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纳米载体递药系统研究进展
1
作者 苏艳慧 张文丽 +1 位作者 沈雁 郑春丽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55-260,281,共7页
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纳米载体是近年来药物递送的研究热点,但其给药后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细胞搭载技术能延长纳米载体在体内的循环,红细胞作为内源性细胞,具有来源丰富、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消除机制安全等优点... 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纳米载体是近年来药物递送的研究热点,但其给药后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细胞搭载技术能延长纳米载体在体内的循环,红细胞作为内源性细胞,具有来源丰富、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消除机制安全等优点,从而推动了红细胞-纳米载体递药系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红细胞-纳米载体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基于红细胞与纳米载体的构建方式不同的几种红细胞-纳米载体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纳米载体 红细胞膜 递药系统
下载PDF
肝素缓释系统抑制兔眼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丽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缓释系统植入兔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角膜、前房、后囊膜的浑浊分级及其病理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共48眼,随机分为4组,建立白内障动物模型,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分...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缓释系统植入兔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角膜、前房、后囊膜的浑浊分级及其病理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共48眼,随机分为4组,建立白内障动物模型,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分别囊袋内注入200U/ml肝素0.1ml(第1组),后房内植入空白缓释剂(第2组),后房内植入肝素缓释系统(第3组)及生理盐水滴眼(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后囊膜等眼部组织的变化,光镜观察后囊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肝素缓释剂组前房反应小,后囊膜混浊程度及发生时间与其他三组的后囊膜混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素缓释剂能有效地抑制兔眼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缓释系统 后发性白内障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岳晗 钱江 《眼科》 CAS 2009年第6期425-430,共6页
摘要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中,化学减容(chemoreduction)是一项非常有效且不可替代的方法。但这些化疗药物存在潜在的毒副作用且对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疗效不佳,因此如何减少药物副作用、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性成为近年来视网膜... 摘要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中,化学减容(chemoreduction)是一项非常有效且不可替代的方法。但这些化疗药物存在潜在的毒副作用且对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疗效不佳,因此如何减少药物副作用、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性成为近年来视网膜母细胞瘤研究的热点。研究集中于给药方法的变革和新型药物的研制,这包括眼动脉介入给药,纤维蛋白黏合剂缓释给药,药物直流电离子导入等,一些新的治疗药物的应用,如MDM2抑制剂(nutlins)、吩恶嗪衍生物Phx-1、考布他汀A4磷酸盐(combretastatin A4 phosphate,CA4P)、2-脱氧-d-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包括TSA、HASA、MS-275、BL1521)等。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近几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药物使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药物治疗 给药系统
原文传递
紫杉醇纳米金刚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体外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东阳 刘丹丹 +2 位作者 陈霁璇 俪鑫 潘卫三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7期988-992,共5页
目的制备羧化纳米金刚石紫杉醇载药体系,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在混酸油浴下制备羧化纳米金刚石,以红外光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超声法包载紫杉醇,并以粒径大小为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对优化后的纳米复... 目的制备羧化纳米金刚石紫杉醇载药体系,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在混酸油浴下制备羧化纳米金刚石,以红外光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超声法包载紫杉醇,并以粒径大小为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对优化后的纳米复合物进行制剂学和细胞毒性研究。结果通过红外图谱验证了羧化纳米金刚石的成功合成,优化纳米复合物呈均匀分散,平均粒径为(145.92±63.91)nm,Zeta电位为(-10.49±3.24)mV,体外释放具有更明显的缓释效果,细胞毒研究显示,羧化纳米金刚石紫杉醇载药系统对MCF-7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10μg·m L^-1可将细胞存活率控制在50%。结论羧化纳米金刚石具有更优的载药性质,减缓了药物的释放,用此载体载药可以提高紫杉醇的抗癌活性,羧化纳米金刚石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抗肿瘤递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化纳米金刚石 紫杉醇 递药系统 细胞毒性研究
下载PDF
雷帕霉素不同剂型治疗兔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疗效比较
5
