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周雅琴 陈燕军 冯青然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从特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生物利用度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对滴丸剂的现代研究作了概述,分析认为滴丸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滴丸剂 特点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生物利用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胡向青 杜青 《药学进展》 CAS 2004年第12期537-541,共5页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的滴丸剂,由于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生产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独特优势而成为近年来引人注目的药用剂型之一。综述滴丸剂在特点、种类、基质、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滴丸剂 固体分散体 基质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水飞蓟素滴丸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伟 夏红 吴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9-683,共5页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水飞蓟素制成滴丸,以增加其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以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最佳处方。方法以Po loxam er 188的用量及药物的质量分数为考察因素,崩散时间以及一定时间的溶出度为指标...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水飞蓟素制成滴丸,以增加其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以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最佳处方。方法以Po loxam er 188的用量及药物的质量分数为考察因素,崩散时间以及一定时间的溶出度为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次和三次多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再根据效应面优选最佳条件。结果三次多项式是描述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最佳模型,r=0.998。最佳处方滴丸的崩散时间及溶出度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60 m in溶出度为普通片剂的19倍。结论水飞蓟素制成滴丸后溶出速度显著提高,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处方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滴丸 固体分散体 星点设计 效应面优化法
下载PDF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建清 曲韵智 +1 位作者 彭晓云 葛志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334-1337,共4页
中药滴丸剂具有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制备简便、质量易控等优点,在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上具有广阔前景。概述了中药滴丸剂的特点和存在问题,阐明了中药大滴丸符合现代中药制剂的要求。
关键词 滴丸 中药制剂 大滴丸
下载PDF
莲子心总生物碱滴丸的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8
5
作者 柳伟 王宏洁 +1 位作者 司南 边宝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莲子心总生物碱滴丸制备工艺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同时采用HPLC测定滴丸中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的含... 目的:研究影响莲子心总生物碱滴丸制备工艺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同时采用HPLC测定滴丸中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为总生物碱提取物与含75%PEG4000复合基质比例为1∶5,药液温度85℃,冷却液为二甲基硅油,冷却温度10℃,冷却柱长为100 cm,滴距4 cm,滴速30滴/m in;滴丸中生物碱平均质量分数:莲心碱为24.6 mg.g-1、异莲心碱为24.7 mg.g-1、甲基莲心碱为79.4 mg.g-1,总生物碱为128.7 mg.g-1。结论:制得的滴丸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测定方法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总生物碱 滴丸 制备工艺
下载PDF
野菊花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范晓文 邢丹 宋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了野菊花滴丸(野菊花)制备的影响因素,确立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丸重差异、综合质量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54:6为基质,二甲基硅油... 目的:研究了野菊花滴丸(野菊花)制备的影响因素,确立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丸重差异、综合质量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54:6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滴头口径(内-外径)为6.2~9.0mm,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药液温度为70℃、滴速为30d/min。制得的滴丸丸重差异小、综合质量好、溶散时限短,与颗粒剂比较更便于服用,吸湿性小。结论:该滴丸质量稳定,重现性好,设备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滴丸 溶散时限 吸湿性
下载PDF
槐米滴丸制备工艺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7
作者 谭桂莲 武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槐米滴丸制备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外观质量、溶散时限和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查,以聚乙二醇6 000-聚乙二醇4 000(9∶1)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质量比1∶3,药液温度82℃,... 目的:研究影响槐米滴丸制备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外观质量、溶散时限和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查,以聚乙二醇6 000-聚乙二醇4 000(9∶1)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质量比1∶3,药液温度82℃,二甲基硅油冷凝剂,冷凝剂温度7℃,滴速50 d·min-1,滴头内径4.5 mm。结果:所制得的滴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AlCl3显色,在410 nm测定吸光度,求其芦丁含量,线性范围10~60 mg·L-1(r=0.999 7)。结论:滴丸的芦丁含量均匀,外观质量好,溶散时限短、丸重差异小,重现性好;分光光度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可作为槐米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 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芪参益气滴丸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凯旋 耿巍 +2 位作者 姜一鸣 王学硕 侯雪娜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11期995-998,共4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180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90,西药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90,西药常规治疗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180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90,西药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90,西药常规治疗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6-MWT)、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值)、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MLHFQ评分)的情况。