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熵权法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试验优选清热除湿止痛液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
作者 胡茹英 刘效栓 +3 位作者 肖正国 李季文 李喜香 王雪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2期2141-2147,共7页
目的:优选清热除湿止痛液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信息熵理论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及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以绿原酸、龙胆苦苷、络石苷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熵理论对各评... 目的:优选清热除湿止痛液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信息熵理论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及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以绿原酸、龙胆苦苷、络石苷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熵理论对各评价指标赋予权重系数,并计算综合评分。通过Design-Expert 8.0.6.1软件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得出优化的水提取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依据信息熵理论,将绿原酸、龙胆苦苷、络石苷及干膏得率的权重系数分别确定为0.16、0.76、0.05、0.03;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浸泡时间对综合评分影响较大。清热除湿止痛液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为浸泡53 min,加9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5 min;验证结果显示,各指标成分含量及综合评分RSD均小于3%。结论:优化的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清热除湿止痛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除湿止痛液 信息熵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绿原酸 龙胆苦苷 络石苷 干膏得率
下载PDF
独一味煮散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永 王猛 李向军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建立独一味煮散颗粒的制备方法。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和滤过性确定独一味煮散颗粒的粉碎粒度,以成型的难易、滤过性、总黄酮含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以确定制备工艺。结果以独一味细粉制粒,加入细粉量的30%水为黏合剂... 目的建立独一味煮散颗粒的制备方法。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和滤过性确定独一味煮散颗粒的粉碎粒度,以成型的难易、滤过性、总黄酮含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以确定制备工艺。结果以独一味细粉制粒,加入细粉量的30%水为黏合剂,采用挤压制粒法制粒,在65℃下干燥90 min。在同一提取条件下,煮散颗粒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2.38 mg/g,出膏率为27.30%,而传统饮片的黄酮含量仅为16.53 mg/g,出膏率为8.80%。结论煮散颗粒相对于传统饮片在有效成分的提取及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煮散颗粒 挤压制粒法 总黄酮 干膏收率 综合加权评分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选苓桂术甘汤的煎煮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淑贞 张玲娜 许宁聪 《海峡药学》 2021年第12期45-47,共3页
目的优选苓桂术甘汤茯苓饮片规格及最佳煎煮工艺,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物质基准研究提供实验参考。方法按照《金匮要略》对苓桂术甘汤记载的煎煮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考察煎煮的影响因素,以茯苓饮片规格(A)、煎煮... 目的优选苓桂术甘汤茯苓饮片规格及最佳煎煮工艺,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物质基准研究提供实验参考。方法按照《金匮要略》对苓桂术甘汤记载的煎煮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考察煎煮的影响因素,以茯苓饮片规格(A)、煎煮时间(B)、加水量(C)作为考察因素,以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苓桂术甘汤的煎煮工艺。结果苓桂术甘汤的最佳煎煮工艺为:茯苓饮片规格为0.25 cm^(3),煎煮时间60 min,加水量1200 mL。结论以上结果为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饮片规格 煎煮时间 加水量 苓桂术甘汤 干膏得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