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掌腱膜挛缩症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建峰 赵亮 +3 位作者 刘井达 王小磊 赵民 李大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症与腕管综合征的相关性及一次完成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3月至2011年8月,对8例掌腱膜挛缩症合并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其中右手5例、左手3例,设计手掌部“M”形切口,或同时加手指的“Y”形切口,同时切除...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症与腕管综合征的相关性及一次完成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3月至2011年8月,对8例掌腱膜挛缩症合并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其中右手5例、左手3例,设计手掌部“M”形切口,或同时加手指的“Y”形切口,同时切除部分掌腱膜,行屈肌支持带切开、正中神经松解术。结果术后全部伤口均I期愈合,无皮瓣边缘坏死及血肿形成,术后拇、示、中指麻木逐渐减轻,术后3个月手指麻木全部消失。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掌腱膜挛缩元复发。结论掌腱膜挛缩症与腕管综合征两种疾病的诱发因素较多地发生在同一个体时,两种疾病同时并发的几率明显增加,可通过一次手术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puytren挛缩 腕管综合征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掌腱膜挛缩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晓南 陈克俊 +1 位作者 韩宝平 阚世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症手术方法的改进,分析其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采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患者9例11侧,对传统的治疗方法加以改进,以游离植皮的理念处理掌侧皮瓣。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工期愈合,无皮...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症手术方法的改进,分析其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采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患者9例11侧,对传统的治疗方法加以改进,以游离植皮的理念处理掌侧皮瓣。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工期愈合,无皮下血肿、皮缘坏死、切口感染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6个月,平均3.3个月,无一例复发。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手运动功能优9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中以游离植皮的理念处理掌侧皮肤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dupuytren挛缩 游离植皮
原文传递
小切口掌腱膜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笑 胡长青 +3 位作者 连勇 张红新 古雪建 何亚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67-169,191,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掌腱膜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1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掌腱膜挛缩症患者12例(15侧)。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7 ~ 72岁,中位年龄39岁。于腕部掌侧正中纵行切开一小切口,由此... 目的 探讨小切口掌腱膜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1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掌腱膜挛缩症患者12例(15侧)。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7 ~ 72岁,中位年龄39岁。于腕部掌侧正中纵行切开一小切口,由此切口应用肌腱探子沿病变掌腱膜纵束向远处钝性分离,将掌腱膜与周围组织完全分离后予以切除,从而解除患指挛缩。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2例患者(15侧)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下血肿、皮缘坏死、切口感染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平均12.5个月,无复发。功能评估:患手运动功能优13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使用小切口掌腱膜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可缩短病程,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dupuytren挛缩 手外科
下载PDF
环层小体在掌腱膜挛缩症发病机制中的病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家磊 黄富国 +2 位作者 项舟 钟刚 岑石强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人掌腱膜挛缩症(Dupuytren挛缩)中环层小体的病理表现,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挛缩病变掌腱膜与正常掌腱膜标本进行切片和HE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测量15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的23侧病变掌腱膜及17例正常掌腱膜... 目的了解中国人掌腱膜挛缩症(Dupuytren挛缩)中环层小体的病理表现,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挛缩病变掌腱膜与正常掌腱膜标本进行切片和HE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测量15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的23侧病变掌腱膜及17例正常掌腱膜组织标本中环层小体(pacinian corpuscles)的长径、短径及层数。结果病变掌腱膜组环层小体的长径和短径均大于正常掌腱膜对照组(P〈0.01)。挛缩症掌腱膜中环层小体的层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环层小体的增大可能在掌腱膜挛缩症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dupuytren挛缩 环层小体
原文传递
