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辅料对药品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杨锐 孙会敏 +1 位作者 于丽娜 袁松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09-1314,共6页
药用辅料和药物活性成分共同组成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药品,药用辅料同药物活性成分一样全程参与了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所以药用辅料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了药物制剂的安全性,本文从药用辅料本身的毒副作用、药用辅料同药物活... 药用辅料和药物活性成分共同组成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药品,药用辅料同药物活性成分一样全程参与了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所以药用辅料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了药物制剂的安全性,本文从药用辅料本身的毒副作用、药用辅料同药物活性物质(API)的配伍禁忌、药用辅料有毒副作用的杂质以及其他引起的药品安全性问题的辅料因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药用辅料同药品安全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辅料 药品安全性 毒副作用 配伍禁忌 杂质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咏赞 张翠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总结他克莫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他克莫司重要药理作用及疗效、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他克莫司具有免疫抑制、促神经再生作用,能有效治疗特... 目的:总结他克莫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他克莫司重要药理作用及疗效、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他克莫司具有免疫抑制、促神经再生作用,能有效治疗特应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与许多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可引起神经毒性、心肌增厚、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临床应用广泛,明确其药理作用及疗效、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药理作用 临床疗效 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不含铋剂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淑君 王蔚虹 +2 位作者 褚云香 滕贵根 胡伏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6-579,共4页
目的 比较基于质子泵抑制剂的7 d不含铋剂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7 d和10 d用于幽门螺杆菌(H.pylori)初次根除的效果.方法 开放性研究纳入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且从未接受过H.pylori根除治疗... 目的 比较基于质子泵抑制剂的7 d不含铋剂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7 d和10 d用于幽门螺杆菌(H.pylori)初次根除的效果.方法 开放性研究纳入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且从未接受过H.pylori根除治疗的246例H.pylori阳性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年龄18~75岁,其中男110例,女136例.按计算机随机分配为7 d不含铋剂四联治疗组(埃索美拉唑20 mg +阿莫西林1 000 mg + 克拉霉素500 mg + 替硝唑500 mg,2次/d)81例,标准三联(埃索美拉唑20 mg +阿莫西林1 000 mg + 克拉霉素500 mg,2次/d)7 d组82例,标准三联10 d组83例.疗程结束后4周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根除效果,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46例患者中242例完成随访,基线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具可比性(均P〉0.05).按意向性治疗(ITT)分析,7 d不含铋剂四联治疗组、标准三联7 d和10 d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91.4%(74/81),79.3%(65/82)和79.5%(66/83);按符合方案(PP)分析分别为92.5%(74/80),81.3%(65/80)和80.5%(66/82).7 d不含铋剂四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标准三联7 d组(P=0.029、0.035)和10 d组(P=0.032、0.026);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8、0.902).7 d不含铋剂四联治疗组、标准三联7 d和10 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7/80),7.5%(6/80)和9.8%(8/82),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结论 7 d不含铋剂四联疗法H.pylori根除率高,患者药物耐受性好,可用于H.pylori的初次根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药物疗法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药物流产副反应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湘萍 张卫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8-612,共5页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药物流产后的近期副反应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中医药在防治药物流产后副反应方面的疗效已得到认可。目前针对中医药防治药物流产后副反应的研究主要集...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药物流产后的近期副反应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中医药在防治药物流产后副反应方面的疗效已得到认可。目前针对中医药防治药物流产后副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研究,包括病因病机、临床研究方法等方面;其中,临床研究方法主要可分为中药、针灸和针药并用3种。但是对于其机制研究及中药疗效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缺乏。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使中医药在防治药物流产后副反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副反应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中药毒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宇光 马增春 +2 位作者 梁乾德 汤响林 高月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75-1879,共5页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在国际上的出现,中药安全性问题逐渐受到重视。除经典的毒理学评价外,近年来在中药安全性研究领域包括中药毒性研究方面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效拓展了中药毒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在国际上的出现,中药安全性问题逐渐受到重视。除经典的毒理学评价外,近年来在中药安全性研究领域包括中药毒性研究方面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效拓展了中药毒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对近年来关于中药毒性研究的相关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并结合相关工作,综述了中药毒性研究进展,提出加强中药毒性研究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指导中药的安全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毒性 药物代谢酶 不良反应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路径与预后初探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晓依 潘萌 郑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1,41,共4页
