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诗“法华三车喻”钱笺辨议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帅 王红蕾 《杜甫研究学刊》 2022年第3期17-26,38,共11页
钱谦益引《宋高僧传·大慈恩寺窥基传》中“三车和尚”的典故笺注杜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一句,看似颠覆旧说,翻出新意。但通过文学赏析和史料考证可以确定此条笺注是错误的。它并不符合高、杜二人赠答诗的本义。而且“三车... 钱谦益引《宋高僧传·大慈恩寺窥基传》中“三车和尚”的典故笺注杜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一句,看似颠覆旧说,翻出新意。但通过文学赏析和史料考证可以确定此条笺注是错误的。它并不符合高、杜二人赠答诗的本义。而且“三车和尚”之说并非史实,是南宋之际出现的传说。“法华三车喻”在杜诗以及唐宋其他文人诗歌中多次出现,均取《法华经·譬喻品》的本义。钱谦益对于这一典故是非常清楚的,并曾在诗歌中使用过。之所以误注,与其注释杜诗时“刻意求新”的心态和“以注为著”的方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法华经》 三车喻 以杜证杜 《钱注杜诗》
下载PDF
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交游对杜诗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占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天宝后期至乾元年间,杜甫和许多思想上推崇儒学,创作上以古体诗反映现实民生疾苦的诗人交往,如和他共游慈恩寺且相互唱和的储光羲、薛据、高适、岑参,还有《箧中集》诗人张彪、孟云卿、王季友,可能还有《箧中集》的编选者元结以及苏源... 天宝后期至乾元年间,杜甫和许多思想上推崇儒学,创作上以古体诗反映现实民生疾苦的诗人交往,如和他共游慈恩寺且相互唱和的储光羲、薛据、高适、岑参,还有《箧中集》诗人张彪、孟云卿、王季友,可能还有《箧中集》的编选者元结以及苏源明、郑虔等。杜甫和他们进行过诗歌创作的讨论,杜诗中留下了学习他们的痕迹。杜甫此时一改前期的创作风格,用大量的古体诗反映时局动荡和民生疾苦,杜诗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受到这些诗人创作风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交游 杜诗
下载PDF
乾隆的杜诗观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圣争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第1期20-30,共11页
乾隆诗学观念的核心是将传统的诗学观念转化为世俗化的"忠孝论",并用之以考察古今诗人、诗歌。由于杜甫"一饭不忘君恩"的忠心、杜诗本于"忠孝",得"性情之正",杜甫被树立为"忠孝论"... 乾隆诗学观念的核心是将传统的诗学观念转化为世俗化的"忠孝论",并用之以考察古今诗人、诗歌。由于杜甫"一饭不忘君恩"的忠心、杜诗本于"忠孝",得"性情之正",杜甫被树立为"忠孝论"的典型,杜诗成为其最高标杆。其次,他极力推崇杜诗的"诗史"观,用来作为诗歌注重纪实的依据。此外,他也欣赏杜诗的律法精严、清词丽句等诗歌艺术手法等,并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方式模仿杜诗以提升其诗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忠孝论” 杜诗 诗史 杜诗观
下载PDF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作地系年考辨
4
作者 赵睿才 刘冰莉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1期10-19,共10页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的名篇,可是其作时作地问题至今尚存争议。传统以为,组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或二年(767)的夔州,至今仍为多数学者袭用。这样一来,除其四、其五分咏先主祠、武侯庙没有问题,其余三首都是预想之词,理解起来总有些&qu...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的名篇,可是其作时作地问题至今尚存争议。传统以为,组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或二年(767)的夔州,至今仍为多数学者袭用。这样一来,除其四、其五分咏先主祠、武侯庙没有问题,其余三首都是预想之词,理解起来总有些"隔"。其症结是:杜甫身在夔州,庾信宅、宋玉宅、昭君村等,何得而咏之?传统的惯例是先游历,后歌咏之——从游历角度看,组诗是纪行诗(从根本说是咏怀诗)。因而,可以断定组诗非作于一时一地,时间跨度大概是永泰二年(766)暮春至大历三年(768)春末,地点是从夔州经归州到江陵,最终定稿于江陵;如果非得将组诗定于一时之手笔的话,那应是大历三年(768)。这对诠释杜甫本次悲壮行旅意义非常:纠考历史积累之讹误,还杜诗之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咏怀古迹五首》 编年 行迹 考辨
下载PDF
藤原惺窝《文章达德纲领》的文学思想及其杜诗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红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8-176,共9页