结果最终169例患者纳入评估,其中常规组81例,治疗组88例,随访结束后,治疗组的NT-proBNP水平、MLHF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E/A值、6-MWT均高于常规组(P<0.05)。未见与试验药物明显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舒张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芪参益气滴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姜黄素滴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韩刚 范颖 +3 位作者 翟冠钰 董月 原海忠 林庆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以聚乙二醇6000(PEG)为基质制备姜黄素滴丸(固体分散体)和以淀粉为基质的姜黄素片相比较,研究基质对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纯姜黄素、姜黄素片剂、姜黄素滴丸,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姜黄素的... 目的:以聚乙二醇6000(PEG)为基质制备姜黄素滴丸(固体分散体)和以淀粉为基质的姜黄素片相比较,研究基质对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纯姜黄素、姜黄素片剂、姜黄素滴丸,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姜黄素的血药浓度,使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在大鼠体内药学过程符合单室模型,姜黄素滴丸与姜黄素相比Cmax、AUC显著增大,姜黄素滴丸对姜黄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 046%。结论:姜黄素滴丸能显著提高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滴丸 固体分散体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大鼠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黄酮滴丸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婷 解军波 +1 位作者 张彦青 陈大为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黄酮滴丸制备工艺。方法以滴距、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为自变量,以丸重变异系数、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Origin...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黄酮滴丸制备工艺。方法以滴距、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为自变量,以丸重变异系数、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Origin软件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再根据效应图优选最佳条件。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81,为最终拟合模型;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酸枣仁黄酮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黄酮 滴丸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原文传递
复方银杏叶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庞红 薛大权 +1 位作者 钱文彬 苏梦江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第6期728-730,共3页
目的:确立复方银杏叶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从基质、冷却剂的种类,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试验。结果:根据实验确定的工艺制备出3批产品,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的规定。结论:证明该工艺可行。
关键词 复方银杏叶 滴丸 聚乙二醇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蔡滨 林亚平 余丽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确立大豆异黄酮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和研究建立大豆异黄酮滴丸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和单因素比较的方法,对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滴距等进行优选。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及滴丸中的大豆异黄酮进行... 目的:确立大豆异黄酮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和研究建立大豆异黄酮滴丸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和单因素比较的方法,对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滴距等进行优选。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及滴丸中的大豆异黄酮进行定性研究。以UV法在262 nm测定原料及滴丸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结果:根据实验所确定的工艺,制备的3批样品,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关于滴丸的规定。大豆异黄酮可以用薄层色谱鉴别;大豆异黄酮在0.407-4.072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高、中、低浓度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54%,97.27%,97.21%,RSD分别为1.3%,0.71%,0.78%(n=3)。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方法简便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检测和评价滴丸及原料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且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金雀异黄素 滴丸 均匀设计法 制剂工艺 紫外分光光度法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阿魏酸钠滴丸的制备及溶出度测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卫东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通过固体分散技术制备滴丸,以提高阿魏酸钠的溶出度。方法:以聚乙二醇(PEG)6000、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基质制备滴丸,HPLC法测定含量,转篮法考察溶出度。结果:滴丸中PEG 6000/药物比值越大,阿魏酸钠溶出越快;所制得滴丸外观圆整,... 目的:通过固体分散技术制备滴丸,以提高阿魏酸钠的溶出度。方法:以聚乙二醇(PEG)6000、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基质制备滴丸,HPLC法测定含量,转篮法考察溶出度。结果:滴丸中PEG 6000/药物比值越大,阿魏酸钠溶出越快;所制得滴丸外观圆整,质地均匀;分别以0.1mol/L盐酸溶液、水、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阿魏酸钠滴丸均较市售片显著增加溶出度。结论:阿魏酸钠滴丸具有良好的速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滴丸 溶出度
下载PDF
红景天滴丸成型工艺考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爽 佟佳伟 +2 位作者 张宇 刘洪卓 李三鸣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8年第5期264-269,共6页
目的确立红景天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利用度,方便患者服用。方法采用熔融法,将药物浸膏分散于辅料中,滴入冷凝液中收缩成丸;以滴丸硬度、圆整度、脱尾情况及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载药量及辅料... 目的确立红景天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利用度,方便患者服用。方法采用熔融法,将药物浸膏分散于辅料中,滴入冷凝液中收缩成丸;以滴丸硬度、圆整度、脱尾情况及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载药量及辅料的用量;以综合外观为评价指标考察基质、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制温度、滴速、滴距、柱长和冷凝液温度对滴丸成型性的影响;以硬度、圆整度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红景天最佳用量;结合实际条件,以丸质量差异RSD为评价指标,选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筛选滴丸的滴制条件。结果红景天滴丸最佳生产工艺为:药液温度80℃,载药量质量分数50%,滴距4cm,PEG 4000与PEG 6000的质量比为3:1。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适用于红景天滴丸实验室试验和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滴丸 正交设计 红景天 熔融法 圆整度 重量差异