目的观察外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软膏或联合中、小剂量系统应用GC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的疗效,并与大剂量系统应用GC治疗的疗效作比较,观察其能否作为BP治疗的临床路径,达到既控制病情又减少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外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软膏或联合中、小剂量系统应用GC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的疗效,并与大剂量系统应用GC治疗的疗效作比较,观察其能否作为BP治疗的临床路径,达到既控制病情又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方法研究组14例BP患者,根据病情轻重,每天予外用卤米松或联合5~15mg泼尼松治疗的临床路径。对照组为本院2003-2006年住院的14例BP患者,予系统应用GC治疗相当于泼尼松0.5~1.2mg/(kg·d)。比较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全身水疱数、新发水疱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EOS)、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在疗效评定的各项指标中与对照组相当,治疗3周时12例病情得到控制(85.71%),而对照组为11例(78.57%);研究组EOS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相平行(r=0.7331);研究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28.57%),而对照组为11例(78.57%)。结论局部外用GC治疗BP的疗效显著,与高剂量系统应用GC疗效相当。且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EOS)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均可列入该病的临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糖皮质激素 局部外用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氟尿嘧啶血药浓度监测在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蔡讯 薛鹏 +4 位作者 宋卫峰 胡炯 顾鸿莉 杨海燕 王理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0-936,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70例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化疗后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70例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胃癌患者随机接受多西他赛+顺... 目的:回顾性分析70例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化疗后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70例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胃癌患者随机接受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docetaxol+cisplatin+fluorouracil,DCF)或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docetaxol+oxaliplatin+fluorouracil,DOF)3周方案化疗至少4个周期,于每周期5-FU持续滴注开始后12h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FU血药浓度(检测时间控制在4~6AM)。分别取各周期血药浓度的平均值,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5-FU血药浓度相关的因素。再根据5-FU血药浓度有效预测可信区间分为≤25.5mg/L、25.6~37.4mg/L及>37.4mg/L3组,回顾性分析不同5-FU血药浓度与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逐步回归分析提示,5-FU血药浓度与骨髓抑制、黏膜炎、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及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相关,3组5-FU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20.73±3.80)mg/L、(31.98±3.10)mg/L和(40.32±3.45)mg/L(χ2=66.24,P<0.001),中位PFS分别为(4.50±0.19)(、6.00±0.32)和(7.50±0.75)个月(χ2=22.09,P<0.001),中位OS分别为(8.50±1.00)、(13.00±1.58)和(12.50±2.66)个月(χ2=32.32,P<0.001),第2、3组均明显高于第1组,第3组骨髓抑制和黏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前两组(P=0.04和P=0.03)。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在5-FU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后,5-FU血药浓度维持在25.6~37.4mg/L者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患者耐受性较好,骨髓抑制(尤其是Ⅲ/Ⅳ度)和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药浓度 氟尿嘧啶 药物监测 化疗反应 Kaplan—Meiers生存统计法
原文传递
高剂量二联疗法与经典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7
8
作者 袁培杰 李夏平 +3 位作者 李乐谦 刘伟 黄梅芳 熊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6期681-684,共4页
目的评价高剂量二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根除率,并观察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四川省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健康体检者,其H.pylori检查阳性且无临床症状,随机分为实验... 目的评价高剂量二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根除率,并观察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四川省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健康体检者,其H.pylori检查阳性且无临床症状,随机分为实验组(高剂量二联疗法)和对照组(经典四联疗法),各80例。实验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20 mg/次、阿莫西林750 mg/次”,均为4次/d,疗程14 d。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20 mg/次、枸橼酸铋钾220 mg/次、阿莫西林1000 mg/次、克拉霉素500 mg/次”,均为2次/d,疗程14 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组H.pylori根除率及在服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H.pylori根除率为91.25%,对照组为88.75%(P=0.598)。