藤原惺窝作为日本朱子学的开创者,对江户时代的儒学与汉文学有着深远影响。《文章达德纲领》是其纲领性诗文论著,著作由摘录汇编宋、元、明时代理学家与文章家语录而成,体例谨严、选取精当,以此建构了自己的文学思想体系。考察、分析《... 藤原惺窝作为日本朱子学的开创者,对江户时代的儒学与汉文学有着深远影响。《文章达德纲领》是其纲领性诗文论著,著作由摘录汇编宋、元、明时代理学家与文章家语录而成,体例谨严、选取精当,以此建构了自己的文学思想体系。考察、分析《文章达德纲领》的材料和体例,可以见出惺窝文学思想之主旨与倾向,杜诗在江户时期独尊地位的形成也可由此得一初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原惺窝 《文章达德纲领》 江户 文学思想 杜诗
下载PDF
杜诗中的“仁”文化解读
6
作者 吴红欣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9-73,共5页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杜诗是唐诗的一座丰碑。杜诗不仅渗透着个体的生命体验、历史悲怆、国家荣辱,而且是中国儒家“仁”文化的动态展示。杜诗以“真”与“爱”的仁爱精神为载体,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儒...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杜诗是唐诗的一座丰碑。杜诗不仅渗透着个体的生命体验、历史悲怆、国家荣辱,而且是中国儒家“仁”文化的动态展示。杜诗以“真”与“爱”的仁爱精神为载体,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文章通过探寻杜诗中的“真”与“爱”,体会杜甫作为儒家士子的情怀与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仁”文化 “真”与“爱”
下载PDF
杜诗创造性用词举隅
7
作者 于年湖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6-91,共6页
在《全唐诗》这一大的背景下,运用比较手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杜诗有许多用词是具有创造性的,这其中包括动词、虚词、双声叠韵词、叠音词、口语词等。
关键词 杜诗 《全唐诗》 词汇 创造性 比较手法
下载PDF
论杜诗语言风格的选择与对立统一
8
作者 于年湖 高桂珍 于海英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6-50,共5页
语言风格作为文章风格和文学风格的基础 ,对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共性的角度讲 ,杜诗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 )语言风格的选择与不同的表达内容及交际对象相吻合 ;(二 )多种语言风格在杜诗中形成有... 语言风格作为文章风格和文学风格的基础 ,对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共性的角度讲 ,杜诗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 )语言风格的选择与不同的表达内容及交际对象相吻合 ;(二 )多种语言风格在杜诗中形成有机的对立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语言风格 选择 对立统一
下载PDF
宋代文人的杜诗书写——以苏轼为中心
9
作者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 2018年第4期46-57,共12页
宋代是杜甫受到极大推崇、其文化典范地位逐步确立的重要时期。杜诗因为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成为文人学习和书写的重要内容,乃至形成一种书写杜甫诗歌的社会风尚。蔡襄、苏轼、黄庭坚、李之仪、李纲、朱熹、任询、张即之等都曾... 宋代是杜甫受到极大推崇、其文化典范地位逐步确立的重要时期。杜诗因为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成为文人学习和书写的重要内容,乃至形成一种书写杜甫诗歌的社会风尚。蔡襄、苏轼、黄庭坚、李之仪、李纲、朱熹、任询、张即之等都曾书写杜诗,其中苏轼书写的数量较多,情况复杂,并影响当时及后来文人的杜诗书写。可以说书写杜诗是宋人表达对先贤敬仰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 杜诗 苏轼 理解 敬仰
下载PDF
杜诗“无一字无来处”说的注释学思辨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思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宋人所提出的"无一字无来处"说,反映了在杜甫诗歌被奉为经典后对其提出的注释学要求。它在强调杜诗词语来源丰富的同时,又指出其用字的谨严,代表了宋人对杜诗的认识,并且对宋及宋以后的杜诗注释产生很大影响。但这一说法是否... 宋人所提出的"无一字无来处"说,反映了在杜甫诗歌被奉为经典后对其提出的注释学要求。它在强调杜诗词语来源丰富的同时,又指出其用字的谨严,代表了宋人对杜诗的认识,并且对宋及宋以后的杜诗注释产生很大影响。但这一说法是否完全符合杜诗的语言事实,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呢?这一说法为何没有用在其他诗人身上,它是否确实反映了唐诗语言运用上的某种重要动向和转变?如果确有这种转变,并关联于杜甫,那么它与诗歌语言的创新又是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黄庭坚只是将它与"自作语"相区别,又以"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的比喻将此表述得颇为玄妙,引发后人的各种发挥乃至指责。不过,我们可以将之置于诗歌用语的一般习惯和前后发展中来说明其确切所指。所谓诗歌用语的"来历",并不限于经史典故成语,此说的重点也不在此,而是指在前代文献中有用例的其他各类词语。客观上也表明,魏晋南北朝以后诗歌新创词语数量下降,唐代《文选》学兴起后诗歌用语日趋规范。杜诗扩大了采自《文选》的词语范围,并通过缩略等方式从《文选》用语中派生出新词,这两方面相结合充分显示出杜甫在语言运用上的纯熟与自信,达至他所追求的语必惊人的艺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文选》学 自作语 常语
