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荣昌猪、约荣猪和杜长大三元猪肉色与肌红蛋白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杨培萱 胡颖 +7 位作者 冯潇慧 杨飞云 周晓容 黄金秀 李敬 汤超华 秦玉昌 张军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8-1968,共11页
【目的】探究荣昌猪、大约克夏猪×荣昌猪(约荣猪)与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杜长大三元猪)的肉色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差异,验证肉色与肌红蛋白的相关性,为商品猪肉色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荣昌猪(n=15)、约荣猪(... 【目的】探究荣昌猪、大约克夏猪×荣昌猪(约荣猪)与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杜长大三元猪)的肉色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差异,验证肉色与肌红蛋白的相关性,为商品猪肉色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荣昌猪(n=15)、约荣猪(n=20)、杜长大三元猪(n=20)背最长肌肉样,结合肉色度值、可见吸收光谱及公式对宰后45 min、6 h、12 h和24 h荣昌猪、约荣猪、杜长大三元猪的肉色和肌红蛋白含量分别进行测算,并探究猪肉色和肌红蛋白的关联性。【结果】荣昌猪肉红度值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P<0.05);宰后45 min,3种猪肉亮度值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P<0.05)。3种猪肌红蛋白扫描光谱在543和580 nm处出现氧合肌红蛋白特征峰,峰高显示荣昌猪>约荣猪>杜长大三元猪。宰后45 min,荣昌猪肉中总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约荣猪和杜长大三元猪(P<0.05),氧合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P<0.05),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显著低于约荣猪和杜长大三元猪(P<0.05)。宰后24 h,荣昌猪肉中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及氧合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45 min和6 h(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红度值、总肌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含量之间存在显著高度正相关(P<0.05)。【结论】荣昌猪肉因红度值高、总肌红蛋白含量高和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低而肉色更鲜红,猪肉色优劣与肌红蛋白含量及其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猪 约荣猪 杜长大三元猪 肉色 肌红蛋白
下载PDF
荣昌猪和三元杂交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风味物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颖 周晓容 +7 位作者 黄金秀 杨飞云 李敬 汤超华 赵青余 杨悠悠 张凯 张军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77-1892,共16页
旨在探讨荣昌猪与三元杂交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风味品质差异,为进一步解释荣昌猪风味特征提供基础数据。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出栏期体重相近,性别各半的三元杂交猪((117.75±7.19)kg)(n=8)和荣昌猪((112.40±8.78)kg)(n=10... 旨在探讨荣昌猪与三元杂交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风味品质差异,为进一步解释荣昌猪风味特征提供基础数据。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出栏期体重相近,性别各半的三元杂交猪((117.75±7.19)kg)(n=8)和荣昌猪((112.40±8.78)kg)(n=10)作为研究对象,屠宰后测定胴体性状、常规肉品质等;感官仿生评价技术测定猪肉的滋味轮廓、气味轮廓;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猪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1)与三元杂交猪相比,荣昌猪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显著降低(P<0.05),平均背膘厚极显著增加(P<0.01)。2)与三元杂交猪相比,荣昌猪背最长肌a^(*)_(45 min)、a^(*)_(24 h)、内聚性显著升高(P<0.05);L^(*)_(24 h)、滴水损失、剪切力和硬度显著降低(P<0.05)。3)电子舌分析显示,荣昌猪和三元杂交猪背最长肌的滋味轮廓存在明显差异,荣昌猪的鲜味丰富度和咸味响应值显著升高(P<0.05)。4)电子鼻分析显示,荣昌猪和三元杂交猪背最长肌的气味轮廓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对醇类、醛类和酮类响应的传感器W2S在荣昌猪中响应值极显著升高(P<0.01)。5)基于HS-SPME-GC-MS技术在荣昌猪和三元杂交猪背最长肌中共鉴定到7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16种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在荣昌猪中显著升高(VIP>1且P<0.05)。荣昌猪肉色鲜红,肉质更嫩,系水力较好,己醛、戊醛、2,3-辛二酮、乙酸乙酯、丁酸烯丙酯、2-乙基呋喃等1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可能对荣昌猪和三元杂交猪的风味差异形成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荣昌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猪 三元杂交猪 胴体性状 肉品质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商品猪群体效应对纯种猪胴体性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
3
作者 杨凯 卢倬达 +6 位作者 何健 张瑞琪 王素青 李克标 赵云翔 朱晓萍 郭金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43-4951,共9页
旨在探究提高杜洛克猪胴体性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方法,为提高种猪胴体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2796头杜洛克公猪和3149头杜长大商品猪的校正115 kg体重日龄(AGE115)、校正115 kg背膘厚(BF115)和校正115 kg眼肌面... 旨在探究提高杜洛克猪胴体性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方法,为提高种猪胴体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2796头杜洛克公猪和3149头杜长大商品猪的校正115 kg体重日龄(AGE115)、校正115 kg背膘厚(BF115)和校正115 kg眼肌面积(LEA115)为研究对象。构建加性动物模型和加显动物模型验证显性效应对杜洛克猪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探究在参考群中对杜洛克猪与杜长大猪进行不同的组合对于杜洛克猪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参考群分组如下:组1,杜洛克猪作为参考群;组2,杜长大猪作为参考群;组3,杜洛克和杜长大猪合并作为参考群。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显性效应后,AGE115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在组1、组2、组3中提高了2.84%~4.87%,杜洛克猪BF115和LEA115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在组1、组3中提高了1.37%~16.18%;组3相对于组1,在加性动物模型中BF115和LEA115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提高了6.19%~7.35%,在加显动物模型中BF115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提高了6.52%。综上,显性效应能够提升猪胴体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合并杜洛克猪与杜长大猪作参考群能够提升猪部分胴体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建议将合适的杂种猪群体纳入纯种猪选育的参考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杜长大猪 基因组选择 显性效应 参考群
