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兰明 《中国药业》 CAS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概述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介绍了个例评价和集中评价的基本方法,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评价 风险信号 药物警戒
下载PDF
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珍 马晓芝 +1 位作者 马祎 杜占亮 《内科》 201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或联用其他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4... 目的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或联用其他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肌肉毒性反应占比最高(35.11%),其次为肝毒性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分别占25.53%与19.15%,其中横纹肌溶解占比为25.53%)。使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其中辛伐他汀致药物不良反应占比高达41.49%;其次为阿托伐他汀占29.79%。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贝特类调脂药物、抗病毒药、抗菌药、抗糖尿病药、注射剂或中成药等药物联合应用均可致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与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联用最易发生不良反应(27.66%);其次为与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或与贝特类调脂药物联合应用(分别占20.21%、17.02%)。男性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56.38%)略高于女性(43.62%);70~79岁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结论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为主的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缺血、降压、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联合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主要表现为肝毒性与肌肉毒性,患者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降脂药物 药物联合 药物不良反应 肝毒性 肌肉毒性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隆参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6期225-226,共2页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特点及发生原因进行探讨。结果:总结出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品种中药注射剂在中草药自...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特点及发生原因进行探讨。结果:总结出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品种中药注射剂在中草药自身的成份,用法用量、原料药的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致使引发不良反应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法,以期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全。结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及注意临床合理使用,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可以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 防范措施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2013~2017年219例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倍铭 徐熠 崔恒菁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了解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2017年上报的219例新的和严重的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种类、剂型,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2017年上报的219例新的和严重的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种类、剂型,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9例ADR中,新的ADR 191例,严重的ADR 20例,新的严重的ADR 8例。关联性评价结果:1. 83%为肯定,75. 34%为很可能,22. 83%为可能。ADR患者男女比例为0. 84∶1,50~80岁所占比例为61. 19%。药物剂型以口服药为主,占57. 99%,而严重的ADR涉及药品以注射剂为主。引起新的ADR的药品以中成药(含中药注射剂)为主,共60例(31. 41%);引起严重的ADR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为主,共9例(32. 14%)。严重的ADR主要临床表现为循环系统反应(39. 29%),以过敏性休克为主。95. 89%的患者发生ADR后痊愈或好转。结论:应注重对于50~80岁人群进行ADR监测,并加强中成药(含中药注射剂)、抗微生物药物和抗肿瘤药物尤其是奥沙利铂的监测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新的 严重的 报告 监测 安全用药
下载PDF
布洛芬的不良反应33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晓梅 兰玉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9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布洛芬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关键词"布洛芬""芬必得""不良反应"输入维普中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出现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药物的用法、用量... 目的分析布洛芬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关键词"布洛芬""芬必得""不良反应"输入维普中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出现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药物的用法、用量、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布洛芬不良反应多见于中老年、基础疾病为风湿疾病、多见于缓释片、剂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连续用药的患者,不良反应多见于胃肠道系统。结论应重视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布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建权 张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7期828-834,共7页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应用。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基因组学
下载PDF
32例万古霉素致药物热文献病例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娟 张晶 +1 位作者 杨艳玲 王银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第9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及时判断和治疗药物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VIP)数据库、万方数据...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及时判断和治疗药物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198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关于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个例报道。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32例,包括本院2例临床患者和30例文献个案报道。22例药物热发生于用药后6~13天,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为8.75天,中位数为10天。14例次仅发热未伴有其他临床症状;12例次伴发白细胞减少,停药后可缓解;26例次停药3天内体温下降。结论:万古霉素所致药物热不易诊断,临床应用该药时应提高警惕,做好用药监护,及时停用致热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热 万古霉素 药物不良反应 抗菌药 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胃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焦福智 陈雅蕊 +2 位作者 姬薇 郝建朋 关泉林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SOX)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14例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SOX)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14例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PD-1抑制剂联合SOX组(联合组,35例)和SOX组(化疗组,79例),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方面,联合组与化疗组治疗后评估为完全缓解(CR)、主要病理缓解(MPR)、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比例相比分别为17.14%vs 3.79%(χ^(2)=4.247,P=0.039)、28.57%vs 12.66%(χ^(2)=4.246,P=0.039)、20.00%vs 6.33%(χ^(2)=4.813,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71.43%和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0,P=0.039),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00%和97.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N分期的降期率分别为91.43%和5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3,P<0.001)。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和化疗组总不良反应及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2级不良反应中,联合组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及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结论PD-1抑制剂联合SOX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新辅助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可尝试作为其一线治疗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信迪利单抗 奥沙利铂 替吉奥 胃癌 新辅助化疗 免疫治疗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液引起躁动和幻觉1例 被引量:8
