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分析直肠癌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莉莉 郑文霞 +7 位作者 贾应梅 陈杏彪 魏照坤 马小梅 崔雅琼 马颖 杨大雄 黄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55-1560,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直肠癌脉管神经侵犯等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筛选诊断脉管神经侵犯的最佳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和最佳扫描期相。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6月-2021年1月在本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双期扫描且经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直肠癌脉管神经侵犯等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筛选诊断脉管神经侵犯的最佳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和最佳扫描期相。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6月-2021年1月在本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双期扫描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直肠癌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光谱CT参数,包括120 kVp图像(PI)、4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VMI)和虚拟平扫(VNC)图像上的CT值、无水碘密度、标准化碘密度(NIC)和有效原子序数(Eff-Z)。脉管神经侵犯、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经病理检测获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动脉期和静脉期各项光谱CT参数在直肠癌不同病理特征分组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光谱CT参数对脉管神经侵犯等病理特征的诊断效能。结果:动脉期无水碘密度、NIC和Eff-Z在血管侵犯组和未侵犯组之间,以及在淋巴管侵犯组和未侵犯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侵犯组和淋巴管侵犯组的静脉期CT值_(40 keV-VMI)、无水碘密度、NIC和Eff-Z均分别高于血管未侵犯组和淋巴管未侵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Eff-Z在有和无神经侵犯组、不同分化程度组及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无水碘密度、CT值_(40 keV-VMI)、NIC和Eff-Z评价直肠癌淋巴管浸润的AUC分别为0.74、0.69、0.75和0.74,评价直肠癌血管侵犯的AUC分别为0.73、0.68、0.75和0.75;静脉期无水碘密度、CT值_(40 keV-VMI)、NIC和Eff-Z评价淋巴管浸润的AUC分别是0.68、0.68、0.75和0.74,评价直肠癌血管浸润的AUC分别是0.71、0.76、0.76、0.72。结论:光谱CT定量参数对直肠癌脉管侵犯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静脉期是反映直肠癌神经侵犯、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期相,光谱CT可作为术前评估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一种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直肠肿瘤 标准化碘密度 脉管神经浸润 有效原子序数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东升 盛茂 +1 位作者 程庆红 陶磊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59-762,共4页
目的 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1月共8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肺癌组,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36例肺炎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内均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 目的 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1月共8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肺癌组,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36例肺炎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内均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比较两组常规CT参数及光谱CT定量参数差异,并分析肺癌组不同病理特征者光谱CT定量参数差异。结果 两组棘突征、CT值及动脉期碘密度(IC)、标准化IC(NIC)、有效原子序列(Zef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CT征象多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静脉期IC、NIC及Zeff均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不同病理特征者动脉期IC、NIC、Zef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者静脉期IC、NIC及Zeff高于鳞癌及小细胞癌者(P<0.05),鳞癌者则高于小细胞癌者(P<0.05)。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对鉴别肺癌与肺炎性结节有利,且能辅助判断肺癌病理特征,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炎性结节 光谱CT 双层探测器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评估肢体骨肉瘤髓内浸润范围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詹惠荔 钱占华 +4 位作者 李远 白荣杰 程晓光 闫东 叶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4-848,共5页
