准确性为90.1%(82/91),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4.3%(33/35)。结论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腺体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者,MRI动态增强检查能明显提高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动态增强CT 被引量:12
13
作者 梁欢庆 翟健坤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平扫及增强后30、60、180和300s时相同兴趣区(选择正常部位、甲...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平扫及增强后30、60、180和300s时相同兴趣区(选择正常部位、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病灶)的CT值,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绘制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甲状腺肿结节与腺癌结节的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有所不同,其中甲状腺肿结节呈"缓升缓降型",在30s时CT值到达峰值后走势平缓;甲状腺癌结节呈"缓升缓降型",在60s时CT值达到峰值后走势较平直;正常甲状腺组织呈"速升速降型",在30s时CT值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曲线较陡。结论:甲状腺肿结节和腺癌结节的强化特点有所不同,在增强扫描30s时两者的CT值差异较大,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洪建斌 王凌雁 伍阳 《现代医学》 201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8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结果:48例中共发现65个病灶,病灶位于肝左叶19个,右叶42个,尾状叶4个;病灶直径平均(2.56&#...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8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结果:48例中共发现65个病灶,病灶位于肝左叶19个,右叶42个,尾状叶4个;病灶直径平均(2.56±0.31)cm。肝动脉期主要表现为高密度(93.8%),门静脉期主要表现为低密度或稍低密度(72.3%),延迟期主要表现为低密度(75.4%),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密度呈速升速降的变化特点。包膜完整的小肝癌患者PTEN表达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的小肝癌患者,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PTEN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完整包膜间呈正相关(r=0.215 2,P=0.024 1)。结论:螺旋CT薄层动态扫描可充分反映小肝癌的特征,对于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 小肝癌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LAVA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邓娟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3期2473-2474,247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5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WI和LAVA动态增强扫...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5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WI和LAVA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以及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肝脏转移瘤以及肝血管瘤的表观弥散系数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病变的最大上升斜率、峰值、最大下降斜率及正性增强积分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病变曲线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联合LAVA动态增强扫描的符合率均高于单项检查,且与单项检查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局灶性病变的DWI和LAVA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不同,DWI联合LAVA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在肺部结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舒畅 李志伟 +2 位作者 夏黎明 王玉锦 吴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肺部结块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结块样病变患者(恶性病变50例,良性病变16例)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DCE-MRI)检查,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比曲线(TIC),并测量DCE-MRI参数:最大增强比(MER...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肺部结块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结块样病变患者(恶性病变50例,良性病变16例)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DCE-MRI)检查,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比曲线(TIC),并测量DCE-MRI参数:最大增强比(MER)、达峰时间(T_(max))、平均强化斜率(SLE)、最大强化斜率(SS)和廓清率。结果:本组病变的TIC分为4种类型:速升-下降型(A型)仅见于恶性肿瘤;速升-平台型和持续缓升型在良恶性结节中均可见,无明显强化型仅见于良性病变。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主要强化方式为环状强化,而腺癌为不均匀强化。DCE-MRI参数中,良性组Tmax明显较恶性组长(P<0.001),SLE明显小于恶性组(P=0.002)。T_(max)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最具价值,临界值取280s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8.0%、63.5%和76.5%。结论:DCE-MRI能提供肺结节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对肺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强化特征 血流动力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旅辉 陈世达 +3 位作者 李冲云 蔡勇 蔡培坤 李穗燕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55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均给予病理检查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两种检查方法间隔时间在1周内。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准...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55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均给予病理检查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两种检查方法间隔时间在1周内。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病理检查包括:早期肺癌48例,肺结核5例,肺炎3例。CT动态增强扫诊断符合52例,诊断准确率为94.55%。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T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肺癌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CT动态增强扫描 CT
下载PDF
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琳 黎海亮 +3 位作者 张建伟 刘海泉 窦新民 吴越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7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分别在平扫及增强后30s、60s、120s和180s测量病灶的CT值,获得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肺癌与肺...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分别在平扫及增强后30s、60s、120s和180s测量病灶的CT值,获得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结核瘤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增强扫描小肺癌与结核瘤的CT强化程度有显著差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结核瘤三种病变的TAC形态不同。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能显示SPN的强化特征并有助于定性诊断,是鉴别SPN良、恶性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动态增强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微血管通透性参数与Ⅱ期宫颈癌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志军 张碧娟 +3 位作者 郭吉敏 曹满瑞 陆玮 虞祝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四维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4D-THRIV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Ⅱ期复发宫颈癌微血管通透性参数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Ⅱ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复发17例,无复发39例)术前常规MRI及4D-THRIVE动态增强... 目的:探讨磁共振四维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4D-THRIV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Ⅱ期复发宫颈癌微血管通透性参数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Ⅱ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复发17例,无复发39例)术前常规MRI及4D-THRIVE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在Matlab平台下对兴趣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TC)及时间-平均对比剂浓度曲线(CTC)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血管通透性参数(Ktrans、Kep及Ve)值,评估宫颈癌复发组和无复发组血管通透性的特点。结果:宫颈癌复发组较无复发组的Ktrans及Kep值显著升高(P<0.05),以Ktrans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UC=0.92,当Ktrans≥0.73min-1时,其诊断Ⅱ期复发宫颈癌的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79.5%。结论:复发宫颈癌的微血管通透性指标Ktrans显著升高,并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术前指导临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复发 动态增强扫描 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序列 微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无钙化肺结核球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永生 苏锦权 +1 位作者 许晓矛 江庆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无钙化肺结核球的CT增强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分别对56例孤立性无钙化性肺结核球(直径1.1~4.2cm)进行2~3mm薄层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56例结核球中45例无强化;7例呈薄层... 目的探讨无钙化肺结核球的CT增强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分别对56例孤立性无钙化性肺结核球(直径1.1~4.2cm)进行2~3mm薄层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56例结核球中45例无强化;7例呈薄层环状强化;4例呈厚环状强化。病理切片显示:无强化区主要是干酪样坏死组织,少数为液化性坏死。边缘强化部分是类上皮肉芽组织或纤维疤痕组织。结论结核球主要为干酪坏死组织组成,增强扫描大多无强化,少数呈不同程度的环状强化,藉此能将绝大部分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CT增强扫描是诊断不典型结核球的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钙化 肺结核球 断层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