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25%(P=0.002)。实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疲乏和腹泻;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嗳气、食欲减退、口苦和口干。结论高剂量二联疗法在根除H.pylori的疗效上与经典四联疗法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鉴于两组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建议盲目选用高剂量二联疗法,而应综合评估患者的基础疾病及已有的临床症状后选择恰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高剂量二联疗法 经典四联疗法 临床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金艾康合并化学药物治疗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佩文 蒋礼年 陆杭双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金艾康( 汉防己甲素片) 合用化学药物治疗肿瘤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 金艾康合并化学药物者为治疗组,单用化学药物为对照组,每组各为30 例) 的总缓解率与毒副反应来评价金艾康对化疗药物的... 目的:探讨金艾康( 汉防己甲素片) 合用化学药物治疗肿瘤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 金艾康合并化学药物者为治疗组,单用化学药物为对照组,每组各为30 例) 的总缓解率与毒副反应来评价金艾康对化疗药物的增效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0% 与66 .7% ,其中部分毒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与肢端麻木症状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金艾康具有对化学药物治疗肿瘤增效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逆转MDR,并能降低化学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与肢端麻木症状等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艾康 毒副作用 肿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Personalized targeted therapy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被引量:13
10
作者 Xiaozheng Kang Keneng Chen +3 位作者 Yicheng Li Jianying Li Thomas A D'Amico Xiaoxin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5期7648-7658,共11页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ontinues to heavily burden clinicians worldwide. Researchers have discovered 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ich holds promise for an era of personali...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ontinues to heavily burden clinicians worldwide. Researchers have discovered 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ich holds promise for an era of personalized oncology care.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problems facing this issue i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ly available genomic data, and identify the driver-gene mutations, pathways, and networks. The emergence of a legion of novel targeted agents has generated much hope and hype regarding more potent treatment regimens, but the accuracy of drug selection is still arguable. Other problems, such as cancer heterogeneity, drug resistance, exceptional responders, and side effects, have to be surmounted. Evolving topics in personalized oncology, such as interpretation of genomics data, issues in targeted therapy, research approaches for targeted therapy,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edito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heterogeneity Cultured tumorcells Driver mutation drug side effects Esophage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xceptional RESPONDER Highthroughputnucleotide sequencing NEOPLASM drugRESISTANCE PERSONALIZED medicine XENOGRAFT model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姚立枫 《天津药学》 2010年第2期72-74,共3页
随着高脂血症发病率的上升,他汀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是对于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争议也越发激烈。关于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正在呈上升趋势,现将他汀类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的报告综述如下,希望对今后临床合理应用降脂药物... 随着高脂血症发病率的上升,他汀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是对于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争议也越发激烈。关于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正在呈上升趋势,现将他汀类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的报告综述如下,希望对今后临床合理应用降脂药物起到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副作用 用药安全
下载PDF
骨肉瘤化学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怀毫 梁振 +2 位作者 梁沛杰 陈祝明 魏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临床骨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原发于骨组织恶性骨肿瘤,主要好发于儿童。骨肉瘤治疗总体难度较大,随着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的出现,患者无病生存率和预后较前获得了较大的改善。然而骨肉瘤化疗的毒副作用,...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临床骨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原发于骨组织恶性骨肿瘤,主要好发于儿童。骨肉瘤治疗总体难度较大,随着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的出现,患者无病生存率和预后较前获得了较大的改善。然而骨肉瘤化疗的毒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反应、恶心、呕吐、脱发,黏膜炎症、生育能力的丧失及偶发过敏反应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同时骨肉瘤对化学药物的抵抗及耐药骨肉瘤细胞的出现,使得骨肉瘤的对当前化疗方案效果不太理想。该文对骨肉瘤化学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化疗 耐药性 毒副作用