目的确定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VMI)显示骨肉瘤的图像质量最佳的keV值,探讨其评估骨肉瘤髓内浸润范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7例长骨普通型骨肉瘤患者的资料... 目的确定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VMI)显示骨肉瘤的图像质量最佳的keV值,探讨其评估骨肉瘤髓内浸润范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7例长骨普通型骨肉瘤患者的资料,保肢术前完成光谱CT增强检查,术后获得瘤段截除标本。通过光谱CT增强检查获得常规120 kVp图像和40、50、60、70、80 keV的VMI,测量肿瘤CT值、图像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6组CT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获得最佳keV值。在最佳keV的VMI上和瘤段截除标本上测量骨肉瘤髓内边界至相邻关节面的最大距离,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CT测量值与标本测量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0~80 keV VMI和120 kVp常规CT图像间的肿瘤CT值、图像噪声、SNR、CNR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和50 keV VMI的肿瘤CT值、SNR、CNR均高于120 kVp常规CT图像(P<0.001)。选择50 keV VMI作为最佳keV图像测量骨肉瘤髓内范围,测得的距离为103.9(80.4,131.4)mm,大体标本测得的结果为113.5(94.0,14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6,P<0.001)。51例患者的50 keV VMI测量值小于大体标本测量,低估了肿瘤范围,差异为11.1(6.6,13.8)mm。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大体标本测量的距离与50 keV VMI测得的距离呈高度正相关(rs=0.960,P<0.001)。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 50 keV VMI显示肢体骨肉瘤最佳,与大体标本相比,CT测量值低估肢体骨肉瘤髓内浸润范围约10 mm,但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层探测器
原文传递
冠脉正常者双层探测器能谱CT静息态心肌灌注成像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邹颖 刘铁芳 +4 位作者 李涛 邓薇薇 祁磊 罗春材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在冠脉正常者静息态心肌灌注成像的作用。方法对15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双层探测器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静息态心肌灌注成像检查,对28例冠脉正常者进行静息态心肌灌注成像的测量。根据美国心脏协会17段心脏...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在冠脉正常者静息态心肌灌注成像的作用。方法对15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双层探测器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静息态心肌灌注成像检查,对28例冠脉正常者进行静息态心肌灌注成像的测量。根据美国心脏协会17段心脏节段分析方法,分别在碘密度图、有效原子序数图像上测量心肌各节段(心尖除外)的碘密度值及有效原子序数值,同时记录主动脉根部的碘密度值及有效原子序数值,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左室中部层面各节段的碘密度值及有效原子序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基底部层面及心尖部层面心肌各节段的碘密度值及有效原子序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层探测器能谱CT可以定量分析心肌各节段的碘浓度和有效原子序数,冠脉正常者左心室中部层面各节段的灌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 双层探测器 能谱CT成像 碘密度 有效原子序数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颅内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张勇 张妍 +6 位作者 丁金立 张磊 马国峰 郑凤莲 王海阔 王志平 顾卫彬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对比双层探测器光谱CT(SDCT)不同keV单能级与常规颅内血管CTA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自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行颅内血管光谱CT成像的8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40~90 keV(间隔10 keV... 目的对比双层探测器光谱CT(SDCT)不同keV单能级与常规颅内血管CTA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自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行颅内血管光谱CT成像的8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40~90 keV(间隔10 keV)能级图像和常规图像上血管的CT值及相对于胼胝体的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血管容积重建(VR)难易程度。结果能级降低(90 keV降至40 keV),血管CT值显著升高(颈内动脉C7段:242.16~1090.28 HU;基底动脉:217.17~1021.79 HU),而胼胝体压部CT值无明显变化(29.30~37.76 HU)。低能级(40~60 keV)图像上血管的CNR、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图像,且比常规图像易于V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层SDCT的低能级(40~60 keV)图像比常规图像更利于血管的显示,亦易于进行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光谱CT 颅内血管成像 双层探测器 单能级图像
原文传递
双层光谱探测器CT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任海燕 甄艳华 郑加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55-1558,共4页
双层光谱探测器CT从探测器角度进行技术革新,实现同时、同源、同向和同步能量分离扫描,可降低噪声、优化图像质量,提高病灶检出率,抑制伪影,具有定量定性分析物质、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对比剂用量等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双层光... 双层光谱探测器CT从探测器角度进行技术革新,实现同时、同源、同向和同步能量分离扫描,可降低噪声、优化图像质量,提高病灶检出率,抑制伪影,具有定量定性分析物质、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对比剂用量等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双层光谱探测器CT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层光谱探测器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成像虚拟单能级图像与常规图像质量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陆璐 盛茂 +5 位作者 李若梅 赵子健 袁虎 张继 钱银锋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将光谱数据重建出40~1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分别在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中段、左回旋支(LCX)中段及右冠状动脉(RCA)中段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冠状动脉的CT值及噪声,比较虚拟单能级图像和常规图像冠状动脉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噪声,分析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V的相关性,以及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 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AO、LAD、LCX和RCA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723、660、480、641,P<0.01)。