9
作者 井军虎 李立宇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324,共2页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是临床上广谱且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为主的感染。随着用药人群的扩大,不良反应亦有报道,但引起异常精神症状的报道相对少见。现报道1例,望引起重视。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药物不良反应 躁动 幻觉
原文传递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疲乏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志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1-823,共3页
目的分析服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疲乏症发生的频率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某课题河南分中心的科研病例的基本临床特征,计算HIV相关疲乏及常见症状发生率;同时... 目的分析服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疲乏症发生的频率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某课题河南分中心的科研病例的基本临床特征,计算HIV相关疲乏及常见症状发生率;同时使用SPSS19.0软件从疲乏组患者中随机抽取约20%样本组成疲乏组与非疲乏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收集研究病例483例,剔除病例145例,疲乏发生率90.24%(305/338)。疲乏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疲乏组者的症状有面色异常、气短、胸闷、头晕、食欲不振、腹胀及腰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疲乏组与非疲乏组WB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计数,RBC,Hb及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面色异常(OR=6.650)、食欲不振(OR=6.094)、气短(OR=16.392)、WBC计数(OR=0.227)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OR=0.194)与HIV相关疲乏有关。结论 ARV药物不良反应患者HIV相关疲乏症是常见症状。面色异常、食欲不振、气短是影响疲乏发生的危险性因素,异常WBC计数和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HIV相关疲乏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 艾滋病 HIV相关疲乏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不良反应监测大数据的药品安全风险发现与识别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云娟 赵旭 +4 位作者 白天凯 柏兆方 王伽伯 宋海波 肖小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1-5,14,共6页
目的探索如何从国内外海量的中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快速发现与精准识别药物安全风险,并进行科学有效地预测与防控。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数据为例,针对上市后药品安全风险的发现、评价、确证和防控策略进行论述。结果初步探索建立“不良反... 目的探索如何从国内外海量的中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快速发现与精准识别药物安全风险,并进行科学有效地预测与防控。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数据为例,针对上市后药品安全风险的发现、评价、确证和防控策略进行论述。结果初步探索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大数据发现—多模型识别评析—病证毒理学验证”一体化应对策略和方法体系,并成功应用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识别和评析。结论该策略为药物安全性评价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保障公众安全用药和促进中西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大数据 风险发现 数据分析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不良事件分析
12
作者 苏小涵 曾姣 +3 位作者 李雪 刘礼鑫 侯令密 李金穗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80-586,共7页
目的 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乳腺癌患者合理使用阿贝西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FAERS 2017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相关的... 目的 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乳腺癌患者合理使用阿贝西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FAERS 2017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相关的ADE,按《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activities,MedDRA)、系统-器官分类(system organ class,SOC)和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PT)进行分类,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贝叶斯置信区间神经传播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interval neural propagation network method,BCPNN)和多重伽马-泊松收缩估计法(multi-item gamma poisson shrinker,MGPS)挖掘并分析可疑风险信号。结果 排除重复后,检索时段中使用阿贝西利的ADE共5 579份,通过筛选分析,共计得到46个有效信号,主要涉及16个SOC。发生频次前3位ADE分别为腹泻、药物无效和脱水;信号强度前3位ADE分别为治疗反应丧失、乳品不耐受和皮下气肿。此外,还发现说明书未提及的肾小管坏死、肾损伤、睡眠障碍(失眠型)、纵隔积气、多形性红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19个可疑信号需给予关注。结论 在使用该药时,除密切观察患者可能出现说明书提及的ADE外,还应针对可能会出现的肾小管坏死、肾损伤等说明书中未提及的ADE进行重点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贝西利 乳腺癌 药品不良反应 FAERS 主动监测 用药安全
下载PDF
肺癌一线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帅 陈瑞玲 《药品评价》 CAS 2017年第24期26-29,共4页
目的:总结肺癌一线化疗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探索药学监护策略,减少肺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根据NCCN指南和临床用药情况总结肺癌一线化疗常用化疗药物,然后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及PUBMED、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肺... 目的:总结肺癌一线化疗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探索药学监护策略,减少肺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根据NCCN指南和临床用药情况总结肺癌一线化疗常用化疗药物,然后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及PUBMED、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肺癌一线化疗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策略。结果和结论: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紫杉醇类、长春碱、长春瑞滨、伊立替康、依托泊苷、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的两药联合方案是肺癌化疗的标准一线方案。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十分突出。加强宣教,规范使用化疗药物,加强化疗过程中的监护,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吴相雷 唐嘉欣 +3 位作者 胡云英 闪雪纯 王慧 鲍蕾蕾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某医院使用替雷利珠单抗的肿瘤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患者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1月应用替雷利珠单抗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组和未发生组,比... 目的探讨某医院使用替雷利珠单抗的肿瘤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患者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1月应用替雷利珠单抗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21例患者,其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组80例,男女性别比为1.58∶1;平均年龄(60.48±10.57)岁;胆道肿瘤50例(41.7%);化疗联合靶向药物共31例(38.8%);不良反应多累及血液和消化系统,分别为67例(35.8%)、38例(20.3%);半数以上患者治疗后好转;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史时间较长(OR=1.040,P=0.005)、联合用药(P<0.005)和胆道肿瘤(OR=8.297,P=0.001)是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应用替雷利珠单抗时,临床医师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尤其是女性、年老、长病程、联合用药及患胆道肿瘤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1例小剂量瑞戈非尼致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精神异常的药学监护
