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不同监测方法的太湖地区稻田基蘖肥期氨排放研究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田玉华
曾科
尹斌
-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0-1189,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0104,2016YFC0207906)资助~~
-
文摘
稻田施用化学氮肥易产生氨挥发损失,目前我国稻田氨排放研究尚缺乏不同监测方法的同步对比研究,这影响到对稻田氨排放的科学评价以及稻田氮肥的合理施用。在太湖地区水稻基肥和分蘖肥施用后同时采用微气象学法(IHF)、密闭室抽气法和通气法对稻田氨排放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方法监测的氨排放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基肥施用后峰值出现在施肥后第3~4天,分蘖肥施用后峰值出现在施肥后第2天,两次施肥后氨排放持续时间均为1周左右。基肥施用后采用微气象学法、密闭室抽气法和通气法监测的氨排放峰值分别为8.8、11.3和3.2kg·hm^-2·d^-1(以N计,下同),氨排放量分别为34.6、38.2和12.9kg·hm^-2,占基肥施氮量的32.0%、35.4%和11.9%;分蘖肥施用后三种方法监测的峰值分别为12.5、7.7和5.3kg·hm^-2·d^-1,氨排放量分别为26.7、16.8和11.8kg·hm^-2,占分蘖肥施氮量的33.0%、20.7%和14.6%。三种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综合基肥和分蘖肥期氨排放总量,密闭室抽气法与微气象学法结果接近,通气法低估了氨排放量。密闭室抽气法可用于监测稻田基蘖肥施用后的氨排放,须保证监测期间的换气次数及抽气流量,并确保施肥后试验区田埂保水保肥。
-
关键词
微气象学法
密闭室抽气法
通气法
氨挥发
基肥
分蘖肥
-
Keywords
Micrometeorological technique
dynamic chamber technique
Static chamber technique
Ammonia volatilization
Basal fertilization
Tillering fertilization
-
分类号
S143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基于不同监测方法的太湖地区水稻穗肥期氨排放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田玉华
曾科
姚元林
尹斌
-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3-702,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7906)资助~~
-
文摘
稻田追肥撒施氮肥易引起氨挥发损失,水稻穗肥撒施后稻田生态系统的氨排放仍未明确。在太湖地区水稻穗肥施用后同步采用微气象学法(IHF)、密闭室抽气法和通气法对稻田氨排放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监测的稻田氨排放动态变化特征一致,施肥后第2天达峰值,至第5天不再有明显排放,田面水NH4+-N浓度与氨排放变化规律一致;IHF法监测稻田冠层上方氨排放量为5.45 kg·hm^-2(以N计,下同),占施氮量的6.73%;密闭室抽气法监测稻田土-水表面氨排量为17.4 kg·hm^-2,占施氮量的21.5%,土-水表面氨排放与气温直线相关,适宜抽气时间为8:00 ~ 9:00和16:00 ~ 17:00,密闭室抽气法测定的为土-水表面氨排放潜力,未考虑冠层对挥发氨的捕获,导致穗肥期氨排放高估,该法适宜比较不同处理的氨排放潜力,今后需统一抽气室规格和抽气量;通气法监测土-水表面氨排放结果低于密闭室抽气法。评价稻田穗肥氨排放应以IHF法监测的冠层上方的排放量为准。
-
关键词
氨排放
微气象学法
密闭室抽气法
通气法
孕穗期
水稻冠层
-
Keywords
Ammonia emission
Micrometeorological technique
dynamic chamber technique
Static chamber technique
Booting stage of rice
Rice canopy
-
分类号
S143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密闭室抽气法监测稻田氨挥发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田玉华
尹斌
曾科
赵旭
-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6-1625,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0104,2016YFC0207906)资助。
-
文摘
密闭室抽气法是稻田氨挥发的常用监测方法,但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影响稻田氨排放的系统分析与评估。研究了换气频率、抽气时间段、是否串联洗气瓶、抽气室与洗气瓶规格等监测参数以及抽气与自然风对比对氨挥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挥发随换气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增加速度分三个阶段,挥发量与换气次数的对数呈线性相关;尿素快速水解期与水解基本结束后的氨挥发日变化规律不同;直通型、球形多孔型洗气头分别较圆盘多孔型洗气头氨挥发量低25.6%和8.5%;抽气室内径越大,气相高度越低,氨挥发量越低;串联洗气瓶测定的氨挥发仅为单独洗气瓶的88.6%;抽气室内田面水蒸发量随抽气速率增加而增加,抽气与自然放置情况下氨挥发量相近时,后者田面水蒸发量大。建议密闭室抽气法监测稻田氨挥发采用直径15 cm的抽气室,配单独流量计,气相高度5~8 cm,抽气量15~20 L·min^(-1)左右,无需串联洗气瓶,选择圆盘多孔型或直杆多孔型洗气瓶。
-
关键词
密闭室抽气法
稻田
尿素
氨挥发
换气频率
-
Keywords
dynamic chamber technique
Rice fields
Urea
Ammonia volatilization
Air exchange rate
-
分类号
S143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