图像噪声在40 keV时最大,但与常规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P>0.05),40~70 keV图像噪声逐渐下降,70 keV之后图像噪声保持稳定(H=192,P<0.01)。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 V能级呈负相关(r=-0.864、-0.843、-0.856,-0.816、-0.782、-0.826,P均<0.01),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LAD、LCX和RCA的SNR及CNR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564、489、542、480、551、499,P<0.01)。主观评分显示40 keV、50 keV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图像(H=1 944,P<0.01)。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常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钦宗 王志伟 +1 位作者 齐亚飞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E)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穿刺建立兔VX2肝癌双瘤模型24只,建模后第5日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不同能级monoE图像(40...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E)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穿刺建立兔VX2肝癌双瘤模型24只,建模后第5日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不同能级monoE图像(40、45、50、55、60、65、70、80、100 keV)。两名诊断医师盲法独立阅片,诊断是否存在病灶、病灶数量及长径测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对存在病灶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分。结果病理证实共30个病灶建立成功,平均大小(3. 99±0. 91) mm。常规混合能量CT共检出18个病灶(47. 40%); 40、45、50、55、60、65 keV能级monoE CT均检出30个病灶(100%)。其中40 (r=0. 948,P=0. 000)、45 (r=0. 958,P=0. 000)、50 (r=0. 972,P=0. 000)、55 (r=0. 952,P=0. 000)、60 (r=0. 921,P=0. 000)、65 keV (r=0. 917,P=0. 000)能级monoE图像病灶长径测量值与新鲜病理标本长径测量值相关性优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r=0. 206,P=0. 270)。40、45、50、55 keV能级monoE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 50 (4. 00,4. 50)(P=0. 000)、5. 00 (5. 00,5. 00)(P=0. 000)、5. 00 (4. 50,5. 00)(P=0. 000)、4. 00 (4. 00,4. 50)(P=0. 002),均明显高于常规混合能量的3. 00 (2. 50,3. 00)。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显示,在虚拟单能量图像状态下随能级水平的升高,病灶SNR和CNR呈递减趋势;其中,40 (P=0. 000)、45 (P=0. 002)、50 keV (P=0. 011)状态下S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40 (P=0. 000)、45 (P=0. 000)、50 (P=0. 000)、55 keV (P=0. 002)状态下C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结论双层探测器能谱CT monoE图像在45~50 keV能级状态下能显著提高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同时具有较好的噪声控制和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能谱CT 虚拟单能量成像 图像质量 检出 肝癌模型
下载PDF
单源双探测器能谱CT合成的单能级图像对下腔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邹颖 王世伟 +4 位作者 李涛 陈科 张兴华 罗春材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合成的单能级图像对下腔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9例临床怀疑有腹部疾病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单源双探测器能谱CT进行腹部CT检查。以3 ml/s的速度注射60 ml碘帕醇对比剂(320 mg/ml),3 min后进行延迟...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合成的单能级图像对下腔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9例临床怀疑有腹部疾病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单源双探测器能谱CT进行腹部CT检查。以3 ml/s的速度注射60 ml碘帕醇对比剂(320 mg/ml),3 min后进行延迟期扫描。原始图像被重建成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基于能谱的图像(SBI),获得40、50、60、70 keV的单能级图像。分别测量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及40、50、60、70 keV单能级图像下腔静脉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和相对于腰大肌的对比噪声比(CNR)。单能级40~70 keV图像与常规混合能量(120 kVp)图像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5组间CT值、噪声、SNR和CNR,选择显示下腔静脉的最佳单能级图像。结果5组间下腔静脉CT值、噪声、SNR和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0和50 keV单能量组的SNR和CNR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40 keV单能量组的SNR明显高于50 keV组(P=0.002),40和50 keV单能量组的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结论40 keV是单源双探测器能谱CT下腔静脉成像的最佳单能级,有助于下腔静脉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探测器能谱CT 下腔静脉成像 最佳单能级