下载PDF
宋代集注本对杜甫诗自注的运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旭 《杜甫研究学刊》 2022年第2期65-75,共11页
《宋本杜工部集》虽为杜诗白文本,但也存在一些注文,经考证这些注文大部分为杜甫自注。宋代杜诗集注本对这些自注进行了改造和利用:诗题下表时间、地点、原因等注释,宋人将其看作是杜诗注释中最权威的解读,直接摘录,并标明“公自注”“... 《宋本杜工部集》虽为杜诗白文本,但也存在一些注文,经考证这些注文大部分为杜甫自注。宋代杜诗集注本对这些自注进行了改造和利用:诗题下表时间、地点、原因等注释,宋人将其看作是杜诗注释中最权威的解读,直接摘录,并标明“公自注”“甫自注”;宋代出现的千家注杜本又将部分杜甫自注冠以他人名字,其原因是为了迎合“千家注杜”之称号;由于杜甫自注的简略以及题下注与诗题联系的紧密性,宋人将自注扩充或羼入诗题。这些改造说明杜诗自注是宋人乃至清人“注杜”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分析宋人集注本对杜诗自注的运用和改造,可以了解杜甫自注在宋代的发展变化情况,并进一步了解宋代杜诗注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自注 宋代集注
下载PDF
也谈《游龙门奉先寺》为杜诗第一首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书会 管莉莉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第2期9-15,共7页
从宋代王洙、王琪的《宋本杜工部集》到清代许宝善的《杜诗注释》,以及今人萧涤非与谢思炜主编的两本杜集校注中,《游龙门奉先寺》与《望岳》两诗孰为现存杜诗之第一首,一直存有争议。笔者从杜甫生活轨迹和时间、《游龙门奉先寺》诗所... 从宋代王洙、王琪的《宋本杜工部集》到清代许宝善的《杜诗注释》,以及今人萧涤非与谢思炜主编的两本杜集校注中,《游龙门奉先寺》与《望岳》两诗孰为现存杜诗之第一首,一直存有争议。笔者从杜甫生活轨迹和时间、《游龙门奉先寺》诗所表达的情感、杜甫前期诗体创作的变化三个方面加以探讨,认为《游龙门奉先寺》当为杜诗第一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系年 游龙门奉先寺
下载PDF
谭献关于蒋春霖“倚声家杜老”说辨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勇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6-100,共5页
谭献《复堂词话》称誉蒋春霖为“倚声家杜老”,此说在近现代词史上影响极大,几成定评。就学术观点而言,“倚声家杜老”说并非空穴来风,是否成立,尚值得深入探究。然而,在阶级斗争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蒋春霖及其《水云楼词》却受到不应有... 谭献《复堂词话》称誉蒋春霖为“倚声家杜老”,此说在近现代词史上影响极大,几成定评。就学术观点而言,“倚声家杜老”说并非空穴来风,是否成立,尚值得深入探究。然而,在阶级斗争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蒋春霖及其《水云楼词》却受到不应有的贬低和曲解,因为他反对太平天国革命。不少学者对蒋春霖“倚声家杜老”一说或武断否定,或淡化回避,对《水云楼词》缺乏细致精微的品鉴。本文将蒋春霖、杜甫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在比勘他们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推证彼此文学思想、政治立场的潜在联系,进而抉发“倚声家杜老”说的合理内核。并剖析蒋春霖不能配享草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春霖 《水云楼词》 杜诗 “倚声家杜老”
下载PDF
《杜诗详注》与《读杜诗说》叶音考辨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亚云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
本文分析了清人施鸿保《读杜诗说》针对仇兆鳌《杜诗详注》叶音改读的十余条考辨,指出《杜诗详注》多用叶音改易平仄以就律,一方面导致注音错误颇多,另一方面导致其所注"一作某"往往无本可据,徒增分歧。
关键词 <读杜诗说> <杜诗详注> 叶音 格律
下载PDF
杜诗引《易》辨证
15
作者 李小成 《唐都学刊》 2018年第4期10-18,共9页
杜甫的诗千四百余篇,范围广大,凡所征引,及于经史子集,融化其间,了然无痕。如古人所言"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可与言杜诗"。杜诗中所引"六经",俯拾即是,仅《周易》一经,所引近百处之多,及于经、传,旁涉《易林》... 杜甫的诗千四百余篇,范围广大,凡所征引,及于经史子集,融化其间,了然无痕。如古人所言"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可与言杜诗"。杜诗中所引"六经",俯拾即是,仅《周易》一经,所引近百处之多,及于经、传,旁涉《易林》。考察杜诗对"六经"之一《易经》的征引,对于研究杜甫的儒家思想及科举考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易经》 《杜诗详注》 《易林》
下载PDF
“词中老杜”说介评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学芬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2-26,共5页