掌腱膜桡侧挛缩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熊革 栗鹏程 +4 位作者 薛云皓 诸寅 张友乐 常万绅 尹大庆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 探讨掌腱膜桡侧挛缩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8例因掌腱膜桡侧挛缩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8例的病变均位于虎口和大鱼际区域 ,表现为皮肤纠集、结节和条索 ,很少影响拇指的活动范围。均手术切除局部的掌腱膜条... 目的 探讨掌腱膜桡侧挛缩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8例因掌腱膜桡侧挛缩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8例的病变均位于虎口和大鱼际区域 ,表现为皮肤纠集、结节和条索 ,很少影响拇指的活动范围。均手术切除局部的掌腱膜条索。 7例患者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2 5 .1个月 ;1例失访。结果 掌腱膜桡侧挛缩多与尺侧挛缩并发 ,手术治疗总体疗效较好 ,仅有 1例复发。术后病理证实切除的组织为挛缩的掌腱膜。结论 掌腱膜桡侧挛缩的发病部位集中于第一掌指关节的掌侧、大鱼际尺侧、虎口部位和大鱼际桡侧 ,未见累及指间关节 ,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膜 挛缩 手术治疗 虎口 随访 临床特点 体疗 结论 活动范围 目的
原文传递
重度掌腱膜挛缩症的显微外科治疗及临床康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凯 陈克俊 韩宝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9例(12侧)重度掌腱膜挛缩症患者,采用多“Z”形为主的切口,显微镜下锐性分离受累手指的神经血管柬,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彻底止血后无张力下直接缝合或“V—Y”成形闭合,对皮肤缺... 目的探讨重度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9例(12侧)重度掌腱膜挛缩症患者,采用多“Z”形为主的切口,显微镜下锐性分离受累手指的神经血管柬,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彻底止血后无张力下直接缝合或“V—Y”成形闭合,对皮肤缺损者采用全厚皮片植皮。术后第3天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主被动伸屈功能锻炼.根据手指肿胀情况调整锻炼强度。切口愈合后应用背侧弹性支具加强伸屈功能锻炼,支具应用3个月以上。结果术后切口均愈合,植皮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0个月,依据TAM评定标准。优良率91.7%。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病变组织结合术后康复锻炼是治疗重度掌腱膜挛缩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挛缩症 手术 康复
下载PDF
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金昌 李炳万 王天斌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以来,我院共治疗9例(15侧)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掌腱膜挛缩症的患者,采用指掌侧挛缩皮肤"Z"字成形,并在扩大切除掌腱膜的同时,切除受累小指的中央索、螺旋索、侧方指... 目的探讨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以来,我院共治疗9例(15侧)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掌腱膜挛缩症的患者,采用指掌侧挛缩皮肤"Z"字成形,并在扩大切除掌腱膜的同时,切除受累小指的中央索、螺旋索、侧方指膜、小鱼际肌向小指近侧指间关节移行的尺侧腱膜及小指近侧指间关节处骨化的腱膜。结果术后14侧切口Ⅰ期愈合;1侧皮肤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2年,平均1.6年,小指能完全伸直,皮肤无挛缩,手指屈伸活动基本正常,术后无其他并发症,无1例复发。结论小指掌腱膜切除的同时,应将受累指的中央索、螺旋索、侧方指膜、小鱼际肌向小指近侧指间关节移行的尺侧腱膜及小指近侧指间关节处骨化的腱膜一并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puytren挛缩 指关节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邻指皮瓣联合“Z”字成形术治疗严重屈曲畸形的掌腱膜挛缩症 被引量:5
8
作者 滕松龄 陈兵 李崇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3-15,5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邻指皮瓣联合"Z"字成形术修复严重屈曲畸形的Ⅲ期以上掌腱膜挛缩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9月-2017年12月,对8例Ⅲ期以上严重屈曲畸形的掌腱膜挛缩症患者,通过设计连续的"Z"字皮瓣联合邻指... 目的探讨应用邻指皮瓣联合"Z"字成形术修复严重屈曲畸形的Ⅲ期以上掌腱膜挛缩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9月-2017年12月,对8例Ⅲ期以上严重屈曲畸形的掌腱膜挛缩症患者,通过设计连续的"Z"字皮瓣联合邻指皮瓣,切除挛缩掌腱膜,保留神经血管束,皮瓣交叉转移后修复缺损创面,邻指皮瓣供区行游离皮肤移植。结果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0~48个月,无一例复发,皮瓣质地及外形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手运动功能优7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邻指皮瓣联合"Z"字成形术修复严重屈曲畸形的掌腱膜挛缩症,术后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严重屈曲畸形掌腱膜挛缩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挛缩 屈曲畸形 邻指皮瓣 “Z”字成形术
下载PDF
峰峰集团五矿职工及常驻人口掌腱膜挛缩症发病率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晓军 刘勇 +3 位作者 苏利国 段家波 张晓军 连霄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217,共6页
目的调查掌腱膜挛缩症在我国北方局部地区的发病率。方法调查峰峰集团五矿职工及附近常驻人口掌腱膜挛缩症发病情况,共调查10332人(20662手),约占被调查范围内18周岁以上成年人总数的7.95%。将调查结果填写统一的表格,根据最终... 目的调查掌腱膜挛缩症在我国北方局部地区的发病率。方法调查峰峰集团五矿职工及附近常驻人口掌腱膜挛缩症发病情况,共调查10332人(20662手),约占被调查范围内18周岁以上成年人总数的7.95%。将调查结果填写统一的表格,根据最终的数据计算出掌腱膜挛缩症的发病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出掌腱膜挛缩症患者60例(72手),计算出本地区掌腱膜挛缩症的发病率为0.581%。61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为1.43%。61岁以上组发病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组(P〈0.01)。掌腱膜挛缩共累计95指,以环指发病率最高共56指,显著高于其他指(P〈0.01)。左手发病率明显低于右手(P〈0.01)。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约为7.6:1(P〈0.01),但性别只是掌腱膜挛缩症发病的一个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因素在掌腱膜挛缩症发病中的作用开始增加,男女发病率开始接近。酗酒、糖尿病和肺部疾病和本症有高度相关性(P〈0.01)。但掌腱膜挛缩症在国人中与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少,与自种人在家族史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掌腱膜挛缩症在我国(特别是61岁以上男性)并不是罕见的疾病,我们必须加强专业手外科的建设并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puytren挛缩 发病率 数据收集