下载PDF
超低对比剂剂量和流率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孟臻 吴斌 +3 位作者 刘于宝 侯严振 杜牧 贺雄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对比剂低耐受度患者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应用超低对比剂剂量和流率扫描的优势。方法:收集对比剂低耐受度患者40例(观察组),对比剂用量20 mL,流率2 mL/s,所得图像行40 keV单能谱重建;选取同期普通患...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对比剂低耐受度患者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应用超低对比剂剂量和流率扫描的优势。方法:收集对比剂低耐受度患者40例(观察组),对比剂用量20 mL,流率2 mL/s,所得图像行40 keV单能谱重建;选取同期普通患者40例(对照组),对比剂用量50 mL,流率5 mL/s;两组患者体质量均在70 kg以下。比较两组患者图像的主观评分、CT值、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动脉显影图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动脉弓水平,观察组图像CT值、SNR和CN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两组图像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图像SNR和CNR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低耐受度患者头颈CTA检查中应用超低对比剂剂量和流率的扫描方案可以满足诊断需求,降低了对比剂肾病、对比剂外渗等副作用风险,且未增加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头颈CTA 单能谱成像 低剂量 对比剂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小霞 马娅琼 +4 位作者 熊晟原 陈杏彪 郑文霞 崔雅琼 黄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3-1143,共11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参数和常规CT征象在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DLCT胸部增强扫描并获得病理结果的345例肺部疾病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参数和常规CT征象在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DLCT胸部增强扫描并获得病理结果的345例肺部疾病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肺原发恶性肿瘤组(n=187)、肺慢性炎症组(n=101)与肺结核组(n=57)。回顾性分析三组病变的常规CT征象并测量其DLCT参数,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常规CT征象诊断模型、DLCT参数诊断模型及联合诊断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三组病变的常规CT征象包括病灶距胸膜距离(P=0.009)、形态(P<0.001)、密度(P=0.001)、与肺组织分界(P=0.001),以及有无分叶(P<0.001)、液化坏死(P=0.003)、血管集束征(P<0.001)、晕征(P=0.003)、卫星灶(P=0.045)、胸腔积液(P=0.002)、纵隔淋巴结大(P<0.001),DLCT参数包括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有效原子序数(Z_(eff))、碘密度(IC)、标准化碘密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动脉强化分数(AEF)(P<0.001)均存在明显差异。在肺原发恶性肿瘤和慢性炎症的鉴别诊断中,病灶与肺组织分界(P=0.009)、分叶(P<0.001)、液化坏死(P<0.001)、晕征(P=0.025)、纵隔淋巴结大(P<0.001)、λ_(HU)-AP(P=0.037)和λ_(HU)-VP(P=0.029)为独立影响因素;在原发恶性肿瘤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病灶形态(P=0.019)、血管集束征(P=0.009)、卫星灶(P=0.006)、胸腔积液(P=0.001)、AEF(P=0.041)、λ_(HU)-AP(P=0.038)及λ_(HU)-VP(P<0.001)为独立影响因素;在慢性炎症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胸腔积液(P=0.002)、纵隔淋巴结大(P<0.001)、NIC-VP(P=0.001)、Z_(eff)-VP(P=0.043)、λ_(HU)-AP(P=0.015)及λ_(HU)-VP(P=0.023)为独立影响因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鉴别肺原发恶性肿瘤与肺慢性炎症、肺原发恶性肿瘤与肺结核、肺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鉴别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使用单能量成像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去除骨搬移金属伪影的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思齐 赵卫东 +5 位作者 张永红 李海涛 刘少皇 高萍 苏琳 薛莉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SDCT)使用单能量成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algorithms,MAR)去除骨搬移外固定架伪影的效果,寻找最佳成像点。... 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SDCT)使用单能量成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algorithms,MAR)去除骨搬移外固定架伪影的效果,寻找最佳成像点。方法对12例骨搬移术安置环形外固定架患者进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扫描图像重建为常规CT图像(conventional image,CI)、VMI图像、MAR图像及VMI+MAR图像,其中VMI、VMI+MAR单能量范围为40~140 keV(每间隔10 keV为一组,共11组)。选定骨搬移牵拉区伪影最重层面及无伪影层面勾画感兴趣区,记录各组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出ΔCT值、伪影指数(artifact index,AI)、伪影移除率(hardening artifact removal rate,BAR),比较各参数在不同图像上的差异。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各组图像质量采用5分度法主观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CI相比,110~140 keV VMI、MAR及40~140 keV VMI+MAR图像的ΔCT值显著增加(P<0.05)。