15
作者 方莎莎 安薇 +3 位作者 田莹 余倩倩 张明伟 陈敏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6-470,共5页
临床药师参与1例非脂肪软组织肉瘤患者使用小剂量瑞戈非尼致精神异常的临床实践。该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肝功能不全、脑白质病等多种疾病,治疗前精神正常,使用瑞戈非尼40 mg,po,qd,用药5 d后突发意识不清。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排除了肿瘤... 临床药师参与1例非脂肪软组织肉瘤患者使用小剂量瑞戈非尼致精神异常的临床实践。该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肝功能不全、脑白质病等多种疾病,治疗前精神正常,使用瑞戈非尼40 mg,po,qd,用药5 d后突发意识不清。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排除了肿瘤脑转移、脑白质病变加重或肝性脑病等疾病及合并用药引起精神异常的可能,评定患者精神异常与瑞戈非尼的关联性为“很可能”,考虑精神异常为瑞戈非尼所致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同时给予对症处理,5 d后患者精神状态好转。此外,临床药师监护患者治疗,并结合循证证据提供合适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建议。该病例提示临床使用瑞戈非尼时应警惕精神异常不良反应,做好药学监护,发生不良反应后及时进行用药分析和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戈非尼 软组织肉瘤 精神异常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下载PDF
北京市92例药物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不良反应分析
16
作者 孙坤 林京玉 +3 位作者 谢吉科 唐婧 毛乾泰 艾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7期881-885,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上报的药物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不良反应报告,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北京市各机构上报的92例QT间期延长的ADR报告,对ADR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原... 目的:了解北京市上报的药物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不良反应报告,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北京市各机构上报的92例QT间期延长的ADR报告,对ADR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原患疾病和既往不良反应史、涉及药品的药理分类、药品性质、药物剂型、临床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92例QT间期延长的ADR报告中,女性患者51例(占55.43%),男性患者41例(占44.57%);≥65岁患者最多,共41例(占44.57%)。涉及药品100例次,其中以抗感染药物(44例次)、抗精神病药(28例次)、心血管系统用药(10例次)为主;ADR例次数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莫西沙星(32例次)、氨磺必利(15例次)、胺碘酮(7例次);有口服及注射剂型的药品共13种,其中静脉剂型导致的ADR 45例次,口服剂型导致的ADR 13例次。ADR转归方面,痊愈和好转的有79例(占85.87%)。结论:在注射抗感染药物、口服抗精神病药、口服心血管系统用药、有QT间期延长不良反应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尤其是老年人、女性、本身存在QT间期延长者,要重点关注患者心电图情况和临床症状体征,必要时采用信息化预警手段,通过优化治疗方案,防止QT间期延长的发生及进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QT间期延长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性肝损伤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岚 杨宏昕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8期526-529,共4页
1例肿瘤患者在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转氨酶及胆红素的异常升高,临床药师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家族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考虑为免疫性肝损伤,依据指南及共识,建议临床医生停用帕博利珠单抗,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 1例肿瘤患者在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转氨酶及胆红素的异常升高,临床药师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家族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考虑为免疫性肝损伤,依据指南及共识,建议临床医生停用帕博利珠单抗,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对症治疗,并实施药学监护。经过临床药师与医师紧密合作,患者肝功能逐渐恢复,病情好转,予以出院。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不良反应救治过程,提出建议,优化用药方案,在整个治疗团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免疫性肝损伤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下载PDF
药物不良反应对老年人跌倒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宫伟 陆萍静 刘丽丹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12期3293-3294,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跌倒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究其原因,药物不良反应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就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跌倒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对老年人服药给予指导。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 跌倒
下载PDF
基于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探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安全使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俊 李慧馨 +2 位作者 刘梦颖 姚瑶 葛卫红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6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究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截至2020年2月15日发表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对患者的基本信息... 目的探究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截至2020年2月15日发表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使用情况、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药物相互作用、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9篇文献,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39.6±14.8)岁;艾滋病110例,艾滋病毒暴露后预防10例。不良反应中位出现时间为1.0(0.3~5.0)个月,用药10天内出现的有40例。所有时间段内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内分泌代谢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损害等为主;用药10天内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损害为主,其中急性肾损伤、白细胞减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皮疹、瘙痒等较为多见。120例不良反应中48例是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所致,主要涉及氟替卡松、曲安奈德、长春碱、他克莫司、华法林、左甲状腺素、多西他赛、麦角胺等。经过治疗后,111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好转,4例患者症状恶化,5例患者死亡。结论应重视用药初期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所致的不良反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我院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帕累托图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程程 蒋程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5期114-116,120,共4页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2月关于抗感染药物的ADR报告,并进行帕累托图分析。分析引发ADR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或(和)系统的主要和次要因素。结果共收集抗感染...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2月关于抗感染药物的ADR报告,并进行帕累托图分析。分析引发ADR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或(和)系统的主要和次要因素。结果共收集抗感染药物ADR病例204例:男73例(35.78%),女131例(64.22%);老年和儿童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发人群;口服制剂21例(10.29%),注射制剂183例(89.71%);单独用药185例(90.69%),联合用药19例(9.31%)。帕累托图分析结果显示: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头霉素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局部用药损害为主。结论临床用药应全面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 帕累托图分析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