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初旭 刘永兴 +2 位作者 党新文 周永红 赵咪 《慢性病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SCIT)和舌下免疫(SLIT)治疗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宝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CIT组和SLIT组,分别给予皮...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SCIT)和舌下免疫(SLIT)治疗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宝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CIT组和SLIT组,分别给予皮下治疗和舌下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屋尘螨Ig G4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SCIT组和SLIT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89.74%vs.87.18%,P>0.05)。两组治疗后6、14周和52周后较治疗前Ig G4水平均有显著提高(P<0.05),SCIT组治疗6、14周时屋尘螨Ig G4水平明显高于SLIT组(P<0.05),但52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vs.1.5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QLQ评分均有下降(P均<0.05),两组间鼻部症状和实际问题2个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IT和SLIT治疗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SCIT脱敏治疗发挥作用速度优于SL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免疫 舌下免疫 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
原文传递
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患儿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气道功能及血液指标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向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评估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患儿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的气道功能指标及血液指标。方法:将2012年1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临床过敏性鼻炎常规治... 目的:评估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患儿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的气道功能指标及血液指标。方法:将2012年1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临床过敏性鼻炎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基础肺功能、小气道功能指标值,血清炎症因子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胸腺调节趋化因子(TARC)、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MEF50%)、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MEF25%)高于对照组(P〈0.05),AHR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介素(IL)-4、IL-9、IL-12、IL-13、IL-1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0、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CP、TARC、Eotaxin-2、VCA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患儿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优化气道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最终改善患儿整体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过敏性鼻炎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气道功能
下载PDF
个体化舌下含服药物治疗尘螨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世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0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舌下含服药物治疗尘螨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单一过敏原和多重过敏原的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单一过敏组和多重过敏组,将两组分别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用药组和个体化组,各250例。两... 目的探讨个体化舌下含服药物治疗尘螨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单一过敏原和多重过敏原的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单一过敏组和多重过敏组,将两组分别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用药组和个体化组,各250例。两个正常用药亚组均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两个个体化组均分别给予个体化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比单一过敏组和多重过敏组中不同亚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单一过敏组中个体化组治疗后症状评分、用药评分、体征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远低于正常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过敏组中个体化组总有效率为97.20%,明显高于正常用药组的8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3,P<0.05)。多重过敏组中个体化组治疗后症状评分、用药评分、体征评分和VAS评分均远低于正常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过敏组中个体化组总有效率为96.40%,明显高于正常用药组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4,P<0.05)。单一过敏组中,个体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正常用药组的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9,P<0.05);多重过敏组中,个体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正常用药组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65,P<0.05)。结论对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实施个体化舌下含服药物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控制症状,改善体征,减轻疼痛,且安全性均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疗法 舌下含服药物 尘螨过敏性鼻炎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NO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景云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NO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house dust mite-sensitive allergic rhinitis,HDM-sensitive A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募集了HDM-sensitive AR患者385例和健康对... 目的本研究探讨NO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house dust mite-sensitive allergic rhinitis,HDM-sensitive A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募集了HDM-sensitive AR患者385例和健康对照受试者424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Sequenom i PLEX Mass ARRAY质谱法对NOS2基因上的6个标签SNPs(rs2297516,rs7406657,rs3794764,rs2872753,rs2779249,rs3794766)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等位基因分析显示6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在HDM-sensitive AR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分析显示rs3794764的(AA+AG)基因型分布在HDM-sensitive AR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7),相对GG基因型是HDM-sensitive AR的危险因素(OR=1.413,95%CI:1.005~1.98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健康对照人群中rs3794766基因型与血清总Ig E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9,β=-0.131,95%CI:-0.229^-0.021)。结论 NOS2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HDM-sensitive AR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 一氧化氮合成酶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