作者 姜伟 原续波 +4 位作者 孙慧敏 李筱荣 乔丽萍 张姝贤 田恩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6-732,共7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能否抑制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药物间的效果。方法用119只(119眼)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分为A、B、C、D、E、F和G7组,每组17只,行穿...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能否抑制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药物间的效果。方法用119只(119眼)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分为A、B、C、D、E、F和G7组,每组17只,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供体为健康灰色家兔。A组为同源对照组;B组为未治疗组;C组术后空白纳米粒滴眼液每天点眼2次共28天;D组术后1%RAPA滴眼液每天点眼3次共28天;E组术中前房植入RAPA缓释膜;F组术后0.5%RAPA纳米粒滴眼液每天点眼2次共28天;G组术中前房植入环孢素A(Cyclospoirne A,CsA)缓释膜。术后隔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时间和程度。分别于术后7、14、28天应用高效液相法检查D、E、F组兔房水中RAPA药物浓度;3、14、28及35天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A组(100.0±0.0)d、E组(44.89±8.95)d、F组(45.22±5.52)d、G组(45.89±10.33)d兔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较B组(11.11±1.69)d、C组(11.78±3.19)d、D组(17.78±8.41)d明显延长(P〈0.01)。房水中RAPA浓度:D组始终为0ng/mL;E组7、14、28天分别为(12.01±0.83)ng/mL、(11.14±1.04)ng/mL、(10.26±0.47)ng/mL;F组7、14、28天分别为(10.41±0.08)ng/mL、(10.87±0.40)ng/mL、(10.92±0.85)ng/mL。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B、C组术后14d,角膜植片聚积了大量CD4^+和CD8^+T淋巴细胞,并随时间增加而增多;E、F、G组至术后28~35d,角膜植床及植片基质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开始出现并增加。结论RAPA纳米粒滴眼液组房水中RAPA浓度与前房植入RAPA缓释膜组相近且更恒定,能显著延长兔穿透性角膜移植植片的存活时间,与CsA局部应用效果相近;RAPA纳米滴眼液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缓释系统 纳米 缓释膜 角膜移植 移植物排斥 新西兰大白兔
原文传递
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释放度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华 南楠 赵慧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建立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中芬太尼释放度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释放度测定第3法的仪器装置,释放介质为2.5mmol·L^(-1)的磷酸和2.5mmol·L^(-1)磷酸二氢钠等体积混合溶液900mL;使用以 ZORBAX SB-C_(18)为同定相的... 目的:建立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中芬太尼释放度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释放度测定第3法的仪器装置,释放介质为2.5mmol·L^(-1)的磷酸和2.5mmol·L^(-1)磷酸二氢钠等体积混合溶液900mL;使用以 ZORBAX SB-C_(18)为同定相的Agilent 色谱柱(250mm×4.6mm,5μm),含0.2%三乙胺和0.2%磷酸的5mmol·L^(-1)的辛烷磺酸钠与乙腈的混合溶液(1.3: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芬太尼浓度在0.8~4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9,回收率99.7%,最低检测限为0.23ng;使用 ChP 第3法在0~24h 所得的芬太尼释放曲线与 USP 第7法所得曲线一致。结论:本法仪器简便,适合同情,检测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度 透皮贴剂 芬太尼
下载PDF
肝素壳多糖缓释剂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蒋炎云 蒋珍新 +2 位作者 戴莉 邹尉玉 赵长松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肝素壳多糖缓释剂置入兔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ECCE)后的后囊膜的病理变化 ,探讨其对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青紫蓝兔 2 4只共 48眼随机分 4组 ,建立白内障动物模型 ,在ECCE中分别应用缓冲液 (PBS)、2 0 0U/m... 目的 通过观察肝素壳多糖缓释剂置入兔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ECCE)后的后囊膜的病理变化 ,探讨其对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青紫蓝兔 2 4只共 48眼随机分 4组 ,建立白内障动物模型 ,在ECCE中分别应用缓冲液 (PBS)、2 0 0U/ml肝素、2 %壳多糖、2 0 0U/ml肝素壳多糖缓释剂 0 1ml注入囊袋内 ,术后不同时间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光镜观察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后囊膜等眼部组织的变化。结果 肝素壳多糖组后囊膜偶见细胞生长 ,后囊膜光滑。肝素壳多糖组与其他 3组的后囊膜混浊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肝素壳多糖缓释剂能有效地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肝素 壳多糖 缓释剂 后发性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和脂质体凝胶剂透皮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月红 徐莲英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比较研究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 (GG)和脂质体凝胶剂 (LG)的离体和在体的透皮及皮肤滞留特性 ,为研制千里光碱LG提供依据。方法 :离体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结果 :LG和GG经离体完整皮肤和去角质层皮肤药物渗透系数没有显著差别 ;而... 目的 :比较研究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 (GG)和脂质体凝胶剂 (LG)的离体和在体的透皮及皮肤滞留特性 ,为研制千里光碱LG提供依据。方法 :离体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结果 :LG和GG经离体完整皮肤和去角质层皮肤药物渗透系数没有显著差别 ;而经完整皮肤时药物在皮肤的滞留量LG为GG的 3 2倍 ,但皮肤去角质层后 ,LG为GG的 0 198倍。结论 :脂质体促进千里光碱在皮肤角质层内滞留 ,而不显著改变其皮肤透过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 脂质体凝胶剂 经皮给药 抗肿瘤中药 皮肤癌
下载PDF
肝癌术后门静脉植入泵化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明凤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5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门静脉植入泵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对照组,n=50)和常规手术+门静脉植入泵化疗组(化疗组,n=50)。对照2组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术后6个月、1年、3年...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门静脉植入泵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对照组,n=50)和常规手术+门静脉植入泵化疗组(化疗组,n=50)。对照2组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术后6个月、1年、3年、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2.0%、56.0%、72.1%、100.0%,化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0%、30.0%、58.0%、76.0%,2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0%、48.0%、18.0%、0%,化疗组的生存率分别为94.0%、58.0%、32.0%、8.0%,2组术后6个月和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年和5年时2组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术后门静脉植入泵化疗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植入泵化疗 生存率 复发率