原文传递
Ⅲ期掌腱膜挛缩手术治疗皮瓣设计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科融 唐修俊 +3 位作者 王波 韩文杰 曾雪琴 吴必华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Ⅲ期掌腱膜挛缩手术治疗皮瓣设计方法的改良,减少手指损伤及避免植皮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以来,我科共治疗18例Ⅲ期掌腱膜挛缩症的患者,因挛缩严重不利于皮瓣的设计,故在设计皮瓣之前先经挛缩严重的关节横纹处... 目的探讨Ⅲ期掌腱膜挛缩手术治疗皮瓣设计方法的改良,减少手指损伤及避免植皮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以来,我科共治疗18例Ⅲ期掌腱膜挛缩症的患者,因挛缩严重不利于皮瓣的设计,故在设计皮瓣之前先经挛缩严重的关节横纹处顺皮纹小切口切断挛缩的腱膜,使挛缩手指尽可能伸直,手指伸直后设计连续"Z"型皮瓣,通过切除挛缩的掌腱膜,保留神经血管束,皮瓣交叉转移后修复创面,避免植皮。结果术后切口I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3~48月,平均24月,挛缩指能完全伸直,皮肤无挛缩,手指屈伸活动基本正常,无直线瘢痕,手指感觉及运动正常。结论Ⅲ期掌腱膜挛缩手术治疗时首先经皮小切口切断受累手指的挛缩腱膜,使皮瓣设计简化,提高修复效果,能尽可能的有效利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避免植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挛缩 外科手术 皮瓣设计
下载PDF
掌腱膜挛缩症术后皮肤坏死及其防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中檀 李炳万 李锐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病人掌腱膜切除术后皮肤坏死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采用挛缩掌腱膜松解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38例64只手,其中采用齿状切口者18例26只手,采用直切口加'Z'字改形切口者20例38只手.结果:经1~5年(平均1年...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病人掌腱膜切除术后皮肤坏死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采用挛缩掌腱膜松解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38例64只手,其中采用齿状切口者18例26只手,采用直切口加'Z'字改形切口者20例38只手.结果:经1~5年(平均1年7个月)随访,61只手完全恢复伸直功能,1指轻度伸指障碍,4指的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轻度伸直障碍.采用齿状切口术后发生皮肤坏死者9/26只手,采用直切口加'Z'字改形切口未再发生1例皮肤坏死.结论:掌腱膜挛缩症术后皮肤坏死的主要原因与皮肤血运有关,而皮肤血运障碍主要与手术切口的设计有关.在掌腱膜挛缩和粘连严重的部位按长轴作直切口可以防止创缘皮肤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挛缩 皮肤 坏死 外科手术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palmar subcutaneous tissue 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Dupuytren's contracture
12
作者 Nathalia Shchudlo Tatyana Varsegova +4 位作者 Tatyana Stupina Tamara Dolganova Michael Shchudlo Nathalia Shihaleva Vadim Kostin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8年第9期130-137,共8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almar hypodermal tissue vascularization in Dupuytren's contracture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groups.METHODS Eighty-seven Dupuytren's contrac... AIM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almar hypodermal tissue vascularization in Dupuytren's contracture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groups.METHODS Eighty-seven Dupuytren's contracture patients underwent partial fasciectomy. Twenty-two of them were less than 55 years old(Y-group, n = 22); the others were 55 and older(O-group, n = 65). In surgically excised representative tissue samples, a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perforating arteries of the palmar aponeurosis and stereologic analysis of hypodermis vascularity were performed. The method of laser flowmetry estimated the microcirculation of the skin of the palm.RESULTS Frequency of cases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racture(less than 5 years) was 13.6% in the Y-group and 40% in the O-group, P < 0.05. The external and luminal diameters of perforating arteries in palmar fascia were decreased more severely in Y. The thickness of intima increased three time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 and the intima/media relation also increased, especially in O. Increased numerical and volumetric micro-vessel densities in hypodermis, percentage of large vessels(more than 12 μm in diameter), and percentage of vessels with signs of periadventitial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were noted in Y. The percentage of vessels with adventitial fibrosis was greater in O than in Y. Base capillary flow in Y was increased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and to O, and peak capillary flow was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CONCLUSION Compared to the O-group, Y-group patients exhibited more severe constrictive remodeling of palmar fascia perforating arteries supplying hypodermis but more expressed compensatory changes of its capill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puytren’s contracture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Hypodermis Histo-morphometry PALMAR FASCIA