下载PDF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换药率比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美玲 吴亚松 +5 位作者 赵德才 豆智慧 甘秀敏 胡秀琼 马烨 张福杰 《中华传染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初始方案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换药率,并分析因药物不良反应换药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开始以替诺福韦(TDF)或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为初始治疗方案的14 060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 目的 观察不同初始方案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换药率,并分析因药物不良反应换药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开始以替诺福韦(TDF)或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为初始治疗方案的14 060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随访2年.TDF+3TC+EFV治疗5 126例(TDF组),AZT+3TC+EFV治疗8 934例(AZT组).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换药率及因不良反应而换药的情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生换药的危险因素.结果 14 060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平均观察生存人年数1.85人年.共有2 795例更换初始治疗药物,总换药率为19.9%.排除因妊娠换药的200例后,AZT+3TC+EFV组换药2 070例,发生率为23.5%,因不良反应换药1 652例,占18.8%;TDF+3TC+EFV组换药525例,发生率为10.4%,因不良反应换药315例,占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6.68、416.89,均P〈0.01).AZT+3TC+EFV组发生换药的风险高于TDF+3TC+EFV组[校正危险比(aHR)=2.89,95%CI:2.57~3.24],因不良反应换药的风险也高于TDF+3TC+EFV组(aHR=3.85,95%CI:3.34~4.45).结论 使用AZT+3TC+EFV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患者比使用TDF+3TC+EFV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换药.女性、年龄〉45岁、体质指数(BMI)〈18.5 kg/cm2、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是发生换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换药 药物不良反应 替诺福韦
原文传递
Drug-Drug Inter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14
作者 Balaram Gudapati Terry Oroszi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9期113-131,共19页
The research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tricate landscape of drug-drug interactions (DDIs) within the context of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he use of complementary an... The research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tricate landscape of drug-drug interactions (DDIs) within the context of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he use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The study underscores the heightened susceptibi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to DDIs 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polypharmacy and the widespread utilization of CAM amo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he potential ramifications of DDIs, encompassing adverse drug events and diminished treatment efficacy, are elucidated. The paper accentuates the imperative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both conventional and CAM therapies, enabling them to provide patients with informed guidance regarding safe and efficacious treatment options, culminating in enhanced patient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drug-drug Interactions POLYPHARMACY side effects Anti-Cancer drug Failure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下载PDF
三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傅文红 张雷 《广东化工》 CAS 2007年第5期46-50,共5页
氟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对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有显著疗效,毒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从氟康唑的抗真菌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临床应用范围,不良反应及氟康唑衍生物的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衍生物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沈正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7期729-7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参数等。结果:试验组TG与HDL改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体药物副作用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钙 药物副作用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的反向虚拟筛选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存新 许先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4-1172,共9页
基于分子对接的反向虚拟筛选方法在药物靶点确定、老药新用以及药物副作用/毒理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吸引了药物发现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首先对分子对接方法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细致的介绍,然后列举目前可以用于反向虚拟筛选... 基于分子对接的反向虚拟筛选方法在药物靶点确定、老药新用以及药物副作用/毒理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吸引了药物发现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首先对分子对接方法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细致的介绍,然后列举目前可以用于反向虚拟筛选的网络服务器,并列举该方法在药物设计领域的一些具体应用,最后对该方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药物发现 药物靶点确定 老药新用 毒副作用