MAR、50~140 keV VMI+MAR图像的AI显著减低(P<0.05)。各能级VMI及VMI+MAR图像BAR随能量级增加而增加,且40~140 keV VMI+MAR的BAR高于40~140 keV VMI图像,最高达88.48%。在相同能量级的VMI与VMI+MAR图像之间,VMI+MAR图像的ΔCT值更高、A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4分及以上图像为MAR及110~140 keV VMI+MAR图像,两位医师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使用VMI+MAR可以有效减少骨搬移外固定架产生的金属伪影,且110~140 keV VMI+MAR图像的金属伪影明显减小,140 keV VMI+MAR主客观图像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单能量成像 金属伪影减少算法 骨搬移 金属伪影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侵袭程度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敏 韩丽珠 +3 位作者 马菊香 李琪 王化 叶兆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27-733,共7页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表现为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GGN)的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表现为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GGN)的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术前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增强扫描,CT上表现为pGGN,且术后病理证实为MIA和IA的101例(103枚pGGN)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pGGN分为MIA组(n=47)和IA组(n=56)。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定量参数和CT征象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IA的模型。以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和独立预测因子诊断效能,诊断效能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与MIA组相比,IA组形状多表现为不规则(P=0.034),且更易出现胸膜牵拉征(P=0.005)、空气支气管征(P=0.001)及血管异常征(P<0.001)。IA组结节大小(P<0.001)、常规120 kVp图像的CT值(CT_(120 kVp),P=0.001)及40~200 keV单能量图像的CT值(CT_(40~200 keV),P≤0.003)均高于MIA组,而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 atomic number,Eff-Z)低于MIA组(P=0.01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节大小(OR=1.435,95%CI:1.204~1.709,P<0.001)和CT_(200 keV)(OR=1.011,95%CI:1.005~1.016,P<0.001)是预测IA的独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达到0.855,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957,且AUC显著高于结节大小(P=0.046)和CT200 keV(P=0.002)。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鉴别表现为pGGN的MIA和IA具有重要价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磨玻璃结节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能谱探测器CT在上腔静脉CT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国蓉 王志伟 +1 位作者 王怡宁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6-811,共6页
目的评估新一代能谱探测器CT在上腔静脉(SVC)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30例患者,均接受胸部增强CT扫描,所有扫描图像重建为8个序列,包括120 k Vp常规扫描成像及40、50、60、70、80、90、100 ke V能级的能谱图像。在各组SVC管腔... 目的评估新一代能谱探测器CT在上腔静脉(SVC)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30例患者,均接受胸部增强CT扫描,所有扫描图像重建为8个序列,包括120 k Vp常规扫描成像及40、50、60、70、80、90、100 ke V能级的能谱图像。在各组SVC管腔近、中、远段勾画感兴趣区,测量各个感兴趣区及前胸壁均匀脂肪组织的CT值和标准差值,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每例患者所接受的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共同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组间图像质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采用非参数检验,并计算Kappa(κ)值评价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分析的一致性。结果各个能级水平SVC管腔近、中、远段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能谱40 ke V时SVC管腔平均CT值为(223.51±40.35)HU,SNR为13.56±4.18,CNR为24.15±6.58,明显高于其他各能级组和常规扫描组[CT值:(97.70±13.85)HU;SNR:4.59±1.41;CNR:9.69±2.81](P<0.005)。所有患者所接受的平均ED为(2.04±0.63)m Sv。两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评分分别为1(1,2)、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8,P=0.720)。两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κ=0.863,P=0.000)。结论应用能谱探测器CT可以良好地显示SVC,且显影最佳的单能谱能级是40 ke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探测器CT 上腔静脉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及Ki-67表达水平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丽卿 林蓉 +3 位作者 邓燕芳 林祺 赖发明 姜允山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分析在非特殊型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及Ki-67表达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结直肠腺癌的光谱CT参数及病理结果。比较中、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及Ki-67<80%组与Ki-67≥80%组间的增...