近20年,"词中老杜"说成为研究热点,成果众多。通过尽可能多地罗列梳理关于"词中老杜"说的研究资料,说明"词中老杜"说的客观存在,进而揭示、归纳"词中老杜"说的丰富涵义,对这种文学研究现象做... 近20年,"词中老杜"说成为研究热点,成果众多。通过尽可能多地罗列梳理关于"词中老杜"说的研究资料,说明"词中老杜"说的客观存在,进而揭示、归纳"词中老杜"说的丰富涵义,对这种文学研究现象做进一步的评价,并分析这种文学研究现象成为热点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中老杜”说 文学研究现象 介评
下载PDF
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2章1-4节与杜甫诗篇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宗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3,共7页
通过对《以赛亚书》2:1-4和杜甫诗篇这两个不同文本的"跨越"解读,探讨了"和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问题。"和谐"不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止息战争&qu... 通过对《以赛亚书》2:1-4和杜甫诗篇这两个不同文本的"跨越"解读,探讨了"和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问题。"和谐"不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止息战争"的"和平"层面,还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敌对状态的结束,个体的心灵、灵魂层面的升华。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和杜甫诗篇,会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人类追求和平与"和谐观"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多层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亚书》2-4 杜甫诗篇 跨文本阅读 和平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台湾地区藏稀见杜诗手批本提要叙录(一)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绍皇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第1期75-85,共11页
台湾地区各大图书馆藏有较为丰富的杜诗手批本,这些手批本是历代学者读杜、研杜与评杜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杜诗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价值。论文以笔者目验之杜诗手批本为基础,对台湾地区所藏稀见杜诗手批本进行介绍述评,叙录提要,... 台湾地区各大图书馆藏有较为丰富的杜诗手批本,这些手批本是历代学者读杜、研杜与评杜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杜诗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价值。论文以笔者目验之杜诗手批本为基础,对台湾地区所藏稀见杜诗手批本进行介绍述评,叙录提要,以期为杜诗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文献资料和研究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杜诗手批本 提要叙录
下载PDF
杜诗“原宪”典故探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院林 焦霓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3-96,共4页
杜诗好用典,而其中"原宪"典故频率较高。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杜甫用此典前期多咏其贫穷,渴求提掖;后期则多咏其超脱,适性自乐。杜诗此典显得笨拙,在于套用过多。原宪典来源依据出自《庄子》而非《论语》,这与唐代推崇道教有关... 杜诗好用典,而其中"原宪"典故频率较高。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杜甫用此典前期多咏其贫穷,渴求提掖;后期则多咏其超脱,适性自乐。杜诗此典显得笨拙,在于套用过多。原宪典来源依据出自《庄子》而非《论语》,这与唐代推崇道教有关。诗人在唐代道教文化浓厚的环境中,从交友到生活、创作难免受其影响,故而道教文化对其诗作有不少影响。然而诗人对于儒、道思想并没有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用典 原宪 道教文化
下载PDF
杜牧诗文在朝鲜半岛的流传及其影响——以李奎报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朴锋奎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新罗末期高丽初期,朝鲜派遣了大量留唐学生,他们和出访的朝鲜使臣、使节与中国晚唐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最负盛名的杜牧也因此在朝鲜古代文坛中备受瞩目,其诗文在罗末丽初时期就已经流传到了朝鲜。根据掌握的史... 新罗末期高丽初期,朝鲜派遣了大量留唐学生,他们和出访的朝鲜使臣、使节与中国晚唐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最负盛名的杜牧也因此在朝鲜古代文坛中备受瞩目,其诗文在罗末丽初时期就已经流传到了朝鲜。根据掌握的史料来看,在文学主张、文学创作和创作手法三个主要方面,杜牧对李奎报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诗文 李奎报 朝鲜半岛 流传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