下载PDF
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掌筋膜挛缩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功林 陈克明 +3 位作者 夏丽萍 王干生 赵来绪 杨军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总结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掌筋膜挛缩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10年1月,应用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掌筋膜挛缩8例。切除病变筋膜组织后,手掌软组织缺损用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供区缺损由手掌的全厚皮片游离移... 目的总结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掌筋膜挛缩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10年1月,应用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掌筋膜挛缩8例。切除病变筋膜组织后,手掌软组织缺损用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供区缺损由手掌的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术后远端发生小面积表浅感染,经换药后愈合。随访1~5.6年(平均3.6年),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供区与受区外形和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成活率高、安全有效,是治疗掌筋膜挛缩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筋膜挛缩 岛状皮瓣 植皮术
下载PDF
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与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达志峰 丁洁 +1 位作者 朱志祥 梁炳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3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与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这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在掌腱膜挛缩症中的临床效果,探索掌腱膜挛缩症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经手术治疗的掌腱膜挛缩63例(85只手)。行掌腱膜部分切除术25例(3... 目的探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与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这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在掌腱膜挛缩症中的临床效果,探索掌腱膜挛缩症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经手术治疗的掌腱膜挛缩63例(85只手)。行掌腱膜部分切除术25例(34只手),男19例,女6例;年龄18~68岁,平均(52.4±10.5)岁。行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38例(51只手),男31例,女7例;年龄22~74岁,平均(56.3±14.6)岁。结果随访4个月~12年,平均6年2个月。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术后复发率为44.12%(15/34),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组术后复发率为13.72%(7/51),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以卡方检验对两组间复发率的差异作统计学处理,χ2=9.823,P〈0.01(P=0.002),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有利于降低手术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挛缩症 治疗 手术后复发
下载PDF
手掌横切口联合Bruner切口部分掌腱膜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仝朋飞 黄培信 +1 位作者 袁正江 张新营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9-12,共4页
目的 观察手掌横切口联合Bruner切口部分掌腱膜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手,均采用手掌横切口联合Bruner切口部分掌腱膜切... 目的 观察手掌横切口联合Bruner切口部分掌腱膜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手,均采用手掌横切口联合Bruner切口部分掌腱膜切除术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4例切口均I期愈合,1例患者切口因皮下血肿致三角形皮瓣尖端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时间为11个月到5年,术后无1例复发,1例患者出现环小指一侧指体麻木、感觉减退,6个月后逐渐好转。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4例,良1例。结论 采用手掌横切口联合Bruner切口治疗掌腱膜挛缩症,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挛缩症 手术 Bruner切口 皮下血肿
原文传递
糖尿病合并掌腱膜挛缩症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译晨 刘艳 高鹏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年第3期213-214,共2页
掌腱膜挛缩症是由于手掌皮下组织增生变性,形成许多结节和条索结构,进而导致手指关节继发性挛缩.糖尿病合并掌腱膜挛缩症在国外早有报道,发病率在3%~32%,相关文献表明,糖尿病患者掌腱膜挛缩症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10倍.然而,国内糖尿病... 掌腱膜挛缩症是由于手掌皮下组织增生变性,形成许多结节和条索结构,进而导致手指关节继发性挛缩.糖尿病合并掌腱膜挛缩症在国外早有报道,发病率在3%~32%,相关文献表明,糖尿病患者掌腱膜挛缩症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10倍.然而,国内糖尿病合并掌腱膜挛缩症的病例报道较少.现报道糖尿病合并掌腱膜挛缩症1例,并探讨糖尿病与掌腱膜挛缩症的关系、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挛缩症 糖尿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手术切除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强 刘新权 +2 位作者 冷元曦 周雄 支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9期3025-3027,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掌腱膜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11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采用手部挛缩带为中轴线设计锯齿状连续"Z"型切口,形成连续"Z"字...