下载PDF
骨架型芬太尼贴剂废贴释放度及残留量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晨 李雅静 张晨 《中国药事》 CAS 201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考察使用过的骨架型芬太尼贴剂中芬太尼的释放、残留及提取难易程度。方法①按《中国药典》2005版测定释放度。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芬太尼含量。结果芬太尼浓度在0.055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10);平均... 目的考察使用过的骨架型芬太尼贴剂中芬太尼的释放、残留及提取难易程度。方法①按《中国药典》2005版测定释放度。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芬太尼含量。结果芬太尼浓度在0.055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10);平均回收率为99.51%(n=6);RSD=0.51%。废贴中芬太尼残留量约为标示量的35.53%66.88%;累积释放度约为标示量的47.88%67.38%。结论废贴中芬太尼残留量及体外释放均较大,且废贴中芬太尼易于提取,所以应加强芬太尼废贴回收和销毁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透皮贴剂 释放度 残留量 HPLC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载药纳米粒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翔 王吉伟 李子博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作为一类极富发展和应用前景的药物载体控释系统,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不但能最终被机体分解而不会产生严重的累积和毒副效应,还具有十分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本文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材料、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纳米控释系统在... 作为一类极富发展和应用前景的药物载体控释系统,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不但能最终被机体分解而不会产生严重的累积和毒副效应,还具有十分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本文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材料、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纳米控释系统在医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载药纳米粒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纳米粒 载体 纳米控释系统
原文传递
BMP/藻酸钙凝胶缓释系统促进颌面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勇 全力 刘磊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1-1111,1114,共2页
目的:本课题研究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藻酸钙凝胶缓释系统对加速颌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16只成年新西兰兔制备下颌骨线形骨折模型,实验组骨折处覆盖BMP/藻酸钙凝胶,对照组未加任何生长因子。术后2... 目的:本课题研究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藻酸钙凝胶缓释系统对加速颌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16只成年新西兰兔制备下颌骨线形骨折模型,实验组骨折处覆盖BMP/藻酸钙凝胶,对照组未加任何生长因子。术后2、4、8、12周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血管的检测没有明显差异,藻酸钙凝胶在12周时仍未完全降解。结论:BMP/藻酸钙凝胶缓释系统能在骨折愈合期间持续释放BMP生长因子,促进兔下颌骨骨折的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骨形成蛋白 藻酸钙凝胶 骨折愈合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系统促进颌面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全力 夏露 +2 位作者 赵丽丽 王培志 田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缓释系统加速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32只成年新西兰兔制备下颌骨线形骨折模型,实验组骨折处分别覆盖bFGF/胶原复合膜和bFGF/藻酸钙凝胶,对照...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缓释系统加速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32只成年新西兰兔制备下颌骨线形骨折模型,实验组骨折处分别覆盖bFGF/胶原复合膜和bFGF/藻酸钙凝胶,对照组仅涂布50μg bFGF,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生长因子和缓释系统。术后2、4、8、12周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bFGF缓释系统实验组骨折处新骨形成明显快于对照组,bFGF在骨折愈合8周后仍有高强度表达,骨折区有大量血管生成;空白对照组2周时bFGF有较弱的表达,4周后bFGF的表达不明显。bFGF/胶原复合膜组和bFGF/藻酸钙凝胶组实验组间成骨速度、血管形成量和bFGF的表达情况无显著差异,胶原的降解速度快于藻酸钙凝胶。结论:bFGF缓释系统能在骨折愈合期间持续释放bFGF生长因子,并加快下颌骨骨折的愈合速度,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胶原膜 藻酸钙凝胶 药物缓释系统
下载PDF
NIPAAm系互穿网络凝胶的合成及载药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春跃 隆清德 +2 位作者 饶燕平 张报进 许晨曦 《广州化学》 CAS 2008年第2期37-43,共7页
合成了三种亲疏水性不同的温度及pH敏感的PAAc/P(NIPAAm-co-BMA)、PAAc/PNIPAAm和PAAc/P(NIPAAm-co-AAm)互穿网络(IPN)水凝胶,以水杨酸钠和水杨酸为模型药物,研究了温度、pH值及药物和凝胶的亲疏水性相互作用对模型药物释药性能的影响... 合成了三种亲疏水性不同的温度及pH敏感的PAAc/P(NIPAAm-co-BMA)、PAAc/PNIPAAm和PAAc/P(NIPAAm-co-AAm)互穿网络(IPN)水凝胶,以水杨酸钠和水杨酸为模型药物,研究了温度、pH值及药物和凝胶的亲疏水性相互作用对模型药物释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凝胶亲水性的增强,水杨酸钠的载药率提高,释药率也越大;相反疏水性增强也有利于提高水杨酸的载药率;IPN凝胶在水中的释药过程属于溶胀支配型释放,药物释放率随凝胶的亲水性增强而增强,同时,载药凝胶在45℃水中的释药率大于25℃时的释药率。在25℃时,水杨酸在pH=2.2的缓冲溶液中几乎不释放,而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能以较快的速率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丁酯 IPN凝胶 药物控制释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