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分析在非特殊型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及Ki-67表达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结直肠腺癌的光谱CT参数及病理结果。比较中、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及Ki-67<80%组与Ki-67≥80%组间的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的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原子序数(Z-effect)、能谱曲线斜率K_((40~90 keV))差异。结果:(1)中、高分化癌27例,低分化癌24例,两组间动脉期IC、NIC、Z-effect及K_((40~90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诊断阈值分别设为1.13mg/ml、0.10、7.93、1.66时,其判定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64.3%;87.5%、57.1%;78.1%、57.1%;81.8%、58.3%。(2)Ki-67<80%组18例,Ki-67≥80%组33例,前者动脉期IC、NIC、Z-effect及K_((40~90 keV))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静脉期及延迟期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谱CT增强动脉期多参数定量分析对评估结直肠腺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及Ki-67表达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其中NIC对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结直肠腺癌 分化程度 KI-67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赵艳生 张萍淑 +1 位作者 张亚杰 陈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开滦总医院接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记...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开滦总医院接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与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记录患者MRI检查结果{患侧与健侧脑血流灌注指标[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病灶面积}和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结果[患侧与健侧脑血流灌注指标(碘密度、有效原子序数、CBF、CBV)及病灶面积]。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MTT、TTP长于健侧,CBF、CBV小于健侧(P<0.05);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碘密度、有效原子序数低于健侧,CBF、CBV小于健侧(P<0.05);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CBF、CBV小于MRI(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MRI相比,采用双层光谱探测器CT检查的CBF、CBV较小,脑血流灌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磁共振成像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脑血流灌注 诊断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劲 王晓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6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完成胸部增强扫描的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NSCLC组(n=90)与SCLC组(n=35)。测量两组动静脉...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完成胸部增强扫描的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NSCLC组(n=90)与SCLC组(n=35)。测量两组动静脉期40~100keV(间隔10keV)共7个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有效原子序数(Z_(eff))、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K_(40-100keV))等参数。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出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能谱CT参数鉴别诊断NSCLC与SCLC的效能。结果:动脉期NSCLC组40keV与50keV单能量CT值、IC、NIC、Z_(eff)及K_(40-100keV)的数值均大于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NSCLC组40~90keV(间隔10keV)共6个单能量CT值、IC、NIC、Z_(eff)及K_(40-100keV)的数值均大于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得出ROC曲线诊断NSCLC与SCLC的AUC均>0.6,其中静脉期K_(40-100keV)的AUC最大为0.692,诊断阈值为1.56,灵敏度76.7%,特异度65.7%。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肺癌 碘浓度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光谱CT多定量参数对胃癌Lauren分型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安小霞 梁程 郭顺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400-2405,共6页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定量参数术前对胃癌Laure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术前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腹部增强检查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获取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定量参数及术后病理资料。按Lauren分型将入组病例...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定量参数术前对胃癌Laure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术前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腹部增强检查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获取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定量参数及术后病理资料。