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掌腱膜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11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采用手部挛缩带为中轴线设计锯齿状连续"Z"型切口,形成连续"Z"字形皮瓣,彻底切除病变掌腱膜后通过连续"Z"型皮瓣改型修复创面,不需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就能闭合创口。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3~36(平均13)个月,手指功能明显改善,屈伸活动基本正常,皮肤无明显挛缩及瘢痕增生,感觉无异常。结论手术切除病变掌腱膜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Ⅲ期和Ⅳ期掌腱膜挛缩,能完全彻底切除掌腱膜的同时不需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就能闭合创口,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手术创伤,避免了植皮和(或)转移皮瓣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愈合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掌腱膜挛缩症 皮瓣
下载PDF
掌腱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
18
作者 康皓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黄启顺 翁雨雄 陈振兵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症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80年以来,我院共治疗掌腱膜挛缩症22例,全部采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结果19例病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应用Tubiana's法评价,手术后优良率为86.4%,效果良好。结论本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仔...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症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80年以来,我院共治疗掌腱膜挛缩症22例,全部采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结果19例病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应用Tubiana's法评价,手术后优良率为86.4%,效果良好。结论本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仔细分离皮瓣,避免皮肤坏死;避免血管神经束损伤;彻底切除挛缩腱膜,避免术后复发;彻底止血,防止血肿形成和感染;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 部分切除术 治疗 掌腱膜挛缩症
下载PDF
对比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与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皮肤移植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梁运海 董明 +1 位作者 刘东 闻梓钧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对比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与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皮肤移植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掌腱膜挛缩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 目的对比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与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皮肤移植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掌腱膜挛缩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掌腱膜切除联合受累皮肤切除、皮肤移植术用于治疗掌腱膜挛缩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并通过随访复查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复查显示对照组复发11例,试验组复发3例,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皮下血肿1例,手指麻木1例,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掌腱膜切除联合受累皮肤切除、皮肤移植用于治疗掌腱膜挛缩症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及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部分切除术 受累皮肤切除 皮肤移植术 掌腱膜挛缩症
下载PDF
掌腱膜挛缩症的免疫组化研究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潘志军 黄宗坚 +2 位作者 吴立东 徐侃 戴雪松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21-424,I001,共5页
目的了解掌腱膜挛缩症(Dupuyiren挛缩)的病理表现。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辅以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对15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的门侧病变掌腱膜及9例正常掌腱膜组织标本中的Ⅰ、Ⅲ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进行... 目的了解掌腱膜挛缩症(Dupuyiren挛缩)的病理表现。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辅以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对15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的门侧病变掌腱膜及9例正常掌腱膜组织标本中的Ⅰ、Ⅲ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病变掌腱膜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病变掌腱膜组织中Ⅰ型胶原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Ⅲ型胶原在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略高于对照组(P>005);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病变掌腱膜组织中存在有一种特化的肌纤维母细胞。结论肌纤维母细胞是掌腹膜挛缩症发病中最关键的病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肌动蛋白类 掌腱膜挛缩症 病理学 电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