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的评估 被引量:6
1
作者 邓超 李危石 +1 位作者 邹达 钟沃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3-398,共6页
目的:利用腰椎CT值来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螺钉松动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的2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资料。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 目的:利用腰椎CT值来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螺钉松动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的2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资料。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结果T值>-1为骨量正常,T值-2.5^-1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L1椎体平均CT值<100HU诊断骨质疏松,100~160HU之间为骨量减少,160HU以上为骨量正常。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经Kappa检验评估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DXA和CT值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螺钉松动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使用传统DXA方法测量骨质疏松患者16例,骨量减少患者6例,骨量正常患者5例;用CT值测量骨质疏松患者16例,骨量减少患者9例,骨量正常患者2例,经Kappa检验两者一致性差,两种方法评估骨质疏松存在差异,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现CT值评估骨量情况的患者在椎体骨折组和非骨折组分布存在差异性(CT值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更易同时并发骨质疏松性骨折)(P=0.009),而DXA评估骨量情况的患者在椎体骨折组以及非骨折组分部无统计学差异(P=0.095)。CT值诊断为骨质疏松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螺钉松动组以及非螺钉松动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272),DXA诊断骨质疏松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螺钉松动组以及非螺钉松动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610)。结论:CT值和DXA方法测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情况一致性差,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应用CT值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情况比传统DXA有一定的优势,但本身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值 强直性脊柱炎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
下载PDF
应用CBCT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下颌骨骨密度的测量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霞 袁通穗 +3 位作者 孙瑜 于佳帅 叶芳 谢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8-841,共4页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测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下颌骨的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样选择45例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研究对象的腰椎BMD进行分组(PMO组,T≤-2.5;健康对照组,T≥-1.0)。同时...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测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下颌骨的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样选择45例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研究对象的腰椎BMD进行分组(PMO组,T≤-2.5;健康对照组,T≥-1.0)。同时使用DXA测量下颌骨BMD,使用CBCT测量腰椎和下颌骨BMD相关的指标CTI(S)、CTI(I)和CTMI,对比分析CBCT指标与BMD的相关性。结果:45例受试者26例诊断为PMO(BMD=0.623±0.056),19例为健康对照组(BMD=0.973±0.055),(P<0.05;下颌骨BMD在PMO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76±0.133和0.850±0.122,P>0.05。在下颌骨的CBCT图像中PMO组CTI(S)、CTI(I)和CTMI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参数与下颌骨BMD无相关性(P>0.05),腰椎的CBCT各项参数与腰椎BMD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用CBCT测量PMO患者下颌骨BMD较DXA测量更具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CBCT)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 骨密度(BMD) 双能x线吸收法(Dx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