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加速器的乳腺癌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中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成强 陶城 +6 位作者 陈进琥 朱健 卢洁 白瞳 张桂芳 刘同海 尹勇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4-618,共5页
目的基于Halcyon加速器的乳腺癌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的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基于Trilogy平台治疗完成的10例左侧乳腺癌IMRT计划,将靶区和危及器官导入Eclipse 15.1版本计划系统,重新设计基于Halcyon治疗平台的IMR... 目的基于Halcyon加速器的乳腺癌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的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基于Trilogy平台治疗完成的10例左侧乳腺癌IMRT计划,将靶区和危及器官导入Eclipse 15.1版本计划系统,重新设计基于Halcyon治疗平台的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受量、机器跳数、子野面积和执行时间差异。结果Halcyon左侧乳腺癌IMRT计划能够满足临床要求,靶区各剂量指标与Trilogy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lcyon计划中左肺的V10、V20、Dmean均低于Trilogy计划(Z=-2.22^-1.78,P<0.05),Halcyon计划心脏的V5为(27.80±7.66)%高于Trilogy计划的(23.18±8.19)%(Z=-0.71,P<0.05),Dmean为(7.03±1.80)Gy低于Trilogy计划的(7.11±2.40)Gy,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lcyon计划的机器跳数为1 770.5±383.9,Trilogy计划的机器跳数为1 526.2±2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4,P<0.05)。Halcyon计划执行时间为(3.01±0.28)min,Trilogy计划执行时间为(12.38±1.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P<0.05)。结论Halcyon加速器左侧乳腺癌IMRT在保证计划质量降低危及器官剂量的同时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双层多叶光栅 调强放射治疗 非均整 子野面积
原文传递
基于Halcyon和Trilogy固定野调强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成强 陈进琥 +4 位作者 李振江 卢洁 陶城 朱健 尹勇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基于Halcyon和Trilogy加速器的IMRT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差异分析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基于Trilogy平台治疗完成的12例宫颈癌IMRT计划,将靶区和危及器官导入Eclipse15.1版本计划系统,重新设计基于Halcyon治疗平台的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 目的基于Halcyon和Trilogy加速器的IMRT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差异分析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基于Trilogy平台治疗完成的12例宫颈癌IMRT计划,将靶区和危及器官导入Eclipse15.1版本计划系统,重新设计基于Halcyon治疗平台的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受量、机器跳数、执行时间、子野面积差异以及Halcyon计划中近源端叶片与远源端叶片的子野面积差异。结果Halcyon平台计划能够满足临床要求,靶区各剂量指标与Trilogy平台计划相近。Halcyon计划中膀胱、直肠V30、Dmean,左侧股骨头V20、Dmean均低于Trilogy平台的IMRT计划(P=0.001~0.043)。Halcyon、Trilogy计划的机器跳数分别为(2316.7±209.7)、(1692.5±259.5)MU(P=0.000)。Halcyon、Trilogy计划执行时间分别为(3.01±0.28)、(12.38±1.49)min(P=0.000)。Halcyon近源端、远源端子野面积和Trilogy子野面积分别为(43.7±32.5)cm^2、(28.8±25.4)cm^2和(25.7±16.8)cm^2,Halcyon近源端子野与对应远源端子野面积比1.73±0.43,范围为0.71~6.28。结论Halcyon治疗平台能够满足临床要求,降低部分正常组织受量,执行效率更高,计划设计时应考虑近源端叶片与远源端叶片子野面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疗法 无均整模式 双层多叶准直器 子野面积
原文传递
用于双层多叶准直器的指形叶片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崔伟杰 戴建荣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用于双层多叶准直器(MLC)的指形叶片的设计方案。方法首先建立描述优化MLC叶片端面形状的数学模型。优化确定MLC指形叶片的端面设计参数,比较指形叶片设计和传统的直线形叶片端面设计的适形性能。使用的优化方法有单纯... 目的提出一种用于双层多叶准直器(MLC)的指形叶片的设计方案。方法首先建立描述优化MLC叶片端面形状的数学模型。优化确定MLC指形叶片的端面设计参数,比较指形叶片设计和传统的直线形叶片端面设计的适形性能。使用的优化方法有单纯形法和模拟退火法。优化计算基于634个从临床病例中采集的靶区。这些靶区的面积为20.0—602.7cm^2,平均面积为(125.7±70.0)cm^2。结果通过优化计算,确定指形叶片的端面在加速器等中心的投影为半圆形。与传统的直线形叶片端面的MLC相比,指形叶片设计能使MLC射野与靶区之间不一致区域的面积(TAD)下降32.3%。结论指形叶片设计显著提高了MLC射野与靶区之间的适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形叶片 双层多叶准直器 射野适形度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双层光栅的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高翔 解传滨 +4 位作者 戴相昆 申红峰 俞伟 刘彦立 曲宝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81-85,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Venus X国产加速器正交双层光栅动态调强计划在临床应用中的剂量学,探讨正交双层光栅在放射治疗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选取42例已完成单层光栅临床治疗的肿瘤患者,比较分别基于单层光栅与正交双层光栅的动态调强治... 目的分析基于Venus X国产加速器正交双层光栅动态调强计划在临床应用中的剂量学,探讨正交双层光栅在放射治疗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选取42例已完成单层光栅临床治疗的肿瘤患者,比较分别基于单层光栅与正交双层光栅的动态调强治疗计划,分析其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组治疗计划均达到处方要求,基于正交双层光栅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onformal Index,CI)比原单层光栅计划高3.2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优于单层光栅计划8.41%;在危及器官保护上,正交双层光栅计划低剂量区域分布范围更小,其危及器官平均剂量较单层光栅计划降低了12.2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正交双层光栅的动态调强计划在靶区CI、HI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都优于单层光栅,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双层多叶光栅 单层多叶光栅 动态调强 剂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