下载PDF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隆建萍 马秀芬 +1 位作者 毛宏岩 独晓燕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对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10月,并追溯纳入研... 目的系统评价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对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10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和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资料。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他莫昔芬相比,AIs初始及序贯治疗方案都能显著提高总生存率(HR=0.91,95%CI 0.84~0.99,P=0.04;HR=0.83,95%CI 0.73~0.95,P=0.008);无病生存率在.Ms初始治疗(HR=0.86,95%CI 0.80~0.92,P〈0.01)、序贯治疗(HR=0.72,95%CI 0.64~0.99,P〈0.01)及后续强化治疗方案组(HR=0.62,95%CI0.52~0.74,P〈0.01)均有显著提高。AIs组序贯治疗方案骨折发生率略高于他莫昔芬(P=0.05),另2种治疗方案与他昔莫芬无显著差异(P〉0.05);AIs治疗方案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低于他莫昔芬(P〈0.01);AIs单药方案血栓发生率低于他莫昔芬,而序贯方案高于他莫昔芬(P〈0.01);AIs单药方案及序贯治疗方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他莫昔芬(P〈0.01),而后续强化方案与他莫昔芬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Is较他莫昔芬能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其中序贯治疗较起始治疗方案似更有优势;AIs降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而骨折、血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酶抑制剂 乳腺癌 总生存 无病生存率 药物副作用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利培酮血药浓度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方斌 余海鹰 +2 位作者 刘桂永 张书友 高志勤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口服剂量、血药浓度及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应用利培酮 2及 4mg ,疗程 8周。第 2 ,4,8周末采用HPLC测定利培酮及其有效代谢产物 9 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治疗...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口服剂量、血药浓度及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应用利培酮 2及 4mg ,疗程 8周。第 2 ,4,8周末采用HPLC测定利培酮及其有效代谢产物 9 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2 ,4,6 ,8周进行阴阳性症状量表 (PANSS)、临床综合印象量表(CCI)、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及锥体外系症状量表 (ESRS)评定。结果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均有效 ,对阴性症状起效时间较阳性症状晚。 2及 4mg组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 9 羟利培酮血药浓度存在显著差异 ,但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治疗窗可能在 30~ 45ng·mL-1。结论 :采取逐渐加量的小剂量治疗 (2~4mg)方法既安全又有效 ,临床上开展利培酮及 9 羟利培酮浓度检测对预测疗效、防止不良反应发生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9-羟利培酮 血药浓度 药物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 剂量
下载PDF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IVS14+1多态性联合氟尿嘧啶血药浓度检测在预测及减少结直肠癌氟尿嘧啶为基础化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讯 方珏敏 +5 位作者 薛鹏 宋卫峰 胡炯 顾鸿莉 杨海燕 王理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6,共7页
背景与目的:由于个体差异,5-FU按常规给药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D)是5-FU代谢关键酶,DPD单核甘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的差异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原因,而I... 背景与目的:由于个体差异,5-FU按常规给药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D)是5-FU代谢关键酶,DPD单核甘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的差异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原因,而IVS14+1据报道约占DPD SNPs的一半以上,国内有关IVS14+1预测5-FU不良反应的报道很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0例局部进展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DPD IVS14+1多态性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在预测和减少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80例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在化疗前采血应用HRM曲线分析进行DPD SNPs的检测,于每个周期5-FU持续滴注开始后12 h应用HPLC检测5-FU血药浓度(4~6 Am),分别取各周期血药浓度的平均值,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5-FU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在大于有效预测值下限的患者中回顾性分析DPD IVS14+1 SNPs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在5-FU平均血药浓度大于有效预测值的下限26.83 mg/L的56例患者中,DPD IVS14+1突变型患者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和腹泻(尤其是Ⅲ、Ⅳ度)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13/56 vs 43/56,P分别为0.04、0.03和0.04),而在mPFS和mOS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FS:(7.50±0.44)个月vs(8.50±0.40)个月,P=0.69;mOS:(21.00±1.12)个月vs(20.00±1.16)个月,P=0.72]。结论:局部进展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5-FU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前DPD IVS14+1发生突变及化疗后5-FU浓度升高,下次化疗前应进行5-FU剂量调整,其中杂合型应根据5-FU血药浓度适当减量以减轻不良反应,而纯合型则应避免应用5-FU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血药浓度 氟尿嘧啶 药物监测 化疗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