按Lauren分型将入组病例分为三组,其中弥漫型17例,混合型21例,肠型10例。通过后处理软件得到碘浓度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测量胃癌病灶及同层面腹主动脉期及静脉期的碘浓度及有效原子序数,计算标准化碘浓度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比较增强各期不同分型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按约登指数为最大原则得出诊断阈值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弥漫型胃癌的各项参数值均高于肠型及混合型胃癌,弥漫型与混合型、弥漫型与肠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混合型与肠型除动脉期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诊断弥漫型胃癌的AUC分别为0.758、0.819、0.739、0.861及0.889、0.825、0.832、0.881;诊断阈值分别为1.26、0.12、7.91、0.75及1.81、0.52、8.28、0.91;动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中,静脉期AUC最大;动静脉期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中,静脉期AUC最大。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碘浓度及有效原子序数可为术前鉴别胃癌Lauren分型提供更多信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Lauren分型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CTA技术对脑血管成像的价值
19
作者 李文 张志伟 +3 位作者 左子钰 万承鑫 唐煜 杨亚敬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6期669-675,共7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VMI)(≤70 keV)CTA技术对脑小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Philips IQon CT行头颈部CTA检查的5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获得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和光谱数据重建的40~70 keV(间隔10 keV)CT...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VMI)(≤70 keV)CTA技术对脑小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Philips IQon CT行头颈部CTA检查的5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获得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和光谱数据重建的40~70 keV(间隔10 keV)CTA图像。测量大脑中动脉M1段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同层面血管旁脑实质的CT值和噪声(SD),并由两名医师以5分法分别对中大脑中动脉的容积再现(VRT)图像和豆纹动脉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于40~70 keV VMI测得的血管CT值、SNR、CNR随着能级降低显著递增,SD值仅稍增,与常规图像相比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主观评价中,40 keV和50 keV组VRT图像评分为5(5,5)、5(4,5);MIP图像评分为4(3,4)、4(3,5),两组主观评分均优于其他组,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小于70 keV的虚拟单能量CTA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脑血管远端分支和豆纹动脉的显示效果,常规推荐50 keV V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头颈血管造影术 虚拟单能量
下载PDF
光谱CT钙抑制成像技术在鼻窦炎评估中的应用
20
作者 蒋玉娇 陈志晔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索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钙抑制(CaSupp)技术在鼻窦炎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鼻窦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工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3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的鼻窦炎患者30例,患者在1周内行鼻窦光谱CT和MRI检查,3... 目的探索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钙抑制(CaSupp)技术在鼻窦炎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鼻窦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工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3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的鼻窦炎患者30例,患者在1周内行鼻窦光谱CT和MRI检查,30例患者6组鼻窦[上颌窦(左、右)、筛窦(左、右)、蝶窦、额窦],共纳入174个鼻窦。根据患者所行检查技术,将患者分为钙抑制组和MRI组;CaSupp组根据其钙抑制指数分为40、50、60钙抑制组,并对CaSupp图像和MRI图像进行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基于CaSupp图像及MRI图像对鼻窦炎进行定性诊断,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一致性检验。基于不同的钙抑制图像和MR图像对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鼻窦黏膜厚度进行测量,采用Pearson法及组内相关系数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CaSupp图像显示阳性鼻窦(有炎症的鼻窦)151个,阴性鼻窦(无炎症的鼻窦)23个;MRI图像显示阳性鼻窦155个,阴性鼻窦19个;CaSupp图像与MRI图像对鼻窦炎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upp指数为40、50、60钙抑制组对鼻黏膜厚度的测量结果与MRI组具有相关性(P<0.001);组内相关系数分析证实其组内相关系数系数分别为0.947、0.847及0.920。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钙抑制技术对鼻窦炎的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具有较高价值,且CaSupp指数为40时钙抑制图像在定量分析上与MRI图像的相关性最高。基于光谱CT的钙抑制技术为鼻窦炎的临床诊断及评估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钙抑制技术 钙抑制指数 组内相关系数 鼻窦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