下载PDF
丹皮酚滴丸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贞 郭国领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种类、主药与分散基质配比、药液温度为主要因素运用正交L9(34)实验法研究丹皮酚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测定综合分数指标。结果主药与基质配比为1:5,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药液温度为75℃。制备工... 目的探讨丹皮酚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种类、主药与分散基质配比、药液温度为主要因素运用正交L9(34)实验法研究丹皮酚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测定综合分数指标。结果主药与基质配比为1:5,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药液温度为75℃。制备工艺方法较好能达到良好的圆整度、主药逐渐析出、硬度较好。结论丹皮酚滴丸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可操作性强,产品批间质量分析结果重现性好,该工艺条件可进行工业化生产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滴丸剂 制备工艺
原文传递
从专利分析角度看中药滴丸的新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辛雪 刘应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595-1602,共8页
作为中药制剂中蓬勃发展的新品种,滴丸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市场信息、国家政策和法律状态,从中药滴丸专利的整体趋势、重点申请人、重点专利、技术主题4个方面梳理了中药滴丸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为... 作为中药制剂中蓬勃发展的新品种,滴丸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市场信息、国家政策和法律状态,从中药滴丸专利的整体趋势、重点申请人、重点专利、技术主题4个方面梳理了中药滴丸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为审查实践、行业发展、中药新药研发及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滴丸剂 专利分析 市场 新药研发
原文传递
芪参益气滴丸对培养大鼠主动脉环血管新生及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密霞 秦袖平 +1 位作者 庄朋伟 张艳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培养大鼠主动脉环血管新生及稳定的影响。【方法】三维培养大鼠主动脉环,分为正常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芪参益气滴丸组、VEGF+芪参益气滴丸组,分别加入正常培养基及分别含10μg,LVEGF、25mg...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培养大鼠主动脉环血管新生及稳定的影响。【方法】三维培养大鼠主动脉环,分为正常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芪参益气滴丸组、VEGF+芪参益气滴丸组,分别加入正常培养基及分别含10μg,LVEGF、25mg/L芪参益气滴丸、10μg,LVEGF+25mg/L芪参益气滴丸的正常培养基,每组3复孔。从第3天开始,隔天计数新生血管的总分支数、总长度、平均长度、最长长度,直至新生血管退化,比较各组对血管新生及稳定的影响。【结果】正常组主动脉环前3d血管逐渐长出,第3—7天新生血管长度增加,数量变化不明显,7d后,新生血管数量和长度均降低,此后逐渐退化;与正常组比较,各用药组均能促进新生血管发芽(1~3d)及3~7d持续生长。7d后,虽各组新生血管总分支数(除芪参益气滴丸组第13—15天外)、总长度、平均长度和最长长度较正常组均有增加趋势,但单用芪参益气滴丸则血管迅速退化,单用VEGF血管数量及长度不再明显增加,且新生血管结构在第11天明显破坏,并逐步退化,而芪参益气与VEGF滴丸合用能使新生血管在第7—13天持续稳定生长,并延缓其退化。【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促进三维培养主动脉环血管新生,但维持时间较短,与VEGF合用有协同作用,可促进血管新生,维持持续生长较长时间,并延缓新生血管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主动脉环 血管新生及稳定
下载PDF
八味沉香滴丸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永义 李怀平 王朔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8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八味沉香滴丸制备的因素,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滴速、药液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滴丸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D1,即药物与... 目的:研究影响八味沉香滴丸制备的因素,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滴速、药液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滴丸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D1,即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3,滴速为20滴/min,药液温度为85℃,滴距为4 cm。结论:制备所得的八味沉香滴丸的溶散时限小、外观质量好,丸重差异小,符合《中国药典》中关于滴丸的质量要求,可用于八味沉香滴丸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味沉香 滴丸 制备方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抗平喘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斌 李雁霞 +2 位作者 朱才庆 常军 魏东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抗平喘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对处方中药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滴丸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结果:TLC图谱中可检出苦杏仁、甘草、麻黄的特征图谱,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033 05~0.396 ... 目的:建立一种抗平喘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对处方中药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滴丸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结果:TLC图谱中可检出苦杏仁、甘草、麻黄的特征图谱,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033 05~0.396 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39%,RSD 2.11%(n=6)。盐酸伪麻黄碱进样量在0.023~0.27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99.89%,RSD 2.55%(n=6)。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 滴丸 高效液相色谱 薄层色谱 麻黄碱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法优选红枣多糖滴丸制备工艺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绍天 王步江 李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65-168,214,共5页
为研究红枣多糖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对红枣多糖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枣多糖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与基质比为1∶3(质量比),滴制温度80℃,滴速40滴/min,滴距6cm。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红枣多糖... 为研究红枣多糖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对红枣多糖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枣多糖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与基质比为1∶3(质量比),滴制温度80℃,滴速40滴/min,滴距6cm。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红枣多糖滴丸产品色泽均一,外观圆整光滑不粘连,成型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多糖 滴丸 制备 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