下载PDF
川藏黑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对纤维饲料原料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敖翔 周建川 +6 位作者 李苹 刁慧 李书伟 汤文杰 何小龙 严鸿林 刘静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55-3562,共8页
本试验旨在初步比较川藏黑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对纤维饲料原料消化率的差异。试验选用32头体重为(80.34±3.68)kg的川藏黑猪和32头体重为(80.48±2.7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8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初步比较川藏黑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对纤维饲料原料消化率的差异。试验选用32头体重为(80.34±3.68)kg的川藏黑猪和32头体重为(80.48±2.7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8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使用2种猪各8头,每期试验期10 d,包含5 d预饲期和5 d粪样采集期。试验猪饲喂4种饲粮,包括1个基础饲粮和3个试验饲粮[纤维原料分别为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大豆皮和甜菜粕],其中基础饲粮以玉米-豆粕为基础,试验饲粮分别使用70%基础饲粮+30%相应纤维原料。结果表明:1)川藏黑猪对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P<0.05);2)川藏黑猪对玉米DDGS试验饲粮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总膳食纤维的ATTD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P<0.05);3)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相比,川藏黑猪对大豆皮和甜菜粕试验饲粮能量和养分ATTD无显著差异(P>0.05);4)川藏黑猪对玉米DDGS原料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总膳食纤维的ATTD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P<0.05);5)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相比,川藏黑猪对大豆皮和甜菜粕原料能量和养分ATTD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相比,川藏黑猪对玉米DDGS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总膳食纤维的ATTD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黑猪 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纤维饲料原料 消化率
下载PDF
直隶黑猪与杜长大三元猪肉质性状对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彭汝艳 孟宪华 +3 位作者 周彤 成昕龙 张璇 赵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62-271,共10页
为了解直隶黑猪(Zhili Black pigs,ZLB)的肉质特性,本试验以直隶黑猪、6月龄杜长大三元猪(Duroc×Landrace×Yorkshire pigs,DLY6)与10月龄杜长大三元猪(Duroc×Landrace×Yorkshire pigs,DLY10)为研究对象,对其背最长... 为了解直隶黑猪(Zhili Black pigs,ZLB)的肉质特性,本试验以直隶黑猪、6月龄杜长大三元猪(Duroc×Landrace×Yorkshire pigs,DLY6)与10月龄杜长大三元猪(Duroc×Landrace×Yorkshire pigs,DLY10)为研究对象,对其背最长肌的肌肉品质、质构特性、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两种DLY相比,ZLB的b*和大理石花纹评分极显著增加(P<0.01),a*极显著降低(P<0.01),剪切力最小;对于质构特性,ZLB的硬度、粘附性、胶黏性均极显著优于两种DLY(P<0.01);ZLB肌内脂肪含量是DLY6的3.89倍、DLY10的2.07倍;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以及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均接近FAO/WHO标准;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必需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两种DLY(P<0.01);ZLY的关键风味物质主要包括己醛、壬醛、正辛醛、反-2-辛烯醛、反式-2-壬醛、1-辛烯-3-醇,DLY6的关键风味物质主要包括己醛、壬醛、庚醛、肉豆蔻醛、正辛醛、1-辛烯-3-醇与2-正戊基呋喃,DLY10的关键风味物质包括己醛、壬醛、癸醛、正辛醛、反-2-辛烯醛、反式-2-壬醛与1-辛烯-3-醇,三者有较大差异,它们共同决定了不同猪肉的整体风味。由此说明,直隶黑猪肌肉细嫩多汁,脂肪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丰富,风味良好,具有高营养价值与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隶黑猪 杜长大三元猪 猪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梅山猪和杜长大新生仔猪肝脏脂代谢功能差异比较
6
作者 张永胜 喻礼怀 +4 位作者 毛俊舟 彭众 仲召鑫 汪天龙 董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3-1150,共8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新生仔猪肝脏脂代谢功能的差异。选取同胎次新生梅山仔猪和杜长大仔猪各6头,不喂食母乳,出生6 h内颈动脉放血致死,屠宰取其样品。结果表明:1)新生梅山仔猪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新生杜长大仔猪(P<0...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新生仔猪肝脏脂代谢功能的差异。选取同胎次新生梅山仔猪和杜长大仔猪各6头,不喂食母乳,出生6 h内颈动脉放血致死,屠宰取其样品。结果表明:1)新生梅山仔猪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新生杜长大仔猪(P<0.01),2组新生仔猪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新生杜长大仔猪肝脏指数极显著高于新生梅山仔猪(P<0.01),肝脏细胞面积及粒径均显著低于新生梅山仔猪(P<0.05)。3)新生梅山仔猪肝脏中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新生杜长大仔猪(P<0.01),肝脏中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显著低于新生杜长大仔猪(P<0.05)。4)新生梅山仔猪肝脏中LPL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新生杜长大仔猪(P<0.01),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新生杜长大仔猪(P<0.01)。综上所述,新生梅山仔猪肝脏脂质合成代谢功能强于新生杜长大仔猪,这与两者肝脏脂质合成及分解代谢基因表达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仔猪 梅山猪 杜长大猪 肝脏 脂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